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与商人6720:[转载]中秋佳节——邮票上的中秋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47:16

中秋佳节——邮票上的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其中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我国自古就有的赏月和祭月习俗。古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即现在的春节)齐名。

    皓月当空,清辉洒满神州大地,阖家团聚,良宵赏月,是这个节日最重要、最富有诗意的时刻。既是你在天涯海角,此时望到明月你总会想到与家人的团聚。中秋节起源于远古,形成于汉唐,伴随着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千古流传的诗词警句,相沿至今。月饼是这节日中最具代表的传统食品,它象征着欢乐与团圆。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其中嫦娥奔月更是流传广泛,并成为众多中秋节邮票上表现的主题。 

    世界上第一套中秋节邮票是1958年9月27日南越政府首先发行的,主图为一位女孩子手举灯笼上街去赏月,背景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中国最早与中秋节有关的邮票,是台湾于1966年6月23日发行的《民俗》邮票中的第三枚。此套邮票以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展现了3幅分别代表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图画,其中代表中秋节的画面是“嫦娥奔月”。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故事且有多个版本。传说嫦娥偷吃丈夫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嫦娥倍感弧寂心情的写照。人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赏月、挂灯彩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赏花灯也是香港地区的独特习俗。中秋时节,香港地区张灯结彩,民众提灯彩、度中秋的景象颇具独特。1975年7月31日,香港发行《香港节日》邮票一套3枚,图案采用七巧板拼图为题,分别描绘出端午节、天后诞、中秋节景色,其中“中秋节”用七巧板组合出一幅花灯明月图,描绘出亮丽圆月下的金鱼灯,展现出人们手提灯彩、欢度中秋的热闹景象。有关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著名。香港1994年6月8日发行的《中国的传统节日》邮票,分别展现“端午节”、“农历新年”、“七夕”、“中秋节”等4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庆贺场面。其中第4枚“中秋节”主图也是以“嫦娥奔月”为题来推出。邮票图案采用传统套色木刻版画的形式设计,显得古朴、稚拙,具有苏州桃花坞年画特色与韵味。这也是香港迄今唯一以年画形式设计的邮票。
    1981年10月1日,澳门发行《中秋节》邮票一套4枚,这是第一套真正为中秋节而推出的邮票,也是枚数最多的一套中秋节邮票。每枚邮票的主图以宋体“秋”字为主题,分别配以嫦娥奔月灯、葫芦灯、八角灯、狮子灯,展现出描绘出张挂灯彩、欢度中秋节的热闹画面。

 2002年9月2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秋节》特种邮票一套三枚。第一枚为“团圆”,图案为全家团圆品尝月饼的喜庆场面;第二枚为“赏月”,以清香的菊花、满堂的瓜果和仰望明月的人们为图案;第三枚“月为媒”,以月亮、小溪和一对互赠香囊的情侣为画面。同时还发行一枚《中秋节》邮票小版张,小版张采用三套9枚连印,面值10.80元。

 


    我国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嫦娥奔月就是其中之一。这一题材,在邮资票品上多次展现:1987年发行的《中国古代神话》(T120)第4枚和1999年3月发行的《汉画像石》(99-2T)第6枚就是《嫦娥奔月图》。香港1994年发行了一套《中国传统节日》邮票,其中第4枚是《中秋节——嫦娥奔月》。1995-19《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北京1995》“桂花”小全张边纸上的“嫦娥奔月”及YJ1《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邮资简第2图“嫦娥奔月”封图上的明月。
                   (根据资料整理编辑/默人于2010年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