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琦和老公的宝宝照片:里仁篇第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38:49

里仁篇第四(共二十五章)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今译】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之风的地方居住,怎么说得上明智呢?”

【注释】里:居住或相处的意思,作动词用。处:居住,停留。焉:怎么,哪能。知:同“智”。

【评点】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相沿成习,尤其对孩子和青年人,注意择邻而居,是明智的。这也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战国时,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发现邻里的作风不正,就搬家,最后终于迁到有仁德之风的好地方。孟子以后所以能成为亚圣,与他有一位贤德母亲能择邻而居分不开的。人生一世,就是处在各种选择,不断选择之中。有选择就有标准,择居就该有仁德的村风和民风的地方,这样能为培养人创造条件,就是智者的做法。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郭沫若先生指出:“仁”的含义是克已而为人的一种利他行为,‘仁道’实在是为大众的行为”,“它要人们除掉一切自私自利的心机,而养成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有良好乡风的居住环境,就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今译】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处于困窘,不能长久处于安乐。仁人安于仁(因为他只有实行仁德才心安;)聪明人利用仁,(因为他认识到实行仁德对自己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

【注释】约:指受约束的困窘境地。乐:安乐,享乐。安仁:安心于仁。自甘自愿实行仁。利仁:以仁为利。为利益而努力行仁。

【评点】此章是说,唯有仁者能安贫乐道。做成一个仁人,做了符合仁义要求的事,他的内心便会感到欣喜愉悦,感到安心、踏实,否则,他的内心会感到愧疚、痛苦,受到良心的谴责。孔子称人们的这种心理现象为“仁者安仁”。贫困或安乐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品德,相反,不同品德的人身处贫困或安乐时的表现却是完全不同的——不仁的人因为贫困会使他犯上作乱,行不义之事,不仁的人因为享乐,会使他不知所以,更加不仁不义。因此说,仁者贫不馁、富不骄,不仁者贫则志移、富则荒淫;仁者终生一贯,贫富无改其志,不仁者因物而变、贫富均不能守。因此,一个社会对待仁者与不仁者应有所区别;仁者可容其贫,亦可使其富;不仁者,既不能令其贫困,也不能使其富有。

4.3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今译】孔子说:“只有仁者能够懂得如何去爱人,如何去恨人。”

【注释】惟:只有。好(hào):喜好,爱。恶(wù):厌恶,憎恨

【评点】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准则,所以只有仁者之好恶才能当于理。仁者具有最高美德,站在公正立场上,能明善辨恶。惟有仁者,才能正确地爱,正确地恨。不能正确地去爱,等于不爱,或者是实行了爱,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今译】孔子说:“假若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了。”

【注释】苟:假设词,如果。恶:罪恶,干坏事。

【评点】本章说,要修养德行,首先须从立志开始。“志”是心之所向,志有多种多样,首先应该志于仁,使心灵有主。仁能促进人的道德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更好地执行礼,这样,恶也就无从产生。一个人能立志行仁,内心就会有一股向善的自律力量。一旦有坏思想,这股向善的自律力量就会使人弃恶从善。有志于仁者不是说不做错事,而是有了过错能自觉改正。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今译】孔子说:“有钱和当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途径达到目的,君子不接受。贫困和地位低,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途径达到目的,君子是受而不避的。君子抛弃了仁德,到哪里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德,仓卒匆忙的时候,他也一定和仁德同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他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注释】其道:此指正当手段。得之:达到“所欲”或“所恶”的目的。处:接受。恶(wū):哪儿。去:避开,摆脱。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比喻时间短促。造次:仓促,匆忙。颠沛:流离,失所。

【评点】本章是说,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仁。财富和高尚的

社会地位,今天仍被人们所向往。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要有个人的努力,其间还有激烈的竞争,而且重要的是要以君子之争的手段获得。通过君子之争的手段,不仅得到者受益,对整个社会也有好处。仅仅讲什么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不爱金儿,只可作为个人的自由,而不可向全社会推广。孔子在这方面是实事求是的。在孔子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想得到富贵,也不在于是否想摆脱贫穷,关键在于得富去贫是否合乎道义(用今天的话说,即是否合乎社会道德准则和政策法规);如果合乎道义,求富去贫是无可厚非的。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今译】孔子说:“我未曾看见喜好仁的人和憎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那是没有人能超过他的;厌恶不仁的人,他要是去行仁,是不让不仁的人影响自己。有没有能在某一天下力气去实行仁的人呢?我还未曾见到力量不足的。这样的人大概会有吧,但我并没见过。”

【注释】无以:固定性词组,意思是“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尚:超过,动词。加:临加。盖:句首语气副词,大概。未之见:即“未见之”,宾语提前,“之”是宾语。

【评点】孔子感慨当时仁德的不行,勉励人们要尽力行仁。首先孔子说没有看见过真正行仁德的人和厌恶那个不仁的人。可见真正的仁者之少和行仁之难。孔子理想中的志士仁人,体现的是大道正义、民族正气,凝聚民族精神之精华,寄托着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崇高,体现的是伟大,体现的是人的最高价值。其次讲仁者的表现。喜欢仁德的人果然好,但如果看不起不仁的人,讨厌不仁的人,那他还不能算是一个纯正的仁者。对不仁者应该教化他们,使他去恶求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孔子认为“为仁由已”。因为“仁”不是外在的,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本心。所以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想行仁,是能够成为仁人的。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今译】孔子说:“人们的过错,各属一定的类别,观察过错,就知道仁不仁了。”

【注释】过:过错。党:类别。

【评点】本章是说,可以从过错上来观察人。人都会有错误,但这错误和那错误不同。有人为了大众,为了人民,犯了错误。有人为了私利,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犯了错误。虽然都是错误,但前者的错误使人同情,使人惋惜;后者的错误则使人厌恶,使人痛恨。观察错误的性质和原因,也可以知道犯错误者的为人。孔子这番话,是对各种人品深刻观察后得出的正确结论。孔子对社会和人生有许许多多这样深刻而正确的结论,这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译】孔子说:“早上得知了真理,要我晚上死去都行。”

【注释】朝:早晨。道:真理。夕:傍晚,喻相隔时间短暂。

【评点】人生意义何在?在于追求真理。视真理高于生命,为真理而死,死而无憾。最可怕的是不明真理地糊涂一生,又不明真理而轻于鸿毛地死去。

 “朝闻道,夕死可矣”,曾经长期激励人们为真理而斗争。所闻未必是孔子之道,但为追求真理而甘愿牺牲的精神,则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人所谓高尚,就高尚在可以为道殉身,为真理而牺牲。因为道和真理,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普遍利益。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今译】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粗衣糙食为耻的,这种人就不值得与他论道了。”

【注释】士:知识分子,读书人。恶(è)衣恶食:穿破旧衣服,吃粗粮。而:如果。足:值得。

【评点】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有志于儒家所说的大道不一定能得到高官厚祿,所以孔子认为,鄙视贫困生活的人不足以与之谋道。

     追求真理,是甘于清贫廉洁的事业,在一个或黑暗、或落后、或发展中的社会里,更是如此。因此,有志献身于真理者,绝不会以衣食等物质生活为重。反之,凡以锦衣玉食为荣者,难与真理有缘。“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此意。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今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一定可以或一定不可以的成见,只依从义来行事。″

【注释】适dī:许可。莫:不可。义之与比:即“义与之比”,以合不合义的标准来对照。

【评点】孔子认为,人的行为必须以义来规范。仁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个体主体内在的爱心,推已及人便是亲亲而爱众。义是仁德的外施、外在表现。孔子重道义,主张在义利关系上,以义导利,以义御利。在他人遇及危难,国家民族遇到危难时,能见危授命即见义勇为。“见利思义”原则表明道义比个人功利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为正义而生,生的伟大;为正义而死,死的光荣。以赴义为人生路向,凝铸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今译】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一般人怀恋乡土;君子关心法度,一般人关心恩惠。”

【注释】怀德:怀念道德修养。怀:关心,关注,即心理总想着。小人:常人,一般人。

【评点】君子与小人在品格上有许多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他们对物质生活、物质利益与对精神生活、精神追求的关照关注程度不同。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内心活动和行为操守是两样的,不可同日而语。君子所关注的是自己的道德状况和国家法度,小人所关注的则是自己的实际物质利益。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今译】孔子说:“依循私利来行事,多招怨恨。”

【注释】放(fǎng):依据,遵循。

【评点】本章是孔子告诫人们纵心求利,会招致怨恨。利益原则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和基本原则,可分为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上一级的利益相对于下一级的利益,就是义,就是公。下一极的利益相对于上一级利益,就是利,就是私。一个人只想追逐自己的私利,不顾大义,他肯定要损害别人的私利,所以会招来怨恨。这一点,应该引起为自己谋私利者的警惕。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今译】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拿这礼仪,干什么呢?”

【注释】礼让:刘宝楠《正义》云:“让者,礼之实也;礼者,文也。”何有:有何困难,这是春秋时的常用语。

【评点】本章中孔子提出礼让治国的主张。孔子认为,礼不是空洞的条文和仪式,必须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治国这样的大事情上。周礼的内容极其庞杂,繁琐,包括从天子到庶人各阶级各阶层的行为规范,从诸候会盟到婚丧嫁娶,从祭祖先到祭鬼神的各种仪式,规模,都做了规定。礼仪指人际交往中的仪节,表示自己身份和对对方身份的尊重,也包括已成为习俗的生活方式,称为礼俗,如“以礼让为国”。从今日看来,传统礼法大部分过时,礼义与礼仪一部分过时,一部分还有存留价值,待人接物的规矩没有是不行的,礼貌是文明的重要标志。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今译】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官职地位,要担心的是掌握立足于自己职位的本领。不要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重要的是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

【注释】位:职位。立:是“以”的宾语。所以立,用来立足于自己职位的才能。已知:“知已”的倒装,即了解自己。可知:足以使别人知道的。

【评点】此章认为,遇到问题应首先省察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从自身做起。

有些人热衷名利,迷恋禄位,不惜百般钻营,孳孳以求。求而不得,就诸多不满,怨东怨西,怨的全是别人,偏不怪自己无所以立。

立什么?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重在自己的修养,锻炼和学习;立功凭的是具有建功立业的真功夫;立言要求真才实学,言行一致,言为心声,说什么话就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当然,被逼出来的违心之论,不在此例。孔子的意思就是必须实事求是地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达人知的目的。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今译】孔子说:“曾参啊!我的道贯穿着一个根本的观念。”曾参说:“是的。”孔子离开了,其他弟子们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道,不过是忠诚、宽恕罢了。”

【注释】参(shēn)乎:曾参呀!贯:贯穿。唯:表示同意的答辞。门人:孔子的弟子。而已矣:句尾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罢了”。

【评点】孔子说的“忠”有两层意义:一曰尽心为人效力,这是泛义,如“与人忠”(《论语·子路》);二曰尽心为君服务,这是狭义,如“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孔子不仅讲臣子要忠于君主,还讲君主不可对臣子无礼。这是双向关系。只讲忠诚,不是孔子的思想。至于后来儒家如何讲忠诚,那是由于后来形势变化,并非是孔子的主张。“恕”,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即将心比心,设心处地,要为对方着想。恕道的宽容精神与民主自由的原则相一致,就是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

当然,宽恕也不可滥用。西方有一种习惯,当一个人临死时,对自己的罪过表示忏悔,对方对其罪过就该一笔勾销。假如真的这样,那么就会有第二个恶人学样。他可以终生作恶,只要临死时表示忏悔就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放纵恶人。

该宽恕的,不要记仇;不该宽恕的,一定不能宽恕。以德报德,以正义的方式报怨;这样,才能使人们懂得善恶是非,才能促使人们向善。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今译】孔子说:“君子所理解的在于义,小人所了解的在于利。”

【注释】喻:知道,懂得。

【评点】“义”指正当的行为原则。孔子、孟子常将义与利对举,重义而轻利,实则义指为公,利指为私;义指精神的追求,利指物质的索取。

孔子认为:君子、小人的区别,只在“义”、“利”二字。孔子这里的“义利之辩”,实际上是与君子怀德怀刑,小人怀土怀惠的意蕴相通的,都是指明精神生活价值与物质生活价值在君子与小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精神追求是在君子心目中地位高,在小人心目中没有地位;而君子对物质利益不那么关注,不殚精竭虑地去追求,过得去就行;小人对物质利益,对个人私利则特别看重。

孔子对“君子”、“小人”的分野判断,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皆为褒扬,“见利忘义”、“不义之徒”皆为贬斥。

儒家传统的义利观进到现代社会以后,最大不适应处是扬公而抑私,把公私加以割裂,至少不太重视个人利益,在道德上不肯定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这与个性的解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义利之辨,新的观念应该是公私兼顾、义利统一,因为公利是必须得到保障的,危害公利必然危害多数人的私利,私利膨胀的结果,形成互相危害,则每个人的私利亦最终受损,所以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还是回到孔子的一句话,即“见利思义”,这样的义利观比较平实,容易为现代社会所接受。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今译】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在心里反省自己。”

【注释】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齐:看齐。自省(xǐng):自我反思,自我检点。

【评点】取他人之长,方能补自己之短;以他人为鉴,方能免重蹈覆辙。要保持永久的上进心,就必须时时自勉自励,时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是孔子教育学生如何提高仁德修养提出一条重要原则。孔子“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原则要求每个人都要光明磊落地做人,心胸开阔,诚实坦荡,对别人在人格上予以尊重。对于比自己强的,不要嫉妒,要老老实实承认别人比自己强,虑心向人家学习。而对于不如自己的人,毛病较多的人,也不要洋洋自得,不要看不起人家,在他们身上也一定会有可以学习的东西。如果不是这样,那也是“不贤”的表现。

一个人的进步,反躬自省实为重要。为仁由已,所以要严以律已,发生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复省察自己的言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多作自我批评。不是有人出问题总是埋怨对方吗?好像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现实生活表明,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自我批评最重要,相互批评若不以自我批评为基础,便收不到好效果,道德责任是需要自觉自愿承担的。同时一个肯于反省自己,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赖,可以托付重任的人。

 “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作为孔子首创的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继承发扬。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今译】孔子说:“事奉父母要婉转地劝谏,见到他们的意向不听从,仍然恭敬而不违背,虽然忧虑但不怨恨。”

【注释】几(jī):轻微,婉转。志:意向。又:仍然。劳:心中操劳,忧虑。

【评点】本章孔子提出了孝道中“几谏”的原则,以协调父子关系。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误,为子者可以用婉转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这里强调的是注意观察时机和讲求方式,不要违背“敬”的原则,但又不能盲目服从。孔子的主张和《礼记·内侧》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不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的说法是一致的,虽然要注重方式方法,但在关系到违反社会公论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即使父母最不高兴也得极力劝阻。“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方面,与后世“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说法全然异质,不是儒学的本义。

现代社会,孝道不再是道德的首位,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孝道不能取消,只宜改造,保留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注入互尊互帮的朋友精神,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家庭伦理。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今译】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一定要到远方,一定要说明去处。”

【注释】游:过去出外做官、求学,也叫做游。做官叫游宦,求学叫游学。

【评点】本章是写体恤父母的爱心。古代交通不便,为了便于照顾父母的生活,所以主张儿子外出不要太远,以便父母有事时好召唤。儒家倡孝道,而为父母养老送终,不使晚年父母为已添忧,则是孝道重要表现之一。

今天,世界缩小,交通、通讯设备日新月异,几千里外,也可朝发夕至。何况,今天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放眼世界。但是不管走多远,也应该“游必有方”,不忘写信通电话,以免父母挂念。这点要求,做儿女的,还应该做到的。

4.2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今译】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来因为(其高寿)而欢喜,一来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注释】年:年纪。以:介词,因为。

【评点】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基本存在状态。父母也总是要老,要病。因此,为人子者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要对父祖事之以礼,而且要忧年忧疾。本章孔子说,为人子者要了解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感到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这都是出自孝的良知。由此而产生的“喜”与“惧”的感情,也是出于自然。今天,这样美好的感情似乎已经不多了。

42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今译】孔子说:“古代的人,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以自身的行动做不到为可耻。”

【注释】古者:古代的人。耻:“以……为可耻”,意动用法。躬:身体,此指自身的行动。逮(dài):及,赶上。

【评点】孔子经常感叹“今不如昔”,多数场合是感慨古时候许多好的德行已经泯灭。孔子在人的行为上,非常强调谨慎,就言行关系来说,两者不一是违背仁和信的。

一个人知耻,就会约束自己去走正道。“知耻”是一个人的重要品格。言过其实是可耻的,因为一则难取他人信任,二则招致人身羞辱,其根本则在于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4.22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今译】孔子说:“因为用礼约束自己而失误的人,是很少的。”

【注释】约:《论语》中,“约”的含义有两个:一是约束,二是生活俭约。本章的“约”是约束的意思。失:过失,犯错误。鲜(xiǎn):少。

【评点】本章是说,减少失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自律。用什么标准来约束自己呢?在孔子时代就是周礼,这个“礼”今天看来,便是法律、纪律加礼仪。“约”从积极方面说,是进德修业所必须;从消极方面说,是少犯或不犯错误的关键所在。一个人必须经常注意“约”,古今一理。

4.2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今译】孔子说:“君子要说话谨慎,做事敏捷。”

【注释】讷(nè):语言迟钝,不善于表达。

【评点】孔子主张少说多做,不夸夸其谈,要脚踏实地,认真地按既定目标去实行。孔子为人实在,注重务实,他希望弟子们也能这样。“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人格期望,重点在“敏于行”,渗透着孔子的实践哲学精神。为什么君子要“讷于言敏于事”?因为孔子是厌恶、反对“巧言”,他认为花言巧语是假意虚情,是足以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孔子所重在行不在言。孔子被称为古典实践哲学家、力行哲学家。他认为道德的特点是离不开行,言行不一的人,言不信、行不果的人,不能算是有道德的人。慎言可避免失礼和灾祸。这首先缘于孔子的主观体验。孔子有时因说话太直,欠谨慎,有过“失人”、“失言”的情况,得罪过一些人,为此曾付出了吃苦头的代价。

敏于行而谨于言,是儒家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因为言语后面跟着责任,跟着利害关系。“一诺千金”,这是责任:“祸从口出”,这是利害关系。言为心声,社会正是通过言语来观察一个人的。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立于社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4.24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今译】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并不孤单,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

【注释】孤:单独,孤立。邻:邻居,引申为伙伴。

【评点】有德行的人必然会有同道的人,这是因为德行体现着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有时会出现恶行到处受到欢迎、德行反遭人嘲笑的情形。然而这种局面是不会持久的。孔子认为,有德行者应当耐得住寂寞,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希望德行能够战胜恶行,这是古往今来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今后也将如此。

道德没有假期,道德必有芳邻,不要因为德行暂时受冷落而丧失信心。

4.24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今译】子游说:“侍奉君主,如果频繁谏述劝阻,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如果反复多次地议论干涉,就会被朋友疏远。”

【注释】数(shuò:烦琐,屡次。斯:就,就会。疏:不亲近,距离拉大。

【评点】本章子游专门阐述如何搞好君友之间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多次反复规劝就会招致对方的疏远甚至侮辱?原因有二:一是自己的问题——因低估对方水平而重复噜嗦、唠叨,因不顾对方和环境而固执已见,不识时务;二是对方的问题——忠言逆耳、讳疾忌医、闻过则怒,不容他人劝谏。是前者,则宜改进言论的内容和方式,减少对方的反感或误解;对后者,则宜适可而止,相机行事。

言出祸随和言出路绝是智者所不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