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限制电影网站:小餅嚼如月 中有酥與飴 月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25:30

月餅是中秋節的主要食品,月餅象徵著團圓。關於吃月餅的由來,民間也有不同的說法,一說唐太宗八月十五出征北方突厥,凱旋而歸,得一圓餅,太宗大喜,指著懸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應將胡餅邀蟾蜍」,與文武百官共食,從此就有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一說是唐明皇遊月宮時,吃了嫦娥款待的仙餅後,回宮命人製成。還有一說是元末農民起義,利用月餅內夾的紙條傳遞起義資訊。

可是根據文獻記載,月餅最早出現於南宋時候,不過當時的月餅與中秋節毫不相干,只是作為一種蒸作食品,在飲食市場出現而已。月餅作為正式中秋節令食品,始於宋而盛於明清。蘇東坡有「小餅嚼如月,中有酥與飴」之句,詩中的「酥」與「飴」道出了月餅的主要特點。專門記載宋代民俗的《夢梁錄》說:「市食點心,時時皆有……芙蓉餅、菊花餅、梅花餅、月餅……,就門供賣。」不過,那時的月餅還沒有成為中秋佳節的節令食品。

明代,中秋節食月餅成為時尚。這是因為它與推翻元朝的統治有關。傳說,元朝的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在每十戶人家中便安排一名蒙古奴隸主的爪牙,十家人只許使用一把菜刀。階級壓迫把人民推到了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無法生活下去,便暗中串聯,把「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這號召起義的紙條藏在月餅中成為聯絡信號,舉行民族起義,一舉推翻元朝的統治。這樣月餅便成了中秋佳節的必食食品了。

明人田汝成在《西湖遊覽誌餘》卷廿里說:「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說明在中秋這天吃月餅,有以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徵月圓和團圓的意義。所以中秋節這天。家人有在外來歸者,分月餅時也要替他留一份。北方天冷,月餅可以一直留到過舊曆年也不壞──過年總得回家吃吧!

我國的月餅種類繁多,因產地不同而風味各異。其中的京式、蘇式、廣式、廣風等月餅最為著名。京式月餅多施素油中含素餡。著名品種紅白月餅皮松餡甘,清香適口。蘇式月餅油多糖重,層酥相疊。它的傳統品種是吸取了江浙各地月餅之精華,如蘇州的玫瑰、揚州的椒鹽、平湖的棗泥等。其中以豆沙製作的最為考究,味香細膩,最易消化,尤適童叟食用。廣式月餅重糖輕油,多以豆蓉、棷蓉、五仁等為餡,味道清香爽口,具有隽永的嶺南風味。潮式月餅源於廣東潮汕,重油重糖,餡心近似廣式,輔料以糖漬冬瓜為主,質地軟潤,帶有蔥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