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泓贤原名:清校解说金刚经(含译文和注释)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清校居士)——东方财富网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1:16:24
清校解说金刚经(含译文和注释)6(2008-10-01 18:53:25)
分类:大千世界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译文5“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吗?”“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为什么?因为佛陀所说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是因缘生灭,虚妄不实的,并非真实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实法身,等如虚空,无所不在。但是法身无相,凡眼是无法亲见,只有明了五蕴假合的幻相,才能亲见佛陀不生不灭的法身。”佛陀告诉须菩提说:“不仅佛身如此,凡是世间所有诸相,都是生灭迁流的相,虚妄不实的。若能了达世间虚妄的本质,就能见到佛陀的法身了。”注释   ①本分在叙述,若能了达凡是所有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种种相,都是因缘所生法,因缘会遇而生,因缘离散而灭,如幻如化,虚妄不实,求其实了不可得,那么当体即契无相之理,就可见到无相的法身如来。 清校解说:    法身佛是有的,但是要远离应化身佛的相,要远离报身佛的相,一切不执著,才能征得法身如来。    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应化身佛,是应凡夫二乘之机示现出来的。是有生灭无常之相,供养应化身佛不能著相,不能见此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报身佛之相也不得相见,报身佛相是在无量劫修无漏因所修成的功德,应十地菩萨之机、等觉菩萨之求而显示。    以诸相皆为非相,修成佛果则见到法身如来。    古代有大师刀劈庙里木雕的佛像,就是不让众生住此“假相”上去了。可见其用心多么良苦。    不错,一般而言在庙里对佛像我们一定要尊重,那真是虔诚的尊重。每次磕头、烧香、顶礼膜拜,只能得点福报,但也要这样做。要为后世求福报。    但不要有企图、所求的欲妄心了。上辈子无修福德、再求也无用。只将其当成心灵升华的一次陶冶情操罢了;当成一次能了解佛法的难得机会就是了;当成与佛结缘的一次机遇而已。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译文6须菩捉又问道:“佛陀!后世的许多众生,听闻您今日所说的微妙言说、章句,能不能因此而生实信之心?”。佛陀回答须菩提说:“不要这样怀疑;在我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广修福德的人,能从这些言说章句,体悟无住的实相般若妙义,而生出难得的真实信心。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止曾经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植诸善根,其实他们已于多生劫来,奉事堵佛,种诸善根,现世闻说大乘无住的般若真理,乃至只是一念之间生起清净信心的人,须菩提!如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这些善根众生,是会得到无限福德的。”“这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这些善根众生,不再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不会执着有为的生灭法相,也不会执着无为的空寂法相。也没有不是诸法的执相。如此则心无所住,而修无相之行,故获功德广大。”“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果众生一念心,于相上有所取着,则会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同样地,若众生执着种种法相,即于我、人等四相有所取着。若又执着无法相,则同样地也会落于我、人等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因为取法则滞于有,以为有实有的生灭法相可离;取非法则泥于空,以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可证得,不能与空理相契,所以法相与非法相都不该执取。”“因此,如来常说,你们诸位比丘应当知晓,我所说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到达彼岸之后,即应弃舟登岸,不可背负不舍。所以,未悟道时,须依法修持,悟道后就不该执着于法,至于那偏执于非法的妄心,更是应当舍去。”注释①本分在叙述显真空第一谛,说因修要无住,果证要无得,方为无依无得的实相般若。这种甚深妙法自然不易令人生起实信;谓实信者,是必须由智慧了达无所得法,修无所得行,证无所得果,然后才圆满了彻第一谛,所以是希有难得的。①  言说章句:专指“修行要无修,证悟要无证,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的真理。②  信:必须具备信实、信德、信能三条件。④ 后五百岁:《大集经》中云,有五个五百岁。此“后五百岁”,即指第五个“五百岁”。从佛陀涅槃之后算起:第一个五百年,特征是“解脱坚固”,即是证悟解脱的人多;第二个五百年,特征是“禅定坚固”,即是认真修行的人多;第三个五百年,特征是“多闻坚固”,多闻的人多,真修真学的人少;第四个五百年,特征是 “塔寺坚固”,即是塔寺很多;第五个五百年,特征是“斗争坚固”,即是是非纷争非常多。第一与第二个五百年合起来是 “正法时期”,一千年;第三与第四个五百年合起来是 “像法时期”,一干年;第五个五百年又叫“末法初期”,也就是我们二十世纪所处的时期,距佛涅槃有二千年,是属于“末法时期”一万年中的最初五百年。⑤持戒修福:持戒是持守戒律,修福则指布施功德。一般说来,在家众以布施修福为主。佛教制定戒律,消极的意义在防非止恶,积极的意义则在自度度人,成就菩提道业。⑥善根:“根”,有生长之义。善根即是可生众善之根。若依相宗而言,无 “贪  痴”三毒,即为善根。若依本经,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乃是万善之根。⑦净信:即是 “不起有为见,不作无为解,真俗一切捐,圣凡悉平等”,相信自身中有本来的佛性,没有染污,与诸佛是平等无二的。⑧法相、非法相:“法相”,通常指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为实有,是一种 “有病”;“非法相”,指执着诸法皆空,是一种 “空病”。但在此处 “法相”则专指执着般若波罗蜜法为实有不变的有为法,也是属于一种 “有病”;“非法相”专指外道执着诸法皆无、涅槃亦无的“断灭空见”。⑨筏喻:筏是用竹子或木头作成的小舟,以比喻佛法能将吾人从生死的此岸渡至涅彼岸。佛经中常以“筏喻法”来说明修道者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方便法门,只可视为渡筏,一登彼岸,即应放下,不应再拘泥执着。清校解说:    “持戒修福”能止恶生定、开启般若智慧,防误入空理之中。完成生定,由定得慧。    只要把三种即我相、法相、非法相,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远离,才能信心清净。    无住诸相、行六度万法。到了彼岸成了佛即此法也不要住了,要舍弃,同“上岸就弃筏”一样。但没有到彼岸没有成佛之前,六度法门还要修持,并一定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念修持。做任何善事无任何目的,无任何企图就是事了。也不“住”法相。但仍依法而行持六度法门啊,切记!决不能没到彼岸就什么也空了,什么也不修行了,什么也丢掉了。这就又住到空上去了。这是决不可以的。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译文7“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已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就我所了解佛陀说法的义理,是没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法,为如来所说。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不可以执取,般若的实相,是无法以语言诠释的,执着实有的菩提可得,也是可执着没有菩提正觉,落于有和空,都是错误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一切贤圣,也都是依寂灭的无为法而修,因证悟的深浅不同,才产生有三贤十圣等阶位的差别。”注释①本分说明,凡夫之见,以为物可得,法可说,这均是一种执着。又有人以为法不可说得,但可以心得,这亦是一种无形的执着。即所谓的“所知障”、“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就是要破事、理二障;“无说”,是要破语言文字之障。若能得“无得”之得,才是真得;说“无说”之说,才是真说,以还现本来的清净自性。①  贤圣: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在,但称三贤;“十地”菩萨,才谓之十圣。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共为七贤位,以声闻四果为圣位。②  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非修造作为,非生灭变化,故名“无为”,即是非空非有之本来自性清净心。 清校解说:    因每个人根基不同,应机而说法,无一定法。既然无定法可说,所以“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一切圣贤”就是大乘三贤十圣菩萨,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另外,佛所说之法,是证得的,不是佛本人发明创造的。又哪来的说法呢?    法既如此,何况非法、非非法。    恐有人执著如来所说文字章句,不悟无相之理,妄生知解,故言不可取。    变化众生应机随量,所有言说亦何有定乎?一切圣贤均如此也。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译文8“须菩提!譬若有人用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结缘,你认为这人所获得的福 果报,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道:“很多,佛陀!为什么?因为七宝布施,所获得的是世界有相的的福德,所以佛陀说福德多;如果从性上说,没有所谓福德的名称,哪里有多和少可说呢?佛陀不过是随顺世俗,说七宝的布施,所获的福德是很多。”“如果又有一人,能够信受奉持此经,即使信受奉持此经,即使短至受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够为他人解说,那么,他所得的福德果报更要胜过布施七宝的人。”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因为十方一切诸佛,都从此经出生,此般若法为诸佛之母;又一切无上正等正觉法,亦从此经出生,此经又为诸法之母。因此,如果没有此经,也就没有十方一切诸佛,以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法。“须菩提!所谓的佛法,不过依俗谛而立的假名,并非就是真实的佛法,因为众生有凡圣迷悟的分别执着,佛陀为了开悟众生,不得不方便言说。若以法性毕竟空而言,求诸佛的名称尚不可得,还有什么叫做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呢?”注释①本分叙述般若智慧,是三世诸佛之母,能出生诸佛,亦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再明白地说:因诸佛由般若智,证真如之理,亦即先以般若为师,故说诸佛从此经生;又诸佛所证真如之理,起般若方便智,为众生说法,此经又为诸法之师,所以说,诸法从此经出。②三千大千世界: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观。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自色界之初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一个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大千世界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③七宝:指七种珍贵的财宝,即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④受持:指对于经中的义理,能够了解而谨记于心,叫做“受”;了解之后,能念念不忘,并且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就叫“持”。③  经中所提出的四句偈有多种说法,究竟是四句,古来议论很多。总之,这四句偈,不必太刻意去分别是哪四句,泛指经文中任何最小最短的偈子。 清校解说:    福德的本性是无相的,也就是实相般若的本质,实相般若是智慧的理体,真理之体。    观照般若是智慧的智慧,有心所起的观想,启发出来的始觉智,照其本觉理是观照般若。    经书上的语言文字即为文字般若。    以上便是此经的三种般若。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由于佛没有著相的缘故。所谓真谛俗谛也。    俗谛相中有迷语、染净、凡圣之异,故说佛法从此经出,有个佛的相,有个菩提法的相。按真谛说,是离迷语、染净、凡圣之相、一切皆空,即非佛、即非非法。    此处又讲到了六度中“布施”的财布施修行法门。    要认可财布施福德很大,但无论多么大如三千大千世界之多的财宝布施,也永远不如法布施所得福德多。法布施就是给众生讲解此经。    法布施就是“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此经而修得的福德和功德。何况财布施只得福德,而法布施才能修得福德和功德俱足圆满。    因“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那就更应广为人说了。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译文9“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会生起这样的心念? ‘我已证得须陀洹果!’”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佛陀!为什么呢?须陀洹的意思是入圣流,而事实上无所入的,不执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相,因为心中没有取舍的妄念,不随六尘流转,所以,才叫作须陀洹。”“须菩提!你认为斯陀含会有这样的念头吗?‘我已证得斯陀含果!’”“不会的,佛陀!什么缘故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来,已证初果,要再一往天上,再一来人间,断除欲界思惑。而事实上,他对于五欲六尘已不起贪爱了,应是体顺无力为真如之理,在这无为真如之理上,哪有往来之相呢?因为他已无往来之相,所以才叫做斯陀含。”“须菩提!你认为阿那含能有这样的尽念吗?‘我已得阿那含果!’”“不会的,佛陀!为什么?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二果斯陀含,断除了欲界思惑以后,就永久居住于色界的四禅天,享受天上的福乐,不再来人间,所以才名为不来,况且心中已没有来不来的分别。因此,才称为阿那含。若他尚有证果之念,便是着了不来之相,就不可以称为阿那含。”“须菩提!阿罗汉能起一种念头?‘我已证得阿罗汉果!’”“不会的,佛陀!怎么说呢?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叫做阿罗汉。所谓的阿罗汉是彻悟我、法二空,不再随妄境动念,只是寂然如如,才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罗汉起了我得阿罗汉的念头,那么,就是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等法相对待分别,就不可以称为阿罗汉。”“佛陀!您说我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亦为罗中第一离欲的阿罗汉。但我并没有执着我是离欲罗汉的念头。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罗汉道的念头,佛陀就不会称我为阿罗汉,那么,佛陀也不会赞叹我是欢喜修阿兰那行。因为须菩提并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称为是欢喜修阿兰那行的。”注释①本文叙述所谓“般若实相”,非有相非无相,非一非异相,离一切相,即是实相。佛陀藉声闻四果为喻,破除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妄念。②须陀恒:华语“入流”,声闻四果中之初果。有三种义:一、入流,谓初生死之瀑流也;三、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也。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皆为向,已断尽为果。③斯陀含:华语“一往来”,声闻第二果。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受生一次也。④阿那含:华语“不来”或“不还”,声闻第三果。谓不再来,或不再还于欲界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断第七、八品思惑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⑤阿罗汉:华语“无学”,声闻第四果。谓断尽三界烦恼,究竟真理无法可学。含有三义:一、杀贼,杀尽烦恼贼也;二、应供,谓道高德重,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养;三、不生,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界、无色界入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时为向,已断尽则具六神通,入无学位(前三果皆为有学位,尚须进趣修学也),所作已办(即断见、思惑之事已办),不受后有(未来的果报或后世的身心,曰后有),称为阿罗汉道。⑥前三果,都叫作“果”,为什么到阿罗汉,不称为“果”而称作“道”?因为前面三果罗汉还有学位;就是还要修学,还未达到最高境界。而无学位的第四果阿罗汉,已证到般若、无为的真理。他这个“道”已与“觉道”、“佛道”相近了,所以不用“果”来说。⑦无诤三昧:梵文Arana,音译阿兰那,华语无诤;梵文Samādhi,音译三昧,华语正定,就是改了禅定之意。“无诤三昧”,就是无我人、彼此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连真空亦无住,若有住者,即有对待,便生诤论,长系生死矣。⑧第一离欲阿罗汉:此专指须菩提尊者,因为须菩提是发愿修“无诤三昧”的罗汉,为人中第一,亦为阿罗汉中第一,故称第一离欲阿罗汉。⑨乐阿兰那行者:乐于在山林中寂居静修的人。清校解说:    “须陀洹”是初果圣人,生死只有七番,对六尘境界不再介入,不加入进去。不再起新烦恼。断了见惑。    “斯陀含”是二果圣人,又称“一来果”一来天上,一来人间,就可以超出欲界而证得了三果,因还有欲界思惑之三品未断。    三果圣人“阿那含”,又称不还果,已不来欲界受生了,不还是升到天上,再也不回来了。    四果圣人阿罗汉其意有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    将烦恼断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三界以内生死了脱了。    “阿兰那”意为无喧哗,即寂静。不生心动念,不著“乐阿兰那行”者相。    又深刻阐明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深妙法理!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译文10佛陀再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佛陀以前在然灯佛时,有没有得到什么成佛的妙法?”“没有的,佛陀!因为诸法实相,本来清净具足,没有什么可说,也没有什么可得的成佛妙法。如果有所得的心,就无法和真如实相相契合。”佛陀微笑,因为须菩提已领悟了真空无相法的真谛。于是,佛陀接着问道:“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菩提有没有庄严佛土呢?”“没有的,佛陀!为什么呢?菩萨庄严佛土,只是权设方便,度化众生,若存有庄严清净佛土的心念,便是着相执法,就不是清净心。着相的庄严佛土,便落入世间的有漏福德,即非真正庄严佛土。庄严二字,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权立一个名相而已。”“所以,须菩提!诸位大菩萨都应该像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该对眼识所见的种种色相生起迷恋、执着,也不应该执迷于声香味触法等尘境,应该心无所住,令清净自心显露。”“须菩提!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你认为如何?他这个身体大不大?”须菩提回答道:“很大的,佛陀!为什么呢?佛陀所说的不是无相的法身,是指有形色、大小的色身,因此称这身体为大。如果以法身而言,是不可量,当然不是世间大小分别所能盖的。”注释①第九分言四果无可得,此分则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得,皆是住相。凡夫总以为,四果既无所得,为何有四果之名?圣果若无所得,又何以有圣果的名称?这都是犯了住相的毛病。要知道,圣贤的名称,都是假名、有为法。所以,般若即要处处这些有执,唯恐凡夫爱有为法,假名所蒙。所谓“庄严净土”,并非就是凡夫眼中所见的色相庄严,而是指那无形无相的法性庄严。②然灯佛:即是授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本师。佛陀在因地修行,以七朵青莲花供养然灯佛;然灯佛便以神通力变一方土为泥澜地,儒童解鹿皮衣覆泥,并以发布地,请佛蹈其身而过,并发愿当于未来世作佛,愿佛授记。然灯佛蹈其身而过,为之授记日:“过后九十一劫,等你修满三阿僧时,你应当作佛,号释迦牟尼。”③庄严佛土:庄严者,庄盛严饰也。菩萨于因地修行六度万行功德,并以之回向,庄严成时之依报国土,谓之庄严佛土。④清净心:即是人人本具的自性清净心;不生不灭,清净不染,远离客尘烦恼,不住法、非法,超越能所对待、有无分别的本心。④  须弥山王:即是须弥山,华语妙高山,此山四宝所见,高出众生山之上,故称山王。 清校解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叫你住虚空里去,你还要弘法利生,自利利他行六度万行,随缘随分广修功德。    “非身”为无相之身,即无相之身法身大身。人身如须弥山王指报身。佛土清净,无相无形,何物而能庄严,惟以定慧之宝,假名庄严。    只有通过修持“六度”法门,才能让内心清净;才能做以对外“于法无所得”。才能从自心自性中得到成佛之智慧。这又是对“自己度自己”,任何外人均不能替你修行的深入论述啊。    将成佛的智慧回向法界荟荟众生,并身体力行,自行修行之,广利他人,修持此道,方可成佛。    仅有了此智慧,不依此经修持“六度”法门,也永远是空谈,也决不能成佛。对六祖大师的《坛经》一定要了解透彻。    千万不要认为自心清净即可成佛。一定要记住,以清净的自性自心,去在人间行持六度法门,广助他人,方可成佛。如远离人间,去深山古刹盘腿打坐,如何成佛?深山古庙的佛弟子,也在不停地随缘,给去庙里的众生,讲解佛法,讲解佛教教义,以求度化众生,也不仅仅只是自己去打坐,不管众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    寺庙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无此场所,我们众生到那去寻求进入佛学世界的光明圣火?故出家的佛子弟们,维持寺庙正常运转,“担荷如来之法”,其功德也无量无边啊。当然佛教希望大部分人不出家,在家在尘世里修学佛法。若十亿人皆学佛,总不能都去寺庙吧。当然,对庙塔、定要恭敬供养,“以礼花香”。    我们这些虔诚皈依了“三宝”(即佛、法、僧)的在家的佛弟子们(居士),更应“担荷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助人利已,宏扬佛法。    一定要明白,再多的无数量的财布施、永远也不能于法布施相提并论,财布施永远也比不上法布施的功德啊!即给他人讲解佛法的功德和福德大得很,无量无边,不可言说。何况法布施能将福德与功德均有修得。而财布施
该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网博客清校解说金刚经(含译文和注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