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电瓶名称:微子篇第十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40:01

微子篇第十八(共十一章)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今译】纣王无道,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被纣王拘囚降为奴隶,比干屡次劝谏被纣王杀死。孔子说:“殷朝有这三位仁人啊!”

【注释】微子:名启。纣王的同母兄。眼看纣王即将灭亡,为了保存祖宗的祭祀,以免同归于尽,微子就出走了。箕子:纣王的叔父,曾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箕子披发装疯,被纣王拘囚,降为奴隶。周武王灭殷后,才被释放。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纣王,纣王大怒,遂将比干剖胸挖心,残忍地杀死。三仁:三位有仁德的人。

【评点】孔子称赞的这三个仁人,虽然表现不同,但其内在实质,都是爱自己的国家,并且维护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他们看到纣王破坏这个原则,就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来维护。正是由于这一点,孔子才称他们为仁人。从孔子对他们三人的称赞中,可以更进一步体会仁德的内涵。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今译】柳下惠担任鲁国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多次被免职。有人说:“您不可以离开这个国家吗?”柳下惠说:“正直地事奉人君,到哪一国去不会被多次免职?如果不正直地事奉人君,何必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

【注释】士师:古代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三黜(chù):多次被罢免。“三”,表示多次。去:离开。焉:代词,表疑问。哪里。往:去。枉:不正。父母之邦:父母所在之国,即祖国。

【评点】柳下惠是儒家很推崇的仁人君子。柳下惠的高风亮节浓缩为四个字;直道事人。从本章中可看出柳下惠是一个直道事君的人,秉性正直,坚持节操,不迎合时尚。其次,他对当时社会有深切了解,明白世皆枉道,直道难行。他对祖国怀有深厚之情,不愿离开父母之邦。

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今译】齐景公谈到怎样对待孔子时说:“要像鲁国国君对待季氏那样对待孔子,我办不到;要用比季孙氏低、比孟孙氏高的待遇来对待孔子。”不久,刘景公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便动身离开齐国。

【注释】若:像。季、孟之间:次于季氏,高于孟氏。行:离开。

【评点】本章记叙孔子是如何离开齐国的。从文意看,孔子离去的原因不是因为礼数不周到,而是因为齐景公不能施行孔子的主张。当时齐国执政的是晏婴,他反对儒家,反对在齐国推行鲁国的那一套。他对齐景公说:“儒者不守法,崇丧遂哀,破产厚葬,特别讲究礼节,老百姓难以学习。要用孔子对国家没有好处。”齐景公本是一个没有作为、没有主见的国君,他听了晏婴的话后就以“吾老矣,不能用也”为借口,辞退孔子。孔子到齐国是为了行仁政,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不是为了功名富贵。既然环境不允许,也就立即离开齐国,决不枉道以事人。

184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今译】齐国人赠送歌姬舞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便离开了鲁国。

【注释】归:同“馈(kui)”,赠送。季桓子:鲁国贵族,姓季孙,名斯,季康子的父亲。从鲁定公时到鲁哀公初年,一直担任鲁国执政的上卿(宰相)。行:离开。

【评点】本章记叙孔子是怎么离开鲁国的。鲁定公14年,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齐人惧怕。孔子55岁那年,齐平公为了讨好鲁定公,便把歌姬舞女馈赠给鲁国,孔子极力反对,季桓子却贸然接受下来。君臣观看演出,被声色所惑,三天不视朝听政。孔子看到鲁国君臣如此迷恋女色,朝政日衰,不足有为,便大大失望而去职离鲁。孔子离开鲁国时,用歌来表白心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史记·孔子世家》)可见,孔子对立身处世是慎重的,“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治家格言》),可留则留,不可留马上就走,决不依违于俯仰之间,表现了高尚的人格力量。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今译】楚国有位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旁,他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你为何这样不识时务?过去的事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算了吧,算了吧!如今执政的人不可救治了。”孔子下车,想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以回避孔子。孔子不能和他交谈。

【注释】楚狂:楚国的狂人。接舆:春秋时代楚国隐士,见楚昭王政事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凤:凤凰。古代传说,世有道则凤鸟现,无道则隐。此比喻孔子。接舆认为世无道而不能隐,故说“德衰”。衰:衰微。谏:规劝,使改正错误。犹可追:尚可补救,还来得及改正。而:语助词,相当于“矣”。殆:危险,不可救治。辟:同“避”。

【评点】接舆是一个隐士。所谓隐士,乃是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救而知难隐退的人。本章记孔子传道济世的心情不被接舆所理解,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急流勇退。古人认为,凤凰是一种有德行的鸟,它在天下太平时出现,而在乱世时隐藏不出。楚狂人把凤凰比作孔子这是对孔子的尊重,意思是说,现在是乱世,你为什么还要寻求出仕呢?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现在避世隐居还来得及。接舆在乱世时知难而退了,还想对孔子的处世态度起点提示劝阻作用,实际上,他是不可能理解孔子传道济世的理想和作法。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今译】长沮、桀溺两人一起耕田,孔子经过那里,让子路去打听渡口。长沮说:“那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自己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徒弟吗?”子路回答:“是的。”桀溺说:“世上纷纷乱乱,礼崩乐坏,如滔滔的大水称漫,天下都是这样,你们和谁一起去改变它?再说,你与其跟随那个躲避坏人的孔丘,还不如跟从我们逃避整个黑暗社会的人好。”

子路回来报告孔子,孔子帐然若失地说:“既然我不能与鸟兽合群共处,那么,我不同世人一起生活,又同谁一起生活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子就不会参与改革了。”

【注释】长沮(jù)、桀溺(nì:春秋时两位隐士,并非他们真名实姓。耦而耕:两人并犁合力耕种。问津:打听渡口。执舆者:手执缰绳赶车的人。徒:学生。易:变革。辟人之士:躲避坏人的人,指孔子。辟:同“避”。辟世之士:逃避整个黑暗社会的人,指长沮、桀溺。耰(yōu):播种后覆土。不辍:不停止。告:报告,回报。抚然:惆怅失意的样子。易:改革,改变。

【评点】个人总是要在一定社会中生存。如何生活?隐士的态度与孔子截然不同。这涉及到如何处理群与己、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在子路问津的故事里,孔子把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看做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并认为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中国古代素有“孔席不暇暖”之说,意思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一生忙忙碌碌,奔波不定,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游说列国,奔走于道途,不能久留于一地,可见其积极入世的执着劲头非同一般。

孔子尽管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他并没有真正隐居过;相反,正因为天下无道,孔子才毕生“志于道”,决定用“道”来改变它。即使有人讥讽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还是百折不挠,积极入世。孔子的这种积极入世精神意味着,自我的实现跟对群体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的。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于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今译】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上一个老人,用拐杖扛着耘田的工具。子路问他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着便把他的拐杖插在地上,就去锄地。子路拱着手站在那里。老人留子路到他家里过夜,杀了鸡,做了黍米饭给他吃,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第二天,子路走了,赶上孔子,把上面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呀!”便叫子路转回去看他。子路到达他家时,他已经出门去了,子路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不做官,是不合道理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道义,又怎么可以废弃呢?想要保持自身的清洁而隐居不仕,却破坏了最大伦常关系(君臣关系的准则)。君子出来做官,是做他应该做的事。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不能推行,那是早就知道了。”

【注释】从:跟随。丈人:对老年人的尊称。以杖荷(diao):用拐杖扛着除草工具。四体:指二手二足。芸:通“耘”。耘田。拱:拱着手,表示恭敬。止:留。反:同“返”。返身回去。仕:做官。无义:不合道义。节:大节,关系。大伦:最大的伦常关系,指君臣关系。行其义:推行道义。

【评点】本章写了一个具有一定情节的小故事,通过人物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如丈人的语带讽刺的话,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对孔子等不参加生产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的不满。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孔子的话(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之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却给予严厉的批评,同时表达了孔子自己“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处世的态度。这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并成为彼此思想矛盾的根源。

18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下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今译】有德行而避世隐居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就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是“柳下惠、少莲,他们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言谈符合伦理道德,行为经过思虑,仅此而已。”说虞仲、夷逸是“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保持自身清白,废弃官位而合乎权宜变通。而我与这些人不同,没有什么绝对可以,也没有什么绝对不可以。”

【注释】逸民:遗落的人才,亦称“隐逸之士”。德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逸:同“佚”(yì)此处提到的一些人,生平、行事多不可考。少莲:据说东夷之子,“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不降其志:不降低他的志向。辱:辱没。言中伦:话语符合道德伦理。行中虑:行动经过思考。隐居放言:隐居不仕,放肆直言。身中清:保持自身洁白,洁身自爱。废中权:废弃权势合乎权变。中:符合,合乎。无可无不可: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评点】逸民,是民中节行超逸、不拘于世者也。孔子在本章中论述了逸民的不同操守,从对比中表达了自己与他们不同之处。七位逸民把“可”与“不可”分得十分清楚。如伯夷、叔齐认为食周粟、仕于周“不可”,柳下惠认为降志辱身而离开鲁国“不可”。而孔子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说,对自己的举止、进退,采取中道原则:不偏执,不固执,用时,用变,但为实现“天下归仁”的“有道”社会政治理想的原则立场不可动摇。按《孟子·公孙丑》的说法,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的意思,所以公山弗扰佛肸、这类人请他,他都想去。而在鲁国、卫国受到国君的敬重,他也没有在那里求官。这就是孔子的“无可无不可”。

18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今译】大师挚逃到齐国,亚饭乐师于逃到楚国,三饭乐师缭逃到蔡国,四饭乐师缺逃到秦国,击鼓乐师方叔逃到黄河边,摇小鼓的乐师武逃到汉水边,少师阳和敲磬的乐师襄逃到海滨。

【注释】大师:鲁国乐师之长,名挚。适:到,去。亚饭:古代天子和诸候吃饭要奏乐。亚饭是第二次吃饭时奏乐的乐师。“三饭”、“四饭”依此类推:“干”、“缭”、“缺”是乐师的名字。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河:古时专指黄河。播鼗(táo):播。摇。鼗:即波浪鼓,长柄,两旁系有小槌。

【评点】周成王特赐鲁国以天子之乐,所以有“周乐尽在鲁”的说法。到春秋时代礼崩乐坏,鲁国乐师不满鲁哀公荒于朝政,沉迷于齐国的歌姬舞女,因而四处逃散。此章与以下的两章,和孔子及其弟子无关,可能不是《论语》原有的内容,有人认为是“后人得之于他书,采而附之于本篇之后者。”

18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今译】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怠慢自己的亲属,不让大臣抱怨没有被信任,故人旧亲没有重大错误不要舍弃,不要对每个人求全责备。”

【注释】周公:周公旦,鲁国的初封始祖。鲁公:周公旦之子伯禽。施:同“弛”,怠慢。不以:不用。故旧:故人、旧亲。弃:舍弃。

【评点】伯禽代父就封于鲁国前,周公旦特意向他提出几点告诫:首先要任人唯贤,不要把好处只给亲近的人;其次,要信任大臣,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是行政的左右手。再次,对于共同创业的故交老友,没有重大过失,不要抛弃他们,要推已及人地爱护他们。最后,对人才不要求全责备,待人要宽厚,有意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朱熹《集注》引胡氏认为,孔子曾用这段鲁人久为传诵的话来教导过门徒,所以它被收录在《论语》中。

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

【今译】周朝有八位有教养的人: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注释】八士:八位有教养的知识分子,八位贤士。伯适(kuò),同南宫适的“适”读音一样。季(guā)。上述“八士”,生平事迹不详。

【评点】本篇开头说“殷有三仁”,这是“乱世显忠臣”。周开基立业的,除周公、姜尚外,这八位有教养的人士,可能是很得力的。周朝之所以兴盛,在于统治者善于用人,人才济济,同心协力,开八百年之基业。春秋末期,鲁国衰微,人才四散,孔子深为感慨,在本篇中间提到隐士、逸民和八位乐师,足见孔子对人才的爱慕。钱穆《论语新解》说:“盖维持世道者在人,世衰而思人益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