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金丝猴图片:====陈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极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34:33
陈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极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陈沛菊太极 Q:119781231  欢迎各位拳友加入!






陈氏太极拳自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创编至今,已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太极拳不仅在陈氏家族的传习中名家辈出,而且在向外传播过程中由各个优秀代表人物新创了杨氏、孙氏、武氏、吴氏的太极拳。无论在陈氏太极拳中,还是在其他流派中,太极拳名家和代表人物的出现创造了太极拳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醒目的里程碑,确立了各自的历史地位,同时,名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经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在众多的太极拳名家中陈氏第十六世陈鑫首次完整的把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撰写成了文字,展现了太极拳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深的太极拳技术,从而为后人研究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    陈鑫著作的重要历史地位

陈鑫(1849-1929),字品三,陈仲甡三子,陈氏第十六世。清末岁贡生,近代中国武术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他自幼随父习武,天资聪慧过人,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习文,文武兼备。为阐发陈氏世传之太极拳理,发愤著书立说,其主要著作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陈氏太极拳图说》(原名《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时改为是名。)四卷,《太极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谱》等,其中以《陈氏太极拳图说》为代表。该书从1908年动笔,其时,公已年近花甲,到1919年完成,历时十二个春秋,书稿成时,已近古稀。十二年中,他对该书倾注了全部精力,不避寒暑,沤心沥血,多次修改,亲手抄录而不懈,其抄本有四,每稿洋洋二、三十万言,其毅力、精神确实感人。该书图文并茂,拳势取经络而通变,拳理师周易而同规,理精法密,显微阐幽,精朴悉陈,细腻明透,为拳坛理论之丰碑,武林修学之经典。多年来,此书弥传华夏,风靡海外,武林界争相宝之,东南亚、日本、欧、美各国亦见译本,实为不朽之盛业、太极拳之精典也,该书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向太极拳高峰攀登。(参考引用:陈氏第十九世陈立清所著《陈氏太极拳小架》--- 香港银河出版社)

   二、陈鑫拳架的重要历史地位

陈氏太极拳创编和被传下来的应该只有一种练法,对陈氏太极拳的技术(大架、小架)体系的形成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关键人物是陈氏十四世陈有本。

陈有本(1780-1858),字道生,受业其父,太极拳炉火纯青,当时精于太极拳者多出其门,著名的有陈仲甡、陈季甡、陈清萍、陈耕耘等。他除完整保留并传下了祖传拳架外(后人称小架或小圈),且不受其限,多有创新。他在教授族侄陈耕耘时(因其父陈长兴常年在外保镖,而求教于陈有本),为使耕耘早日功夫上身,将架型予以放大,突出爆发力,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大架拳法(后人也称为大圈)。大架拳法后由陈耕耘一支传下,传到十七世陈发科广授门徒,使大架拳法得以光大海内。

据《陈氏家乘》记载,陈有本的父亲陈公兆“学术纯正,明士多出其门”(陈家沟有陈公兆力斗疯牛的传说),陈有本及胞兄陈有恒“均庠生,习太极拳。有本尤得骊珠,子侄之艺皆其所成就,丰度谦冲,常若有所不及,当时精太极拳者率出其门… …有本门人陈清平、陈有纶、陈奉章、陈三德、陈廷栋均有所得,陈耕耘亦师事焉。清平传赵堡镇和兆元、张开、张睾山。有纶传李景延、张大洪”。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陈公兆、陈有本父子皆武学造诣深厚,弟子名家辈出,有本之艺显然是得到父亲真传,并且在陈有本之前之拳架,即小架已经存在。小架具有刚柔相济、螺旋缠绕、快慢相间的风格特点,一路柔多刚少,二路刚多柔少,而且因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格有序的训练方法,被陈家沟人誉为“功夫架”、“看家拳”。并非像有些书上所说的“十四世陈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又有些改动,逐渐舍弃了某些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称为新架(现在称小架)”。

十四世陈有本教授族侄陈耕耘,开始有了大架,大架因其后人在外走镖或经商,而开始向外界传播,特别是陈氏第十七世陈发科、十八世陈照丕被北京、南京正式邀请传拳,使陈氏太极拳大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陈有本和兄长陈有恒,及陈有恒的两个儿子陈仲甡(陈鑫之父)和陈季甡,均文滔武略,都是陈家沟太极拳史上公认的著名拳家,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的后代,著名的拳家陈氏十七世陈子明,以及陈王庭之弟陈王前的后代,如陈氏十八代陈鸿烈等,均是习练陈氏小架。

十五世陈清平移居赵堡镇,开始有了赵堡拳架(以后又有了和氏拳架、忽雷架)。而从陈清平处又是武式太极拳发起的源头,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于同乡杨露禅大架套路,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陈长兴教拳。陈长兴介绍他向十五世陈清萍学拳,陈清萍的架小而紧凑合,加圈缠丝,是陈式太极拳小架套路的支流。武禹襄在杨式大架、陈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武式太极拳。后传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郝为真传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拳为业,武式太极拳开始外传。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郝为真传孙禄堂(1860-1930),孙禄堂将形意、八卦、太极拳融为一体,形成开合有序、架高步活、独具风格的孙式太极拳。他著有《形意拳学》、《拳意述真》等。

在十六世陈鑫的众多后传之人中,著名的有陈氏十七世陈子明(陈王庭之后)和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字绩甫1883-1972)。陈子明著有《陈氏世传太极拳术》,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出版,由中央国术馆、河南省国术馆审定,陈绩甫亦著有《陈氏太极拳匯宗》,此两书有关重要的理论方面的文字,都是引用陈鑫的著作。

陈绩甫在著作的自序中写到:“余从祖品三公,系清贡生,得英义先生亲传,造诣精遂。……。”“余少习拳术。……稍窥门径,嗣以远游经商,未得专纯研练,民十归里,复继前业,经延熙公品三公及福生季叔指示,略有进境,愧鲜心得。”“……今春返里,将长兴公品三公遗著,揣之来京。刊印供世,  陈氏数百年拳学,免致淹没失传耳。”此序写于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

陈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的拳谱皆为“小架”拳谱。《图说》自序言到:“愚今者既恐时序迁流,迫不及待,又恐分门别户,失我真传,所以课读余暇极力显微阐幽,纤悉毕陈”。览遍全书并没有陈氏太极拳大、小架之说。由此可知,《陈氏太极拳图说》记载的太极拳架,应该是最接近于陈王廷所创拳术的原貌。陈鑫首次以文字总结概括了陈氏太极拳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在整个太极拳的发展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而确定了陈鑫拳架在太极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陈氏太极拳小架不仅在太极拳技术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小架传人秉承着文武并重的传统,一直占据着太极拳理论研究的领先地位,保持着太极拳 “拳虽一技,其实大道”的宗旨,从而使太极拳能够成为众多武术项目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拳术。

   三、陈氏太极拳的训练过程

陈氏太极拳的训练讲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历史上陈氏太极拳并无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训练方法上,对于初学者,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架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外圈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徒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划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而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的螺旋缠丝劲,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后人为了区分陈氏太极拳的不同练习方法,拳术上有大架、小架(大圈、小圈)之称。如今的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除了动作形式不同外,其技术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大架拳手也讲求将圈逐渐收小,小架训练开始也讲求将圈放大,两者的训练过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说。

四、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特点

1、身法:“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行拳走架身体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乱摆;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个别动作如摆脚下岔、金鸡独立、铺地龙等除外)。
  2、手法:“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指肚间;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莫贪莫夹、束肋毛肤相挨”。两手向合,四六阴阳;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贯母、食、中指;手的运动范围以身体中线为界,左、右手各管半边,向上行不超过眉毛,向下行意想松开;出手勿贪,回手勿夹,留有余地,中规中矩。
  3、步法:“脚踏忌八、丁,切记合足尖;内脚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领先;以脚跟转换,步大一腿长,步小一竖脚”。基于开胯圆裆的需要,要求两脚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脚、丁字脚(造成两胯根不成窝状,裆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裆即尖裆,不能实现圆裆);从胯向下内缠(逆缠),落在脚掌内侧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贪,伸缩自如,大步不超过一腿长,小步不小于一竖脚。
  4、“宁进不退,下在上先”。重心宁进不退;转换下在上先。
  5、眼法:“神送前手头忌晃动”。神意在前手,但目光并非死死盯住前手,头也不能随手晃动。
  6、劲法:“裆贵开圆,莫扭莫涮”。臀部放松,向两侧外泛,使胯从两侧向前、内裹,胯根里掖,形成后开前合,实现圆裆;裆为腰腿之枢纽,在运动旋转中,是由趾而胫而股而会阴,由身(命门)而肩而肱而桡骨、尺骨直缠至指梢的“缠丝劲”,也叫“螺旋劲”;阴阳转换时,胯走后、下弧;胯似托盘,切记不能扭、不能涮;两胯走“∞”劲不断,背丝扣型循环缠;劲需走满,无过无不及。
  7、立圆多、平圆少。划圈走立圆是为了在松沉圆转的条件下,实现力从脚起,自下而上的传递。另外,走立圆也容易保持身体的稳定。所以小架走圆多为立圆,或有小角度的倾斜。
  8、整圆多、弧线少。整圆是为了劲路的完整,减少不必要地重复蓄劲,实现化、打连贯,出击迅速。


陈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极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陈沛菊太极 Q:119781231  欢迎各位拳友加入!






陈氏太极拳自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创编至今,已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太极拳不仅在陈氏家族的传习中名家辈出,而且在向外传播过程中由各个优秀代表人物新创了杨氏、孙氏、武氏、吴氏的太极拳。无论在陈氏太极拳中,还是在其他流派中,太极拳名家和代表人物的出现创造了太极拳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醒目的里程碑,确立了各自的历史地位,同时,名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经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在众多的太极拳名家中陈氏第十六世陈鑫首次完整的把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撰写成了文字,展现了太极拳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深的太极拳技术,从而为后人研究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    陈鑫著作的重要历史地位

陈鑫(1849-1929),字品三,陈仲甡三子,陈氏第十六世。清末岁贡生,近代中国武术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他自幼随父习武,天资聪慧过人,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习文,文武兼备。为阐发陈氏世传之太极拳理,发愤著书立说,其主要著作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陈氏太极拳图说》(原名《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时改为是名。)四卷,《太极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谱》等,其中以《陈氏太极拳图说》为代表。该书从1908年动笔,其时,公已年近花甲,到1919年完成,历时十二个春秋,书稿成时,已近古稀。十二年中,他对该书倾注了全部精力,不避寒暑,沤心沥血,多次修改,亲手抄录而不懈,其抄本有四,每稿洋洋二、三十万言,其毅力、精神确实感人。该书图文并茂,拳势取经络而通变,拳理师周易而同规,理精法密,显微阐幽,精朴悉陈,细腻明透,为拳坛理论之丰碑,武林修学之经典。多年来,此书弥传华夏,风靡海外,武林界争相宝之,东南亚、日本、欧、美各国亦见译本,实为不朽之盛业、太极拳之精典也,该书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向太极拳高峰攀登。(参考引用:陈氏第十九世陈立清所著《陈氏太极拳小架》--- 香港银河出版社)

   二、陈鑫拳架的重要历史地位

陈氏太极拳创编和被传下来的应该只有一种练法,对陈氏太极拳的技术(大架、小架)体系的形成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关键人物是陈氏十四世陈有本。

陈有本(1780-1858),字道生,受业其父,太极拳炉火纯青,当时精于太极拳者多出其门,著名的有陈仲甡、陈季甡、陈清萍、陈耕耘等。他除完整保留并传下了祖传拳架外(后人称小架或小圈),且不受其限,多有创新。他在教授族侄陈耕耘时(因其父陈长兴常年在外保镖,而求教于陈有本),为使耕耘早日功夫上身,将架型予以放大,突出爆发力,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大架拳法(后人也称为大圈)。大架拳法后由陈耕耘一支传下,传到十七世陈发科广授门徒,使大架拳法得以光大海内。

据《陈氏家乘》记载,陈有本的父亲陈公兆“学术纯正,明士多出其门”(陈家沟有陈公兆力斗疯牛的传说),陈有本及胞兄陈有恒“均庠生,习太极拳。有本尤得骊珠,子侄之艺皆其所成就,丰度谦冲,常若有所不及,当时精太极拳者率出其门… …有本门人陈清平、陈有纶、陈奉章、陈三德、陈廷栋均有所得,陈耕耘亦师事焉。清平传赵堡镇和兆元、张开、张睾山。有纶传李景延、张大洪”。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陈公兆、陈有本父子皆武学造诣深厚,弟子名家辈出,有本之艺显然是得到父亲真传,并且在陈有本之前之拳架,即小架已经存在。小架具有刚柔相济、螺旋缠绕、快慢相间的风格特点,一路柔多刚少,二路刚多柔少,而且因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格有序的训练方法,被陈家沟人誉为“功夫架”、“看家拳”。并非像有些书上所说的“十四世陈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又有些改动,逐渐舍弃了某些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称为新架(现在称小架)”。

十四世陈有本教授族侄陈耕耘,开始有了大架,大架因其后人在外走镖或经商,而开始向外界传播,特别是陈氏第十七世陈发科、十八世陈照丕被北京、南京正式邀请传拳,使陈氏太极拳大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陈有本和兄长陈有恒,及陈有恒的两个儿子陈仲甡(陈鑫之父)和陈季甡,均文滔武略,都是陈家沟太极拳史上公认的著名拳家,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的后代,著名的拳家陈氏十七世陈子明,以及陈王庭之弟陈王前的后代,如陈氏十八代陈鸿烈等,均是习练陈氏小架。

十五世陈清平移居赵堡镇,开始有了赵堡拳架(以后又有了和氏拳架、忽雷架)。而从陈清平处又是武式太极拳发起的源头,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于同乡杨露禅大架套路,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陈长兴教拳。陈长兴介绍他向十五世陈清萍学拳,陈清萍的架小而紧凑合,加圈缠丝,是陈式太极拳小架套路的支流。武禹襄在杨式大架、陈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武式太极拳。后传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郝为真传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拳为业,武式太极拳开始外传。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郝为真传孙禄堂(1860-1930),孙禄堂将形意、八卦、太极拳融为一体,形成开合有序、架高步活、独具风格的孙式太极拳。他著有《形意拳学》、《拳意述真》等。

在十六世陈鑫的众多后传之人中,著名的有陈氏十七世陈子明(陈王庭之后)和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字绩甫1883-1972)。陈子明著有《陈氏世传太极拳术》,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出版,由中央国术馆、河南省国术馆审定,陈绩甫亦著有《陈氏太极拳匯宗》,此两书有关重要的理论方面的文字,都是引用陈鑫的著作。

陈绩甫在著作的自序中写到:“余从祖品三公,系清贡生,得英义先生亲传,造诣精遂。……。”“余少习拳术。……稍窥门径,嗣以远游经商,未得专纯研练,民十归里,复继前业,经延熙公品三公及福生季叔指示,略有进境,愧鲜心得。”“……今春返里,将长兴公品三公遗著,揣之来京。刊印供世,  陈氏数百年拳学,免致淹没失传耳。”此序写于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

陈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的拳谱皆为“小架”拳谱。《图说》自序言到:“愚今者既恐时序迁流,迫不及待,又恐分门别户,失我真传,所以课读余暇极力显微阐幽,纤悉毕陈”。览遍全书并没有陈氏太极拳大、小架之说。由此可知,《陈氏太极拳图说》记载的太极拳架,应该是最接近于陈王廷所创拳术的原貌。陈鑫首次以文字总结概括了陈氏太极拳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在整个太极拳的发展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而确定了陈鑫拳架在太极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陈氏太极拳小架不仅在太极拳技术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小架传人秉承着文武并重的传统,一直占据着太极拳理论研究的领先地位,保持着太极拳 “拳虽一技,其实大道”的宗旨,从而使太极拳能够成为众多武术项目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拳术。

   三、陈氏太极拳的训练过程

陈氏太极拳的训练讲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历史上陈氏太极拳并无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训练方法上,对于初学者,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架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外圈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徒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划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而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的螺旋缠丝劲,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后人为了区分陈氏太极拳的不同练习方法,拳术上有大架、小架(大圈、小圈)之称。如今的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除了动作形式不同外,其技术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大架拳手也讲求将圈逐渐收小,小架训练开始也讲求将圈放大,两者的训练过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说。

四、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特点

1、身法:“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行拳走架身体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乱摆;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个别动作如摆脚下岔、金鸡独立、铺地龙等除外)。
  2、手法:“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指肚间;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莫贪莫夹、束肋毛肤相挨”。两手向合,四六阴阳;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贯母、食、中指;手的运动范围以身体中线为界,左、右手各管半边,向上行不超过眉毛,向下行意想松开;出手勿贪,回手勿夹,留有余地,中规中矩。
  3、步法:“脚踏忌八、丁,切记合足尖;内脚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领先;以脚跟转换,步大一腿长,步小一竖脚”。基于开胯圆裆的需要,要求两脚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脚、丁字脚(造成两胯根不成窝状,裆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裆即尖裆,不能实现圆裆);从胯向下内缠(逆缠),落在脚掌内侧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贪,伸缩自如,大步不超过一腿长,小步不小于一竖脚。
  4、“宁进不退,下在上先”。重心宁进不退;转换下在上先。
  5、眼法:“神送前手头忌晃动”。神意在前手,但目光并非死死盯住前手,头也不能随手晃动。
  6、劲法:“裆贵开圆,莫扭莫涮”。臀部放松,向两侧外泛,使胯从两侧向前、内裹,胯根里掖,形成后开前合,实现圆裆;裆为腰腿之枢纽,在运动旋转中,是由趾而胫而股而会阴,由身(命门)而肩而肱而桡骨、尺骨直缠至指梢的“缠丝劲”,也叫“螺旋劲”;阴阳转换时,胯走后、下弧;胯似托盘,切记不能扭、不能涮;两胯走“∞”劲不断,背丝扣型循环缠;劲需走满,无过无不及。
  7、立圆多、平圆少。划圈走立圆是为了在松沉圆转的条件下,实现力从脚起,自下而上的传递。另外,走立圆也容易保持身体的稳定。所以小架走圆多为立圆,或有小角度的倾斜。
  8、整圆多、弧线少。整圆是为了劲路的完整,减少不必要地重复蓄劲,实现化、打连贯,出击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