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红卓玛歌简谱:【资料】植物纹 缠枝纹探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2:02:24

中国平面设计在线 :: 明代流行纹样——缠枝纹探窥


2、何谓缠枝纹
缠枝纹样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又称“缠枝花”、“万寿藤”[2],在明代甚为流行,一般说来它是藤蔓型卷草纹的延续和深化,其基本构成是使植物的枝茎成藤蔓状,骨骼呈曲线形或圆形分布,以波浪形、回转形或蜗旋形等枝茎样式进行扭转缠绕,并配以叶片、花朵或果实,其中花朵和果实为表现主题,而枝茎和叶片则为骨骼陪衬。关于缠枝纹的概念界定有很多,田自秉先生对缠枝纹有这样的解释:缠枝花是以花茎呈波状卷曲,彼此穿插缠绕,……有永远常青、连绵不断的吉祥意义……因缠枝的花朵不同而有各种名称,以牡丹为花头的叫“缠枝牡丹”,以莲花为花头的叫“缠枝莲”,以菊花为花头的叫“缠枝菊”,以牡丹、莲、菊等多种花为花头的叫“缠枝四季花”。[1](P.336)      希腊化时代的三大君主国——马其顿   塞琉古    埃及,   、王国分立   托勒密   (Ptolemy) C包括利比亚、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腓尼基等地

亚历山大大帝部将、留驻埃及的总督托勒密·索特尔(约前367~前283)所建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去 ,托勒密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后与亚历山大的其他部将互相混战,最终领有埃及。公元前305年,托勒密正式称王 ,为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时即鼓励文化事业,发展工商业,在埃及推行希腊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托勒密一世亲自下令建立了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最盛时藏书约70万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它的建成吸引了当时大量的学者,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等著名学者都来此从事研究,促使古代西方的文学、数学、力学、地理学、天文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像《荷马史诗》第一个校定本就出自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芝诺多德斯之手,厄拉托斯蒂尼也是在托勒密埃及经过测量后,计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与实际相差仅300公里左右),并进一步提出了“地圆说”。

  可以说亚历山大里亚在希腊人和后来罗马人统治时期,就是地中海地区的商业、文化中心神权是针对王权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神权是伴随着王权的出现而产生的,“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神,至于神的统一性不过是统一的东方专制君主的反映”,[10]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君主才有了对神的需求,有了君主才有了统一的神,有了王权才有了神权。托勒密宣称自己是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的继承人。在埃及人看来,正是亚历山大大帝赶走了曾使他们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波斯人,给他们带来了自由,“埃及祭司已经把他看作是神的儿子了”。[12]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以后,马其顿人试图把其尸体运回马其顿,但托勒密半路拦截了送葬队伍,把亚历山大大帝的尸体运往埃及安葬,这就等于宣布自己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合法继承人。其次,托勒密还大力宣传自己在赶走波斯人和为埃及本土人收复失地的功绩。公元前311年的一块“总督碑”上有这样一段铭文:“我,托勒密,总督,我(把自己)交给神荷鲁斯……;(我还)把帕和泰坡两地的女神潘太努特的领地布陀交还给(荷鲁斯);从今天开始直到永远,(我)拥有它(埃及)的所有村庄、城镇、居民和土地。”[13]
通过这样的宣传活动,到托勒密称王后,他已经成了埃及本土人心目中的神。埃及祭司以王衔的形式宣布了托勒密国王的神性。亚历山大大帝和托勒密第一都享有较正规的王衔。托勒密第二的王衔是:“荷鲁斯'强健的年轻人’,两女神'英勇的大人’,金荷鲁斯'他的父亲使他在赞美声中出现’,上下埃及之王'拉神(Re)的卡(Ka)的力量,阿蒙神的钟爱者’,拉之子'托勒密’。”[14]根据埃及人的观念,“荷鲁斯、两女神、金荷鲁斯、上下埃及之王和拉之子”这5个王衔是埃及法老神性的标志和权威的象征。[15]自托勒密第三开始,王衔越来越复杂,其长度简直令人费解,即使在法老埃及最强盛时期也难以找到如此长的名字,例如托勒密第五的王衔:“荷鲁斯'(在赞美声中)出现在他父亲的圣座上的年轻者’,两女神(他是)'英勇的大人,他已经重建了两地并使可爱的土地完整,他的心对诸神是虔诚的’,金荷鲁斯'他已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像普塔神一样的喜庆节日的主人和像拉神一样的君主’,上下埃及之王'爱他神父的神的继承者,普塔的选择者,拉神的卡的力量,阿蒙神的活的形象’,拉之子'托勒密,永生者,普塔神所钟爱的,他如神,仁慈的主人’。”[16]王衔特别强调了国王的神性,如“诸神的继承者”、“普塔神的选择者”等,这是法老埃及的法老和托勒密第一、第二的头衔中所没有的;王衔还强调了托勒密第五的重要贡献,如“他已经重建了两地并使可爱的土地完整”、“他已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从托勒密第六到托勒密第十二,国王的头衔构成有所发展,融入了一些新内容,例如 “活着的阿匹斯(Apis)神牛的双胞胎兄弟”。克娄巴特拉第七的头衔仅由一个圈在王名圈内的荷鲁斯衔构成,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头衔。[17]荷鲁斯衔是5个王衔当中最早出现的,即使在王朝末期,王权式微的情况下,克娄巴特拉第七还能拥有这一头衔,这说明了托勒密王的神性基础之牢固,说明了托勒密王对人格神化的重视;但这种不完整的头衔也表明王朝末期的托勒密王逐渐失去了埃及本地祭司的支持。
托勒密国王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埃及神,从大约公元前3世纪中期开始,他们还在有生之年与其王后一起享有特殊的神的称号和荣誉。[18]托勒密第一和他的妻子被称为“救主”,托勒密第二和他的妻子被称为“爱其姊妹之神”。托勒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分别被称为“善行者、施主”、“爱其(神)父之神”、“聪慧无误之神”、“爱其(神)母之神”,托勒密第七、第十四和克娄巴特拉第七也都被称为 “爱其(神)父之神”,等等。[19]
托勒密王朝的国王在埃及变成的神不仅是法老时代那种令人敬畏的神,还是慈爱和受人尊崇的神,从而其地位更加不可侵犯和动摇。国王是王权制度的核心,是王权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国王人格得到神化,也就等于王权被神化,至少可以说王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可以说,托勒密王朝的王权因国王人格的神化而与神权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表面上看,国王被称为“拉之子”,是太阳神拉的儿子,说明国王与神之间是一种父与子的关系,神高高在上,国王要对拉神这个“父亲”行孝顺服从之道,理论上,神权是永远高于王权的。宗教上,托勒密国王本人也是神,是荷鲁斯神、“爱其(神)父之神”、“聪慧无误之神”、“爱其(神)母之神”等等;政治中,也是最重要的,托勒密国王是“上下埃及之王”,就是说,托勒密国王才是真正掌管埃及的人世之神,埃及的一切归托勒密国王拥有。这样,埃及领土之内的神、神庙和祭司都要接受国王的安排。正是因为理论上托勒密国王为神,他们才可以控制神、神庙和祭司。那么,托勒密国王在实践中又是怎样控制神权的呢?  


编辑本段君主列表

埃及王国法老

  托勒密一世(前323年-前283年)与贝勒尼基一世   托勒密二世(前282年-前246年)与阿尔西诺伊一世   托勒密二世与阿尔西诺伊二世   托勒密三世(前246年-前222年与贝勒尼基二世   托勒密四世(前222年-前205年)与阿尔西诺伊三世   托勒密五世(前205年-前180年)与克利奥帕特拉一世   托勒密六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二世(前180年-前164年,前163年-前145年)   托勒密七世尼奥斯   托勒密八世费斯肯(前145年-前116年)与克利奥帕特拉二世   托勒密八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三世   克利奥帕特拉二世   托勒密九世拉塞罗斯与克利奥帕特拉四世   托勒密九世克利奥帕特拉五世   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一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五世   托勒密十世与贝勒尼基三世   贝勒尼基三世   托勒密十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与贝勒尼基三世   托勒密十二世与克利奥帕特拉六世   贝勒尼基四世   托勒密十二世   托勒密十三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   阿尔西诺伊四世   托勒密十四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托勒密十五世恺撒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前44年-前30年)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马其顿王国国王

  托勒密二世 (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79年)   墨勒阿革洛斯 (公元前279年)

昔兰尼王国国王

  托勒密八世费斯肯 (公元前163年~公元前145年)
  C专制的官僚制度   C公元前30年成为罗马属地      塞流古   塞琉西王朝,又译塞琉古王朝,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古一世创建的以叙利亚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亚美尼亚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王朝。塞琉西王朝是希腊化时期最主要的国家之一,有时也被叫做塞琉西王国或塞琉西帝国。
编辑本段简介
  希腊化国家中版图最大者,领有西起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东达印度的广大地区。因以叙利亚为统治中心,又称叙利亚王国。都城安跳克。塞琉古一世(号胜利者,前312~前281在位)是马其顿人。公元前305年正式称王,进而向东扩张领土 ,自伊朗远至印度河,与印度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月护王)订立和约,转而西进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公元前281年,他渡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企图占领马其顿;同年被刺身死。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后,塞琉西王国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争夺巴勒斯坦,导致东部领土大部分丧失。伊朗东北部的帕提亚(安息)和中亚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相继独立。安条克三世(号称大帝,前223~前187在位)以20年的不断战争收复东部已失的大部分领土,但于公元前188年被罗马人败于马格内西亚,因而丧失了小亚细亚。安条克四世(前175~前163在位)南进一度占领下埃及。此后,王国领土日趋缩小。公元前141年,美索不达米亚并于帕提亚帝国。公元前64年,罗马的G.庞培将叙利亚并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Seleucid) C包括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河谷地区、北达里海,南到波斯湾和印度洋,东印印度边界   C因疆域大,边境不稳、文化复杂,遂采用行省制与城邦制的混合政体   C公元前64年被罗马所灭   安提哥那   (Antigonos) C统治欧洲本部的希腊和马其顿部分,又称「马其顿王国」   C实行君主制   C因驻军与抽税,使城邦丧失自由;土地过度开发,人口外移   C与迦太基联合反对罗马,于公元前168年被罗马所灭   帕加马   (Pergamum) C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B.C249 脱离塞流古得独立   C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国王的提倡与保护,工商艺文发达   帕提亚   (Parthia) C原居里海东南部,B.C249 独立后不断扩地,控制丝路西部   C曾派使臣通汉,《史记》称「安息」,通行多种文字与宗教,前期受希腊文化影响大,后期为加强王权而排斥希腊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19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界开始称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之间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激烈斗争。其中最重要的有以埃及为中心的托勒密王国、以巴比伦为中心的塞琉西王国(后迁都安条克,在今土耳其安塔基亚)和以马其顿为中心的马其顿王国,从公元前229年起 ,罗马不断向地中海东部地区扩张,利用希腊化诸国的各种内外矛盾,制造不和并使之相互削弱,必要时诉诸战争,先后于前168、前64、前30年分别灭亡马其顿、塞琉西和托勒密王国,逐步使各希腊化地区并入罗马。   只有在军国主义的马其顿王国的领导下才能把希腊各分散的城邦统一起来并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亚历山大东征的最重要的后果是希腊政治理性主义对东方神权专制主义的胜利,在希腊化王国之中,国王是一位独裁者,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法令,他对社会各个阶层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希腊化世界是广袤无垠的,整个希腊化世界到处都是亚历山大的希腊裔和马其顿裔的继承者,在政治方面他们是统治者并剥削当地的富有者, 从地中海世界到印度边界,希腊文化都处于垄断地位,在任何地方希腊语都是官方语言、文化语言,以至一个人可以从希腊旅行到印度而不怕语言沟通不便。希腊知识分子和希腊化了的知识分子享有共同的尊敬,这些共同的尊敬是因他们的老师所传授的古风时代和古典时代希腊最伟大作家的著作而来,这些老师认为这一时期是再也不能到达的完美的象征,更不用说超越它了。这就呈现出一种令人难忘的希腊化世界文化生活的表面统一性。新城市在制度上以同样的方法模仿那些希腊古老城邦的制度,这有助于把希腊文化气氛输入到东方世界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去。对于当地人来说,希腊文化是一种相当珍贵的身份象征,是一种属于特权阶级的证明,正因为如此希腊人和非希腊人都急切地追求希腊文化。 “我们都是希腊人” 杨巨平的几篇论文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希腊化时代。关于君主制,杨认为这既非马其顿君主制的顺延,也非亚历山大大帝的首创,更非对东方君主制的模仿,而是在长期的战争中,把马其顿的国王统治传统和东方现行君主制度以及希腊城邦的外壳有机组合的产物,但希腊化时代诸王朝的君主专制程度及特点又各不相同。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问题,杨认为,希腊化文化既非希腊文化的单纯传播,也非东方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文化,而是以希腊化文化为主体,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下与其他各种文化汇合形成的一种既多元又统一的文化。它首次揭开了欧亚非大陆间文化交流、汇合的序幕,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沈坚的文章中所持的观点基本与杨巨平相同,认为希腊化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与文明交流、汇合的结果。陈恒的几篇论文对希腊化时代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并特别强调要重视研究这一时期科学成就和诸文明之间的交往。裔昭印认为希腊化时代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它是东西文化汇合交融、妇女经济权力增长、城邦衰弱、古典价值观崩溃和新的哲学思想兴起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注:以笔者陋见,国内有关希腊化时代的研究文章最早是吴于廑的《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刊《历史教学》1958年第2期,又刊《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本节所涉及的文章如下,杨巨平:《试析希腊化时期君主制的特点》,刊《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又见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杨巨平:《论希腊化文化的多元与统一》,刊《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杨巨平:《“希腊化”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大汇合》,刊《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沈坚:《关于希腊化时代的历史考察》,刊《史学集刊》1992年第3期;陈恒:《关于希腊化时代的若干问题》,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陈恒:《略论亚历山大里亚时代的自然科学》,刊《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2期;陈恒:《希腊化文化——东西方文明的凿通》,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裔昭印:《希腊化时代的妇女与东西文化交流》,刊《北方论丛》1999年第希腊化时代过程  亚历山大帝国 → 罗马帝国(版图均跨欧、亚、非三洲)   希腊文化+埃及文化+西亚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   │   统治者 被统治者   背景   一、马其顿的崛起   (一)背景   C马其顿人住在希腊东北方,在种族和语言上与希腊关系密切,被希腊人视为半开化的野蛮人   C希腊人在长期内战后势力衰弱,马其顿则在B.C359 由国王腓力普二世(Philip II)整合后,成为军事强国   (二)奠基者:腓力普二世   二、亚历山大帝国   (一)亚历山大的崛起   C曾到雅典留学,受教于亚里斯多德,深受希腊文化影响,怀有世界义的理想,希望将优美的希腊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CB.C336继位时年20岁,一年内平定内乱和希腊半岛,B.C334率军东征   (二)东征   C具有军事天才,往往能以寡击众   C路线:小亚细亚(B.C334)→叙利亚(B.C331)→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埃及→两河流域(巴比伦)→波斯(B.C330)→阿富汗→印度河流域(B.C326)→返回巴比伦,病逝(B.C323)   (三)统治政策   C被殖民者统治:可保持自己的宗教、风俗习惯,他也入境随俗   C鼓励士兵与当地女子结婚:自己与波斯公主结婚   C授权给地方政府总督:负责征税、召募士兵   C各地建希腊式城市:希腊影响力继续涌入东方世界   C统一货币:消除贸易壁垒,藉商业刺念和意见交换   (四)分裂:亚历山大死后,将领们各自宣称拥护亚历山大的儿子,据地一方,兵连祸结,最后形成三大王朝和许多小王国   希腊化世界   一、起讫:自亚历山大即位开始至他死后的300年间(B.C323~B.C30 )   二、主宰者   时期 影响者 作为 影响结果   前期 亚历山大 商业流通与城市兴建 商业贸易发达,是希腊化时代有活力的来源   后期 罗马 武力干扰王国的领土与商业城市 三大王国皆亡于罗马,结束希腊化时代   三、王国分立   托勒密   (Ptolemy) C包括利比亚、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腓尼基等地   C专制的官僚制度   C公元前30年成为罗马属地   塞流古   (Seleucid) C包括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河谷地区、北达里海,南到波斯湾和印度洋,东印印度边界   C因疆域大,边境不稳、文化复杂,遂采用行省制与城邦制的混合政体   C公元前64年被罗马所灭   安提哥那   (Antigonos) C统治欧洲本部的希腊和马其顿部分,又称「马其顿王国」   C实行君主制   C因驻军与抽税,使城邦丧失自由;土地过度开发,人口外移   C与迦太基联合反对罗马,于公元前168年被罗马所灭   帕加马   (Pergamum) C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B.C249 脱离塞流古得独立   C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国王的提倡与保护,工商艺文发达   帕提亚   (Parthia) C原居里海东南部,B.C249 独立后不断扩地,控制丝路西部   C曾派使臣通汉,《史记》称「安息」,通行多种文字与宗教,前期受希腊文化影响大,后期为加强王权而排斥希腊文化   四、阶级   贵族、富人 感受希腊的直接影响力   奴隶、罪奴或贫穷受薪劳工 较少感受希腊的直接影响力   五、藉商业贸易,连接各国,促进共同文化的发展   六、城市   (一)庞贝城   (二)亚历山大里亚(亚历山卓):是希腊化世界的伟大文化中心   七、贡献   (一)科学:表现最杰出   C欧基里德(Euclid B.C323~B.C285 ):几何学   C阿基米德(Archimedes B.C287~B.C212)   数学:立体几何   物理学:比重原理、槓杆原理   对杠杆、滑轮的使用更脍炙人口,他曾说:「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举起地球。」   发现浮力:重要的贡献   C喜帕卡斯:后人尊为「天文学之父」   发明观象仪   发现地球运转,受到日月行星引力的影响   C伊拉托西尼斯(Eratosthenes B.C278~B.C195):已计算出地球圆周的长度,与近人所知里数接近   C亚里斯塔克(Aristarchus B.C310~B.C230):吸收巴比伦天文知识,提出太阳为宇宙中心的说法,但不为时人接受   (二)哲学   C因当时多战乱,人心普遍焦虑不安,思想家们比较重视个人的内在精神生活(重视伦理学和人生哲学)   C代表   斯多葛学派(Stoicism) 伊比鸠鲁学派(Epicureanism)   创立者 芝诺(B.C336~B.C264) 伊比鸠鲁(B.C342~B.C270)   人生观 ?克制情欲,追求理性   相信永生 ?追求快乐   无来生   地位 广受知识分子欢迎 遭人误解为放纵肉欲   影响 ?罗马社会(斯多葛学派较受欢迎)   基督教精神(斯多葛学派主张所有人皆同胞,人应主动帮助穷困之人)   相同点 ?注重个人内心的修养(重伦理)   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平静   不理会外在政治,追求个人内在生活   对日后欧洲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三)教育与文化交流   C教育   亚历山大里亚或雅典:高级学术中心,容纳有天分的学生继续接受教育   柏拉图及亚里斯多德创办的学府在雅典:私人办学,后均获得政府支持   伊比鸠鲁创办学府   C文化交流   亚历山大里亚等地,商业繁盛,四方杂处,社会上使用多种语言文化,使西亚、埃及、希腊文化得以充分交流   亚历山大图书馆藏书,饱学之士为方便学术研究,曾编纂各种学典,编各种语言之文法书,以利文化交流   (四)宗教:文化融合的代表   C背景   东方人接受希腊文化,希腊人也有东方化的现象   当时希腊城邦公民宗教没落,加上战争频仍、社会动汤,转而追求个人精神解脱的信仰和渴望获得救赎   C结果   具神秘色彩的东方宗教广受欢迎   撷取东方宗教中的再生和救赎观念,与希腊原有的神明结合,产生一些新的宗教   C特色:普遍倾向一神信仰、渴望个人的得救和神明的启示,并以苦修来赎罪,希望得到神的拯救而进入永生的世界   (五)艺文   希腊化时代 古典希腊时代   文学 倾向个人主义,以日常生活、爱情故事、都市百态为主题 关心城邦政治与社会道德   艺术 C作品主供个人欣赏,注重个性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如米洛斯的(Melos)的「维纳斯」(Venus)雕像等   C风格外向,重写实、华丽甚至夸张   C代表:亚历山大里亚城宫殿 C创作和城邦生活密不可分,作品多在纪念公众人物和表彰城邦精神   C风格内向,重视均衡和谐、节制和理想型   C代表:简雍庄严的雅典神庙   (六))政经社会   希腊时代 希腊化时代   政治方面 古典政治的理想   小国寡民的统治型态 专制政体   世界帝国的观念   社会方面 中庸,不为己甚的理想 流于放纵的极端   经济方面 小规模的生产方式 大商业的发展   激烈的商业竞争   (七)特色   C比较「务实」:应用科学发达,哲学较重视现世的幸福快乐和道德伦理   C比较「外向」:艺术作品都直接表达激烈的情感   八、希腊─罗马的混合文化   (一)形成   (二)重要性:成为西方文化的基础   所谓希腊化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334-前323年)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时间范围通常认为开始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吞并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王朝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