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勋:“考试通胀”:最被忽视的消费泡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03:20

“考试通胀”:最被忽视的消费泡沫

网友呼吁政府清理职称资格考试,给考试经济刹车,让专业人士乐业

点评整理 韩妹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22日   07 版)

    漫画:朱慧卿

    刚刚结束的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正深陷“泄题疑云”。据《东方早报》9月19日报道,众多考生纷纷在网上披露,考前网上流传的部分答案竟然被验证为真,不少人呼吁尽快调查并重新举办考试。

    看到注会考试泄题的新闻,一名新浪网友表示非常愤慨:“我老公每天下班后,一边买菜做饭做家务,照顾我这个身体不好的孕妇,一边还要挤时间来看书,每天都复习到夜里12点多。这是他第三次考了,本来挺有信心过的,可看到这个新闻,觉得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可郁闷了!”

    近年来,各种考试泄题事件时有发生。2007年的两项执业医师考试,2008年的全国高等自学考试,2010年的广西公务员考试,都因为泄题事件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考试泄题事件屡禁不止,一名新浪网友认为,这暴露出我国考试体系中的严重问题,即考试背后存在巨大利益及权力寻租。中国已进入一个“考试通胀时代”,大家对各种考试空前重视,导致考试经济异常繁荣。泄题、作弊等行为屡禁不止,现在甚至还形成了“作弊产业链”,这都是考试经济畸形发展下的必然产物。

    新华发展论坛上,一名网友诉苦,自己每年在考试上投入太多了。“书本费、车费、住宿费、报名费、还有上辅导班的费用,不知道花了多少。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更是无法衡量。一年考不过还得考第二年,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可以说,考试、考证是最不理性的消费了。”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说,很多人对考试投入很多,却收效甚微,大部分投入其实都“打了水漂”。

    一名搜狐天津网友认为,我们的社会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考试。很多职称考试、资格证书考试其实都没必要存在。很多人觉得,考得好才有竞争力。无论做什么,都要先考个试,求个“敲门砖”或“晋升阶梯”。其实这样做不仅达不到衡量人才的效果,还带坏了学术风气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

    一名搜狐网友说,自己正在为中级职称主治医师考试而痛苦。“觉得准备得很充分,却没考过。同事中买答案请枪手的,都轻而易举地过了,我现在都后悔当初没那么做,白耽误那么长时间,职业生涯也受到了影响。我不明白这样的考试有什么意义。现在医生都面临两大压力:一个是收入压力,一个就是职称考试。双重重压下,医生如何全身心地投入治病救人?”

    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直言,现在很多考试除了对主持考试的有关方面有经济价值外,对当事人大都没什么意义。比如医生、新闻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的职称考试、资格证书考试,无论中级、高级一律必考英语,耗费了人们太多时间和精力。“医师资格考试要考英语,英语好就能把病治好吗,数以亿计的国内病人需要大夫跟他们说英语吗?国内媒体记者的职称考试也考英语,为什么不考中文——记者编辑不都是中文的干活?”

    “‘考试通胀’已成为当下最大的消费泡沫。”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说。《半月谈》2010年7月一篇报道显示,据专家估算,我国当前职业资格考试产业链的经济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培训机构都热衷于分享这块“蛋糕”,其中受益最大的是考试、培训和教材经营机构。

    搜狐社区网友“胖笃笃的小魔”说,在培训、报名费用等利益因素的驱动下,各种各样的考试只会越来越多。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拿一堆证书,成为“知考分子”吗?只培养一批批“高分人才”或“持证人才”,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到了该清理考试的时候了。政府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让国人从考试消费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让考试不再束缚真正人才的发展,也让人们腾出工夫和收入去干更有价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