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笔上色不均匀:织梦者的选择 我为什么要去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0:50
        2011年09月29日 07:28 21世纪网 微博

  自改革开放之初,“美国梦”就像一个精神图腾,指引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漂洋过海。为什么选择美国?

  或许因为其庞大的体量?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拥有3.1亿子民的国家,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4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4.7万美元。美国与全球17个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的关系,仅2010年便贡献了5万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也让美国的投资者在进入全球不同市场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美国市场的多元性与广阔的消费者市场,让各种商业模式、产品都可以在这里试水成功后推向全球,由此成为时尚源泉。

  又或许源自商业精神的感召?在美国,“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富兰克林的格言至今仍然闪亮。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中,美国涌现了无数富可敌国的公司,拥有良好的商业与投资环境。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 Kearney)发布的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榜单中,美国高居第二位,在世界经济论坛的竞争力排行榜中该国亦位居第四位,世界银行也将其位列营商便利指数排行榜的第五位。

  也可能是为了那份创造力?自2005年起,彭博社《商业周刊》每年都会评选“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50个公司”,而美国的公司主宰了这个榜单——前十名中通常有7家公司来自美国,美资占据超过25个榜单席位。

  以及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美国每年对研发的投入为发达国家总投入的41%,吸引了发达国家几乎一半的科研人员到该国工作。美国所拥有的世界顶级学府数量更高居全球首位。在《泰晤士报》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上,前五名均为美国大学,前十名也占了7席,而前五十名中的美国大学也多达27所。这些高等学府培养出了一大批掌握着世界最先进技能、技术的人才。

  还可能是因为这里拥有高效的劳动力?在美国24岁到60岁的人口中,有40%受教育程度达到了高中水平(位居所有发达国家第二)。美国劳动者的生产力水平也超过了其他国家,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劳动者每小时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28个欧洲国家以及日本。

  移民故事 北京人在纽约

  林梅,纽约时代广场W酒店的服务员,在移民前是中学教师,也有自己的房子,但向往美国的自由,力劝担任大学讲师的丈夫与自己一道移民。

  今天不用上早班。午饭后林梅才悠闲自得地从家里出来,她要搭乘地铁从法拉盛到曼哈顿。她在时代广场的W酒店做服务员。

  从法拉盛到曼哈顿,却好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法拉盛这个纽约新兴的最庞大的华人社区中,从华人超市到餐馆到各种小吃,街边满是中文招牌,彼此之间说普通话,她时常感觉自己没有离开中国。然而曼哈顿却是纽约这个世界时尚中心的心脏,不管是第五大道还是百老汇,无论什么时候看到,还是会感慨自己可以拥有这些的幸运。

  1/3600000。林梅是美国360万华人中的普通一个。10年间,林梅从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变成了一个纽约客。对她来说,纽约既非天堂,也非地狱。她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有失落,更多的是收获。

  35岁实现美国梦

  即使到了今天,想起10年前自己跟丈夫及女儿抛下了位于北京三里屯那个温暖的小窝时,心里依然隐隐作痛。尽管当年对美国之于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意义有些懵懂,但35岁的林梅还是毅然决然地移民了。

  林梅一家在北京的生活并不差,丈夫是大学讲师,自己也是中学老师,有自己的房子,日子虽然不算多么富裕,也令很多人羡慕。产生移民的念头,其实是受到了早年就移居纽约的哥哥的影响。尽管回国的次数有限,但每次回来哥哥只要一聊起美国的生活,都会令林梅羡慕不已。吸引她的不光是发达的经济、便利的生活和优越的福利,而是那种生活在自由世界的观念和心态。

  反观自己的生活,林梅疲惫不堪。看着女儿越来越繁重的课业负担,想到她将来会因为高考而产生的压力和今后的就业压力,她就忧心忡忡。“我要让女儿过上跟我不同的生活。”林梅开始产生这种想法。

  “35岁生日那天我突然感到深深的恐惧,我知道如果再不下定决心,我很可能就出不去了,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做这样一个决定是多么不容易啊。”

  丈夫和家里人开始时并不那么赞成,除了舍不得骨肉分离,他们都认为林梅对美国的生活想象得太过于美好。“我去了之后能做什么?”每次因为这件事吵架,丈夫都质问林梅。而林梅的回答总是“去了再说,别人能在那里扎根,我们也一定能”。

  丈夫拗不过林梅,而且考虑到女儿的将来,终于默许了。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夫妻俩迅速处理好了所有的事情,包括卖掉了房子,拿着所有的积蓄30万飞向了美国。

  “我们真正做准备的时间很少,我到那时已经不允许自己有退路了,也害怕自己会退却,所以不顾家人的反对卖了房子,其实就是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情。”

来到纽约,这个梦就算圆了吗?

  初见自由女神

  《泰坦尼克号》是林梅最喜欢的电影。她印象最深刻的情节之一是影片结尾Rose获救后在撒着细雨的清晨到了纽约,见到了自由女神像。在电影里看到这个情节时她哭了。然而在现实中,当她乘坐游轮在哈德逊河上见到自由女神时,脑子却一片空白。“那个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到了纽约的最初几天,林梅一直觉得自己在梦游,除了时差之外,所有眼睛看到的一切,以及需要尽快把生活安顿下来的压力,都让她一时之间很难适应。林梅是幸运的,他们一家三口到了纽约就直接投奔了表弟,不久之后就在表弟居住的曼哈顿下城的Chinatown租到了一间小公寓。

  看到新家的林梅失落不已,自己在北京的家虽然不大,却非常干净整洁,而在曼哈顿的Chinatown,除了坚尼街两边的门面漂漂亮亮,躲藏在它们后面的老旧建筑不仅逼仄、阴暗潮湿,环境很差。“我当时挺难过的,一想到老公放弃了在国内的一切跟着我来到美国,却要过这样的生活就觉得很对不起他。”

  很快,为了生计林梅就开始四处打工,她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成为一名教师了。但实际上,相比起男性来说,亚裔女性更容易找到工作,餐馆服务员,洗头女工,美甲师,在最初的日子里,林梅抛开了面子,辛苦赚钱。

  然而,丈夫却在美国彻底迷失。语言不通和缺乏认同感使得丈夫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从最初的不爱出门到后来彻底地无法出门,连基本的社交都很少,局限在周围的华人邻居里,更别提出去工作。在美国,许多家庭的丈夫都是这样逐渐困在了家里,而女人则承担了养家的重担。

  成为纽约客

  但是,林梅总算熬出来了,到美国的第5年她拿到了绿卡,把女儿接到了美国读书。不久后,林梅找到了在W酒店的正式工作。

  尽管是做客房服务员,但林梅依然很开心,因为在这里可以拿到税前近6万的年薪,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小小的中产阶级。而这份工作最大的好处是,公司会一并承担他们一家的社会保险。这在国内是绝不可想象的事。

  前些日子林梅邻居的父亲从中国移民过来,他身体一直不好,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来到美国后每月享受800美金的养老金,医药费也由政府负担。这也是在国内享受不到的福利。

  现在,女儿已经读大学了。林梅也轻松了不少。最令她欣慰的是,第二代移民在美国读书和长大,将会更好地融入这个国家。

  作为第一代移民,林梅在美国更多地是辛苦的奋斗,而不是享受,这或许也是像她这样的移民所不可避免的过程。“刚来时我很想读书,其实即使那时也不晚,如果能读书再找工作,可能生活会更好吧,最重要的是,职业上的认同感会更强。现在的工作已经不错了,但是却找不回以前在国内工作时的那种成就感了。”

  但是,林梅仍然认为移民美国是她一生中所做的最正确的决定。“至少我们明白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你有哪些权利,你在这个国家是受到尊重的,孩子可以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里成长,而且,至少可以吃到安全的食品。”

繁华的城市生活其实只是选择的一种

  移民故事 寻求宁静

  嘉媚,在罗德岛生活了六年,还有一年就迎来大学毕业礼。她表示美国生活并非如浮华一梦,但她更喜欢简单宁静的生活。

  生活在距离纽约州咫尺距离的罗德岛,不知不觉中嘉媚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六年。她在高一时就跟随家人移民,如今还有一年就迎来大学毕业礼。“移民后最大的改变是生活习惯。因为美国的生活没有想象中的丰富多彩。美国人下了班就喜欢留在家庭享受天伦之乐。偶尔跟家人去一趟旅游,去餐馆吃吃饭,到海滩享受日光浴。很简单的生活。”嘉媚如是告诉本刊记者,虽然罗德岛只是一个小州,没有“大苹果”的辉煌繁华,但她更喜欢简单宁静的生活。

  作为新移民,她身边有很多和她背景相似的中国留学生。“一般留学生都有一定的家庭基础,但不能说是纨绔子弟。大多数留学生到了国外都很节省,也会吃到不少苦头,找工作确实不容易,连住宿也不容易。他们都很独立,喜欢广交朋友。”她如是描述这个群体。

  嘉媚指出,虽然移民的学生比起留学生没有身份烦恼,但其实肩负更多责任。“这来自一个不懂英语的家庭。”她自我评价比留学生更踏实。

  “当然,肯定会怀念在中国的生活。那段日子更加开心,丰富多彩。”但她亦同意,中国的生活太复杂危险、竞争太激烈。“不能说美国的竞争就不激烈,但在这里只要愿意就能找到工作,起码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

  移民故事 另一种选择

  紫欣,前往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独立求学5年,由于担心在美国就业困难,因此并没有积极寻求移民。她准备在无法找到工作时继续攻读研究生。

  并非所有人都心怀“美国梦”。

  前往美国独立求学5年的紫欣,就向本刊记者强调,自己未打算移民。在美国中部奥克拉荷马州的奥克拉荷马大学就读的紫欣表示,父母也没有打算要求她想方法移民。“我还有一年就本科毕业。当然是想先找份工作。”她表示,可考虑在全球各地就业,不一定将视野局限在一个地方。“中国是要回的,只是时间问题。一个家族都在那里,除非家人都陪同我一起离开。”

  她分析称,在中国起码找工作容易,经济发展又好。“在美国,找不到工作,连地狱都不如。”她解释称,其实自己并不认为中国比任何其他地方发展前景都要好,但是中国人确实在中国更容易找到工作。“在美国或英国,没有绿卡或当地护照是一个障碍。再好的成绩都比不上一个证件。”

  当然,她认为花六年时间到美国求学,收获确实很大。“出国之后眼界开阔了,明白到父母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所谓的义务,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也有我的生活。只是因为爱而彼此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尽管她认为美国生活远没有美剧中的璀璨,但这里的生活的确很好玩,很自由,也没有在中国生活时的压力。

  现在,紫欣的最新打算是,若明年找不到工作就继续攻读研究生。“有两年的硕士学历,竞争能力应该会比较好,希望到时候会找到工作。”

.pb{zoom:1;}.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cfcbc2 solid; color:#7d7b6f;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a49c91;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a49c91}.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7d766c solid;color:#7d766c; text-decoration:none}.page {padding-top:3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