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英媒:趣评天宫 中国把建筑热潮搬到太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0:13:11
  英媒:趣评天宫 中国把建筑热潮搬到太空
                                                  我国天宫一号载人空间实验室的升空,引发外国媒体高度关注。外媒近来一直紧盯天宫一号,一些媒体称“中国已成经济超级大国,正走在航天强国、军事大国的路上,中国建设空间站的计划,将跟国际空间站抗衡”。                                分析认为,外媒大可不必如此夸大其词,天宫一号“只不过让中国在太空力量上适度增加而已,只是沿着美国和苏联几十年前走的路,迈出了一小步”。                                太空威力不断增强?中国反对太空竞赛!                                法新社昨晚说,尽管中国改革开放才30多年,但在航空领域,它正“奋起直追”。美国彭博社说,天宫一号加高铁、北京奥运会等,共同形成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一个标志。                                英国《每日电讯报》昨日说,天宫一号是中国在太空中“威力”不断增强的一个最新标志。                                英国《卫报》则称,中国“正把建筑热潮搬到太空上去”。报道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建成更大、更成熟的轨道平台的一个奠基石。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时报》说,天宫一号可匹敌国际空间站,它的出现将打破国际太空力量现有的平衡。                                报道援引美国华盛顿专家的话,从政治上来看,“天宫一号”正在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正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太空领域的重要“玩家”;中国正在扶摇直上,美国却在走下坡路。                                不过,美联社昨晚援引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部女主任琼·约翰逊·弗里泽的话报道说,从技术层面看,中国的天宫一号跟1966年3月16日美国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由阿金纳火箭末级改装的对接目标实现了世界上首次空间交会对接类似。                                她认为,中国目前还很难赶上美俄等航天强国。
                               弗里泽说:“40多年过去了,中国有后发优势,不需要从最基础的载人航天技术开始做起,避免了很多弯路。”                                她还说,绝大多数空间技术都是军民两用,因此中国的任何太空动向都会带来军事上的溢出效应,美国宇航局(NASA)的航天技术进步也不例外,但中国的“天宫”系列不会马上、直接给中国带来某种军事能力。                                中国外交部、国防部近日强调,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人类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空间活动用于和平目的;外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坚决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说,对于外媒“太空竞赛”以及“取代国际空间站”的说法,主要是缘于美国等国家太空发展缓慢,没有中国发展快的一个反应。他说,美国看到中国快速发展,有点着急,而且把中国当成了一大挑战。                                中外航天差距在哪里 规模较小火箭推力不如外国                                谈到中外航天领域的差距,曾担任“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的航天专家黄春平说:“我们主要的差距就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不够。国际上先进的水平,可以把25吨至50吨的重量送入太空,而我们(目前)最多才能做到9吨。”                                黄春平说,“天宫一号”只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科学家正研制用于发射空间站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目前,新型运载火箭已研制出初样,它将使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从9吨提高到25吨”。                                目前,世界上独立开发出空间站只有美国、俄罗斯(苏联)两家,美国只研制了早期的第一代空间站就放弃了。                                俄罗斯(苏联)发展了三代空间站,前两代都是单舱室的空间站,后来实现多舱室对接组装的“和平号”空间站。                                现在世界上唯一、最大规模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第四代),是由美国、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太空局六方,涉及16国投资合作建设。从1998年开建,到今年3月11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时,建造结束。
                              专家说,中国打算2020年建设的空间站,技术起点很高,技术含量可与国际空间站比肩,但是,它的规模(3个舱室60吨驻3人)无法与国际空间站(10个舱室419吨驻6-7人)相比。不过,中国空间站是完全独立完成的。                                中国为何没参与国际空间站                                2020年,我国空间站是世界唯一?                                国际空间站有16国参与,为何中国没份?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解释说,国际空间站发起自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抱着“冷战”思维,不愿意和中国合作,一直拒绝邀请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                                还有专家说:“美国不会让一个没有载人航天能力又是潜在竞争对手的国家加入。没技术,纯投资行不行?中国不干这种出钱喝汤的事。”                                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去年曾访问中国,启动中美就载人航天技术进行国际合作的会谈,但美国传统基金会防务分析师成斌认为,中美在太空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像你不会让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持有你的法拉利轿车车钥匙一样,(美国和俄罗斯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不会随便让哪个国家进行空间交会对接演习”。                                焦维新则认为:“目前美国不肯和中国合作,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有趣的是,美国未来很可能反过来“求”中国合作。                                绍兴籍航天专家庞之浩说,2020年国际空间站按计划要退役,如果俄罗斯不发展空间站,中国届时建成的空间站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我们到时候可开展国际合作,让人类更好地和平开发,利用太空资源”。                                美国航天飞机今年已退役,现在只能依赖俄罗斯飞船到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趁机涨价,原来一张“船票”是2500万美元,2012年到2013年一张“船票”4000万美元,据说2015年到2016年准备涨价到6000万美元。                                美国急了,说俄罗斯如果再涨价,美国就考虑跟中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