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不是人 阅读:开名车的「富二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49:38

开名车的「富二代」

【京城偶寄】

韩咏红 (2011-10-03)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深夜下班,乘出租车回家。红灯前师傅突然开口:“你看看前面旁边那个车后头写的英文字母,是兰博基尼(Lamborghini)吗?”

  我眯起眼看那排斜斜的洋文,怎么看也不是。师傅又问:那是不是玛莎拉蒂?我看看,果然,车尾那行凸起来的银字正是“Maserati”。

  师傅是好车之人,语气显得兴奋。出于职业本能,我请师傅稍往前开到名车旁边,看看车主的模样。没想到这个动作冒犯到了“玛莎拉蒂”,车主扭过头来,冷冷地瞟了我们一眼。他样子就20多岁,显然不是亲手挣钱买名车的主儿,而是“富二代”。

  红灯转绿,玛莎拉蒂绝尘而去,让我们看清楚超级跑车与一般车子的不一样。

  说起来,这两年里,马路上的名车像是比过去多了。什么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宾利(Bentley),在今天的北京,你不止可闻其名,还很可能与它们不期而遇。

  兰博基尼我就看过三次,最靠近的一回是在酒吧林立的工人体育场大门外,友人指给我:“看,兰博基尼。”只见一部造型抢眼的车在夜里发亮,像《蝙蝠侠》的蝙蝠车开进了现实,周围的人都在车身旁两三米外走,似乎是本能地古代官老爷出街时的“肃静回避”指令。原来,超级名车本身就是权势象征,它能在公共场合里划出一种世界,里头是富豪的世界,普通人在外面。我回家上网一查,兰博基尼真有一款“蝙蝠”,价格高达6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20多万新元)。

  兰博基尼里,同样坐着年轻人。

  对于富豪来说,名车、名表、豪宅大概都只是他们“标准配置”中的一部分。其中豪宅是住所又能用以保值,而名车似乎是更纯粹的玩赏物品,对于事业有成者而言,豪华坐骑是富豪象征,开出来很拉风、张扬主人的高人一等、身价不凡。

  然而,当名车的驾驶座里坐着20多岁年轻人时,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可能不再是对车主成就的尊敬与崇拜,而是对社会不平的怨恨。说到底,几百万元的名车与20多岁的车主,这个组合出现在人均GDP排在世界100名左右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折射的是财富鸿沟与社会不平等。

  中国第一部布加迪威龙(Bugatti Veyron)的主人,年龄就不到40岁。他是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的儿子尹喜地。这部全球最顶级、最昂贵的跑车,价格高达2500万人民币,光四个轮子的价格就抵得过一辆保时捷跑车。

  9月底《瞭望东方周刊》的专题报道,写到北京有个“超级跑车俱乐部”,500名会员中今年31岁或以下的“80后”占70%,“70后”占29%,而超过50岁的“60后”才占1%。

  利用家里的财富买名车,比较还是合法行为。涉及“富二代”的丑闻中,更抢眼的是闹市飙车撞死人,嚣张殴打他人入院。李天一的新闻刚淡出社会视野,9月23日浙江余姚市又发生富少撞飞老人的事件,其伙伴还嚣张宣称:“在余姚,没有我们摆不平的事。”

  中国富豪的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或者说社会出了什么问题?家庭纽带与亲情关系,原是华人社会凝聚力的极重要来源。在外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家庭是个人的坚强后盾,家族间的联系再让社会结成一张强韧的网,抵挡住时代风雨。然而在物资高度富足的时候,传统的家庭是否也能跨出“只照顾自己家”的界限,让自己的财富普惠社会,同时让子女接受平等、残酷的社会竞争?

  这是一个文化问题,自古以来中国家庭就不断与这个困境做斗争。古代君王,有的管得了天下,管不了儿女与后宫;大户人家也很少能够延续三四代,主要原因正是家长对子女过于保护、溺爱。当富裕人家很少时,豪门的家庭教育只是个别问题;当富豪成为群体,例如像胡润研究院2年前所统计的——中国亿万富翁已超5万,那他们如何管教子女,就可能演变为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每一则“富二代”胡作非为的新闻,都在为社会不公与社会怨恨雪上加霜。

  当然,并非所有的“富二代”都是啃老、靠父荫之辈。有报道说,在外国念书的中国富少中也有低调努力的年轻人,他们在家庭提供的优越条件下努力学习,一心用双手为人生打拼。希望这样的“富二代”,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