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翔母亲: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2:49

第一章 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 第三节、绩效技术对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绩效技术对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影响

一、教学设计的概述

教学设计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教学系统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其目的是尝试利用教学设计提高培训的质量;到六十年代教学系统设计才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并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得到迅速发展。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与特征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它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

第二,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第三,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它们可以是直接使用于教学过程,完成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是对一门课的大纲与实施方案或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教学计划的详细说明。

(二)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与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教学系统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到60年代才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并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教学系统设计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全民的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工业、农业、金融、军事、服务等各行业、各部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层次,即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用于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到目前为止,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归纳为三个层次: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的最初发展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作产品来进行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有时还吸收媒体专家和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其设计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选择或编辑现有的教学材料来完成目标,而不是开发新的教学材料(产品)。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和评价、修改等,涉及内容面广,设计难度较大。而且系统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投入范围很大的场合去使用和推广。因此这一层次的设计需要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包括有关学生的设计小组来共同完成。

产品、课堂、系统三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可以按照自己所面临教学问题的层次,选用相应的设计模式

二.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从历史的观点出发,绩效技术是教学设计成熟与发展的产生。教学设计的系统观、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等思想与方法为绩效技术所吸收和发展,绩效技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教学设计的专门领域。这两者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共同点

1、两者具有共同的历史实践背景

回顾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发展历史,这二者早期都共同致力于人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拥有斯金纳、加涅、梅格尔等一批共同的领域先驱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兴起的程序教学运动既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绩效技术的诞生地。在程序教学运动中,对于个别化教学的关注以及开发程序教材方法的研究,促进了教学系统和绩效系统方法的共同发展,对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两者具有共同的理论支撑

    心理学、系统理论、人类学、传播学等理论是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共同的理论支撑。学习心理学为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共同研究与探讨的问题——人类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探讨学习规律过程中所形成的各大流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都在不同时期对这二者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提供新的见解、方法与手段。另外,系统理论、人类学、传播学也都为二者分析与解决问题提供重要的根据与指导。

3、两者具有共同的方法论根基

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共同的方法论根基。系统方法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系统方法在教育情境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了教学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相应地,绩效技术专业人员将系统方法应用于解决组织中的绩效问题,逐渐形成了绩效系统的框架和体系。系统方法为二者共同提供了一组整体性、有序化的思想、原理、方法、步骤、组织和技巧。

(二)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不同点

 1、两者关注的对象不同

教学设计研究与关注的对象是个体的学习,研究在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哪些教育教学问题需要解决,对问题进行归类并找出问题的根源;而绩效技术研究与关注的对象是个人、团体与组织的业绩与成效,其中个人与团体的绩效目标与价值必须与组织整体目标与价值保持一致。

2、两者针对的目标不同

    教学设计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学生在技能和知识方面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并通过对过程与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学习;而绩效技术人员试图把他们的工作同商业需要和结果建立起联系,达到改进企业组织绩效的目的。

3、两者问题解决的思路不同

教学设计侧重于从教与学的角度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它更追求一种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它看重的是过程,主张用各种教与学的方法来设计过程、优化过程,以期解决教学问题。所以,教学设计更多地适用于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情境中。而绩效技术侧重的是从提高现有个体自身的业绩表现来改善和解决问题,它主张综合使用非教学手段来解决问题。它所看重的是结果,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即追求能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在最短的时间形成最大的效益。所以,在企业和军队的员工培训中运用得比较多,并且衍生出许多非教育领域的因素而自成体系,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

 

三、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关系

虽然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之后的教学系统设计已经形成共识,但发展至今,关于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的定论。在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两个领域,二者的专业人员与学者对于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多数的绩效技术专业人员将教育技术视为绩效技术的一个子集,而教育技术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则更倾向于将绩效技术看作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一个延伸与拓展。在这两个领域内,教学设计又是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下面将结合两个领域内的研究与探讨,介绍两种主要观点。
(一)领域与内核的观点

将教学设计视为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两个不同领域的共同内核的观点,是目前得到两个领域多数专业人员所认可的观点(如图 1-4 所示)。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从本质上讲是非常相似的,教学系统设计是这两个领域的共同内核,只是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应用范围的差异,分别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深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研究与关注的侧重点及各种差异,并成为两个不同领域。

 

1-4 “领域与内核的观点

 

(二)应用性与基础性的观点

在教育技术领域研究中,有学者从研究领域基本架构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如图 1-5 所示),认为:绩效技术位于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性研究层面上,是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之外的应用;教学设计则处于基础性研究层面上。教学设计为面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绩效技术提供基本依据和原理,反之,绩效技术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又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5 “应用性与基础性的观点

事实上,以上两种观点并存在完全的矛盾与对立,只是从不同的领域角度去看待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关系问题,前一种观点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共性,后一种观点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将两种观点相互比较,更能较为全面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绩效技术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绩效技术领域曾经围绕定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与探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绩效技术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和学者还在不断努力探索,以寻求领域内专业人员相互之间的理解与认可,以期在领域内尽快达成基本的共识,形成相互之间沟通与对话的基础。

(一)树立绩效观念

成本效益问题是绩效技术所关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应用情境中,学校教育和教学同样也是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的。我们应当看到,大至整个教育体系的运作,小到一堂课的讲授,都应当考虑绩效问题。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而要实现最优化这一目标,就必须从绩效的角度出发开展系统设计,以绩效差距为基础开展更为有效的需求分析,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都应综合地考虑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力求最优化地解决问题。在信息时代,创新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剧增与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有限两者之间构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何降低教育生产成本,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教学系统设计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教育要投入,与媒体、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技术更要考虑投入,要考虑媒体的利用率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优化教学过程的关系。因此,树立绩效观念并将其加以融化、吸收,是教学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重视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也就是绩效分析,是绩效技术系统方法的先行步骤。绩效技术运用系统论思想来考察企业组织中的绩效差距,综合考虑它的内外因素其及相互联系与制约。工作取得成效有多种因素起作用,如企业战略目标与市场需求是否相符、岗位职责是否明确、培训工作是否到位、奖惩制度是否健全等等。绩效技术工作者不可能是企业组织各方面的专家,但必须是分析专家,前端分析的绩效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关注教学与学习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在教学系统中,确定学习目标与学习现状的差距,是采取正确措施,优化学习过程与效果的重要依据。针对某一问题,听取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看法,综合分析教学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关注外界环境对于教学系统的影响,才可能较为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制定正确的措施。

(三)开拓问题解决思路

如前所述,绩效技术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对绩效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最合适、最经济、最及时的解决方案,由于影响组织和个人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干预措施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既包括针对缺乏信息和知识所引起的绩效问题的对策,也包括针对组织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绩效问题的对策。这些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以关注教与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工作者开拓问题解决的思路。教学本身是动态的,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衍生出许多非教学因素:如许多教育设计工作者已认识到如果没有管理开发、绩效评价和新政策等相关干预的支持,学校中的许多教育问题通过教与学的资源与过程根本无法解决。绩效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的经验与成果,刚好提供了许多参考与借鉴,为这一方面弥补了不足。总之,绩效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教学设计领域的范围,开阔了教学设计工作者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