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威尔汽车:薛涌:“耍嫩”的服务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0:00:46

薛涌:“耍嫩”的服务业

  眼下,中国和美国都踏上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观察双方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态度,服务业也许是一个缩影。

  我们这次回国探亲主要的目的是看望父母。老父已经快九十岁,母亲也眼看就八十四岁。哥哥嫂子住在楼下就近照顾,弟弟弟媳也不停地过来问寒问暖,让我这个长年不归的不孝之子放心不少。两代人之间,总难免有代沟。这集中体现在保姆问题上。父母觉得保姆管吃管住,一月两千块钱,不少了。毕竟,他们经历了三年饥荒,经历了文革,是省吃俭用过来的。正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奋斗的子女们,则认为应多给些钱,让保姆珍视这个工作,省得老换。毕竟,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值钱了。

  我在这个问题上,自然站在自己的一代这边。我曾劝老母:“看看家门口餐馆的招工广告,管吃管住,两千一个月。一个年轻人,同样的待遇当然更喜欢到餐馆去。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自由得多。为什么要选择住进别人家伺候老人呢?”母亲则说:“我们找的保姆都是年过五十的。你看看餐馆,哪家肯雇这么大年纪的?她们找不到年轻人的工作。”

  我一观察,果然不错。餐饮业的服务人员都非常年轻。不仅如此,在这些年轻人中,也是层次分明。在高档的场所,比如会所或豪华餐厅的包间等等,真是美女如云:一色的西服短套裙,黑丝美腿随着高跟鞋嗒嗒嗒的旋律摆来摆去。即使面对满桌美肴,你也难免分心。一看就知道,这些美女的身材相貌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置装费大概也相当可观,让你想到了在中国的航班上服务的空姐。到了平民餐馆,比如康师傅私房牛肉面等等,女服务员们则是很少修饰,形体相貌也很不整齐,看不出是经过什么特别挑选,穿的制服也一看就是用来干活的,好像进了食堂。总之,形象如同装修,随着价位的变化而变化。不过,不管什么档次的餐馆,服务员都以女性占绝大多数。

  在美国,我很少进餐馆,特别是西餐馆,就更少进了。但是,以我十几年相当有限的经验,餐饮业绝对不是美女业。即使在很高档的场所,也看不出服务员在相貌身材上经过了什么筛选。相反,美国餐饮业中从业人员相对年轻,恐怕还是因为有许多打工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些来自相当富裕的家庭。比如,我们认识一位普林斯顿毕业的华盛顿高官之女,曾兴奋地讲过她在餐馆跑堂的经历。不过,在高档餐厅,对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严,控制临时工的使用,有时你觉得那里跑堂的年龄还偏大些、老到些。另外,有位社会学家朋友告诉我,意大利有些知名餐馆的服务员为一色的男性。大老爷们给你上菜,信息很清楚:你到咱这里来的目的是美食,不是美女!

  我有着同样的人之天性,喜欢看漂亮女人。但是,国内似乎用美女界定一切服务业的等级,从天上飞的,到地上吃的。这几乎和行政级别一样划一了。这是否对妇女尊重姑且不论,在我看来至少是冲淡了这些行当的职业精神。毕竟,饭做得是否好吃,空中服务是否周到,和相貌身材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我也并非故作糊涂。在那些高档场所频繁出入的食客,其色相上的要求或者偏好是路人皆知的。这大概使餐饮业和美女业纠缠不清。但是,一般的平民快餐店,难道一定要年轻女子才能满足顾客的期望吗?难道五十几岁的妇女给你上菜,不会带来“妈妈的饭最好吃”的亲切吗?在老龄化的社会,这样的青春经济还能维持多久?如今,年过五十的妇女往往还要支持自己刚刚起步的子女。我父母雇的前一个保姆,就有孩子在读大学。她们很少有能被子女赡养而享清福的。孩子不来啃老就算万幸了。更不用说,她们半生在计划经济中生活,突然面对市场的冲击,以这把年纪适应起来相当困难。一旦脱离原来的工作,就再难获得机会。我一直很奇怪,这么能吃苦耐劳的一代,其坚韧的素质怎么无法吸引雇主的眼球、乃至肯雇她们的只有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