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霍顿个人资料身高:对 水 文 学 的 贡 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7:11:04

 

提出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的水文站网建设思想站队结合

1964-1966年(其间因“四清运动而一度中断”,于19662月恢复)开展的水文站网规划,当时正值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高潮,将毛主席的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的理论,运用到水文站网的建设中来。

将大江、大河(流域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流域的控制站,定义为阵地站。这类测站必须永久按照任务书所规定的项目进行观测。对中小河流的面上代表站,其中水位流量关系稳定的,可以实行间断流量测验,其他项目仍然按照任务书规定观测,定义为运动站;流域面上因为人类活动所发生的产流、汇流改变的地区,适时进行巡回测流,定义为游击战。这种站网理论,可以全方位的收集完整的水文信息。

运动站只有在水位与流量有固定的良好关系地区实施,可以采取间断地停止流量测验,只观测水位及其他的规定项目。将这些测站多余的人员集中组成巡回观测队,定居于分站或交通发达的地方,配备交通工具和必要的生活设施,机动灵活地对需要实施流量测验进行巡回观测。这就是站队结合的形式。(因为我省徽州地区,很多小面积的代表站水位流量关系稳定,所以决定在徽州试点)。这就是现在所谓站队结合的形式。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水资源评价

我省于1977年,率先开展水资源评价,提出《安徽省地表水资源概论》,其中《安徽省地表水资源评价》提交“中国地理学会陆地水文学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上宣读,发表于《1978年中国地理学会陆地水文学学术会议文集》科学出版社p26-34;获得安徽省政府颁发的“优异农业科技成就奖”,获得省政府授予先进个人称号。随后编写《水资源调查与分析计算》一书,交流全国。

 

参与主持安徽省最大可能暴雨等值线图的编制

1976—1977年与设计院共同主持编制安徽省可能最大暴雨等值线图的编制。该项成果经水利部汇总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主持安徽省农业水文区划的编制、参与安徽省农业区划的编制

安徽省农业区划及其子区划安徽省农业水文区划,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979-1981年主持安徽省农业水文区划,并参与安徽省农业区划的编制工作。分别获得三等及二等奖。

 

关于森林对年径流的影响判别标准

世界水文学界近百年来,关于森林究竟是增加或减少河川年径流的问题,争论不休。有一些学者认为,森林可以增加年径流,但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森林使年径流减少。《森林的水文学效应》一文中,根据国内外大量数据分析论证后,提出一个判断准则,认为:当一个地区的年降水大于年蒸发量时,森林增加年径流,反之,森林会使年径流减少,增加或减少与该地区干旱指数的关系明显。(该文为我省参加世界水资源管理学术讨论会的学术论文,在大会上宣读,为与会的学者所公认,全文发表于《The Hydrologicsl Basis for water Resources NanagementEdited by URI SHAMIR & CHEN JIAQIp413-423;中文稿在《世界科学》1987年第五期p59-60摘要转发)。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邀请为国际会员。

提出水循环环境变迁的评价参数

     在中国科学地理研究所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评价水循环环境的参数》(Assessing the Infiuence of Environmentsl Parameters on the Hydrologial cycel)一文,指出:大气、地表的水文循环与水循环运动可以通过一组参数来评价它们的变迁,以水循环和水平衡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该文发表于《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p285-290

 

拓展水文学的软科学作用

     突破水文学只有通过工程设施,才能服务国民经济的狭隘观点,,开拓水文学规律在国民经济建设、改善人们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软科学作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

Non-Structural Measures in Urban Flood-Control---The Status and the Effect of hydrology in Decision on Urban Flood-control 发表于《 Proceedings of the Southeas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al Symposium on the Hydrological Aspectis of Non-Structural Flood Mitigtion Measures  P89-95》该文提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在我国杭州召开的“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

非工程措施的水文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上宣读。

 

封闭、半封闭水域污染的见解

发现污染物质进入封闭、半封闭水域后的扩散、稀释、降解、沉淀过程及其产生次生污染源与这些水域的形状、几何特征、水力学条件间的关系;揭示发生次生污染时的水文、气象、水力学条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代表性文章有,《巢湖生态危机及其对策》,该文发表于《水资源保护》1989年第一期P48-52

 

退休后与朱昌熊同志共同为农业厅编制《安徽省节水农业规划》;

应合肥市水务局之邀编制《合肥市供水水源规划》,获得水利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符合省级科技成果条件(证书号99-083-06);

编制《合肥市大房郢水库防洪供水规划》,获得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应合肥市水利局之邀,与朱昌熊、钱荣寰、沈洪生共同参与《江淮丘陵区黄疃灌区规划》的查勘和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