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土壤沙化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15:56
土壤沙化
土壤沙化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沙化的产生和防止有很大影响。由于不合理的放牧、樵采和开垦,严重破坏了原有沙地的自然植被,可导致土壤沙化趋于严重,加速沙化过程。防止土壤沙化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土质粗松,风蚀严重,易旱易热,漏水漏肥,瘦瘠等不良...
我国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危及中华民族生存空间。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从导致沙化的“五滥”源头抓起。建设三道生态屏障,遏制土地沙化。以人为本,创新思路。工程管理,责任到人。作者期与关注中国防沙治沙的同仁共飨。
一、我国沙漠化现状、危害、成因
地球表面43的土地分布在干旱地区,110多个国家受土地荒漠化之害,全世界每年为此造成的损失420亿美元之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是面积大、分布广。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5文字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841个县(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我国主要沙源地,南方沿江、河、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全国流动沙丘面积42.72万平方公里,固定及半固定沙地46.30万平方公里,戈壁及风蚀劣地71.14万平方公里,其他14.14万平方公里。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500公里、宽约600公里的风沙带危害北方大部分地区。二是扩展速度快,发展态势严峻。据动态观测,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土地沙化的危害。沙漠化是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及社会问题,是地球的癌症,对我国的危害也十分惊人。
--缩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相当于10个广东省的幅员面积,五年新增面积相当于一个北京总面积,我国每年新增1400万人口,而耕地却在逐年减少,建国以来,全国已有1000万亩耕地,3525万亩草地和9585万亩林地成为流动沙地。风沙逐步紧逼,2.4万个村庄、乡镇受危害,使数万农牧民被迫沦为生态难民,一些村庄、县城被迫多次搬迁,内蒙古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经沙化,并以每年150万亩的速度在扩展,专家预言,额济纳绿洲50年后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并非危言耸听。北京风沙源地之一,浑善达克沙地7年流沙面积增93,坝上地区9年流沙面积增91,
--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据中科院兰州沙漠所测算,我国每年风蚀损失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数倍。沙漠化使全国草场退化达20.7亿亩,占沙区草场面积的60,每年少养羊近5000多万只;耕地退化1.16亿亩,占沙区耕地面积的40。沙化地区耕地产量个别地方亩产几十斤,且要多次播种耕作。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我国每年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北数省财政收入的数倍。1993年5月西北地区特大沙尘暴,新、甘、宁、内四省区72个县(旗)受灾,116人死亡,12万头牲畜损失,50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超4亿元。沙区现有国家级贫困县101个,占全国贫困县592个的17。
--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有12亿吨来自沙化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开封段成为“悬河”。全国特大沙尘暴频发,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大气尘埃增加,空气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北方城市沙尘暴、南方泥雨影响到韩、日,引起国内外关注,成为生态环境外交的问题。
土地沙化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北方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加之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少雨,对土地沙化起到了加剧作用。然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五滥”等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化扩展的根本原因。
一是滥牧。据统计,我国沙区草场牲畜超载率为50-120,个别地区高达300,致使草场“三化”严重,内蒙古草原牧草亩产量由60年代的109公斤降到80年代的43公斤,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老鼠跑过现脊梁”。1999年国家林业局监测区域61.9(115.2万平方公里)的草地沙化、退化,是由于超载过牧造成的;
二是滥伐。局部地区因滥伐导致土地沙化十分严重。新疆和田地区因樵采烧柴,使胡杨、灰杨等天然荒漠林5年共破坏5.7万亩,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3000万亩,80年代中期因樵采破坏致使1/3的土地沙化;内蒙古兰泰镇盐湖西北部105万亩天然梭梭林仅剩30万亩,5.6万亩盐矿床已有一半被流沙埋没;
三是滥挖。沙区滥挖中药材,搂发菜及无序采矿等破坏植被现象十分突出。每年进入阿拉善盟搂发菜的农牧民达10万人,内蒙全区因搂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1.95亿亩,其中6000万亩已经沙化。陕西榆林地区因煤田开发就使26万亩植被被毁,土地沙化。甘肃省因挖甘草5年间破坏草场502万亩;
四是滥垦。1994-1999年全国在固定沙地及草地上开垦的耕地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年均开垦3400平方公里,其中变成流动和半固定沙地的面积约占一半,当地群众痛心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变沙梁”;
五是水资源的无序利用。上游截水,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造成土地盐渍化,下游缺水,荒漠植被死亡。塔里木河及下游270公里河道断流,530万亩胡杨林枯死;黑河进入内蒙古绿洲的水量由过去的9亿立方米降至2亿立方米,东西居延海已干涸,1400万亩梭梭林枯死,沙化加剧。民勤绿洲,由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大片沙生植被干枯死亡,沙丘活化。
二、国外防治沙化的经验与教训,我国防沙治沙历程
世界上有关国家高度重视沙化的防治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留下了可贵的经验与教训。
日本:在5万亩的沙岸宜林地上营造150—250米宽的海岸防护林,先设置植物沙障固定流沙,形成防护林后对沙丘内侧进行开发利用。造林款政府补贴50%(国家40%,地方10%)。
美国:针对1934年的特大黑风暴,1935年罗斯福下令制订《大平原各州林业工程》,通称“防护林带工程”、“罗斯福工程”,国会为此拨款7500万美元,并通过法案,实行免耕法,授权政府对农庄主给予补助,8年共营造防护林带28962公里,保护农田2430万亩。截止1992年,美国人工防护林带总长度16万公里,面积975万亩。
德国:1965年开始大规模兴建海岸防风固沙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德国号召回归自然,造林款国家补贴(阔叶树85%,针叶树15%),免征林业产品税,只征5%的特产税(低于农业8%),国有林经营费用40%—60%由政府拨款。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1949—1965年规划营造防护林8550万亩,营造8条总长5320公里的大型国家防护林带,截止1985年已完成8250万亩,防护林地比重已从1956年的3%提高到1982年的20%。
北非5国:跨国林业生态工程——“绿色带”建设。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5国联合建设一条横贯北非国家的绿色植物带,以阻止撒哈拉沙漠的进一步扩展或土地沙漠化,规划在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的范围内营造各种防护林4500万亩。
以色列: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5,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00多毫米。从发展节水灌溉和现代高效农业入手,提高在小范围内获取高效益的生产能力,从而为干旱区植被建设、保护与合理利用创造了条件。在荒漠地区划定景观保护区,结合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建立荒漠公园,最大限度地发挥荒漠地区的潜在优势和价值。避免自然放牧对荒漠植被的破坏,牛羊等牲畜基本实行工厂化饲养。
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75,沙漠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5,属热带沙漠。对沙区基本上实行以保护为主的管理办法,在大范围雨后或季节性的植被生长状况用气象卫星数据进行沙化监测,政府每年投资18亿澳元开展水、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建立示范区、沙漠公园、轮牧、控制农户最大放牧量、发展灌木林、农民教育培训等活动,由于人少地多等原因,荒漠植被保护良好。
土库曼斯坦:1954年开始新建卡拉姆运河,全长1400公里,调水到西部灌溉5250万亩的荒漠草场和1500万亩的新农垦区,并改善10500万亩草场的供水条件,运河两岸成为以棉花为主的农业基地。但目前已带来生态问题:由于大量引用阿姆河水,下流的咸海水库急剧下降,水位线后退10-20公里;水位后退,导致咸海周围土地沙化迅速扩展;湖底盐碱裸露,“白风暴”(含盐)危害加剧。这是跨流域、大范围调水导致下流沙化的典型教训。
非洲撒赫勒地区:60年代由联合国组织实施了振兴畜牧业,解决人畜饮水的防沙治沙国际行动,钻挖了许多深水井。以水井为中心建立了固定的生活区。5年后,导致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化圈。国际组织于1987年中止了该计划。
我国治沙等林业生态建设历程与取得的成效
早在3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就有对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整体认识,靠着物质循环再生、社会协调共生和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生态观,维持着其几千年稳定的社会结构。对维持农林牧生态平衡更有其独特的见解。孟轲、管仲及《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是这方面的典型。“垄稻沟鱼”、“桑基鱼塘”就是相当成熟的生态工程模式。这说明,我们的先人已认识和利用生态治理造福于民。
我国在周朝以来“保护山林以固土”的思想就形成了,群众在田边地角营造许多小林网,零星分散,不规模,但却起到了防护林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在风沙十分严重的河北西部正定、行唐、灵寿、新乐、无极、藁成等六县连片营造防风固沙林。1952年原东北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东北区西部防护林带计划。1954年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开始实施北部大型防风固沙林带。1955年全国人大会决议黄河中游各省区营造水土保持林计划。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在13省区551个县(旗、市)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出现了全新的形势,步入了新阶段,90年代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经过50年建设,我国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工程取得重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1年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以来,治理沙化土地1.6亿亩,增加林草植被1亿亩,圆满完成了国务院批复的1991-2000年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国21个治沙重点县、24个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果,涌现出赤峰、榆林、和田等治沙先进典型,牛玉琴、王果香、石光银等治沙先进人物走上联合国讲台。局部地区治理成果显著,榆林地区林草覆盖率从50年代的1.8提高到39,赤峰地区从建国初期的森林覆盖率5提高到21,生态环境改善,沙暴天气减少,牧民收入提高,实现安居乐业。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1991年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3.6亿亩,草地治理1400万亩,封沙育林育草3700万亩,沙区森林覆盖率从5提高到9,林网化保护农田面积3.2亿亩,保护牧场1.34亿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5亿亩。造林种草生物固沙、工程固沙等建设取得成就,遏制住流沙扩展,据监测数据,全国流动沙丘面积1999年较1994年减少4823万亩,固定及半固定沙丘面积5年增加6331万亩。
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通过基层党政领导的有力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生动实践,创造出成功典范,看到了中国治沙的希望。
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沙化治理工作,政策法规及管理措施逐步完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国务院1958年在呼和浩特召开了西北六省区治沙会议,1991年、1993年在兰州、赤峰分别召开全国防沙治沙大会,江泽民、李鹏、朱镕基作了重要指示,1991年,国务院批复了《1991-2000年全国防沙治沙规划要点》,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国办印发了治沙若干优惠政策,国家计委解决了治沙基建投资每年3000万元,中编委批准成立林业部荒漠化管理中心,财政部解决了治沙事业费每年150万元,沙化土地监测经费500万元(现增为100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设立了治沙贴息贷款(1992-2000年46亿元规模),扶持沙产业发展。近几年,中央领导对治沙工作更加关注。江泽民号召要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要尽快解决长江、黄河泥沙俱下及北方荒漠化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西北荒漠化,涉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朱镕基强调我国荒漠化问题很尖锐,急需及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防沙止漠刻不容缓,生态屏障势在必建;抓紧启动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李岚清提出治沙要见成效,为2008年绿色奥运奠定基础;温家宝指示治沙工作很重要,如何治理,要统筹规划,研究提出具体治理办法和项目。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社会团体、舆论对治沙工作也非常重视,加之中国经济运行良好,社会稳定,经济提升,有能力防治沙漠化,变害为利,并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近年来,防沙治沙工作的形势更是喜人,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是《防沙治沙法》正式出台。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从根本上解决了治沙工作的管理体制,明确规定了沙区植被保护、建设和利用的法律制度,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初步建立了从国务院到乡镇防沙治沙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加强了沙区植被的保护,滥挖甘草、搂发菜的行为得到了有效制止;加强了沙区生态水管理,为生态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
二是启动实施了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和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的“三北”四期工程。这两大工程覆盖了我国沙区90%以上的土地,构筑了全国防沙治沙的骨架。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和南方湿润沙地与石漠化防治试点示范也正在进行中。新疆和田治沙生态建设项目、西藏一江两河沙化土地治理项目已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审批中。以大工程为龙头的全国防沙治沙整体推进的格局已经形成,防沙治沙跨越式发展的局面已经打开。
三是国家对防沙治沙投资有了较大幅度增加。近两年,国家对防沙治沙的投资由20世纪90年代每年仅3000万元,每亩补助3元,增加到目前环北京工程每年投资近10亿元,治沙造林每亩补助100元,减轻了沙区群众无偿投工投劳压力,为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是初步建立了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和预警体系。通过1994年和1999年两次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摸清了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的面积、分布、成因和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荒漠化、沙化土地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动态变化模型,为开展沙尘暴趋势的预测预报工作,为防沙治沙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五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居世界领先水平,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作出贡献。网格状沙障、飞、封、造生物固沙技术等多项技术,属于我国人民的首创,效果良好。编辑出版了《中国防沙治沙实用技术与模式》和《中国防治荒漠化传统知识与实践技术》受到国内外欢迎,《中国防治荒漠化传统知识与实践技术》(英文版)还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佳实践奖。对干水、保水剂、吸水剂等治沙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了试验和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组织了百名专家科技送乡村活动,培训了农牧民防沙治沙技能。
六是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进展顺利,对外交流合作领域逐步扩大。利用防治荒漠化国际舞台,宣传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深受国际社会的好评。去年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有4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的“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暨筹资会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中国监测能力建设、德国援助宁夏治沙项目等援助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之中,对外合作交流领域前景广阔。公约的有效履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七是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提高全民防沙治沙意识。围绕“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利用各种途径,多种媒体,进行宣传,97年组织了百万人签名治沙活动;98年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展了街头宣传;99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公益广告;去年又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等报纸刊出了整版文章;为履行“绿色奥运”的承诺,对实施防沙治沙重点工程的重大意义作了重点宣传,增强了国际社会、全国人民对治理好京津地区风沙危害的信心。通过声势浩大的宣传,提高了公众防沙治沙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各界治沙热情空前高涨。
但从目前来看,防沙治沙工作仍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等问题制约防沙治沙快速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协调难度较大。我国治沙技术、经验、模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五十年的不懈努力而全国仍然沙化扩大,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体系有问题。省、地、县林业牵头治沙的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国家、部门合力不够,林业部门工作难度较大,综合治理的措施未落实到实处。在一些地方由综合部门设立生态办等机构,将具体的项目审批、管理、施工和资金调配集中于这些机构,致使农、林、水职能部门难以发挥作用,而这类机构又缺乏专业人才,业务不熟瞎指挥及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生态工程质量较差、资金浪费严重。三北地区涵盖我国90以上的沙化土地,是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但国家治沙行业主管部门在该地区缺乏管理手段,宏观指导“三北”工程治沙工作相当乏力。
二是政策、机制不活、不优惠,难以调动社会力量防沙治沙。沙区开发税费、农林特产税仍然居高不下,造林治沙仍要缴纳土地占用费、支付水资源费,治沙贴息贷款期限短,贷款难,以及沙地治理承包期不稳定,导致其他非公有经济和群众投资治沙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资金投入仍显不足,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有限的资金投入,难以形成规模治理,工程只在局部展开,质量现状有待提高,遏制沙化扩展仍需时日。
四是对沙区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约束不力。“五滥”屡禁不止,边治理,边破坏。认识不到位,摆不上重要位置。没有纳入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及地方政府领导政绩考核指标。
五是治沙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在很多县、乡治沙站处境举步维艰,拖欠人员工资、技术人员流失较为普遍,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基层技术力量不足,难以保证防沙治沙质量和效果,造成治沙工作仍处于低水平徘徊的境地。
四、新世纪初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对策思路
新时期,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对策思路是:遵循“保护优先,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三道屏障,遏制土地沙化;明确责任目标,分区治理突破;解决六个问题,出台政策措施;健全六大体系,完善管理手段;治沙工程管理,项目责任到人。
(一)建设三道屏障,遏制土地沙化。
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本身是一种自然景观,治沙不是在戈壁滩上、大沙漠里种树,而是遏制沙漠化扩展的趋势,是在一定周边的治理。在中国有沙及沙尘暴存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通过林草生物固沙遏制住土地沙化是可以做到的。
一是对现有的沙地植被、荒漠植被进行保护。沙漠植被是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一个主体,破坏容易,恢复难,因此要把保护荒漠植被放在第一位,不然所有的治理、植树造林最后都将功亏一篑。大沙漠里胡杨林的固土作用十分明显,年龄达几百年、几千年,红柳、梭梭、榆树、柠条、沙棘等也是尚佳抗沙树种,必须保护,没有这一块荒漠植被的维系,治沙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要加速依法划定原生沙漠封禁保护区、沙漠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国家沙漠(沙生植物)公园予以保护。依法采取强有力的植被保护措施,严禁滥垦、滥牧、滥采、滥挖、滥砍等破坏行为,保护好沙区现有植被;以草定畜,品种改良,舍饲圈养等措施,恢复和提高草原的生产、生态功能;采取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协调利用。
二是因害设防,沿八大沙漠及四大沙地周边建立大型防风固沙林草带。在沙漠与绿洲之间依法建立大型固沙防护林带,围绕东西长4500公里,宽600公里的风沙带,政府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划出地块,组织群众实施逐年完成。
三是农田林网建设及沙化耕地退耕还林。巩固绿洲,在农牧交错地带加密农田林网;对风沙危害严重的干旱耕地,推广免耕法,“把根留住”耕作,扩大冬小麦面积等措施,减少沙尘暴灾害;对沙化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选好植树种草品种和模式,促进国家生态目标、农民增收致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以人为本,创新思路。我国在县财力不到1000万元/年,群众收入不到1000元/年的基础上从事生态建设的伟大事业,困难不少。通过监测、分析,中国土地沙化的问题,一些专家提出5是干旱的气候原因,95是人为因素,“五滥”是主要原因,滥垦、滥牧、滥采、滥挖、水资源利用不当。然而,这些都是表象,核心问题是环境的人口容量问题,人口过多,生存与发展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度。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提倡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在国家的政策制定上必须为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着想,按人、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开拓创新思路。
一是鼓励有关部门加大对沙区现有基本农田、草场的建设力度,提高单产。支持农业部门提出草场建设、舍饲禁牧或加大农田建设力度。
二是实施封(沙)山育林要解决农村的能源及燃料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农村能源建设工程试点调研,在南方地区可发展沼气池。沼气池建设实行四位一体,平均每个池需要4000多元钱,国家给予每户补助1000元左右,这样就避免了烧柴。与此同时,北方地区可发展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利用。
三是个别地区可生态移民,达到封山绿化目的。对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地方病严重等不适宜生产、生活的高寒、高山及偏僻地区,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搬迁,政府划定基本农田、补助房舍建设等措施,国家补助每户约2.5万元基本上可试点进行。允许基层把有限的资金统筹起来,包括封山育林、扶贫、退耕还林钱粮补助,进行生态移民封山绿化。
四是鼓励群众留住基本口粮田的情况下,增加投入提高单产,为加大其他沙化耕地退耕还林奠定基础。
五是国家的生态目标和群众的增收致富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有机结合起来,林业及生态建设必须寻找这种结合点。长期以来营造林工作目的性不强,这种观点必须转变。营造林要与我国大的生态目标衔接,与群众的增收致富、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结合起来。为此,生态建设首先要选好品种和模式,要发展一些适合当地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树草种。沙棘、柠条、梭梭(接种大芸)、甘草等品种及一些间作、套种模式效果很好。内蒙乌盟四子王旗原来群众在沙化耕地上种粮食,每公顷每年的净收入不到150元钱,而且因风沙危害要重播好几次,现在改为在沙地上种柠条,林草间作,每公顷净收入每年达到15000元钱,还有林药模式、林果模式等效果也很好。公司基地农户这种模式很有前途,一个县只要能选准了一两个项目,靠整个产业的拉动其生态建设就能有一个飞跃,群众的经济收入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沙区的老百姓还很穷,靠一家一户进行生态建设远远不够,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有规模地发展,最终才能达到生态建设与群众增收致富有机的结合。
(三)明确责任目标,分区治理突破。
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求,到2003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9.6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万平方公里,从2011-203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40万平方公里。全国防沙治沙规划送审稿提出,通过治理,近期目标,即到2010年,基本遏制沙化土地继续扩展的趋势。中长期目标,即到2030年,要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观,形成初具规模的生态体系;到2050年,要在沙区建成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科学合理利用沙区资源,使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要达到此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要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省、地、县,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加以考核,同时,工作指导上要先易后难,抓不同的示范点,抓不同类型区的治理模式,建立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分阶段确定治理目标,抓阶段性的成果,并进一步加强对沙化的监测与考核,给予地方政府领导权力、责任与压力。
根据有关治沙专家对我国沙区划分为五个类型区的实际,布局5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治理,形成全国防沙治沙格局。
--干旱的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贺兰山以西,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以北,分布着七大沙漠,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沙漠、戈壁、绿洲相间分布。
--半干旱及半湿润地类型区。贺兰山以东、长城以北及东北西部,分布着四大沙地,年降雨量200-400毫米,干旱多风,植被稀疏,水源较为丰富。
--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青藏高原高寒地带,海拔3000米以上,降水量100-300以上,植被稀疏,生态脆弱。
--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湿润沙地类型区。黄河故道等冲积平原,水热较好,年降雨量500-800毫米。
--南方湿润沙地类型区。南方沿江、河、海零星分布沙地,年降雨量600-1200毫米以上,气温较高,沙地缺肥。
不同的类型区存在气候、地理条件、水肥土地现状及特点不同,主攻方向及治理对策不同,布局国家级或区域级重点工程分区治理,可取得明显效果。
--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以第二类型区的大部分作为治理重点,十年规划治理面积45.8万平方公里,工程范围包括5省区市75个县,总投资568亿元。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以第一、二、三类型区为治理重点,十年规划治理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工程范围包括14 省区市590县,总投资354亿元。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和新疆和田地区治沙生态建设项目。属于第三、一类型区,沙化严重,不加大治理,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西藏治沙项目规划,工程范围包括28县,总投资13.18亿元。新疆和田生态建设项目治理规划面积2.5万平方公里,工程范围包括11县(团、场),总投资19.1亿元。
--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项目规划治理面积7.65万平方公里,建设范围包括3省85县,总投资16亿元。
--南方湿润沙化治理示范项目。试点示范建设范围14省232县。
(四)治沙工程管理,项目责任到人。
目前,国家花大量的资金和粮食搞生态建设,但个别地方群众反映工程质量差,钱粮不到位,“豆腐渣”工程等问题很多。必须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精神,强化工程管理。
一是实行地方政府工程管理责任制。把任务、目标、责任、钱、粮五到省,通过签订责任状等形式,使行政的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到省、地、县、乡、村、农户,并严格检查考核。
二是加强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实行两挂钩,即安排生产任务量时与钱粮挂钩,支付钱粮时与完成的合格面积挂钩。抓好两项基础工作,即规划设计和种苗供应。科技兴林要体现在规划设计之中。抓住检查验收和报账制管理两个环节,建立国家核查、省级复查以及县级全面自查的检查验收体系,县级检查验收的结果作为报账制的依据,县以上检验结果作为调控投资、进行奖惩的依据。
三是三个责任人到位。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特别是县长责任要明确;技术责任人制度,农、林、水、计委、财政、粮食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项目责任人,也就是农民的责任人制度必须建立起来,避免群众管栽不管活,还要求国家给钱粮补助。总之,我们的治沙技术已过关,工程管理只要建立责任制,抓住两个重要环节、三个责任人到位,就完全有希望搞好治沙及生态建设工程。
(五)健全六大体系,完善管理手段。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从中央到省、地、县、乡成立荒漠化(防沙治沙)协调或领导小组,在林业部门设立办公室。沙化严重的13个省、地、县林业部门设立治沙行政(事业)职能部门并设荒漠化监测中心(站);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尽快出台与法相配套的政策,规章制度。建立适应工程需要、有利于鼓励非公有制参与治沙的资金扶持、税赋优惠、土地利用政策和保护治理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政策机制;
三是健全科技支撑、技术推广体系。制订防沙治沙标准、规程、规则、办法,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强与工程配套的科技攻关研究,建立技术分级培训制度,做好科技支撑组织保障建设;
四是建立国家、省、县三级荒漠化、沙化监测和预警体系,实施有效监控,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五是健全执法体系,实现依法治沙,做好《防沙治沙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宣传、执法。
六是履约及治沙国际合作体系。通过中国履约执委会秘书处向联合国公约秘书处、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沟通、宣传,并积极寻找引资合作机制,拓宽治沙技术、政策及国内外合作领域。
(六)研究六个问题,出台政策措施。
一是要树立防沙治沙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步推进的意识,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切入点,解决防沙治沙工作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问题;
二是要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对全国沙化土地进行科学区划,从国家经济、生态的宏观区划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战略布局问题;
三是要从分析导致“五滥”的深层次原因,从土地沙化形成的根源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战略措施问题;
四是要遵循物质利益驱动的原则,从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政策机制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原动力问题;
五是要形成守土有责,失土受罚,优土受奖的机制,从政府官员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责任制问题;
六是要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从加快沙区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入手,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解决农牧民群众的致富问题。针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出台新办法,实现新突破。
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崇高而伟大,治沙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有坚决、有信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让干涸的荒漠土地焕发出青春的容颜,祖国山川更秀美。
上一篇:睡觉前做运动的利与弊      下一篇:东方百合

城市绿化

气候指数
百科知识
Google提供信息

盐焗鸡翅

烟笋烧鸭
菜谱大全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