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应钧演过几次黄药师:龙,一种未名的生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07:36

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笔者案:这是一个疯狂的话题。在唯物论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此题目一经示众,相信90%以上的人会持反对意见,不屑一顾的认为笔者在荒谬的天方夜谈!触类旁通,望读者以宽容和理性的心态把此文阅完!

     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龙文化可以说涵盖了整个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古时龙已被视为众鳞虫(爬行动物)之长,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首,十二生肖占其一。汉朝成为皇权象征,之后历代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衣食住行无不以龙为装饰。清代,龙被印在了国旗和货币之上,成为国家的象征。如今,人类社会已步入现代文明,各类龙的形象仍见于我们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但是,包括历史学家、物种学者在内的多数人相信龙仅仅是古人想象或演化、拼凑出来的一种不存在,能窜跃九霄、翻江倒海、吞云吐雾、兴云降雨的图腾圣物。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未知≠不存在。既然我们目前无法从实物中求证龙这一神秘物种存在的直接证据,那我们只好到官方、民间的史料中去窥探有关龙存在的证据了。

《易经》中,有一段说明八卦所象征的动物,说:“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左传·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左传·昭十九年》: “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
     《左传·昭二十九年》: “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于齐侯”的记载;《拾遗记》也说:舜时,“南浔之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豢龙之宫,至夏代,豢龙不绝,因以命族”。说明夏朝盛行着饲养龙的习俗和以龙作氏族集团的族名。某些古书中记载:为夏朝统治者养龙的人姓刘,未可考!
     《礼·礼运》:“鳞凤鱼龙,谓之四灵”。
     《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
     春秋时代楚国宋玉对楚王进言说:“神龙朝发昆仑墟,暮宿孟诸。超腾云汉表,婉转四渎里。夫尺泽之鲵,岂能料江海之大。”
     《楚辞》:“神龙失水陆居,裁蝼蚁。”
    秦代至明朝关于龙的记录(略)

 清代《清史稿》中记载睹“龙”事件
     ☆顺治六年十一月,仪征有四龙见于西南。
     ●十一年,涞水县兴云寺梁上有蛇,身具五彩,十日后变为白色;六月十五日,狂风骤雨,霹雳不绝,殿中若有龙,及霁,蛇乃不见。
     ☆康熙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嘉兴二龙起海中,赤龙在前,青龙在后,鳞甲发火,过紫家埭,倒屋百余间,伤一人;九月初九夜半,火龙见。
     ●二年四月十六日,崇明龙见;三台东南出一蛇,长数丈,腰围约三尺,身有鳞甲,赤光。
     ●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京山龙见,鳞甲俱现。七月朔,镇洋大风海溢,有龙下麋场,伤数人。八月初四日,天晴无云,黄龙见于东南。
     ●七年七月,咸宁有龙游于县署前,雨霁,不能升跃,市人系其颈以游于市。
     ●十二年六月,深泽马铺民家龙起,大风雨,破壁而去。十二月十八日,丹阳见两龙悬空,移时始去。十三年夏,永嘉龙见;万载大水,龙出。
     ●十七年六月,咸宁大墓山有龙突现头角,三日,鳞甲晃如赤金,白昼飞腾,穿山为河,伤民畜。
     ●十八年十月十五日,镇洋龙见于东南。二十一年十月,青浦、兴化龙见。
     ●二十六年六月,黄县龙昼见于朱家村,烟雾迷蒙,火光飞起。
     ●三十六年三月,毕节龙见赤水河。
     ●四十年八月,独山州南羊角村有龙见。
     ●四十一年六月初九日,鳌泉有白龙跃于平地,飞去。
     ●四十五年五月初六日,金山之岩有龙出,金光闪烁。
     ●四十七年,灵州井中有龙,时见其首尾,数日,忽大雨霹雳,腾空而去。
     ●六十年六月,金坛学宫前悬一龙,腥气逆鼻,焚香祷之,腾空而去。
     ●七月十三日,南笼大雷雨,龙见于城西。
     ☆雍正二年七月,北流飞龙见。十二月,木门海子起烟雾,有蛟龙飞出之状。五月,横州有龙起。
     ●七年春,安定文苇塔见一龙腾空而去。
     ●九年四月,安南有龙见于东北。六月,青浦龙见于沙滩。
     ☆乾隆二年二月,潮阳白龙见。
     ●三年正月,枝江龙见于城西。九月,青浦龙于泖,自西南至东北入海。
     ●五年五月,高邮大风,有白龙舞空中,鳞甲俱现。
     ●六年六月十三日,昆山东乡设网村有白龙手卷去民房十七家。二十五日,席家潭有白龙手卷去周家庄大舟二人,坠巴城镇三里岸渚,复手卷去镇民盛某,掷地,身无恙。
     ●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七月壬辰,建□天顿黑,有白龙尾垂二丈余。
     ●十二年八月,高州龙见于小华山。
     ●十四年七月初五日,高淳龙起于永丰圩下,首尾鳞甲俱现。
     ●十五年七月,正宁秦家店有龙破屋而升,俄大雷雨。
     ●十九年秋,济南巨治河有龙。
     ●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风骤雨,有双龙自东而来,由蓬州所东门经过,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余间,有压毙者。
     ●二十一年六月,招收、龙井地方有龙自空冉冉而下。
     ●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

 ●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七月十四日,泰安蛟起夏辉村西河,高二丈,彩色灼烂,横飞东南,风云随之。
     ●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天门乌龙见,头角爪甲俱现。
     ●四十三年三月,安丘龙见。四十六年八月十二日,莒州龙见于吴山东北。
     ●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龙起,漂没田庐,淹毙人口;越三日,龙斩三段,尾不见,其鳞巨如葵扇。
     ●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嘉庆六年,东湖修孔子庙,见白龙乘风飞去。
     ●九年,曲阳济渎河水暴发,见龙车数乘涉水而没,水退。
     ●十四年五月,有龙戏于瑞州城隍庙江均河,水立丈余。
     ●二十年六月,黄冈柳子巷蛟起,伤一百四十余人,冲没田宅无算。二十一年六月,蛟见于婴武水。
     ☆道光四年七月,麻城龙见于月望岩。
     ●五年七月甲辰,武进龙见于芙蓉湖。
     ●六年六月初五日,宜都蛟起,坏民居,溺人无算。
     ●七年五月初十日,房县汪家河水溢,蛟起,坏民田无算。
     ●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滕县见青龙,长约数十丈,鳞甲俱现。
     ●十年六月,松滋城原寺出龙,过洋州上升。
     ●七月十二日,永嘉起蛟,裂山而出,漂没田庐,淹毙人畜无算。
     ●十六年七月甲申,武进有龙陷地成潭。
     ●二十八年五月,监利龙见于洪湖。七月二十三日,太平五龙同见空中,是夜飓风大作。
     ☆咸丰二年五月十七日,枝江天无片云,有白龙降于瓦湖,蜿蜒行数里,忽腾去。
     ●三年七月初七日,西乡白龙见,长数十丈。
     ●七月十五日,黄陂龙见于聂口,鳞甲宛然,拥船只什物于空中。十一月,西宁西纳川降龙,臭闻数里。
     ●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石首风雷大作,顷之二龙接尾而上。
     ●六年五月,鄱阳县两头蛇见。七年五月初八日,来凤县曾氏塘风雨骤至,有物长丈余,乘风入塘,形似牛,身备五色,目灼灼有光,水喷起。
     ●八年六月十七日,云梦有龙入城,坏庐舍无数,绕城东北去。
     ●十年三月,麻城龙见。五月,松滋天鹅塘出龙,行陆地,所过禾稼尽偃。
     ●十一年冬,平湖有二龙于海。
     ☆同治三年,苏州有龙。四年正月,宜城龙见于芳草洲。
     ●六年五月初五日,高淳见三龙。
     ●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州有龙,狂风骤雨,拔木覆舟。
     ●五月十二日,高淳龙见。七月底,城有蛟起于井中。
     ☆光绪十九年正月,灵台龙见于井中。二十一年十月,大通龙见于惠广寺。

例举一些龙的故事
     1、刘累养龙
     舜时,在中原大地上确实有一支擅长驯服龙的部族,叫做豢(huàn)龙氏。属于祝融集团,主要活动在鬷川(今山东定陶)一带。这个氏族自从帝舜时期就以擅长驯服、饲养龙而闻名于世,并一直受到中原舜帝政权和夏王朝的器重,也是王室用龙的专门提供者。有一个叫董父的人,擅养龙,许多龙都飞到他的身边,舜听说此事后,非常高兴,当即赐董父姓豢龙。后来夏朝出一个刘累,刘累因生下来时便有手纹的神瑞兆示,很快就被推为刘氏本族的首领。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刘累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到豢龙氏族那里去学习驯服、驯养龙的本领。不知是有神的力量还是刘累自己聪明过人,刘累很快就学有所成,成为当时中原部落中小有名气的驯龙能手。
    这时正是夏朝第14代君主孔甲在位。孔甲在位的第三年(约公元前1877年),从黄河和汉水中各得到一对雌雄双龙。孔甲准备用这4条龙来给自己驾车,但他自己却不会饲养。孔甲派人去找最擅长驯养龙的豢龙氏人,但没有找到。这时,刘累便毛遂自荐,主动请求承担4龙的驯养工作。孔甲对刘累的举动大为欣赏,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最初,刘累把龙饲养得很好,孔甲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于是颁布命令,正式任命刘累为王室驯龙官,并赐给刘累“御龙氏”的姓氏,宣布由他取代豢龙氏的工作。孔甲又把颛顼之孙大彭氏所居之地——豕韦(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韦乡)赐给刘累作为他的封邑。
     过了4年,也即孔甲七年时,刘累负责驯养的4条神龙中,突然死了一条雌龙。刘累害怕事情被发现,干脆将龙肉煮熟,做成一道菜,派人送给夏王孔甲。不料这龙肉的味道还非常美,孔甲不知实情,吃了还大加赞赏,并派使者向刘累再次索求龙肉。刘累无法拒绝,又不能说出实情,一不做,二不休,又把剩下的3条龙相继杀了。孔甲一吃不可收拾,不继派人向刘累求要龙肉。可是,龙是罕见之物,哪能随便就能抓得到的?刘累在3条龙都被孔甲吃了之后,因为找不到龙,这才知道闯了大祸,害怕事情败露后会族灭家亡,于是带着他的一部分族人偷偷逃离夏朝都城,迁到鲁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一带隐居起来。


2、龙降温明殿
     东汉灵帝刘宏,光和是他在位时所用的年号之一,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东汉都城温明殿的东院,从空中坠下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像圆形的车伞一样,身子在快速的旋转中显露出五色光芒,虽有头,但无足,不见尾,似龙非龙,长达二十余米。
     3、兴庆宫升龙
     唐玄宗在未登基时,曾经在兴庆宫的池中放养了一条龙。等到他即位时,兴庆宫池中有一条小龙游到宫外的御沟水中,它奇状蜿蜒,负腾逸之状。宫中的男男女女,没有不出来看的。后来唐玄宗幸游西蜀,出发前夕,那条龙从池中跃然升空,驾着白云,横亘千里,朝西南方向飞去。周围的文臣武士,都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等到玄宗行至嘉陵江,登上船要过江时,看见那条小龙紧贴在船的一侧前进,侍臣们全都目睹了这一幕。玄宗感动得热泪盈眶,对左右的侍臣们说:“这是我兴庆池里的那条龙啊!”于是玄宗命人把酒洒到江中,亲自祷告,龙才从水中奋鳞振鬣而去。
     4、群龙现身
     蜀庚午年(应为唐代),金州刺史王宗郎奏报,洵阳县洵水畔有一座青烟庙,一连几天,庙上烟云昏暗,奏乐音昼夜不停。忽然有一天早晨,水波翻腾跳跃,有一群龙出现在水面上,向汉江行进。大的龙几丈长,小的一丈多长,什么颜色的都有,样子有如牛马驴羊,大的小的各占一半,挤挤撞撞地涌入汉江,经过寺庙。它们往往复复,徘徊数里,或隐或现三天之后才不见它们的踪影。
     5、汾水显龙
     唐朝太和年初,汾水横贯太原而向南流。水上有两座桥。那南边的桥下曾经有龙出现,因此在桥下盖了龙庙。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的时候,有一条龙从庙中飞出来,全城的男男女女都尽情观看,将近一顿饭的工夫,它才腾跃振奋地离去。立刻就有震雷暴雨。
     6、孔威献龙
     唐咸通年末,舒州刺史孔威进献龙骨一具,并且有表奏描述这件事说:“舒州所属的桐城县善政乡有一个百姓叫胡举,有青龙斗死在他家的院子里。当时是四月,院子里还有养蚕用的竹筛子。忽然间云雷暴起,听到云中有打斗触碰的声音,血就像下雨,洒到养蚕用的竹筛子上。那血不污染筛子,渐渐集中凝结,可以拾起来放到手掌上。不一会儿就让人感到刺骨般冷痛。一开始,一条龙尾巴拖在地上,围绕着一桶泔水。然后又腾飞钻进云里。等到下雨,下的全是泔水。龙死了之后,把它剖开,发现它的咽喉里有一个大疮。龙共长十多尺。龙的身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巴又细又薄。鳞鬣就像鱼鳞。只有须子有两丈长。它的脚有红色都有两丈长。它的肚子自相抵触。当时派大云仓使指挥人马把死龙送往舒州。因为龙肉很重,不能整个搬运,就把它割成几十段,载运到州府。
现代民间目睹显龙事件
     1、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8月12日的《盛京时报》报道了这一惊人事件,称之为“营口坠龙”,并配有照片为证。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神秘生物未死之前,当地的居民曾经两次见到它,并与其有过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
    据《营口市志》记载1934年8月8日午后,有一农民在辽河北岸东小街附边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当时的伪营口第六**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发现龙骨的消息公布后,不少民众称在龙未死之前曾在距离入海口二十公里处见到过。
     据目击人之一的肖素芹老人回忆:在她9岁那年,当时有很多人都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于是她便随她父亲去看新鲜。她所看到的龙方头方脑,眼睛很大、还一眨一眨的,身体灰白色,弯曲着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来,腹部处两个爪子伸着。她仍旧记得当时那条龙看上去已筋疲力尽,发红的眼睛半睁半闭。当地的群众还为龙搭了个凉棚避署,还有人往它身上浇水以解酷暑。可是,几天后下了场大雨,龙就趁雨消失了。然而,连续二十多天的雨结束后。这怪物又出现在距辽河入海口十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已成了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当时的营口水产学校教授向《盛京时报》记者称此骸骨确系“蛟类涸毙”,照片见报后,营口市民争相来看,附近城市专程来参观的也络绎不绝,使得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变得紧张起来。当时的营口美大和英明照相馆洗印了大量龙骨的展览照片,在二本町胡同附近沿街贩卖,一些外地前来营口参观的人争先恐后地购买龙骨照片,带回去与家人欣赏。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营口水产高级中学也几经搬迁,偌大的骸骨未能妥善保存,就这样在乱世中遗失了。
     注:央视十套《走近科学》栏目曾就此事做过纪录片,以某学者论点得出结论为鲸骨骸拼凑而成。草率的结论让人惊诧无比,七十年前,众民分不出鲸与龙的区别么?当时人见证活龙如何解释?

2、任部长父亲在1944年的回忆
     杜尔伯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青春父亲任殿元老人回忆:我见到过真龙。
    1944年8月(具体哪一天记不清了),我父亲任佰金领着我(任殿元,当时27岁)和渔民丛来顺(43岁)、谢八(38岁)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出江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和我们一同出江的还有4只船、10多个人。这天早晨,我们的船只行进到了牡丹江(为松花江某段的旧称)南岸(当时这里归肇源县管辖,位于肇源县城偏西北15公里处),突然发现陈家围子村后头围了许多人,估计要比陈家围子全村人还要多4倍。我们将船靠了岸,向岸边的一个人打听,那人小声地告诉我们:“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一听这消息,我们既兴奋又紧张,我父亲说:“鱼上不上网也不差这一会儿,走,看看去!”
     5只船上的10多个人就全上了岸,我们几乎是跑着赶到的。一看那场景,把我父亲那样的老“鱼鹰子”都吓呆了。但见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陈家围子的人用柳条子在它身上搭了个棚子,算起来得有 20多米长。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又扁又宽,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它闭着双眼,眼角围了一团苍蝇,它的眼皮一动,苍蝇就“嗡”的一声飞开了。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八九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4脚蛇(东北土话叫马蛇子,即蜥蜴类动物)。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干鱼)。大群的苍蝇在它身上飞来飞去,它不时地抖动身上的鳞,发出干涩的“咔咔”声,每响一次,苍蝇就“嗡”的一声飞起来;声音一停,苍蝇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儿极大,相距几百米远就能闻到。它身下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了一条长沟,身边的嫩杂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脚印是什么样子。
     陈家围子只有20多户人家,总共60多口人,而在场却有300多人,原来,附近的任家亮子、瓦房子、尚卧子等好几个村的人全来了。他们有挑桶的,有端盆的,都拿着盛水的工具,统统由陈家围子伪村长陈庆指挥。陈庆不许大家管它叫“龙”,只能称“水虫”。听陈庆讲,昨天下午他还来过这里,什么也没有,今天早晨就有人看到了这个“水虫”,说明它是昨夜卧在这里,今早被人发现的。陈庆组织陈家围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后让人挑水往“水虫”身上浇,水一浇上去,“水虫”身上的鳞就随之一抖,人们就这样一桶桶地往“水虫”身上浇水。谢八说:“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马脖子!这家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该多好。看了一个多时辰,我父亲说:“走吧,明天再来看。”就这样,我们恋恋不舍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还直议论,丛来顺说:“如果这个‘水虫’没有尾巴的话,那它就是黑龙江里的秃尾巴老李。”谢八说:“这一定是黑龙江里的黑龙,你没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吗?”大家连鱼都没打好。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一早转为牛毛细雨。我们5只船直奔陈家围子村后,赶到那儿一看,心凉了!曾经趴卧 “黑龙”的地方现在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儿。据当地人讲,“水虫”是半夜走的,怎么走的,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因为下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但我们清楚地看到,距它趴卧的沙沟东北处还有一条深沟,明显能看出是它站立起来时弄成的,这说明它极可能是朝东北方向走的,怎么走的,却是个谜。会不会是像飞机那样行进一段距离后鳞甲张开、腾空飞起来了呢?
     这只能是猜测。再后来我们打鱼到那里时,听当地人悄悄地讲,日本人封锁这消息,不准人们到处乱讲。以后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经40多年了,那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3、1964年龙潭村显“龙”事件
     在距云南省广南县八宝风景名胜区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龙潭村。然而在龙潭碧绿的水中,倒映出的却是龙潭村不同寻常的神奇故事。老人们回忆道:
     “大概是1964年春天,那时我们都还小,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只算半个劳动力。当时是给李道清家盖房子,在大地塘挖泥巴去舂墙,因为挑不动泥巴,生产队喊我和蒙树杨、罗文华等几个半大娃娃在塘子里挖泥巴。当时这洞的泥巴特别好,我们一直往下挖,也没在意取土后形成的斜坡会垮,因为上面的泥巴都很硬,但那天在我挖的时候就垮了,还好,都隔得远,没伤着人。泥巴垮下来后,就露出了一个东西,长约六七十公分,高有一米多,露出半个身子,像半边牛肚子那么粗,前后都埋在泥巴里面,上面长满了金黄色的像穿山甲一样的鳞片,每一片都有海巴(贝壳)那么大,每一个鳞片的连接处都有红、蓝的线条,非常好看。当时,全村的人几乎都来看了,我们也不懂,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后来,戴家的老爷爷认得后,跑来说:这是地龙,挖到它会惊动龙潭的地气。就让我们赶快挖泥巴捂起来了”。现年57岁的韦昌学回忆说。村民蒙树杨告诉我们:“这件事龙潭50岁以上的人都认得。我记得很清楚,在挖到龙之前还挖到一个像洗脸盆那么大的石蛋,非常重,出于好奇,我们用锄头把它挖烂了,里面是清花绿亮的一包水”。而据罗文华回忆,在挖泥取土的大地塘里,挖到的蛋至少有30个。他说:“被我打烂的就有18个,最大的有大汤碗大,最小的只有拳头大。”
     关于大地塘有龙之说,40岁的村民韦昌咏表现得不以为然:“我不认为那是龙,大家都说在挖泥巴的时候挖到了很多广子石(一种矿化石)和煤炭,广子石表面有很多小包,像水泡,也有些像鳞片。因为受传说和鬼神论的影响,人们当时不敢清理出来”。对此,大多数50多岁的龙潭人反问道: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不会出水也没有外来水源的泥塘子,在挖到大石蛋后竟从此积水,不会干涸?像今年这种干旱年,水井里的水都干涸了,大泥塘还有半塘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