高阳公主: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要抵制郎咸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1:13
主流经济学家们为什么对封杀郎咸平教授的节目保持沉默甚至支持态度,这得看谁从该事件中获利。主流经济学家左右了这么多年的经济政策的制定,获得了这么多年的荣誉和待遇,舆论上面一直都是正面的声音,在郎咸平教授来了后却集体“失语”了,原来主张的轰轰烈烈的MBO被政府叫停了,经济学家”光环“在2004年给讨论没了,奈以生存的衣钵没有了,开始被公众质疑了,而郎咸平教授的层次却上去了,成了《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排行榜第三(张五常蝉连榜首,钱颖一、郎咸平两人紧追在后,2006)。
  
  
   原来的主流经济学家一下子从众星捧月到了众矢之的,这群明星的心里落差是相当大的。怎么办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堵住反对者的声音,方能保一时安宁。幸好,手上还有媒体等资本,于是乎”声讨“”质疑“”封杀“声不绝于耳,但是不管用,2004年的大讨论已经被证明有的东西越是曝光越是靠不住,反而助长了郎教授的势力。影响了这么多年的政策制定,改革造就了这么多巨富者,不是没有支持者的,终于找到了节目主持人必须有普通话资格证书这个理由,在06年2月份动用行政力量把郎咸平教授的《财经郎闲评》给停了下来。在06年”两会“的时候令人尊敬的政协委员吴敬琏说过“对这种大是大非问题应该讨论清楚,我不是赞成用行政压制讨论,但不能用造谣、煽动弱势群体的这种办法来讨论,如果用这种办法,就是‘捣糨糊’,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有的时候不一定是有心,但结果往往如此。” 这就是主流经济学家的呼声,虽然在这面大旗下不知道掩护了多少人的名誉、地位和利益。《世界商业评论》2004年指出,在中国冠有经济学家头衔的有5000多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者不超过100人,而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应该不超过10人。“不是赞成用行政压制讨论”,最终《财经郎闲评》还是给行政命令停下来了,理由是“没有普通话资格证书”,真不知道前两年的节目是怎么办下来的,真不知道收视率排名上海有限电视前三名的节目是怎么被普通观众听懂的,以前为了顶住压力,电视台之前还专门设置了一位女主持在节目开头做序,大家应该留意过。但是在3月2号“两会”就要召开了,为了“避免与两会不和谐的声音”,果然《财经郎闲评》在二月底录完最后一期节目后就宣告停机了。
  
   大家忘了吴敬琏教授是怎么火起来的吗?他有一个曾经给他带来过压力,但现在带来了更多荣誉的绰号——吴市场。 那是在1978年后,中国经济学界开始围绕着改革的目标是计划还是市场的问题而争论。由于吴敬琏顽强地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他在激烈的辩论中被坚持计划经济的学者贬抑地加上了这个绰号。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吴敬琏却以“吴市场”之美誉名扬全国。这就是旗帜的作用,当理论和观点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民意的时候,理论和观点的提出人自然就水涨船高了。原来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打着改革的旗号,丢出“冰棍”“靓女”一个个鲜活的比喻,到处发表文章,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做学术界、企业界的座上宾,各种荣誉称号、各种采访报道扑面而来,更不用说成为众多学子大众的偶像了,这些难道不是利益?当这些学者的理论、观点和措施在实践中的结果被证明是出现了大量问题,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公平公正丧失、新“三座大山”开始来临时,他们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但是郁于自己提出的理论、观点和个人能力得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坚持下去,往前走,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可惜的是,时代不会等你,郎咸平教授引起了2004年轰轰烈烈的国有企业产权大讨论,使国家当局紧急停止了2005年初如火如荼的MBO,使广大中小股民看到了上市公司如何掏空中小股民的钱包,使得大家看到在“国退民进”大潮中一张张变着法子“空手套白狼”攫取国有资产的丑恶面孔,更为重要的是,郎教授指出了问题的根源,问题存在于哪些环节,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可以采取的各种办法,更让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借鉴中西方曾经有过的改革经验,避免在改革道路上出现各种已经发生过的失误。郎咸平教授另眼看财经,用各种实证案例和清楚的分析让社会大众了解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起始、过程和未来的几种走向,以及在历史上、在世界上有没有类似的案例和现象后,大家的思维开始清晰了:原来我们一直局限于我们的国家、我们改革的这二十几年这些小圈子里,怎么看也看不清楚,只因为身在此山中!郎教授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从东西方的格局上清楚地了解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知道了美国的股市原来也曾混乱不堪过,让我们知道了英国也有“国退民进“的历史,让我们知道了“信托责任”、“辩方举证”、“做好是应该的”这些国外存在的事实和观点,让我们知道了大陆法系的国家的股市也都不怎么好。郎咸平教授让我们的思考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因为我们发现不论个人怎么奋斗都好像是在苦苦挣扎;我们知道了,如果国家大环境不好,个人的奋斗是相当有限的。可以说,郎教授是在另眼看财经,我们却成了大眼看社会,我们正在以历史责任感、国家大局观审视着当代社会的一呼一息,我们知道,中国当代社会的每一步变革,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郎教授带来了另外一种角度,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点和概念。这种从时间和地域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当今中国的各种问题的思维方式,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了新鲜空气,给迷失在改革浪潮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至少能有一条看得见光明的道路可以走下去,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股市一跌再跌而无所作为。
  
   令主流经济学家不平的是,“如何搞好改革”这顶大旗被郎咸平教授抗走了。郎咸平教授对中国改革的进程和发展方向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理论和见解,群众拥护,政府觉得有理,这从2004年国有产权改革全国大讨论,顾雏军状告郎教授污蔑的官司还没打完就锒铛入狱,国家当局于2005年初紧急停止MBO,各大企业、银行纷纷邀请郎教授做讲座,网友自动自发为他办网站宣扬他的观点,各大BT网站不间断发布每最新一期《财经郎闲评》节目,就可见一斑。现在还有谁还会记得当初那批坚持计划经济的学者,谁会同情他们争辩失败之后的境遇呢?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相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这一小批曾经坚持过错误方向的人的尴尬是无法避免的。主流的经济学家们所当心的是,如果郎咸平教授继续在大陆的话,将会成为下一代“吴敬琏”,而他们将成为与时代步伐不一致的声音,因为郎咸平教授所主张的理论和观点是他们难以反驳的。他们清楚地知道,1992年吴敬琏教授的“吴市场”美誉名扬全国之时,也是大批坚持计划经济并且曾经非常强势的学者们黯然伤神之时。封杀《财经郎闲评》,对于既得利益获得者(这里不作讨论)和原来坚守“改产权轻松上市” 、“国退民进而经营者持大股”、“经营得好不如改制卖得好”各种理论的人无疑是件好事。最好是郎教授被从中国大陆给赶回台湾或者美国,不要再给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们难看。自从郎教授来了以后,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原来的“冰棍”、“烂苹果”、“靓女”被扔到了一边,到处都是“大政府”“集体诉讼”“信托责任”“严刑峻法”“做好是应该的”这样的观点。如果任由郎教授的观点发扬光大的话,不仅原来主流经济学家的地位难保,政府顾问这些位置都有换人的可能。
  
   不要忘记,国家之所以给经济学家们各种待遇、地位和荣誉,是因为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一大批懂经济的人,需要他们帮忙做各种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决策和政策法规。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存在的价值,在于能够辅助整个国家向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反之,是不会获得社会承认的。冠以经济学家,只能说你是一个advisor,一个建议者,而不是国家管理层,更不要妄想凌驾于管理层之上,替代他们做决策,当然也不要指望在学术界动用各种行政手段打压反对者的观点,破坏基本的言论自由,大搞学术腐败。国家采不采用经济学家们的意见,采用哪些经济学家的意见,聘用谁做顾问,在做决策和政策的时候取舍谁的意见和建议,一切都在于经济学家当中谁能行之有效地帮助国家快速健康发展,it depends! 当“计划”和“市场”大讨论中,时代选择了“市场”,也就成就了中国大陆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现如今,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战,各种矛盾和问题凸现,原有经济学家鼓吹的“卖光”、“改产权轻松上市”、“经营者持大股”因行之不通被国家频频叫停,时代的要求必然产生另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是不是下一位大陆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还很难讲,但是目前为止似乎只有他能够轻松入围。中国青年报的2005年评选“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活动中,郎咸平教授以31.0%的比例高居榜首!郎咸平教授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风格,为中小股民请命的责任心,还有“国退民进三部曲”、“严刑峻法”、“信托责任”、“集体诉讼”等等主张和观点,都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呼声和支持,在实践中更是屡屡中的。
  
   中国第四代国家领导人是谦虚的也是自信的,是善于学习和明辨是非的,中国社会的每一呼每一息他们都洞悉得清清楚楚,对于中国社会的脉搏也了解得最通透。谁的观点和理论代表时代发展潮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实践中最可行,对长远发展最有利,国家高层和广大人民的眼睛无疑都是雪亮的。可以大胆地预测,不久的将来,郎咸平教授的观点将会被正式承认并成为社会主流,原来那些主流经济学家将因为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不符合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一如“计划”经济学派被淡忘一样。现在对郎咸平教授进行的围堵、漠视和封杀行为,将会被后来者作为这个时代的笑柄,他们看到一群原有的社会主流经济学者们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而对一位敢于说真话、有良知并且带来了改革良药的新秀学者进行围追堵截,最终落了个被整个社会所抛弃的结果。
  
  对于这批因为观点和理论不符合时代要求而没落的学者,其实并非没有退路。不知道“计划“经济学者们在“市场”理论占据主流之后他们是如何熬过来的,是否过得还好?当前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应该要好好研究一下。在这里要说的是,尽管原来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由于主张的理论和观点不为历史和社会所接受,但我们也必须对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绩予以肯定,他们的求学经历、丰富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仍然可以在大学当教授,可以著书育人,做正确知识的传播者,甚至还可以再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而不要老是抱着原来的错误理论不放、阻碍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脚步,更不要鼓动行政力量对持不同观点和理论的学者进行打压。学术理论界有争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有正确的肯定就有不正确的,我们不需要对学者的人品进行谩骂和攻讦,不管其有或者没有与既得利益者结成同盟,毕竟一个理论和观点的提出只有学者才有这种水平。关于郎咸平教授的未来走向,个人觉得最差的结果就是当今的媒体迫于上层压力,都不敢给郎教授发表言论的舞台,迫使郎教授远走台湾或美国,因为在香港的作为不可能太大。但是,不会过多久,他就会被重新请回祖国大陆并做国家改革经济建设的首席经济学家,毕竟有良知、为中国良性改革敢说真话、为中小股民请命、为广大民众争取公平获得财富机会的学者,是不会被忘记的,何况郎咸平教授的国际学术地位是被事实证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