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客串钢铁侠:学佛要远离的十大通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7:05
 学佛要远离的十大通病
 
 发布:地水火风 []   日期:2011-9-30 10:07:00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往往不易察觉。简略概括通病如下,供实修者参考。    一。略有知见,如得至宝。逢人便说,不识方便因缘,滔滔不绝不能自制, 反使他人对佛法产生误会甚至生厌。   二。深著自己所学法门。总觉自己所学法门为无上直接,其他皆是方便劣等。不知他人因缘,自赞毁他,妄分大小高下是非。如此谤法毁佛而不觉悟,令他人对自己所学法门生起疑悔厌离。   三。学习过程中,不能以四依法,三法印等佛陀遗教为准绳。往往追逐迷恋名师讲法,如合自己情意,深加爱著。远离经教不善思维。   四。乐于朝名山拜大佛,参名师赶法会,以此为功德不知时节。轻于勤修与自检,贪图捷径方便。   五。深著灵异,乐于谈及感应灵变,预测治病,神通天眼,见光遇佛,神佛点化等等。令人生起迷恋邪见。   六。对佛法的理解偏离平常与实践。往往对有些流行现象不听师教去正确对待,却盲目追求。如流行民间的密宗灌顶加持消业,焚烧纸钱元宝偿还前世业债,咒水灵符驱邪治病,风水巫术预测吉凶等等。对此不能生起正见,贪求当前利益与感应,好高骛远。   七。对正法不能生起不坏信,往往供养追求鬼神精怪。亦冠以佛法光环与美名,或曰护法,或曰方便,或曰慈悲。如是种种使低级粗俗之信仰堂而皇之登上佛教大雅之堂。令世人对佛法生起邪见,沉著迷信。亦给邪魔外道提供繁衍扩张,遗害世人和障碍学佛的土壤。   八。乐于拉帮结派,对不同自己法门之同修,盲目排斥诋毁,分裂佛教团体。为维护自己团体利益,不惜歪曲佛法而攻诘他人,不能老实谦下顾全大局。   九。挑拣佛法僧中之是非人我为话柄,以宏法利生自居。破坏学人对三宝之正信。   十。缺乏正念。对苦行,持戒,修定,神通等等,不解精髓,对其外相贪爱乐著,盲目推崇,使恶人有可乘之机。缺乏自信,自误误人。   以上种种,我们或兼有一二,仅供学人参考自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勿错会我意而徒生是非。   学佛之最大的通病在于,说得多,做得少。昔苏东坡问一禅师:“什么是佛教?”禅师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东坡笑言:“这三岁孩儿都晓得?”禅师回答说:“三岁孩儿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的确如此,学佛重在平时按照佛说的道理去做,如果佛学是佛学,你是你,那确实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仅能结点佛缘而已。此为第一大通病。第二大通病就是,不敢承担,不能深信自己就是佛。六祖大师说:不明本心,学法无益!就是告诉你要敢于承担。观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成佛,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学佛才能够真正上路。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0441.htm) -------------------------------------------------------------------------------------------------------------------------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发布:地水火风 []   日期:2011-9-29 10:07:00   
        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是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个方向永远不能忘记和改变。   2、可能有的同修深入经典后,把阅读经典当成阅读小说一样作为谋求阅读快乐的一种方式而忽略了自心的修行,应当要行门(实修)和解门(读经、看开示)并重,否则可能走偏成为佛学爱好者、或者佛学研究者,这样对佛经的真实义理就可能理解偏。     3、对于弘扬佛法的法师、大德、居士,不要轻易评价,守好口业,除非你已经开悟证果,否则造了地狱业都还不知道。     4、永远不要障碍别人(尤其是高僧大德)行持善法。例如自己对放生有看法,但不可以对别人放生造成障碍,那会间接形成杀生。     5、千万不能自赞毁他,执一非余,特别是对于修学法门,佛说的任何法门都要尊重、赞叹,自己在实修中深入自己有缘的法门就行了。     6、自己修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反观自己发觉自己有些骄傲、有些傲慢、觉得自己有点了不起,这个一定要非常警惕,这个是不好的现象,可能会由此吃大亏。这个时候魔会很容易入侵,所以一定要警觉!     7、学佛修行千万不能贪神通、贪感应,这个又是一大修行忌讳,魔同样会很容易入侵,一定要警觉。     8、最后,莫说别人是非、多看自己缺点,待人接物谦卑、恭敬、真诚。     9、学佛一定要努力寻求明师指点,求的方法应该是忏悔业障和如法修行求佛菩萨加持,而不是到处攀缘。如果因缘不到,自己可以依止古德、善知识的开示论著进行系统学习,也有同样的利益。   10、学佛一定要谦虚,万不可贡高、自以为是,这样的习气在末法时期及容易被魔所利用,以致于魔所加持、摄持,造下无量无边罪业。     11、学佛一定要远离愦闹,常在闲静处实修。不要乐于争论,在末法时期争论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的,因众生都很坚固执着自己见解,是很难相互改变自己的见解,所以多说无益,点到为止。    与同修们共勉。南无阿弥陀佛。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0072.htm) -------------------------------------------------------------------------------------------------------------------------------- 如何修习不执著?
 
 发布:地水火风 []   日期:2011-9-30 10:13:00    
  如果有人问起:“如何才能修习佛教的精髓——不执着?”我们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话,不必以自己的观点回答。佛陀会简洁又完整地解释如何修习:眼睛看到可见的对象时,只是看;耳朵听到声音时,只是听;鼻子闻到气味时,只是闻;舌头尝到味道时,只是尝;身体有所接触时,只是触;当心中生起念头,例如情绪等时,只是清楚知道它。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这句话需要解释:当所看的对象和眼睛接触时,只要认清对象,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就好了,千万别让喜欢和讨厌的念头趁虚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欢的念头,就会想拥有它;如果生起讨厌的念头,就会厌弃它。如此一来,我们自己就成为那“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错误。所以当看东西时,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远离烦恼,清楚什么动作是正确、适当的,如果是没有必要的动作,就保持冷静,不要去做它。如果想获得某种成就,就得完全应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让“自我”产生,使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且心中没有苦恼。   这是一个最好又简洁的修行原则: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让一切只停留在这个层次,当下就能产生智慧,可以正确又恰当地处理一切,不会产生爱、恨的“自我”。如果随着喜欢或讨厌的欲望去做,“自我”就会生起,让心不能自主,也就无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为某比丘所作的开示。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0442.htm) ------------------------------------------------------------------------------------------------------------------------- 净空法师法语:塑画佛像之前,一定净身净手
 发布:心慧 []   日期:2011-9-29 22:36:00   
 
1 佛在《地藏经》上说,“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什么叫供养?供养是依教奉行。什么叫赞叹?为人演说,把佛法介绍、推荐给别人,这是赞叹。人能这样做,那他的福报无量无边。 2 我们造佛像、画佛像,诸位要晓得,不可以塑画半身像。塑画半身像,有上身没有下身,不恭敬;塑画佛菩萨像,一定要全身的像,这是表恭敬、圆满。 3 古时候的人,塑画佛像之前,一定净身、净手,穿上干净衣服——有能力的,一定换上新衣服;没有能力的,衣服一定洗得干干净净,表恭敬。 4  古人画佛像所用的纸、笔,绝不做其他用途——画佛像的笔和纸就是画佛像的,决定不会拿去写其他东西,专用,都是表一个恭敬。古人画佛像,每画一笔、每写一个字,都要洗一次手,这里面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这是教我们什么?清净。 5  女子在月经期间,也可画佛像,只要身体、手洗得很干净就可以了。这是表什么?表真诚恭敬、表清净无染。 6 我们造佛像、画佛像,都画个莲花,什么意思?莲花代表清净,世出世间法都不染。佛教人修清净心,清净心里面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真妄;换句话说,凡是相对的,在清净心里头找不到。 7 清净心本来无一物,你才起一个念头已经有一物,又起个念头有二物。我们凡夫念头不断,无量无边,前念灭,后念就生,这是什么?无始烦恼习气。 8 我们凡夫的烦恼习气无量无边,我们的生活不是这一世,过去无始;如果这一生不能够往生,未来无终。我们生活在烦恼习气里面,六道里头生生死死,头出头没,苦不堪言!佛在经上讲生死疲劳,这话讲得真,一点都不假,真的是生死疲劳!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0342.htm) --------------------------------------------------------------------------------------------------------------------------------------------------------------------------------------------------------------------------------------------------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发布:明华居士 []   日期:2011-5-22 13:30:00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无边、慈悲无边,完全没烦恼的境界。可是这样的境界似乎只有佛菩萨才能达到,凡夫能做得到吗?    的确,要做到“自我肯定”或“自我成长”,改变自己的观念,发挥优点,改善缺点,就可以做到。但是“自我消融”就很不容易,因为自我是与生俱来、根深柢固的,怎么消融得了呢?   而且一般人常常动不动就是“我”、“我”、“我”的,根本不知道何谓“无我”,而且还误以为自我消融以后,就不用吃饭、不用睡觉、不需要赚钱、也不需要工作了,其实,这种想法与感受都是错误的。   另外,也有人认为:“无我或是自我消融之后,就是菩萨,就是佛,我们普通人怎么可能成佛,那个层次太高了,我不想达到,我也达不到,想要成佛还早呢!”   一般人要成佛,当然要花很久的时间。凡夫做初发心菩萨还容易,要做大菩萨就很难了。大菩萨是证得无生法忍,且“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烦恼永远静止,慈悲和智能永远在运作。而这样的境界,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一位长老:“佛的境界或大菩萨的境界,能不能够解释?能不能够说明?能不能够让我们学习?”他回答说:“你不要做梦!”   想以凡夫的层次来了解佛的境界、佛菩萨的修行,这当然是在做梦!但是我们也知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话,也许现在我们还达不到,但是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前进,而且既然曾经有人能达到那个境地,那么谁说我们做不到呢?   当然,要达到那个境地,需要预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可以根据经典里释迦牟尼佛所提出的几种方法,让自己慢慢从“自我成长”过渡到“自我消融”。而方法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少一些自私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烦恼心,多一些智能心。当有情绪出现时,就要用观念和方法来调整、疏导以及化解,而这个过程就是在“自我消融”了。   自我肯定的同时,一定也要自我消融。有的人常常不经意会表现出骄傲、自负的态度,但是听闻佛法以后,懂得观察和反省自己的缺点,就会有惭愧心,也会变得谦虚;而且想到自己些微的成果和贡献,是由许多人共同促成的,有时是因为“时势造英雄”,靠环境造成的,有时是因为有贵人帮忙才完成的,不全然是因为自己的因素。能够这样想,渐渐就会转变自己的观念,而不再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傲慢的态度和习气,慢慢地就会转变为谦虚和惭愧。如此,自我就能够减少一点,自我也就消融一点了。   所以,自我消融是要可以用惭愧的心、谦虚的心,而一点一滴地完成。一开始从消融百分之零点零就好,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等到消融到百分之九九点九九九的时候,不就是大菩萨了吗?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2167.htm) ------------------------------------------------------------------------------------------------------------------------- “不执著”“不着相”在心不在口
 
 发布:念佛人 []   日期:2011-4-24 14:06:00     
学习佛法的人都知道,凡夫之所以会产生烦恼和痛苦等不良情绪是因为我们很容易“着相”(被外境吸引),从而产生妄想、分别、执着,由此迷失本性。如果能识得本性,那也就得到了解脱。 金刚经上讲:【佛告须菩提: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在佛教徒中,熟读金刚经的人非常多,对于金刚经上讲的境界也非常向往,况且在1300多年前,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因为听闻了金刚经而开悟成就的,时至今日,六祖的传奇一生仍然被后学津津乐道,其中不乏把自己比作是六祖根基的学人。 经常在网络上碰到这些“利根”人,尤其是在论坛上,口头禅,各式各样的禅门公案满天飞,经常看见这些“前辈大师”对后学进行教导,不要着相啊,不要执着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诸如此类的教言,依照他们的言论来说,佛菩萨是最执着的,佛菩萨也是最多事的,明知众生刚强难化还要去调教,明知众生难度还要没事找事去度化,这些“利根”人岂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圆满自己的十个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普贤菩萨是怎么做的呢?经中讲到【如此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十大愿)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十大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地藏菩萨发大愿,并身体力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哪一个是没有发大愿,没有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我想一个也找不到,难道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言、行为还不如那些“利根”者东拉西扯、断文取义的胡言乱语吗? 佛教修行讲究“觉”“行”圆满,所谓“觉”就是指内在自身的觉醒,也就是内观自己本有的智慧,要想恢复本有的智慧,那么我们应该要“不执着”、“不着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么在“行”上,我们该如何做呢?佛陀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的本性是和宇宙本体一样,是善的,因此我们对于善的行为要尽量去做,不仅自己要做还要影响周围的人一起去做,这种行为不是“执着”,也不是“着相”,更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亲自去实施就不可能做到“行”圆满,那还谈什么成佛呢。 “不执著”、“不着相”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功夫,是心地上本觉的智慧,岂是靠妄想“不执著”、“不着相”就能达到的,奉劝那些停留在口头上的学人,还是老实修行,不要未证言证,为了逞一时的口快,造下妄语口业,给自己修行带来无谓的障碍,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8604.htm) ------------------------------------------------------------------------------------------------------------------------- 清净法师:执著于不执著
 
 发布:如是 []   日期:2011-4-7 10:58:00      
                                     执著于不执著  和几个居士聊天。 一个经商的居士问:“师父,有的同修学佛多年了,竟然还喝酒吃肉。您对此怎么看?” 清净说:“喝酒吃肉是不好。你现在怎么样?” 居士说:“我坚决断除酒肉。我修行也不精进,智慧也不高,但这一点我坚持住了。不管出席什么聚会,不管谁劝我,我决不犯戒。我做生意多年,也积累了千万资产,我的观点是:宁可破产,也绝不破戒。” 清净及在座的居士一起为其鼓掌随喜。 另一个居士引经据典说:“我觉得也不要太绝对。佛陀曾开示弟子:‘过去的诸佛,允许穿着粪扫衣,我也允许;同时,在家信众的供养,衣衫穿着得庄严,也不是甚么罪恶的事。过去的诸佛,行乞食法,我也是行乞食法;同时我也允许在家信众的请求供养,因这样可以让他们多种些福田。过去的诸佛,行过日中一食,这我也准许;但身体弱的人,每日二餐三餐,我也认为可以,食以调身,只要不过份贪取食欲,这并不能说为非法。过去的诸佛,允许修行者居住露地,这我也许可;不过居住精舍讲堂,便于过集体的僧团生活,这也是极其自然的事。关于食肉的问题,我曾经说过,见到杀,听到杀,特为杀的三种不净肉是不可以吃,但我也准许在不得已的环境之下,是可以吃三净肉。’因此,在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中不仅是在家人,就连出家人也可以吃肉,甚至日本和尚还可以娶妻生子,由后代继承寺院。汉传佛教的素食传统,是由梁武帝规定的,并非佛教本有规矩。师父,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清净说:“佛教的核心是解脱。因此无论是“戒定慧”三学,还是“经律论”三藏,乃至于“佛法僧”三宝,都是服务于这个核心。戒律的目的是防非止恶,成就解脱。我们之所以生在汉地,就是和汉地的法有缘。梁武帝以帝王菩萨之身推行素食,是符合佛陀思想和精神的。经过1500多年的普及,素食生活已成为汉传佛教最优秀的传统之一。” “任何一种行为,都需要自我内在价值观的衡量和取舍。吃肉一定会有果报的,没有侥幸和例外。但如果素食和解脱成为矛盾,那就取解脱,放弃素食。如:在西藏雪域高原,食物匮乏;南传佛教托钵乞食,不便挑拣。而在汉地则无此矛盾,物产丰富,汉僧可自行生火做饭。” “而日本和尚之所以娶妻生子,是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是国家意志干涉宗教的结果。明治维新时期,由于连年幕府战争,导致日本民族人口急剧下降,男少女多,比例严重失调。而为了逃避兵役,很多男丁躲进深山,出家为僧。明治天皇平定天下,变法维新,推行新政。颁令僧人全部还俗,娶妻生子,增加人口。僧团据理抗争,后来双方调停,各让一步:比丘娶妻,可不还俗;比丘尼不可婚嫁;禁止托钵。明治维新的佛教世俗化运动如同欧洲的基督教新教运动一样,是由政府通过政令方式的宗教改革。到今天,这种形态已经成为日本佛教的特色,甚至影响到韩国的一部分僧团。由此也可以看出,佛教在弘传中很灵活,适应性极强,并不僵硬。” “因此,我们作为汉传佛教的弟子,实在是有福,要珍惜这种大好法缘,精进办道,志求解脱。我们不要以我们的传统指责其它传承的佛教弟子,各有背景因缘。同样,我们自己坚持素食,在应酬中也可以引导别人素食,但却不必强求。如果你在官场混,面对上司时不是你能说了算,如果你为了素食放弃官职,我会赞叹;如果你希望保持官职而放弃素食,我也能理解。我们不必一定要把佛教的吃素传统带进吃肉的官场,也不能把官场吃肉行为带进佛教素食圈。” 居士讲了一则祖师公案: 德山宣鉴禅师,年轻时就擅讲《金刚经》,因俗家姓周,故人称“周金刚”。他对禅宗那种不立文,直见本心的法门,更不放在眼里。他常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工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但都未能成佛。南方这些小丑,居然敢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一定要捣毁他们的窟穴,杀尽他们的子孙,以报答佛恩。” 於是,他挑着《青龙疏钞》,从四川奔向澧阳。半路上,遇到一位衣着褴褛、面貌丑陋的老太婆卖点心,饥肠辘辘的德山放下担子,向老太婆买点心。只见老太婆指着地上那担《青龙疏钞》说:“这些是什么书?” 德山不耐烦地回答说:“《金刚经》。”老太婆不慌不忙地向着禅师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你答得出来,我请你用点心,不要钱好啦,否则,请你到别的地方去买。《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点的是哪个心?” 德山一时震惊,不能作答,骄傲之色立即收敛,也不顾辘辘的饥肠,挑起担子直向山中走去,而且将《青龙疏钞》付诸一炬! 居士说:“点哪个心呢?《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点一个不执著的心。师父认为对吗?” 清净说:“这个故事还没讲完,德山禅师还有后话。” 德山禅师被在路上卖点心老太婆难倒了,内心着实不好受,饿着肚子上山直奔龙潭寺,暂时住下习禅。 一天深夜,德山随侍在崇信禅师的左右。 崇信对他说:“夜已深了,还不回去吗?” 德山说:“外面太黑了,伸手不见五指。” 崇信说:“你等着,我给你拿一盏灯来。” 崇信说完话后,转身提来一盏灯,虽然是一盏小灯,可在漆黑的夜里,却显得光亮四射,青石小路在灯光下照得清清楚楚。德山刚要伸手去接,崇信突然“呼”的一声,将灯吹熄,院子里顿时陷入黑暗一片。 此时,德山顿然彻悟,忙向崇信禅师顶礼。 崇信问道:“你看见了什么?” 德山恭敬地说道:“谢谢大师指点,弟子再也不会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 第二天早晨,崇信升堂说法:“你们当中有一个人,他的牙齿像利剑,嘴巴像血盆,打他一棒,连头也不回一下,将来他会跑到孤峰上去建立我的宗门。”一德山禅师开悟后,曾说一偈: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海。 德山不负众望,后来创立“云门宗”,禅风大盛! “所谓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当外在的根尘、烦恼、执著熄灭,内在的慧光才可显发。不执著于外在的事相,才可获得内在的解脱。就戒律来说,戒律戒自己,不戒别人。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历代祖师公案万象纷纭,我们不能把所学佛法用于为自己的某种行为找依据,这恰恰是我们内心不安的一种表现。我们是凡夫,毫无实证,当我们不执著于素食,其实就会执著于肉食,不执著于持戒,往往就执著于犯戒。我们老在说不执著时,其实已经执著于不执著,当把不执著作为一种执著时,可能更危险。建国初期,虚云老和尚拼上一身剐,为僧人保留了‘僧装、素食、独身’的优良传统,我们当深深感恩,依教奉行。” 居士问:“有一个佛经故事讲:一个人在路边休息时,随手捡起身边第一块木头,雕刻了一尊佛像供在路边,就走了;下雨了,一个路人怕佛像淋了,就把随身带的一条破裤子给佛盖上,也走了;雨停了,一个路人发现佛像头上压了一条破裤子,感觉很不尊重,就取下来扔在一旁。于是这三个人因此功德死后都升到忉利天。这三个人行为虽不一样,但发心都是敬佛,所以获得相同的果报。”清净说:“确是如此。” 居士问:“那我如果在应酬中,朋友说‘你吃一块肉我就学佛’,那我吃还是不吃?吃了有功德还是有过错?” 清净说:“不要吃。这只是朋友一个很不严肃的玩笑,你不必当真。如果在商务交往中,你能公开佛子身份,坚持素食戒酒,他们很快会认可和赞扬你的行为,你个人的品牌价值会提升,无形资产会增长。大家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非常可靠的,因为在法律之外你更有道德和信仰的约束。他们会愿意与你交往和合作,也喜欢自豪的把你介绍给别人,他们会说:‘这是我朋友,信佛的,不喝酒不吃肉不害人,光做好事,和他交往你尽管放心。’从而更多的人受你引导感化,进入佛门。但如果你轻易就放弃自己的信仰,放纵自己的行为,他们会认为你学佛是假的,虚伪的,从而轻视和防范你。我们虽然不必把自己佛子的身份昭告天下,但如果你觉得自己学佛很丢人,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那说明你对佛陀和佛法没有信心,在修行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收益。” 就戒律而言,对自己无论如何严格要求,都不为过;就处众而言,对他人无论如何宽容,都不为过;就出离而言,无论放弃哪种执著,都不为过;就解脱而言,无论哪种行为,都不是根本目的。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364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