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图片大全:大鲵(娃娃鱼)的人工繁殖与管理 [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7:52
2008-03-15 12:17:02阅读(979)  评论(4)
系统分类:     个人分类:默认
天然河道(繁殖基地)中间部分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头部扁平,呈椭圆形,背腹面有疣粒,这些疣粒是由两个紧密成对的小疣粒组成,吻圆,鼻孔近吻端;眼小,没有眼睑,位于头背两侧;口大,口后角部有唇褶;犁骨齿呈“一”形与上颌齿平行排列。体略扁平而肥壮,体侧从胶部至胯部有纵行皮稻,有12~15条肋沟。四肢短小,前肢有4指、后肢5趾,很象婴儿的手臂,加之它的叫声似小儿的声音,故有“娃娃鱼”之称。尾部较体短而侧扁。体色变异较大,背面以棕褐色、褐色。暗褐色者较多,也有红棕色、青褐色、黄白色等,多数个体背面有大而不规则的黑色或深褐色花斑。
大鲵可较长时间栖于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在人工饲养情况下,每6~30分钟将鼻孔伸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气约几秒至数十秒。大鲵在自然环境中的性比,据32条统计,雌雄之比为14比18,每年 5~ 9月是大鲵的繁殖季节,一般 7~ 9月是产卵盛期。大鲵在产卵之前,雄鲵游到雌鲵栖息地,选择水深一米左右的洞穴,并用足、尾及头部将洞内搞得清洁光滑,然后出洞。雌鲵在洞穴内或在浅水滩上产卵。产卵一般在夜间进行。曾在陕西留坝县的自然环境中发现400多粒大鲵卵带在洞内;此外,在陕西留坝县江口镇一浅水滩上观察到产卵情景:卵带一端附在石头或木头上,雌鲵边爬边产卵,卵排列在胶质带内呈链珠状,长达数十米。曾捕获一条待产卵雌鲵,其产程约30分钟,产出卵652粒,卵带长3,602厘米;产后经解剖观察,该鲵输卵管内还有20多粒卵未产出;同时卵巢内还有近200粒已成熟卵。大鲵的产卵数量与个体大小有关,体长40~80厘米,体重0.5~3公斤的大鲵可产卵300~600粒,体长100厘米,体重6.5
公斤左右者可产卵1,500粒。卵径5~8毫米,为乳黄色。受精卵在水温14~21℃的条件下,约经38~40天孵化,也有报道为33~35天或68~84天的。刚孵出的幼鲵体全长28.0~31.5毫米;孵化后的第6天前肢开始分叉;第8天全长33~37毫米;第14天前肢已分为四指;第28天后肢芽出现分叉,体全长43毫米左右,此时卵黄消失,能游泳和摄食。
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是较长的种类之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长达五年之久。也有存活130年的记载。
经济利用:大鲵是一种大型两栖动物,一般体重5~25公斤左右,肉质细白,味清淡而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的珍贵佳肴。食用能增进食欲,强壮体质。大鲵的皮厚实坚韧,可以用以制革,还可制成治疗灼伤的药物;鲵胃可治疗小儿嗝食之类的胃病,胆汁能解热明目。食用大鲵能有效地防治贫血、血经等症。大鲵仅见于我国南方各省,它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由于大鲵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大鲵数量剧降,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为了保护这一资源,我国已将大鲵列入第二类保护动物。严禁捕猎。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饲养等需要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捕捉。目前,大鲵资源在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首先应考虑恢复和发展资源,然后才能有计划的合理利用这一资源。
(一)饲养方法
1.场地选择:大鲵主要栖息于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质清、凉的溪流中。因此,以选择水源充足,常年水温变化在9~20℃之间的江河或水库附近建造养殖场为宜。
2.饲养地的修建:大鲵在自然环境中喜居于阴暗环境,为了满足这一生活习性,饲养他一般用石或砖块(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拱成不同大小的拱洞,分2、4、10、25平方米等规格的饲养地,池高1米,每地均有进出水孔。饲养他的要求是:光线暗弱,适合大鲵畏光的特性;拱洞避光热,太阳光不能直射,以保池水阴凉,水温一般不超过20℃;排灌水便于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地水清新;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其习性。
3.饲养:在野外饲养中发现,大鲵有大吃小或吃卵粒的情况,为避免大鲵相互咬伤或残食,必须根据大鲵的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同时还可考虑种鲵的配对饲养或根据需要雌雄分养大鲵周年均可捕食,以夏秋两季捕食量较大,可投放蟹、蛙、鱼类及其他鲜活动物;也可词喂畜禽加工厂的下脚料等。但以鲜活动物优点较多,其利用率高,可避免剩余饲料的浪费和腐烂变质造成污染池水,致使大鲵对环境不适等。投饵时间一般傍晚较宜。饲养池的水不宜灌得过深,一般水深控制在35厘米左右,既利大鲵捕食和清污洗地,又有利试验观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碱性水质可能导致大鲵毁灭性的伤亡,必须加强水源管理,严防含碱水流入饲养地内。
(二)人工繁殖
大鲵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成活率不高,这是大鲵不能很快自然增殖的因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月前尚未发现自然交配产卵的情况。繁殖是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其方法如下:
1.种鲵的选择:用于人工催产的种鲵必须为性成熟个体,选择雌雄健壮无伤,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轻模其腹部有饱满松软之感,此鲵腹内卵已成熟,可作人工催产用。成熟的雄鲵,其泄殖孔周缴不但有突起的乳白色小点,而且泄殖孔周围桔瓣状肌肉凸起,内周边红肿明显可见,催产后能挤出精液。
2.人工催产:特种鲵放人光线暗弱的拱洞水池内,水深为30~40公分,池底铺设洗净的小卵石,水质清洁透明。催产激素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简称LRH-A)9其用量是HCG为20~40毫克或157-2173单位/公斤,LRH-A为26—192微克/公斤。两种激素可以混用或单用。注射激素水溶液的量以0.5~1毫升/公斤计算,注射部位在后背侧肋沟间进针,进针深度以穿过肌肉层为宜。
3.人工托卵和受精:注射催产素的大鲵,约在4~9天产卵或排精,以4~5天内产的卵质量为好,当雌鲵开始产出卵带时,随即用市蒙上雌鲵的眼睛并轻轻放入布招架内,然后用左手将其尾部向上稍稍提起,右手轻托卵带,让卵徐徐自然托入盆中。当盆中有一定的卵带后,即要抓紧时间,轻压雄鲵腹部挤取精液,略加3~5毫升水稀释后与卵带混合,轻轻摇动使其精卵充分结合。5~10分钟后,再加少量清水,过切分钟后换水两次,即可分盆进入孵化。采用此法,卵的受精率可达 43~91.8%。
4.人工孵化方法和管理:将受精卵分放在盆内静水中,每盆装50~100粒。水质要清新而无泥沙,每天换水3~4次,换水时动作要轻,不宜振动,以避免卵粒浮动易使卵子破裂,造成胚胎夭亡。此外,分阶段采用15~30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卵胚3~5分钟,防止水霉病的发生。根据大鲵的畏光习性,孵化盆宜放在阴凉。光线暗弱的地方。在水温14~25.5℃的条件下,历经33~40天孵化。其孵化率可达 56.5%。刚孵化出幼体的全长2.9厘米,体重约0.3克,口部未开,不能进食,幼体发育的营养仍靠吸收卵黄,从孵化至卵黄耗尽大约需时30天左右,此期内不必投放饵料。
5.幼鲵的饲养:幼体孵化之后已到冬季,气温和水温逐渐下降,为了提高成活率,幼体需在水温10~20℃的室内饲养。孵化出膜30天以后的幼鲵即开始摄食,但消化功能较弱,可饲喂红虫、蚊蝇,水蚯蚓等。此时,一般全长4.5~4.8厘米,体重0.5~0.8克。经过56天左右的饲养,幼鲵全长可达4.9~5.7厘米,体重1.3~2克,这时可加喂小虾、水生昆虫、蚯蚓等饵料。1龄幼锐全长达12~17厘米,体重31克,其成活率可达90%左右。在饲养幼鲵中,每天换水1~2次,保持水质清新是幼鲵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当幼鲵全长10厘米,体重20克以上时即可转入2平方米左右的池内饲养,每池可放养10尾,水深20~30厘米,除投放鲜活小动物外,也可在傍晚饲喂牛羊肉碎片。因大鲵的生长:据报道,大鲵的全长与体重之比:当全长15~30厘米时,每增长 5厘米,其体重增加 50 rt右;全长 35~50厘米时,每增长 5厘米,体策则增加 100克;全长 50~65厘米时,每增长 5厘米,体重增加 500克左右。在人工饲养情况,体重 400克左右的大鲵,一年平均可增重880 M右。
6.大鲵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陕西省是全国大鲵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多数地区已经开发利用,部分地区的资源已经拓竭,4公斤以上的个体难于见到。大鲵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已被我国列入第二类保护动物,各地应认真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保护和恢复大鲵资源。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大鲵人工饲养,繁殖。
天然河道(繁殖基地)中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