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格单恋:折冲于筵席,决胜于辞令//相信是一种信念//谁能拥有“三足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46:05

智慧讲义

折冲于筵席,决胜于辞令

——春秋外交的言谈智慧

程水金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15 版)

    春秋时代,列国外交,行人辞令,必须讲究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外交场合斗智斗勇,固然有国家的综合实力作后盾,但使臣个人的举止风度、舌战技巧,也是不辱国体的重要因素。各国使节根据外交礼节,运用言语机锋,折冲于筵席、决胜于辞令的事例,实在屡见不鲜。公元前541年的郑国虢城之会,就是典型的例证。

    据《春秋》昭公元年记载,参加虢城之会的各国首席代表是:鲁国大夫叔孙豹、晋国上卿赵文子、楚国令尹公子围、齐国上卿国弱、宋国合左师向戎、卫国大夫齐恶、陈国大夫公子招、蔡国大夫公孙归生、郑国大夫罕虎,此外,还有许国与曹国的大夫,《春秋》未载其名。

    虢城之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五年前各国诸侯在宋国举行的弭兵之会所订立的国际盟约,继续维持停战状态,保障国际和平。然而在弭兵之会上,晋国虽为盟主,楚国却咄咄逼人,令尹屈建以诈力争先歃血,占了晋国的上风。到了虢城之会,晋国随行人员担心楚国故伎重演,便提醒赵文子说:“这次楚国的首席代表是现任令尹公子围,此人向来不守信用,早已臭名远播。您如果不小心提防,恐怕会又上楚国的当,那就是晋国莫大的耻辱了。”

    不出所料,楚国令尹公子围的奸诈很快便显现出来:他提议改变会盟程序,不必重新歃血,仅将弭兵之会的盟约副本在祭祀时当着神灵诵读一遍,然后放在牺牲上一起埋掉完事。这个建议的真实用意,是将虢城之会当做弭兵之会的后续会议,这样一来,楚国便可以不动声色地继续维持盟主地位。为了避免冲突,晋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按照楚国的意思完成了仪式。

    然而,颇为吊诡的是,虢城之会,楚国的国家实力虽然再一次得到彰显,但令尹公子围的个人行为却遭到国际舆论的谴责。为什么呢?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头说起:

    据《左传》记载,楚共王有五个儿子,老大康王昭、老二公子围、老三公子比、老四公子黑肱、老五公子弃疾。可这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是嫡夫人所生,因而楚共王便埋礼神之璧于祖庙之庭,令五个儿子依次入拜,立“当璧而拜者”为嗣。结果康王昭两腿跨璧而拜,公子围手肘触璧,公子比与公子黑肱皆离璧较远,而公子弃疾最幼,由人抱入太室,却两拜皆压璧纽。按照埋璧择嗣的占卜方式,康王昭、公子围、公子弃疾皆有继立为君的资格,而尤以公子弃疾最合“神旨”。但楚共王死后,康王昭即位,仍然是依照周代“无嫡立长”的习惯法而不由神卜。

    鲁襄公二十八年,楚康王卒,康王之子熊麋即位,公子围当了令尹,坐上楚国群臣的第一把交椅。他按捺不住觊觎王位之心,首先寻衅杀掉了大司马,扫除了他向王位进军的最大障碍,接下来便以各种方式凌逼幼主,其宫室用具皆以楚王的规格打造,外出打猎也公然举着楚国君王的旗帜徽号。

    公子围还把这种“威仪”拿到外交场合去显摆。如前所述,此次参加虢城之会的各国首席代表,都是各国的卿大夫,公子围也以楚国令尹身份与盟。但他的陈设服饰皆为君主的规格,其仪仗护卫也与楚君无别。这种不顾国体的行为成为众矢之的,各国使臣为此唇枪舌剑,巧妙谴责,充分体现了外交辞令的言语机锋。

    第一个看不过眼的是鲁国大夫叔孙豹。他说:“楚公子美矣,君哉!”此言明里赞其车服仪仗之美,俨然君主气象,实则讥其僭越,嗤之以鼻。

    第二个发话的是郑国大夫罕虎:“二执戈者前矣。”那语气与语调,颇有些阴阳怪气:“嘿嘿,看啦!前面还有俩人扛着戈呢!”罕虎的意思与叔孙豹相同,但直指其事不加评价,语意却调侃而诙谐。

    蔡国大夫公孙归生则正言若反,以肯定为否定,说:“蒲宫有前,不亦可乎?”“蒲宫”是楚国君主的离宫。意思是说,令尹早已住进了楚国国君的离宫别馆,这次来虢城会盟,用楚国君主的法驾仪仗,不也是顺理成章的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听了这些,楚国随行代表伯州犁觉得不是滋味,便设法为令尹开脱,说:“此行也,辞而假之寡君。”意思是说,令尹的一切服饰设施与随行仪仗,都是向国君辞行时从国君那里暂借的,表明了国君对令尹的倚重与信任。

    郑国外交大臣公孙挥听后,不无揶揄地说:“假不反矣!”——“恐怕是借了之后就不再还回去了吧!”伯州犁听了很生气,毫不客气地反击公孙挥:“子姑忧子皙之欲背诞也。”——“你们郑国不是发生过大臣相攻,子皙杀害良霄、攻击子产的事吗?我看还是小心你自己为妙,别在这儿替别人操心!”公孙挥反唇相讥:“当璧犹在,假而不反,子其无忧乎?”意思是说:“你们那位再拜压纽的公子弃疾还活得好好的啊,倘若令尹大人这些漂亮行头借了不还,篡了君位,公子弃疾兴师讨伐,你就不担心与篡逆者一起自陷于死地吗?”公孙挥的话音未落,齐国上卿国弱也在一边煽风点火,说:“吾代二子愍矣!”——“我也替这二位先生捏一把汗呢!”陈国大夫公子招也从旁冷言冷语,说:“不忧何成?二子乐矣。”意思是说:“不担心,那哪行啊?可我看那二位仁兄整天乐颠颠的,哪有一点担心的样子啊!”此时,卫国大夫齐恶也加入围攻:“苟或知之,虽忧何害?”——“如果他们知道事情的厉害,来一招先下手为强,先弑其君,再杀公子弃疾,先发制人,就算担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齐恶的话一矢中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这时,宋国合左师向戎赶紧解围,说:“大国令,小国共,吾知共而已。”意思是说:大国发指令,小国供指使。我们这些小国只要知道跑腿供职就够了。

    晋国随行人员乐王鲋则采用了春秋时代外交场合惯常使用的“赋诗言志”法,语句虽简短,却耐人寻味。他说:“《小旻》之卒章善矣,吾从之。”

    《小旻》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其最后一章说:“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大意是说:“徒手搏虎,趟水涉河,这些直观有形的祸患,人们都知道回避,不至于赤膊上阵,冒险犯难;但对于那些深远无形却足以祸国亡家的重大灾难,却不知道谨慎戒惧,小心提防。”乐王鲋的话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就是:“《小旻》最后一章诗说得真好啊,我应该好好地领会学习,作为我立身行事的指南。”联系诗文原意与当时说话的情境,不难发现,乐王鲋以“赋诗断章”的方法表明意见,可谓运思巧妙而言语机智。表面上似乎是说自己,实则既同情楚公子围与伯州犁的行为已经预埋了灾祸却不自知,又附和了宋合左师向戎,同时因语气委婉,也没有对伯州犁构成任何伤害。

    使臣们的言语交锋,在乐王鲋的发言中结束了。事后,郑国公孙挥与罕虎对各国使臣的发言皆有所评价,说“乐王鲋字而敬”。所谓“字”,即“慈爱”,是指他对楚国公子围的怜悯,所谓“敬”,则是指他既附议了宋国合左师,也没有对伯州犁有任何言语中伤,更未违逆所有在场发言人之意。可见,乐王鲋的发言委婉含蓄,褒贬适度,对春秋时代外交场合所流行的“比兴”之法,运用得十分娴熟。   

    (作者为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思考者说

谁能拥有“三足鼎”?

马永翔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15 版)

    晚期希腊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其传世著作《名哲言行录》中记述过一个故事,大意如下:一名渔夫打捞到一个刻有“送给智慧之人”字样的铜三足鼎;人们就这个三足鼎究竟应归属于谁争论不休,后来他们把它送给了当时著名的贤哲泰勒斯(泰勒斯常被解说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但泰勒斯没有接受,将之送给了其他贤哲;其他贤哲(包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梭伦)也都相互推让,无人受之;最终,这个三足鼎被献祭给了神。

    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似乎没什么出奇之处,但拉尔修花了大量笔墨记述,并述说了多个版本,也指出这个故事曾在古希腊广泛流传。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古希腊人的智慧观念。

    智慧是古希腊人孜孜以求的对象,成为智慧之人是不同时代古希腊人的共同梦想。在流传至今的各种古希腊文献中,“智慧”是个常见术语。今人时常谈论的“哲学”也源自古希腊,其希腊文原词本义是“爱智慧”。

    那什么是智慧呢?什么样的人可以获得智慧?对前一问题,不仅是今人,哪怕是古希腊人也很难给出一个共识性的定义,即使是终身执著于探究事物普遍本质的古希腊著名哲人柏拉图也是如此。对后一问题,拉尔修记述的故事倒是给出了某种解答。

    按照这个故事的说法,智慧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获得的,甚至像泰勒斯、梭伦这样的著名贤哲也不敢顶戴智慧之名。此外,拉尔修记述的故事实际上还暗示,智慧在终极的意义上根本不可为肉身可朽且理智有限的凡人获得。

    显然,上述前一种观念与我们今人对智慧的理解相去不远。在今天,虽然智慧这个术语多少已被滥用,但在严肃的意义上我们不会(或不宜)轻易给自己和他人顶戴智慧之名。相较而言,上述后一种观念似乎与我们对智慧的理解不太谋合。所谓“终极”的智慧也多少给人“曲高和寡”的感觉。然而,这种观念却曾一度为那些古希腊的有识之士持有,甚至可谓深入他们的骨髓。

    那些有识之士处在一个这样的时代:在现世生活中,各种自称拥有智慧且能教授智慧的“智者”(或称“智术之师”)横行于世,他们打着“美德可教”的旗帜四处招收门徒,教授“智术”,大行赚钱发财之实;一时之间,世上“智术”流行,却鲜有人追问真正的智慧。面对如此世态,古希腊的有识之士们不得不故意“曲高”而不顾“和寡”,干脆宣称凡人不能获得真正的或终极的智慧,后者只归属于神。这也就是西方思想史上著名且影响深远的“智者”和“爱智者”相互争论乃至发生冲突的背景。后者也就是我们今人通常指称的“哲学家”或“哲人”,他们从事的学术活动通常被述说为“哲学”。

    基于以上背景可以反观,“哲学家”或“哲人”不同于“智者”或“智术之师”。前者虽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淘洗被西方思想史尊为真正的智慧之人,但他们从不自以为是地顶戴智慧之名,更不以此行坑蒙诱骗赚钱发财之实。相反,他们都终身梦牵魂绕于格物致知之理、安身立命和安邦定国之道。由是似可说,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的目的始终在于格物致知、安身立命和安邦定国。这似乎也是教育之为教育的应然旨归。

    此外也可反观,本义上的“哲学”不是“占有智慧”,而是“爱智慧”。“占有智慧”是一种静态,而“爱智慧”是一种动态,本质上指谓一个永无止境、永不停息的“爱”或“追求”的过程。相应地,真正的智慧之人从不以智慧自居、自守、自缚,而是时时刻刻着眼于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家国社稷的时代命运,在承担责任和实践理想的途中不断地探索自新。

    智慧无止境,哲思无终时。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点将台·老鲍谭古⑾

相信是一种信念

鲍鹏山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15 版)

    燕王子哙擅自把燕国的君位让给子之,子之也毫不推辞地接受了,这不合法。齐宣王乘机攻灭了燕国,子哙死了,子之逃走了。齐宣王问孟子下一步怎么办,孟子说:扶立一个燕国贵族做国君,然后撤兵。宣王哪里能把到口的肉吐出去,不听孟子的话。结果燕人起来反抗,局面变得很难收拾,宣王在国际道义上也颇为被动。他开始后悔没有听孟子的,觉得不好意思见孟子了。

    一个叫陈贾的人来安慰宣王。陈贾说:“大王不必内疚。您扪心自问,与周公相比,在仁和智方面谁强一些?”宣王说:“呸!这是什么话!我怎敢和周公相比?”陈贾说:“是啊。周公派管叔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管叔却勾结武庚反叛。如果周公知道管叔会反叛却派他去,那是不仁;如果不知道管叔会反叛而派他去,那是不智。仁和智,周公尚且不能完全兼顾啊,何况王您呢。请让我去见孟子,替您解释解释。”

    陈贾去了,问孟子:“孟先生,周公是不是圣人?”孟子正色回答:“当然是圣人。”陈贾又问:“他派管叔监视武庚,管叔却勾结武庚反叛,有这样的事情吗?”孟子回答:“有。”陈贾又问:“周公是知道管叔将要反叛而派他去的吗?”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个连环套索:如果你孟先生回答“知道”,那就是周公“不仁”;如果孟先生你回答“不知道”,那就说明周公“不智”——在这“不仁”或“不智”的二难选择里面,你总得选一个。孟子选的是哪一项呢?孟子说:不知道。

    陈贾就说了:“原来圣人也有因不智而犯错的时候啊。”言语之间,颇为自得。

    孟子一听,明白他的真正用意了,很生气,说:“我来告诉你周公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因为周公是哥哥,管叔是弟弟。哥哥怎么能无端地猜疑兄弟会造反呢?”

    孟子的学生万章也曾经问过孟子一个很相似的问题。舜的父亲、后母、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天天想谋害舜。他们让舜上房去修理屋顶,他们却抽掉梯子焚烧房屋;让他到地下挖井,他们在上面把井填了。象以为他的哥哥被活埋了,很高兴,就到哥哥家里去接收财产和两个嫂子。推门进去,却看到舜好好地坐在床上弹琴。象一下子傻愣在那儿半天,扭扭捏捏地说:“哎,哎,我好思念你啊,哥!”舜很高兴地说:“好啊!我也很思念你。国家事务太多了,你来帮我一块儿治理吧!”

    万章就此问孟子:“舜到底知道不知道象要害他?”孟子说:“怎么会不知道?”万章不解:“那为什么象说我很思念你,他就马上相信了呢?”孟子说:“因为那是他弟弟呀。弟弟思念哥哥,不是正常的吗?”

    面对正常事物,选择相信——这是正当的。

    也许你会上当受骗,但仍然要选择相信——因为,这已经不再关乎事实,而是关乎信念。

    在相信正常之物的“智”(或“不智”)里,有着更为重要的——“仁”。

智海观澜

标点的妙用

董少广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15 版) CFP供图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但小小标点开始使用之后,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郭沫若曾经说过: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一个标点符号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可以使语言记录更加准确、生动,耐人寻味,还可画龙点睛。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收到一个青年作家寄来的几首没有标点符号的诗,附言中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如采用请您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将稿退回,并附言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你寄些标点来,诗由我填好了。”

    古今中外,此类趣闻颇多——

    ▲一位老人临终前写下遗书:“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由于没用标点符号,引起了女婿与儿子的一场官司。在公堂上,女婿是这样念遗书的:“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儿子则是另一种念法:“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各有道理,县官竟不能断案。

    ▲国共两党在南京谈判时,仅几个回合,周恩来就把国民党方面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他们恼羞成怒,恶语伤人,说这场论战是“对牛弹琴”。周恩来听后,淡淡一笑,随即慢条斯理地说:“对……牛弹琴!”一个省略号,强有力地维护了我党尊严,且起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艺术效果,在场的人们无不为周恩来的敏捷才思拍案叫绝。

    ▲沙俄时期,亚历山大三世的妻子马利亚·菲德多雷娜在丈夫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文件,内容是呈请批准将一个囚犯流放到西伯利亚去。当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就是死路一条,万无生还。亚历山大已在文件上签署意见:“释放不得,押送西伯利亚。”由于批语“不得”后面的逗号不清楚,马利亚信手拈笔在“释放”后面加上一个逗号,变成了:“释放,不得押送西伯利亚。”结果当然是大相径庭,挽救了一条人命。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不见回音,就给出版社去了一信,信中只有一个问号。很快他就收到回信,信上只有一个感叹号。不久,轰动文坛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标点符号有时还被用来评价历史人物。以怀疑资本主义社会合理性而出名的剧作家易卜生就被称为天才的“问号”。英国文豪萧伯纳的作品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嘴脸,统治者恨之入骨,贫民却为之而高兴,称他为伟大的“惊叹号”。

画说万象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15 版) 一块不走的表,每天也有两次是准的。即使再笨的人,也有高明的时候。 面具是可以自由装卸的脸,脸无需装卸却是比面具更隐蔽的面具。 愚者等待机会,智者造就机会。

    图/文 陈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