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骁龙823处理器:实用心理学(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49:45

实用心理学讲义

主要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许燕主编《实用心理学》整理。共13章。

邓旺林

 

第一章  心理学及其应用

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脑的功能、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的解释:“对心灵的解说”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认知过程与学习

1.认知过程的概念(内涵、外延)

(1)认知过程的主要环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注意

2.学习过程的含义

(二)动机与情绪

1.动机的含义

2.情绪的含义

(三)心理特性

1.心理特性的概念(内涵、外延)

2.能力

3.人格

(四)社会心理与健康

(五)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

&  一般心理学教材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明

心理现象结构图

心理现象 {

心理过程 {

认识过程  {

感觉、知觉

记忆

思维、想象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

个性倾向性  {

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

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

气质

性格

自我意识

――陈录生等 主编《新编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8月版,p5

 

 心理学基础知识

l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l 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认识过程:认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的。

2.情感过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按基本表现形态,可将情感、情绪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三类

按社会性内容,可将情感、情绪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类。

3.意志过程: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人的意志具有以下一些特征:①能够自觉地确立目的②自觉的能动性③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④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⑤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

l 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①意志和认识的关系:离开认识过程,就不会有意志行为;意志离不开认识,也给认识以巨大的影响②意志和情感的关系:当某种情感对人的一定行为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当人们在从事他所不愿做的事情时,情感也可能成为意志的阻力。认识、情感和意志是密切联系、彼此渗透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粹的、不与任何认识和情感过程相关的意志过程。

l 意志的行为结构: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是意志行为。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三、心理科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科学,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科学。心理学的边缘性体现在它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知识的科学。

&  心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是由具体的人产生的。人既是一个自然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实体。因此,人的心理既要服从于生物、物理等自然规律,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群体等社会规律的制约。此外,人还是一个思维的存在物,必然受制于思维活动的规律。这就说明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凯德洛夫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科学的三角形”理论,他认为,如果用等边三角形比喻整个科学体系的话,那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就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而心理学则处于三角形的中心,它紧紧与三种科学相联系。如下图:

自然科学

r(三角形内为“心理学”)

社会科学    哲学

(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脑功能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人脑活动的表现,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心理实质是脑的功能。

1.人心理的发生、发展与脑的发育紧密联系

2.大脑两半球功能上的差异对各种心理活动的控制有所不同。

3.脑神经损伤对人的心理有很大影响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古语云:“心之官则思”,这是错误的,应说“脑之官则思”。人在睡眠或酒精中毒状态下,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而精神状态、心理活动则与清醒时大不一样。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与正常人的相比,差别很大,而他们的心脏机能却与正常人的相同。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如“植物人”就是这样。

(二)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1.  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哲学思辩—→实验性研究

心理学产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2.生理学发展对心理学产生的影响

十九世纪中叶,生理学已成为一门以实验为中心的独立科学。实验生理学的研究为心理学走上实验性研究道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心理学是一门社会性科学

心理学与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经济学、文学、教育有学等知识相关。

& 心理学具有如下特点:

1.  知识的交融性   2.性质的多重性   3.内容的丰富性    4.方法的多样性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分支

心理学的分支可分为基础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两大领域,各领域中各有若干种类。

心理学基础理论领域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人的心理活动一般规律。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主要研究在不同的实践领域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为应用心理学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又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提供了实证依据。

要注意了解各门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分类等。

一、心理学基础理论领域

(一)普通心理学 (二)实验心理学 (三)生理心理学 (四)发展心理学

(五)人格心理学 (六)社会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教育心理学 (二)心理测量学 (三)管理心理学 (四)商业心理学

(五)临床心理学 (六)咨询心理学 (七)司法心理学 (八)运动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学的学派

一、构造心理学

1.地位: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引发了心理学派的第一次纷争。

2.  出现的时期: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

3.  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心理学鼻祖”),首创“实验内省法”

4.  基本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直接经验即意识。(2)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情感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三种元素构成的。(“构造心理学”的得名)

5.  实验内省法——是一种对自己内在经验与感受的觉察与分析的方法。

二、机能心理学

1.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1890年发表《心理学原理》,提出“意识流”概念

2.基本观点:(1)意识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即“意识流”。(2)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于实验室中,而应该研究人们是如何适应环境要求而调整行为的。

3.地位:使心理学面向实际,走入了应用心理学研究的道路。(基本观点之二)

三、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格式塔”的含义——整体,或称“完形”。

2.时间、国别:在构造主义心理学发展之后,1912年,德国

3.代表人物:魏特墨、考夫卡、苛勒

4.基本观点:心理或意识并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因为人的心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批评构造心理学把心理活动分割成各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的不合理)

5.格式塔心理学的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

1.时间、国别:二十世纪初出现,一直行至50年代才逐渐衰落;美国

2.代表人物:华生

3.基本观点:(1)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应研究玄妙的意识,而应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因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以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2)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而内省法是不客观、不科学的。(3)人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4.局限性:将人的复杂心理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忽视人的内部过程。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1.时间、地域:十九世纪后期,欧洲

2.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

3.基本观点:(1)处于潜意识水平的个人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梦是潜意识活动的表现;(2)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3)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遗传的本能,它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弗洛伊德认为生理需要在人一生中持续存在,所以本我是人格的永存成分,在人生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是在环境影响下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环境影响,逐步学会了各种行为方式。通俗地说,自我代表理智,而本我代表尚未驯服的激情。自我推翻了本我的活动原则(快乐原则),代之以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属人格的最高层,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确定了道德标准,自我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谴责自我。超我代替了儿童早年父母曾执行过的职能,良心代替了惩罚,自我理想代替了奖励。而人格的动力学就在于三部分的相互作用。一个人能生活得顺利有效,必须依赖三种力量的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引起心理失常。

2.  基本特点:(1)将医学临床经验应用于心理学研究;(2)着重研究精神病人的变态心理;(3)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寻找病因;(4)通过谈话法对病人的心理做出深层分析。

3.  重要贡献: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用潜意识、本能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

& 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三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的内容有必要时容易被召回意识中来,而潜意识则是意识不到的意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往往不会自觉意识到的那种非理性的精神现象),即无意识。

弗氏认为人的精神现象的绝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后的多种欲望,它们由于不符合社会标准而被压抑。

弗洛伊德早期主张人有“性本能”和“自卫本能”两种本能无意识,到晚期又将其改为“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4.  局限性: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在潜意识中的作用。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1.时间、国别:二十世纪中期,美国

2.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人本主义理论产生于反击当时两大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批评精神分析心理学说关于人的行为受原始的性冲动所支配的观点;批评行为主义理论的许多结论来自对简单动物行为的研究。认为行为主义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都把人的心理异化,没有以政党人心理为对象。

4.基本观点:(1)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使个人才能得以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2)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6.  基本特点:注重人的独特性,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 罗杰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根本对立,认为性本善。即人类有一种实现的倾向,有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促使人成为机能完善的人,类似于自我实现的人。他对人类的未来持乐观态度,相信健全的人正在大量成长。

&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格说是基于需要层次论的。他看到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缺陷,故想创立一门研究人类积极本性的心理学。他提出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著名论断。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动机是由五种需要构成的,这些需要存在于个人内部,有层次高低之分:

1.生理需要。包括饮食、性、排泄、睡眠等。

2.安全需要。包括免受恐惧和焦虑,对体制、秩序、法律、规范的依赖,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

3.社交需要。所谓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需要。它分为两类:A、对于实力、成就、优势、胜任、自信等的欲望。B、对于名誉或威信,对地位、支配、重要性、高贵或赞赏的欲望。

5.自我实现需要。

这五种需要中,前三种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它们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后两种属于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各层次需要会相互重叠、依赖,会同时并存。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

 马斯洛于1954年将其需要层次说同五层次改为七层次,即在“自尊需要”(也叫“尊重需要”)之上增加“求知”、“求美”两种需要。

七、认知心理学

1.产生和发展:出现于二十世纪初,5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其理论是在住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产生的。

2.基本观点:(1)人是信息加工者。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2)心理学不只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3)内部认知过程是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

3.突出贡献:发展了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如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法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而又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4.地位:标志着心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含义

2.分类:两种形式——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3.主要特点

4.观察法的应用(如何保证观察的有效性):(两方面注意事项)

二、测验法

1.含义

2.分类(三种不同的划分)

3.心理测验的两个标准化指标: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4.测验法的应用(如何保证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两方面注意事项)

三、实验法

1,含义

2.要控制的三个变量:自变量(实验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3.实验法的种类及比较: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自然实验的结果较符合实际。

&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具体分为(1)实验室实验。这是一种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允许实验者对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这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它的局限在于其实验情境具有较高的人为性和过于简单化,因而其实验结果难以推论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2)随机化现场实验。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3)单一个案实验。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实验就是单一个案实验的例子。在单一个案实验中,实验者无需对所得结果再做检验和说明,图表本身已经一目了然。这是单一个案实验区别于其他等组实验的一个特点。

& 简述莱普尔的实验。

莱普尔将学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使他们都用一种儿童喜欢的彩笔作画。第一组和第二组为获奖组,只是第一组被告知作画后将得到奖励;第二组则不知道有奖励;第三组为控制组,作画后不予奖励。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继续选择作画的次数仅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一半。由此莱普尔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一旦撤除反而会降低个体从事该种活动的原有兴趣。这便是外在奖赏损害内部动机之结论的由来。

从莱普尔的试验看出实验法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随机分配被试;第二是对变量加以控制。总之,实验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情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遵循预先拟定好的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实验结果也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正因为如此,实验法通常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四、访谈法

1.含义

2.特征

3.优点

4,局限性

5.分类(两种划分)

第五节  心理学的功能

一、认识内外世界

1.  描述与解释

2.  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

二、调控行为

1.  调控与预测

2.  调控系统的构成:他控和自控

三、预测未来

1.预测的含义

2.心理学中的预测

四、提升生活质量

* 提升生活质量与心理学研究的关系

 

第二章  注意与知觉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和特征

(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心理过程产生的心理特性。

注意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而产生心理特性,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

“还有一种心理现象叫做注意,它不属于某一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而存在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二)注意的基本特征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

1.指向性:是指每一瞬间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及跟踪。

2.集中性:是指意识对所选择的对象给以贯注和维持。

(三)注意的发生机制

1.注意是个体的一种定向发射   *  [俄] 巴甫洛夫的“定向发射”说

2.注意是一种意识状态

3.注意与觉醒的关系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1.含义

2.种类

3.“心不在焉”现象

三、注意的功能与作用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而存在,是保证心理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注意具有选择、调节和监督等功能。

1.选择性功能

2.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心理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四、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含义、性质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含义、两大特征、性质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  在日常用语中,“随意”有不在意的意思,这与“随意注意”中的“随意”含义不同。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是否是有意识的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二者不是绝对对立的。无意注意可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可转化为无意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含义、特征、作用

第二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一)含义

——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指在注视点来不及转移的很短时间(1/10秒)内所能接受的同时输入的信息量。(按信息加工的理论解释)

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又称注意的范围。

*  著名的实验:1830年哈密顿的示范实验,1871年耶文斯的实验

(二)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

如:是集中还是分散、排列有无规律、有无共同点(大小、颜色、形状等)、有无意义联系(组成词的字母与孤立的字母)等,对前者注意的范围较大。

2.注意活动的任务量

注意的范围的大小,与注意活动的任务多少一般成反比。

* “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注意的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应归入下一条。“个人的知识经验”属“个体差异”。

3.个体差异

4.年龄差异

一般说来,注意广度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按:“注意对象的特点”和“注意活动的任务量”属影响注意广度的客观因素,而“个体差异”、“年龄差异”属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观因素。“个体差异”是就不同的注意主体而言的,“年龄差异”则主要是就同一注意主体而言的。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观因素还有“人的主体状态”(注意主体的身心状态),它也主要是就同一注意主体而言的。

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久性)

(一)含义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

(二)测定的方法

* “钟表实验”与“警戒任务的衰减函数”

* “迷宫式实验”(P36“注意稳定性测验图”)

(三)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持续时间、复杂性、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2.人的主体状态(注意主体的身心状态):身体状况、兴趣、积极性等

3.个体差异

4.年龄差异

(四)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

1.含义

* 三幅“双关图”

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活动中,注意的动摇总是要发生的。

* 注意动摇的频率:注意动摇(即每一次起伏)平均为8—12秒钟。

2.注意动摇对活动的影响

3.产生注意动摇的原因

(五)注意的分散(分心)

1.含义

分心: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的状态。

*  分心是注意的一种障碍或缺陷,是与注意的稳定相对立的。

2.造成注意分散的原因

三、注意的分配

(一)含义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一心两用”

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严格地说,注意的分配并非发生在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迅速转移相联系。”(注意的分配实际上是注意的一种迅速转移,在不同的对象或活动间迅速转移)

* 使用复合器进行的实验

(二)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分配的前提:同时并进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或几种活动是相当熟练的,甚至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不再需要更多的注意。这样,人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把一小部分注意分配到熟练的活动上,稍加注意即可。倘若所进行的不同活动在同一加工器内进行信息加工,就不能一心二用了。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联系,也影响着注意的分配。

(三)注意分配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四、注意的转移

(一)含义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当前人物的要求,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二)注意的转移与其他注意现象的关系

1.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

同:都是注意对象的更换

异:注意的转移是有意识的、自觉的、积极的,注意的分散则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消极的。

2.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配

每一次注意的转移必然引发注意分配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转移常被看作是注意的分配。前面说过,注意的分配实际上是注意的一种迅速转移。

3.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注意的相对稳定,它与注意的不断转移密切联系着。在同一活动中,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可见,注意的稳定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是和注意的转移、动摇相联系的。

(三)注意转移的质量

1.注意转移质量的好坏

注意转移后能正确无误地进行新的活动,说明注意转移的质量好;相反,注意转移后,前一活动继续干扰后一活动,产生较多错误,说明注意不能完全转移,说明注意转移的质量就差。

2.影响注意转移质量的因素

(见下表)

 

影响注意转移质量的因素

造成注意转移质量差的因素

1

注意转移的快慢

注意转移慢

2

前一活动的性质

(前一活动中注意的紧张度)

前一活动中紧张度较高

3

前后活动的关系

前后活动的关系较小

4

主体对前一活动的态度

主体沉浸于前一活动

5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低

& 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和界限在一定的限度内,神经细胞的兴奋能力符合于刺激的强度:强的刺激引起强的兴奋,弱的刺激引起弱的兴奋。(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受强烈刺激或工作的能力,这里有强弱之分)。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间的相对关系。均衡的动物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是相近的,不均衡则表现为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一强一弱、此强彼弱。(神经过程的均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关系。这里有平衡与不平衡之分。而不平衡又有兴奋占优势或抑制占优势之分)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更迭的速率。其表现为;各种条件反射的更替或迅速或缓慢,或容易或困难。(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这里有灵活与不灵活之分。)

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上述三种基本特征的不同组合,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兴奋型(不可遏止型)、活泼型、安静型和弱型(抑制型)。或概括为如下四类型:

1.强、不平衡型(不可抑制型);

2.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

    3.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

4.弱型。

  (四)注意转移的积极意义

第三节  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不是多种感觉的简单相加。

知觉的过程  1、观察   2、选择   3、组织   4、解释   5、反应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3点)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前者是对现实的简单反映,而后者则是综合、整体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

(二)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1.感觉和知觉是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都受直接性和具体性的限制,同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2.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

* 赫布和贝克斯等人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同时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以感觉获得的材料为基础的,没有感觉就谈不到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如果我们没有对苹果颜色、形状、气味等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可能有苹果整体属性的“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了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感觉,并在大脑中储存着相应的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3.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知觉虽然不同于并高于感觉,但它们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在:

1.事物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知觉它。

2.感觉与知觉也有某些共同性,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都受直接性和具体性的限制,同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 知觉与思维的关系P76

知觉要获得一定的意义,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

三、知觉的种类

(一)种种分类

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4、错觉

* 运动知觉(对空间位移与移动速度的反映)

根据知觉中起引导作用的分析器来分,有视知觉(如看电影)、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视、听、动知觉(弹奏乐器)

& 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观察: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二)观察的特点

观察是一个知觉、语言、思维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不是消极的注视。

1.与思维密切联系   所以观察有时也叫“思维的知觉”。

2.比一般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    言语的表述把观察引向一定的对象,并指导着观察活动的进行,因而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

3.在观察中,要运用分析综合与比较来区分事物主要的和次要的、必然的和偶然的因素,从中寻求某种答案。

(三)观察的作用: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门户。

(四)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凡能分出事物不甚显著的特征,并从中看出它和其他特性相联系的人,是观察能力强的人。观察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如何培养观察能力呢?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观察是在一定目的和任务的支配下按一定计划而进行的知觉) 2,要有充分的知识准备 3,要按合理的程序进行观察 4,要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二)错觉

1.含义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

Δ错觉不同于幻觉

错觉——在外界剌激物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不正确的知觉。

幻觉——无外界剌激物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会在一定时间内消失,而错觉一般是不会消失的。

2.分类

& 错觉的举例:

A.几何图形错觉(视错觉):大小、长短、形状、方向

   “垂直水平错觉”——两条相垂直的等长的线段,感觉垂直线比水平线长一些。

 Miller-Lyer错觉(“缪勒—莱依尔错觉”)——两条等长、平行的线段,在A线段的两端各加上外开口的两条短射线,而在B线段的两端各加上内开口的两条短射线,于是看起来A线段长于B线段。

“平行线错觉”——一组平行线,分别在各条线上画上一些短斜线,第一条平行线上的斜线的方向都与其他平行线上的斜线的方向不同,于是这组平行线看起来互不平行。

   “圆形大小错觉”——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在圆A的圆弧上加指向圆心的短箭头,在圆B的一个圆弧上加向外的短箭头,于是看起来圆B的面积要大一些。

    Ebbinghans错觉(“对比错觉”)——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几个比圆A大的圆环绕在圆A的周围,几个比圆B小的圆环绕在圆B的周围,于是看起来圆B比圆A要大一些。

 B.形重错觉(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以视觉之“形”影响到肌肉感觉之“重”的错觉)

 C.方位错觉  “倒飞错觉”

 D.运动错觉  “船静山移”

 E.时间错觉  “度日如年”、“一日三秋”

3.产生错觉的原因

(1)客观原因——知觉对象受到背景条件的干扰。

    (2)主观原因——主要是受主体心理因素如过去经验、情绪状态、态度等影响。

 4.错觉的纠正——最好的办法是实践

 5.错觉的利用

建筑、绘画、摄影、化妆、布景、道具、杂技、魔术、服装设计、广告装璜等常利用人们的错觉。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恒常性(常性)  4、知觉的理解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1.含义

每时每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纷繁多样的。由于感官通道的限制,在一定时间内,人们不能接受外部的所有刺激或刺激的全部细节,只能选择出某些刺激加以反映,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而对同时作用于感官的其余刺激则反映得模糊笼统。主体只对外界的一些对象知觉,而不对另一些对象知觉,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而对其余的事物则反映得比较模糊。

凡是在每一瞬间被我们清晰在知觉到了的事物就是我们知觉的对象;与此同时,仅被我们比较模糊地感知着的事物就成为衬托这种对象的背景。“地与图”

在知觉过程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例见谢千秋等主编《心理学》P59)

* 对“两可图”(也称为“可逆双关图”)的知觉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本身  (2)主观状态

& 影响感知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作为知觉对象的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的知觉结果。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知觉对象形状的大小、强度(光线、声音等)的大小、运动的快慢、重复次数的多少,都会影响知觉的结果。例如,在一般情况下,形状大的事物要比形状小的事物容易被知觉。

2.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被区分出来。如白纸黑字。“万绿丛中一点红”

3.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的运动)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活动变化的事物容易被知觉。(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着的物容易被选择为知觉对象)如夜空中的流星。

4.对象各部分的组合   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知觉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而常由若干事物组成,其组合方式的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知觉。在视觉剌激中,这种影响服从下述四条原则:

(1)接近原则——对象的组合在空间上接近(距离上接近)容易被知觉为同类或一个整体。如下图A,有九条直线,但人们往往把它们知觉为三组直线而不是知觉为九条直线。

(2)相似原则——知觉对象在形状和性质上相似,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在图B中根据相似组合把它们知觉为圆形组和方形组两个组合,而不是将其知觉为一个组合。

(3)闭锁原则——对象的组合若能共同包围一个空间,同样容易被知觉为一个单元。如在图C中的四组平行线,往往被知觉为两条平行线中间存在三个半闭合的框子。同样,在车厢里面面对面坐的若干乘客比背靠背坐的乘客容易成为一个单元。

(4)连续原则——在空间或时间上有连续性的对象的组合,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在图D中一些互不相关的黑点,由于它们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容易被知觉为两条相交的曲线。又如,在火车站售票处,人们会把排队购票者知觉为一个整体,而对其它散乱的人则只有模糊的知觉。          

A.

——————

——————

——————

——————

——————

——————

——————

——————

——————

B.

□〇□〇

□〇□〇

□〇□〇

□〇□〇

C.

——————

——————

>           <

——————

——————

>           <

——————

>           <

——————

——————

(二)主观因素——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当前心态等,都是影响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详见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5月版喻新安  焦国栋主编《管理心理学》P33—34)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3)对象的组合

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如下原则:(1)接近原则 (2)相似原则 (3)闭锁原则 (4)连续原则

2.主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 (2)兴趣和爱好 (3)个性特征 (4)过去经验 (5)知识结构

(二)知觉的整体性

1.含义

知觉具有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某种关系整合为一个有机体,并对其产生完整的知觉的能力,知觉的这种属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事物的个别部分和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即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是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主观轮廓”

2.原因

& 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

1) 整体对部分的依赖关系。整体是各部分或各种属性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整体结构。当结构关系改变时整体也发生改变;结构关系不变,只是个别成份有变,也不会改变知觉的整体。

2) 整体对部分的制约关系。部分离开了整体,离开了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有可能失去了它确定的意义。如同样一个图形“13”,当它处于数字序列中时,我们把它看成数字13,而当它处于字母顺序中时,我们就把它看成B了。

知觉的整体性体现了知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不仅依赖于知觉对象的结构关系,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它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但有时也使人忽略了事物的个别部分或细节特征。

(三)知觉的恒常性

1.含义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的不变。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2.分类

   (1)亮度知觉恒常性

(2)     大小知觉恒常性(近看与远看同一个对象时,该对象投射在知觉者视网膜的视像大小是不同的,而知觉者并不觉得该对象的形象大小有什么改变,仍按该对象的实际大小来知觉)

(3)颜色知觉恒常性

(4)形状知觉恒常性

 3.知觉恒常性的作用

   (四)知觉的理解性

1.  含义

人在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往的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做出最佳解释,然后用词把它们标示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所知觉的对象,并用词来概括它,赋予它确定的含义。(把当前的知觉对象纳入已知的一类事物的系统之中,认知客观存在的意义,知道它“是什么”。)

2.作用

由于知觉的理解性,使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个别标志去知觉对象。例如,听见一支曲子的片断就能知觉是什么曲子。

理解使知觉更为深刻,这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在X光片上能够看到不为一般人所觉察的病灶。

理解使知觉更为迅速、完整,这与词的指导作用有关。通过特定的词可以唤起人们的知识经验去补充知觉的内容,从而迅速、完整地知觉当前的对象。

例见谢千秋等主编《心理学》P58:初看时只觉得是一些黑色的斑点,很难知觉出它是什么,但只要提示说“这是一条狗”,词的命名就唤起了我们过去的经验,过去的经验补充了知觉的内容,我们便可以立刻看出这是狗的图形。

 

关于知觉的倾向性

知觉的倾向性——一旦人们的知觉稳固地确立了,再要改变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了,而是本能地拥有排斥性。如看可逆双关图,每个图案都有两种形象,对多数人布景方,能很快认出其中一种形象,而再认出另一种形象就困难多了;能够同时认出两种形象的人很少。

* 很多教材都不提知觉的倾向性,关于可逆双关图的知觉,是放在知觉的选择性部分去阐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