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周边地图:写实《杀戮之地》:“红色高棉”血洗柬埔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16:46

写实《杀戮之地》:“红色高棉”血洗柬埔寨

文|上林

2011年09月14日09:08  来源:《文史参考》

【字号 大 中 小】        微博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推荐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 密码:  看看微博

    影片完成后,吴汉表示电影远不如他经历的事实那样残忍和痛苦,他也不愿再看这部电影。唯一一次是在1984年冬,在伦敦的首映礼上,他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又看了一遍,这一次,他和女王都看哭了。

 

《杀戮之地》海报

 

  电影主人公在逃亡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白骨累累的“万人坑”,镜头虽然不多,但极具震撼力。据柬埔寨历史资料收集中心报告,他们在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三国的协助下,在全柬170个县中的81个县进行了勘察,在9138个坑葬点发掘出近150万个骷髅。这些人死于处决、劳累、饥饿、营养不良和疾病

 


  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共产党推翻美国支持的朗诺政权,树立了在柬全国的统治。就在柬埔寨百姓以为战争已经结束、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临的时候,被称为“红色高棉”的柬共在国内推行了一套极“左”的政策,让这个东南亚小国霎时变成人间地狱。虽然“红色高棉”在柬埔寨的统治只有短短的3年8个月,但其给柬埔寨造成的伤痕至今还隐隐作痛。1984年,一部英国电影《杀戮之地》(也译作《战火屠城》),以极其写实的手法,向全世界再现了柬埔寨历史上那段最为黑暗的时光,为把“红色高棉”政权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砸下重重的一锤。

  “红色高棉”最盛时党员达到4万

  1960年9月30日,在金边火车站的一间破旧房屋里,柬埔寨劳动党宣告成立。在新建的组织里,一批五十年代留法归来者如波尔布特、英萨利、宋先、乔森潘等进入中央领导层。1962年总书记杜斯木神秘失踪,波尔布特继任。从此,“留法派”成为柬埔寨革命的领导核心。1966年,柬埔寨劳动党改名为柬埔寨共产党。国际上注意到波尔布特领导的组织,是在70年代的印度支那抗美战争期间。不过令人困惑的是,柬共长期不公开自己组织的名称,西方只好自己加了一个俗称“红色高棉”。

  1970年美国策动朗诺集团以政变推翻了王国政府, 西哈努克流亡北京并号召人民起来抗战,为波尔布特领导的党提供了大发展机会。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下, “红色高棉”与西哈努克联合,又得到中国、越南支援,武装人员曾发展到20万, 党员也发展到4万,于1975年4月17日攻占金边掌握了政权。《杀戮之地》就以“红色高棉”占领金边前后作为真实的历史背景。

  《杀戮之地》改编自一篇长篇报告文学《迪特·普兰的生与死》,作者是《纽约时报》记者西德尼·山伯格,文章发表于1980年,披露了一个“红色高棉”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经历,这种对电影人来说可遇不可求的题材立即吸引了众多制作人和导演的关注。

  一个叫布鲁斯·罗宾逊的演员把这篇文章改编成一部300页的剧本,拿着剧本去找198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火战车》的制片人大卫·普特南,想让普特南提提意见。普特南把剧本发给了许多导演,让导演们谈谈想法。最终,一个叫罗兰·约菲的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打动了普特南。约菲告诉普特南,他不想只拍一部简单的战争片,他要通过战火与屠杀、恐怖与血腥讲述一个有希望的故事——两位主人公亲如兄弟、胜似兄弟般的友情。

  事实证明,罗兰·约菲完美地执行了自己的想法,很多人看到两位主人公九死一生后的重逢都激动得流下热泪。电影获得了1985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并拿下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在当年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电影学院奖中拿下8项大奖,并入选英国人评选的百大名片榜单。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