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隔离网规格:文忙·告别知识分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1:20
网易《文忙》周刊旨在于风花雪月和鸡毛蒜皮的“文化新闻”中找出值得关注的文化事件,并更多地挖掘遮掩在“文化”面纱背后的三种潜流——名利、欲望、思想,同时推荐一些更有意思更值得花时间阅读的图书。 本期我们邀请严博非先生作为第一期说书人,他在琢磨像左派这样的“反动”言论从何而来;特别关注重庆薄熙来书记提倡的《读点经典》,在“古今中西”矛盾冲突的价值观中,这套经典丛书究竟推崇主张何种价值观需细细品味;重点阅读台湾南方朔先生《“告别知识分子”的时候到了?》一文——向时下的知识分子唱衰,欧美一直就有“终结”、“最后”诸多说法,台湾90年代也有杨照《知识分子的炫丽黄昏》,中国内地倒是对“公共知识分子”一往情深。对知识分子太抱希望,不如参考一下南方朔在文中分析的发展中国家知识分子比西方国家更严峻的形势。其实还有更为麻烦的问题,专业知识分子以错误的知识来指导国策,从而影响国计民生。告别知识分子,意味着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丧失了针对各种复杂事件发言的足够公信力,但做一个怎样的知识分子,仍是一个重大问题。
本周说书人

上海季风书店董事长严搏非

《反动的修辞》
严搏非:那些阻挡人权进步历史的反动言论如何生成?
我平时读书大致会跟随思考的问题走,有些是朋友推荐的。
最近读的是赫希曼的《反动的修辞》,台湾版的,国内已有出版商在谈版权,但还没出版。此书是台湾中研院的钱永祥先生推荐并寄来的,赫希曼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已有中译本,是一部很出色的自由主义思想史。
这本《反动的修辞》虽然以美国的问题出发,通过西方历史的几场大的变化,来分析每当历史的大变化产生时,试图阻挡这种变化的“反动”会采用的几种“修辞”或论辩的方式。赫希曼所讲的大的历史变化,是那些有着显著价值的大变化——赫希曼是以“人权”的进步作为变化(正面价值)的轴线的,虽然这些变化本身会也带有负面的价值。他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开始,这作为“第一波”,这是18世纪,那是建构“民权”体制的战斗,然后从两场革命中衍生出“人权”。到19世纪,则是争取公民参与政治权力运作的权利,也就是投票权。20世纪,福利国家兴起,公民权的概念扩展到社会和经济领域,于是有了最低限度的教育、健康和经济福利,并建立了如此才是文明人的生活的概念,以及如此才能有意义地实施民权和政治权的基础。无疑,赫希曼至少认为这样的人权进步是对的。我也这么认为。他所列举的几种典型的“反动”修辞方式,在我们当下关于中国政治前景的争论中,都可以找到十分吻合的对应。这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当前无论是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新左或毛左,识别他们的逻辑谬误和悖论的很好的教材。我希望此书能尽快出版,这将有助于减轻当下的思想混乱。
艾伯特·赫希曼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指出“艾伯特·赫希曼是当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其著作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形勢、人类行为以及对确定性、忠诚性和承诺的性质与意义的理解。
欲望与利益
在本书中,赫希曼回顾了17和18世纪欧洲思潮,阐明了这一时期一个复杂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被谴责为一种贪婪的罪恶,然而现在却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即可借以控制人类难以驾驭的破坏性的欲望。
本周关注


《读点经典》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编
【关注】薄熙来重庆倡导读“红色经典”
这些年来,重庆高举红旗,薄熙来提出,要理直气壮地讲“为人民服务”,理直气壮的“唱红打黑”,要重拾共产党的红色价值,重庆不仅要为人民服务的号召,也要让老百姓得实惠。薄熙来亲自提出《读点经典》丛书编辑出版。读经典是倡导走共同富裕的经典,重庆是希望在落实“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目标下,不断督促干部探索寻找共同富裕的路来。[详细]
【文摘】薄熙来序:读经典,看精品
经典应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之作,而引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共产党人,也在他们书写英雄史诗之时,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文化经典。
市委宣传部编辑的这本小书,有古往今来的诗词佳作,散文精粹,开本小巧,好读好带。虽然两小时就能看完,且每月只一小本,但久而久之,也会令你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有如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市委宣传部编辑的这本小书,有古往今来的诗词佳作,散文精粹,开本小巧,好读好带。虽然两小时就能看完,且每月只一小本,但久而久之,也会令你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有如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读点经典》选读
古代经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老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论语》
现代经典
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们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我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我们就一定会胜利。——毛泽东:《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
从主观上说,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胡锦涛:《在2006年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中国经典
青春应当是鲜红的——纪念“一二·九”运动45周年
杨沫
四十五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倏忽一瞬,然而它在个人的一生中,却又是漫长、曲折——万花筒般的繁复、多变、绚丽、跌宕……有的青年在悲伤、惆怅中潦倒一生;有的青春的生命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永生不会忘记的四十五年前,那时我还年轻,目睹了国亡无日的惨景,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冷酷;更深切地体会了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没有出路的痛苦。那个时期多少青年都在忧心如焚地探索:“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还有不受侵略、独立富强的日子吗?”“人——青年人,应当怎样度过他的一生呢?……”怀着这些疑问,我痛苦地探索着;我的许多年轻朋友——有头脑、有知识的朋友也痛苦地探索着。就在这时,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了!
外国经典
独立宣言(节选)——〔美〕托马斯·杰斐逊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葛底斯堡演说—— (美)林肯
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创建了一个新的国家。她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来平等的信条。
现在我们正进行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人人生来平等信条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坚持下去。我们相聚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上,我们来到这里把这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那些为国家生存而捐躯的人们,作为他们最后的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适合的、恰当的。
文化观察

 

【观察】“告别知识分子”的时候到了?
知识分子以前是时代车轮的主要推手,到了现在,知识分子的功能日益衰落,连带的是身份也日益丢失。我们不由得要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一、乃是今天西方的所谓知识分子是站在西方体制的对立面,因而多少都有一些社会主义的色彩。这种形左的亲合性,自然而然与国际社会主义拉上了关系,而国际社会主义的表现当然也影响到他们生存的条件。
二、在愈来愈复杂和庸俗的世界,知识分子的视野也被诱导得愈来愈浅化了,这也充分反映在社会人文甚或艺术的课题上。近代政治、社会、人文的思考虽然杰出者不少,但很多只是自己小圈子高兴,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
三、最严重的,乃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发言权已达到了任何人只要不满都可透过网络表达的新阶段。这种假象的自由,造成一种反面后果,就是人们不再认为需要知识分子来代言。网络的兴起,其实是以另一种方式剥夺了知识分子的角色,知识分子已显得多余。
我倒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理应去从事一种更有开拓性的工作,即根据自己的过去和人类的普遍经验,对身处社会的不同可能性及发展模式作新的探讨。[详细]
>>>>延伸阅读
学者汪晖被指认抄袭的事件演变
●3月10日 南京大学学者王彬彬在《文艺研究》上刊发文章《汪晖的学风问题——以为例》,质疑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涉嫌抄袭。3月25日 《南方周末》又全文刊载了这篇文章,汪晖抄袭门开始成为公共事件。
●3月25日 汪晖对媒体记者回复短信:“我在国外,现在是深夜。有朋友来信说及此事。我没有看到文章,手头也没有20年前的著作。我很希望此事由学术界自己来澄清。”
●4月7日 《南方周末》刊载项义华《规范的缺失与自我的迷失——也谈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一文,在部分承认王彬彬批评有“偏颇之处”之后,项文也提出了“涉嫌抄袭的新证”。
●4月21日 熊丙奇在《东方早报》上撰文《社科院应启动汪晖抄袭事件的调查》,说:“如果没有抄袭,学位委员会可以向公众公布调查结果,以此了断‘媒体辩论’;而如果存在抄袭,学位委员会当作出取消博士学位的处理。”
6月8日 《新京报》刊载“林毓生谈‘汪晖被指抄袭’ 呼吁组织调查委员会”
●6月10日 李陀在网上发表公开信批评林毓生的谈话
●事件持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