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pdf网:“中国文学现场”8月综述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1:39:59

“中国文学现场”8月综述   

张柠   曾念长

许多“机关刊物”不忍卒读

缺乏文学自律的性描写泛滥

“民间叙事”被现实主义的视角束缚住了想象力 

《人民文学》新栏目“新乐府”值得关注

 

1、总述

本次阅读与评价对象,是8月出版的文学月刊(含双月刊),覆盖了国内的58家文学杂志:中直机关主办的综合类文学刊物5家,地方文联、作协和出版社主办的综合类或小说类文学刊物47家,另有诗歌刊物5家。我们对国内的诗歌文本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考虑到当代中国诗歌传播的特殊性,对诗歌文本的考察并不仅仅局限于正式出版的“官刊”,还重点考察了对于当下中国诗人而言最具有互动功效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私人博客,重要的诗歌网站。按计划,最新出版的文学图书也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但由于工程启动之初时间紧迫,这一部分的阅读与评价只能暂时搁置,下个月将补充并使之常态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58本文学刊物中,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很差的作品比例不小。出一些著名的文学刊物外,一些地方文联或作协主办的所谓“机关刊物”,很多篇目不忍卒读。建议这些刊物严格控制关系稿,下力气做好自身定位,在强化文学性的同时,增强刊物的特色,不要糟蹋纳税人的钱,即使是你拉来的赞助,也要提倡环保和低碳生活,不要花钱制造语言垃圾。

 

2、小说概评

从总体上看,本月的小说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泛性化”和“民间叙事”。

文学中的“性”主题固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但它必须建立在艺术必然性的基础上。本期许多小说都以“性”为主题,或在其它主题中见缝插针地加入与“性”相关的情节,但缺乏艺术上的必然性。这种现象并非始于本月的文学刊物,而是积疾难返。我们认为,这是市场话语支配下,作家写作倾向与刊物选稿取向苟合的产物。值得警惕的是,多数作品中的性主题或性描写是以消费为导向的,而不是以文学为导向的。这种情况在地方文学刊物中显得更加突出。例如《飞天》杂志,缺乏文学自律的性描写几乎让这本地处西北的边缘文学杂志有滑向地摊小刊的危险。当然,在本期评刊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与“性”有关的优秀作品,如《小说界》的《快》(袁腾)、《山西文学》的《结婚》(王保忠)等。如果以1949年为开端,我们发现,中国当代文学生产经历了从“无性征”到“泛性征”的巨大转变。以“性”为维度的话语方式的变化和话语能量的转移,几乎构成了在长时段的历史尺度内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而目前文学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大多是局限于短时段的历史视野。

民间叙事是近年来中国文学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我们在本期评刊过程中获得的重大阅读感受之一。具体来说,民间叙事的话语路径是朝两个方向展开的:第一,是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采撷与想象,它通常出现在国内规格较高的综合类文学杂志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人民文学》在8月刊中开辟的新栏目“新乐府”,专门刊发一些具有民间歌谣色彩的诗歌作品。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发扬于白居易,其精髓是“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巧借“新乐府诗”的古代传统,但其要义已发生转移,侧重“为唱而写”的民间抒情性。第二,是对底层社会题材的关怀与审视,其中涉及较多的一类题材是关于城乡矛盾背景下的底层人物的生存处境,较典型的作品有《大家》杂志的《先生与小姐》(东君)、《钟山》杂志的《夏禾心愿》(舟卉)等等。总体而言,这一类题材的好作品不多。导致这一写作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作家在处理这类题材时往往被现实主义的视角束缚住了文学的想象力,无法对当代中国经验作出具有足够穿透力的文学表达。

除了“泛性化”、“民间化”这两类题材取向之外,还有几类题材是较受关注的。它们分别是:第一,“知识分子”题材,如朱晓琳的长篇《缺氧》涉及“学术腐败”,《作品》杂志刊发的中篇《牡丹亭》(朱旻鸢)讽刺了文坛的腐化堕落;第二,“官商关系”题材,如《收获》的短篇《相望江湖》(尤凤伟)对官商潜规则有着较到位的描述;第三,“私奔”题材,如刊发于《收获》杂志的短篇《局部》(叶弥)、《作品》杂志的《打死父亲》(林苑中),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私奔”的当下性作出了富有文学色彩的回应。

本月共刊登了长篇小说13部,中篇小说九十多篇,短篇小说一百五十多篇;微型小说近二十篇。散文、诗歌及其它文体没有统计。值得关注的小说家有李锐、张庆国、胡学文、薛忆沩、任晓雯、林苑中等。

首先是长篇小说:范小青《香火》、林那北《我的唐山》、王树增《一九一一》、何顿《湖南骡子》、李锐《张马丁的第八天》、叶开《爱美人》、朱晓琳《缺氧》、张一弓《孤独的火光》、徐琐荣《海神》、磊子《风过中原》、张欣《不在海边在柳边》、裘山山《我的爱情缩放如雪》、赵康林《喀纳斯湖咒》。李锐的《张马丁的第八天》是一部佳作。小说以义和团运动为历史背景,讲述西方传教士在山西天石村与当地村民为争夺信仰权而发生的冲突。当上帝与菩萨来到人间,人心的绝望却无法获得救赎。小说的着力点不在对义和团这段文明冲突史作出本质性的揭示,而是以史为叙事背景去触摸人心的黑暗。李锐坚持了严肃文学中的“人性说”,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持久的震憾。此外,范小青的《香火》涉及民间信仰与传承问题,也值得一读。

在中篇小说中,青年作家任晓雯的《阳台上》引人注目。小说讲述了一个复仇未果的故事,从“拆迁”这个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中开掘出深度的人性主题,对处理当下经验较为成功的文本。此外还有两个涉及“自我”命题的中篇,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篇是袁腾的《快》:两个互不相识的男女在一次开启灵光的对视中相互吸引,并匆匆占有彼此,最后却陷入了对“存在”的质疑与恍惚中。胡学文的中篇《隐匿者》:在一次车祸中,“我”被误报成丧生的死者,“我”在摆脱自我与寻找自我之间挣扎。

短篇方面,薛忆沩的《春天里最后的那个清晨》(花城)切入中国传统的家族伦理经验,由此演绎出的死亡故事在作家笔下虽然波澜不惊却触动我们的灵魂深处。马语的短篇《无定河湾》(延河),将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与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相勾连,拓展了生态的伦理维度,或许对国内生态主题文学的创作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3、诗歌述略

诗歌语言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触角。本月《星星》诗刊上卢辉的《娶亲》、高仁斌的《偶然》、谈雅丽的《河边的幻想》、单永珍的《青海青海》、韩玉光的《琴声与农谚》等,都是不错的作品。《诗选刊》理论栏目不错,诗歌作品除微紫的《女性书》以外,其他的水平一般。《诗潮》“实力诗人方阵”中马莉的《金色十四行》;“好诗经典”栏目中徐后先的《藕塘村纪事》;“诗人人生”栏目中程一身的《城市公交车》等都是不错的诗歌。《鸭绿江》刊登了2002年出生的孩子赵若凡的童诗《别逼我》:“我不能吃鱼虾/ 妈妈别逼我/ 尤其不能吃了鱼虾又喝水 / 因为我怕/ 它们在我的肚子里游泳”,写得可爱至极。

《人民文学》的“新乐府”专栏,选登了吴吞、张玮玮、小河、张佺、万晓利、刘东明、马条、宋雨喆、何力等民谣音乐人的作品,有一种重新呼唤诗歌的歌唱性的诉求。张玮玮的《米店》、《庙会》、《两个兄弟》,张佺的《远行》,小河的《走神》,吴吞的《喀什的天空》、《时代的宠物》,何力的《我就出生在你让我出生的房子里》,万晓利的《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与小说创作不同的是,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出现在网络、个人博客、诗歌论坛和网站。这部分写作更加自由、更加个人化。透过喧闹、华丽的种种迷障,我们很高兴能从中读到出色的诗歌,如盛兴《油灯下的晚餐》,殷龙龙《等你等到蒜打蔫》,秦巴子《极度失眠·夜行火车》,吕约《写在纸的另一面》,伊沙《最好的发言》,吕露《忧郁将一个人打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