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伽术和泰拳:关于偏振镜的重要性及效果(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01:07
2008-07-02 18:28:45|  分类:暗房间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一、什么是偏振光
光是一定波段范围的电磁波,是由与传播方向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交替转换的振动形成的。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的只是电磁波中的一个很小的波长范围,即400纳米到700纳米左右,这个范围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电磁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是垂直的,我们称之为横波。横波就必然有一个偏振的问题。由于同光学发展历史有关的原因,人们常把磁矢量的方向叫做偏振方向,并把磁矢量的传播方向所决定的平面叫做偏振面。

自然光:虽然光从本质上来说是偏振的,但是自然界的大多数情况下,光表现出非偏振的。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自然光(如太阳光,灯光)是由许多光波串组成的。这些光波串中每一串都是偏振的,但是它们的偏振方向是随机的,不断变化着的。在我们的观察时间段里平均后,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没有优势。这就是自然光,也叫非偏振光。
线偏振光:让自然光通过一个起偏振器件后,只有一个方向的偏振光能够通过这个器件,我们就得到了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是确定的。
部分偏振光:如果线偏振光中混有一部分自然光,也就是说,这种光包含着各种方向的偏振光,而在某一方向的上体现出偏振的优势。这就是部分偏振光。
园偏振光:这种光的偏振方向是有规律的旋转着的。而光矢量在旋转过程中的强度是保持一定的。也就是光矢量是沿着一个园旋转的。这就是园偏振光。在我们的观察时间段中平均后,园偏振光看上去是与自然光一样的。但是园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而自然光的偏振方向变化是随机的,没有规律的。
椭园偏振光:这种光的偏振方向也是在规律的旋转着的,但是它的光矢量在旋转过程中强度也在变化。也就是光矢量是沿着一个椭园旋转的。椭园偏振光在观察时间段里平均后的结果与部分偏振光相似。但是与部分偏振光不同,它的偏振方向以及光矢量的大小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

用偏振滤镜可以消除水面、玻璃面和其他非金属表面反射光,这是因为在这些介面上反射光的偏振状态发生了变化。
二、偏振镜有什么用
我们大家都知道,光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与反射角、折射角的关系分别服从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在非金属的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成直角时,反射光线将是线偏振光,这就是有名的布儒斯特原理。此时的入射角就称为布儒斯特角。
从下图可以看出,当光线从空气(介质1,严格地说应该是真空)射入介质2时,布儒斯特角的正切值等于介质2的折射率n。由于介质的折射率是与光波长有关的,对同样的介质,布儒斯特角的大小也是与光波长有关的。以光学玻璃折射率1.4-1.9计算,布儒斯特角大约为54-62度左右。当入射角偏离布儒斯特角时,反射光将是部分偏振光。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时没有加偏振滤镜,玻璃面上的反射光现象很明显。此照片拍摄时相机指向与玻璃大约成45度角。

下面的照片是加上偏振滤镜后拍摄的。相机指向与玻璃仍然是45度角左右。可以看出,虽然偏振滤镜消去了大部分的反射光,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反射光存在。这是因为在45度角离布儒斯特角甚远,玻璃面上的反射光是部分偏振光,偏振滤镜无法把这样的反射光全部滤去。

下面这样照片拍摄时调整了相机的位置,使相机与玻璃面的夹角大约在55度,基本上等于布儒斯特角。从玻璃面上反射光是线偏振光,用偏振滤镜可以把反射光几乎全部滤去。从这几张照片中可以看出,只有在布儒斯特角入射的光线,其反射光才会是线偏振的。。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摄影中所用的线偏振滤镜是用人造偏振片制成的。与实验室里用于产生线偏振光的偏振器件如尼科尔棱镜不同,人造偏振片是利用其对平行和垂直与光轴方向的偏振光吸收率不同(二向色性)而产生偏振光的。虽然我们称其为线偏振滤镜,但是我们要知道:线偏振并不“线”。因为自然光通过这种滤镜后并不是真正的线偏振光,而是部分偏振光,其偏振度由人造偏振片的质量决定。

三、什么是圆偏
园偏振镜是由一块线偏振镜和一块四分之一波片组成的。四分之一波片是用一种各向异性介质做成的。光在这种介质中传播时,可以分解为两种光矢量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一种称为寻常光线(Ordinary light,O光),另一种称为非常光线(Extra-ordinary light,E光)。这两种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当一束线偏振光以适当的方向(即偏振方向与O光、E光方向均成45度)射入这种介质中时,就能分解成强度相等的O光和E光在介质中传播(如下图,红色矢量表示入射偏振光方向,振动着的红点分别表示O光和E光方向)。

由于O光与E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入射时线偏振光分解成的O光与E光是同相位的。经过一段距离的传播后,O光与E光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相位差。

如果各向异性介质的厚度正好使O光与E光在射出介质时的相位差为90度,即二分之一PI时,两种光合成时就是一种光矢量(偏振面)沿着园周转动的特殊偏振光。这种偏振面不断地在转动的偏振光就是园偏振光。(如下图,红点表示O光与E光,请注意,此时O光与E光有90度的位相差。红色箭头就是转动着的合成光矢量。)

但是,如果O光与E光之间的位相差不是90度,则合成的光就会是不同椭园度的椭园偏振光(或者线偏振光)。下图列出了几种不同位相差时的情况。

我们知道,园周角是360度,相当于一个波长。上述的90度位相差也就相当于四分之一的波长。如果各向异性介质的厚度正好能在O光与E光之间引起90度的位相差,就能把一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变成”园偏振光。因此我们称其为四分之一波片。如果这种介质的厚度引起了180度的位相差,就会使入射的线偏振光“转过”了90度(下图)。我们称其为半波片。前面说过,园偏振滤镜就是由线偏振镜加上一块四分之一波片组成的,而且,线偏振镜的偏振方向与四分之一波片的O光(或E光)成45度的。

以上是园偏振镜的原理,而我们实际上使用的园偏振滤镜,并不能产生真正的园偏振光。这就是:园偏振并不“园”。
四、偏振镜的优劣
首先,市场上的园偏振镜多如牛毛,到底质量如何呢?如何来判别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我们知道,液晶屏发出来的光是线偏振光,判断园偏振镜质量好不好,只要对着液晶屏看一看就行了。到商店购买园偏振镜,DC的液晶屏就是理想的检验工具。
如果把园偏振镜螺纹一边对自己,通过园偏振镜看晶液屏同时转动偏振镜就会发现光强变化很大。下图是最亮时的情况,偏振镜里外的亮度几乎一样。

下图是最暗时的情况,此时偏振镜的光轴方向与液晶屏发出的偏振光方向垂直,偏振镜里是全黑。

我们把园偏振镜反过来,让螺纹向着液晶屏(与安装在相机上的方向相反)。同样通过偏振镜来看液晶屏。这是最亮时的情况。园偏振镜里外的亮度也几乎相同。

再转动偏振镜,看一看最暗时的情况。如果通过这个园偏振镜后的光是理想的园偏振光,转动园偏振镜时我们看到的亮度应该是不变的。因此,转动时亮度变化小,说明该园偏振镜的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下图中的这个园偏振镜所得结果是说明其质量很差。

这个就是上面做测试的园偏振镜。可惜是价廉物不美。

高档名牌园偏振镜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现在用高坚(COKIN)园偏振镜做一下同样的试验。高坚系列滤镜是世界上的著名品牌,其质量在诸多品牌中是名列前茅的。这是最亮时的情况。

这是最暗时的情况。我们发现,情况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差别仍然是存在的。说明即使是高坚这样的名牌,通过滤镜后的光仍然是椭园偏振光。只是椭园度较小而已。而实际上,理想的园偏振滤镜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是因为四分之一波片的厚度是与波长有关的。对于某一波长而言是四分之一波片,对其他波长就不是四分之一波片。一般的园偏振滤镜都取可见光的中间波长,即绿光为准。而在其他波长,如红光,蓝光或紫光时,就会产生椭园偏振光。再说,前面的计算是对正入射光线而言的,而对于斜入射光线而言,当然也会引起椭园偏振光,这种情况在广角拍摄时尤其显著。

五、线偏还是圆
很明显,园偏振镜比线偏振镜的价格高,而作为偏振滤镜在消除有害眩光等作用方面与线偏振镜是完全一样的。那未,为什么要用园偏振镜呢?这是因为在自动测光(AE)、自动测距(AF)的单反相机上使用线偏振镜,就有可能引起测光不准和测距失效。而园偏振镜可以改善这种情况。让我们回到本文题目上来:线偏振versus园偏振,优劣如何评说?

我们知道,相机的自动测光(AE)和自动对焦(AF)功能都是通过采样光经过计算来实现的。得到采样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专门的窗口来获取采样光,如旁轴类相机,双镜头类相机等。此类相机根本就不必使用园偏振镜。另一种是通过采样反射镜从镜头的拍摄光中取出一部分采样光(单反相机,SLR等),对采样光进行计算来得到AE,AF的数据。由于采样反射镜往往是非金属材料(玻璃)的,当入射光为偏振光时其反射光强就与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有关。在某些情况下,就会对AE、AF发生影响。此类相机用园偏振滤镜就比用线偏振镜好。

先来看看自动对焦的情况(下图)。从图中以看出,自动对焦时通过光线照射在CCD上的位置不同来获取对焦误差信息的。而反射镜在偏振光的情况下只影响反射光的强度,并不影响反射光的方向。从这点上来看,无论是线偏振镜还是园偏振镜对自动对焦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只是在入射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再经过采样反射镜受偏振光的影响,至使最后达到CCD上的光强太弱而无法检别,才会引起对焦失败。
另外我们还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采样反射镜通常是与入射光线成45度角的,即把光线转过一个直角(见上图)。而空气到玻璃的布儒斯特角与45度相去甚远,由于偏振而引起的反射光强减弱是有限的。
2,通过园偏振滤镜后的光线仍然的椭园偏振光,仍然有反射光强减弱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用了园偏振滤镜,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因此,线偏振滤镜对AF的影响只是有可能使对焦失败,并不影响对焦精度。这种情况在光线较暗的场合即使不用偏振镜也会发生,此时完全可以用手动进行对焦。而且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远比想象的要低得多。

再来看看线偏振对自动测光的影响。下面是一张示意图。自动测光实际上是根据传感器上接收到的采样光光强来计算成像光的光强的。很显然,要计算结果正确,必要条件是采样光与成像光的光强之比是一个固定值。如果入射光是线偏振光,由于此时反射光的光强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有关,对于同样的成像光就会有不同的采样光强。结果必然是测光不准,影响了照片拍摄的效果。由于偏振光对反射的影响是减小了反射光强,造成的结果是使相机“误以为”入射光很弱而增加了曝光量,也就是过曝。而园偏振滤镜使入射光变成园偏振光,就可能避免测光不准。
但是,由于上面所说的两个因素,线偏振镜造成的测光不准的程度并不是想像中那么严重,而园偏振镜也只是改善测光准确度。特别是在DC的情况下,拍摄效果当场可见,完全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曝光量,或者采取向减少曝光量的方向包围曝光。

六、实例
偏振滤镜可以说是摄影中最重要的滤镜之一。了解了偏振滤镜的原理,有助于用好偏振滤镜。
例如,在用偏振镜消除大范围的反光时(如用广角镜头时),只有在布儒斯特角附近角度效果比较理想。如下图是没有用偏振镜拍摄的,水面的反光使我们看不到水底下的缸,远处还有反光引起的对面建筑物的倒影。

这是加了偏振镜后拍摄的照片。由于消除了反光,我们可以看到近处水底下的缸,但是远处的反光并没有消除,我们还是看到了建筑物的倒影。

但是如果拍摄的视角比较小,相机对反射面的角度就比较一致,效果就会比较好。下图是没加偏振镜的情况,反射光比较强使水底下的缸比较模糊。

这是用了偏振镜的情况,水底下的缸清晰可见。

七、偏振镜未必处处管用
用偏振滤镜来消除玻璃反光时,如果反射面不是平面,反射光的角度就无法保持都接近于布儒斯角。利用这一点在某些情况下能达到另一种效果。下图是转自HY先生的贴图,偏振滤镜仅仅消除了外箱玻璃面上的反光,而由于角度关系,不能消除里面玻璃钟罩上的反光。反而使人感到了玻璃钟罩的存在,从另一方面表达了展品的价值。

我们一直在说,偏振滤镜能消除非金属面上的反光。那末,如果是金属面上的反光呢?难道偏振滤镜就真的无能为力了吗?我们已经知道了偏振光的原理,而理论是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如下图是一把锁和一把钥匙的照片。灯光照在钥匙上引起了很强的反光。由于钥匙是金属的,虽然我已经在镜头上安装了偏振滤镜,但是转到任何方向都无法消除这种反光。钥匙上的字根本就看不出来。

这时候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偏振滤镜来消除反光,把钥匙上的字拍摄出来。下图是我又加上一块偏振滤镜后拍摄的照片。钥匙上的反光被消除了,上面的“地球”两字能够清楚地看出来了。

当然,我说的又加了一块偏振滤镜并不是加在相机上的,而是加在光源上,如下图所示,因担心温度过高对偏振镜有影响,我没有把偏振滤镜固定在灯罩上,是用手拿着拍摄的。其道理大家想一想就会明白的,其实这就是立体电影的放映原理。呵呵!

人人都说,偏振滤镜的作用是滤去偏振光。从通常的用途来看,这样说并不错。但是我们知道偏振滤镜实际上是挡住了一个偏振方向的光而让与其垂直方向的偏振光通过。在某些场合下,我们并不用偏振滤镜去“滤”掉偏振光,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来强调反射光的存在。如王局长的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强调玻璃里面的反射像。如果是以斜角度拍摄,用偏振滤镜来加强反光。是不是能使照片的效果更好呢?

好了,本文在这里结束吧。在写本文过程中,得到了Kainin网友在测试园偏振镜方面的帮助,也与骗子网友进行过有益的讨论。本文中还转贴了剑客,HY先生和王局长的照片。在此特向五位资深会员致谢!如果大家对本文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意见,请直接访问PCHOME数码影象俱乐部数码生活交流论坛。

偏振镜的主要摄影用途
1.改善蓝天影调和色调。 偏振镜可在不或基本不影响景物其它部分原有影调(如明暗对lb、黑白反差)和色调(如色彩还原、色彩对lb)的情况下,阻挡部分偏振天光。因而偏振镜可压暗有偏振光的蓝天的亮度和影调。这既可把天空影调调节得更合适、更恰当,又缩小了天空与地面景物间的反差,使二者间的反差和影调更趋平衡、合谐。同时,偏振镜还可改善蓝天的色调,使彩色照片中的蓝天更蓝、饱和度更高,从而使白云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由于整个蓝色天空中,与阳光投射方向成90度的区域上偏振光最强也最多,故早、晚时在南、北方和天顶的天空散射光中,以及中午时在北、东、西方(我国南部夏天还包括南方)的天空散射光中均含有大量偏振光。显然,在用偏振镜调节和控制蓝色天空的影调和色调时,欲获得最佳效果,宜使拍摄方向正好与阳光投射方向相垂直(即让摄影者食指与拇指间成90度角,当食指指向太阳时,则摄影者拇指所指方向之蓝天中的偏振光最多,此时用偏振镜拍摄可获得压暗蓝天的最佳效果)。参见图5—5中所示。 用黑白胶片拍摄风光照片时,把偏振镜和黄滤光镜组合后使用,可获得蓝天呈深灰色、而白云鲜明、突出的画面效果。
2.模拟夜景效果。 在黑白摄影中,由于偏振镜可压暗有偏振光的蓝天影调,故常与红滤色镜配合,在阳光下用黑白胶片拍摄模拟月夜效果的画面(曝光应适当不足)。
在彩色摄影中也常用偏振镜压暗蓝天影调,以在阳光下模拟夜景效果。拍摄时面对与阳光成90。角的蓝天方位,在不加雷登85b的前提下用灯光b型彩色胶片直接拍摄,并通过摄影镜头前的偏振镜把天空影调压暗。为模拟出逼真的月夜效果,拍摄时应使天空曝光不足约1.5级左右,并可用3200k色温的灯光对人物脸部的受光面和背光面,进行各自适当的补光照明。用此法拍摄时虽可进行推拉运动摄影,但不宜进行水平摇摄,以免摇至不同 方位角处时,天空密度的变化使影片的模拟“穿帮”。
3.改善非金属物体表面耀斑部位的影像清晰度、质感和色彩饱和度。 当一般白光照射到普通物体上时,物体表面将会吸收一部分色光而反射另一部分色光,从而使人眼能从被反射的色光获知该物体的固有色。但是当高强度的白光(如室外阳光)照射到光滑物体表面时,物体除反射出一部分反映物体固有色的色光外,还会把光源发出的全部色光中的相当一部分无吸收地直接反射出(若光源为阳光则这部分反光为不显任何颜色的白光)。在光滑物体的高光部位,后一类反光的强度远远大于前者,从而使物体高光部位形成亮斑、耀斑,淡化了物体本身的色调,使之偏向甚至呈现为光源色,从而使该处物体的色彩饱和度显著下降。例如,阳光下小汽车车顶表面高光部位反射出强烈白光,以至常使该部位的车身颜色不饱和。又如,带露珠、水珠的湿草地的绿色常显得较浅淡,晴天下的某些绿叶、绿草地围大量反射蓝色天光,而呈现出偏淡蓝色冷调的倾向。
当物体表面上亮斑的亮度过高(过于耀眼刺目)、面积过大、位置欠佳,或耀斑过多而连成一片时,常常对整个画面的影调、色调产生有害影响,使该亮斑、耀斑处影像的层次、细节、质感、纹理、清晰度以及色彩还原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且易干扰观众的视线。·
在现实生活的很多场合下,非金属物体表面上的亮斑、耀斑处,所反射的能呈现物体固有色的那部分反光为自然光(即未被偏振),而所反射的呈现为光源色的那部分强烈反光却被物体表面偏振了——变为偏振光。显然,此时运用偏振镜可以很容易消除这些偏振光在影像上所形成的亮斑、耀斑,而又能真实记录下该处的固有色调和影调,再现其质感。
例如,当拍摄玻璃器皿、瓷器、涂漆后的物体(如家俱、汽车喷漆表面)、打蜡的地板、塑料,表面生长有薄薄蜡质而光滑的 绿叶和水果,带大面积水面(如海面、湖面)的风光,以及翻拍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如照片、油画)、资料等时,摄影者常利用偏振镜并恰当调节其方位,以适当降低,甚至完全消除所摄画面中的亮斑、耀斑,从而挽回该处所损失的细节、层次和色彩①。
又如,晴天下某些绿叶和水果大量反射蓝色天光,并使之成为线偏振光,因此运用偏振镜并适当调节其方位,可明显减弱这类绿叶、绿草地、水果等所反射的蓝色偏振光,从而可纠正其因反光而呈现出的偏淡蓝色冷调的倾向,使绿色等更趋色饱和。
总之.偏振镜可明显减弱、甚至消除某些不透明非金属物体光滑表面,及透明物体表面上的强烈亮斑、耀斑等亮度过高的有害反光。因此偏振镜既可显著改善这类亮斑处的影像清晰度,又可真实展现这类亮斑处被高光所掩盖、遮蔽、冲淡的物体的固有颜色,显著提高其影像的色彩饱和度。从而使所摄影像层次丰富、细节清晰、纹理鲜明、影纹细腻、影调和谐、质感强烈,并且色彩鲜明、浓郁、瑰丽、丰富、悦目。
4.改善透明物体内部或后面之景物的影像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 偏振镜还可通过明显减弱、甚至消除透明体光滑表面上的有害反光和镜面像,拍摄厂该透明体内部或后面景物的完整而清晰影像。例如,玻璃表面、水面等透明物体的平滑表面不但容易出现强烈反光,而且还容易映出其面前物体的较清晰影像——镜面像(如水面上的倒影、橱窗玻璃上映现出的行人、街道)。因此当摄影者拍摄水中或橱窗玻璃后面的被摄主体时,上述强烈反光和镜面像具有的掩蔽、妨碍、干扰等不良影响.常使被摄主体的形状和颜色在画面中显得不完整,且非常凌乱、模糊、不清晰,反差减弱。若恰当地运用偏振镜,则可明显减弱、甚至消除上述有 害反光和镜面像对被摄主体的干扰和不良影响,使橱窗玻璃、水面等变得更加透明,从而使画面上显现出被掩蔽之被摄主体的清晰影像。参见图5—6中所示。
5.在应急情况下可作约nd.5中性密度滤光镜的代用品。 由于偏振镜只容许与其振动方向相同的光波通过,故各非偏振的色光经偏振镜后,将被均匀滤光而减弱,故在紧急情况下,偏振镜可起相应中性密度镜的作用。例如在光线太强而又必须用较大的光圈或较长快门时间拍摄时使用。
6.一对偏振镜可组成可调减光镜。 把一对线偏振镜互相叠合使用时,改变两偏振镜之偏振方向间的夹角,可使其总阻光率改变:当两者偏振方向彼此相同时,总阻光率最小;随着两者偏振方向之夹角的增大,总阻光率也愈来愈大;当两者偏振方向彼此互相垂直时,总阻光率最大。总之,通过两片叠合线倡振镜可获得一系列阻光率值,从而可取代若干片nd镜的作用。故两片叠合偏振镜又称可调中性减光镜,俗称可调减光镜(参见第七章第四节一、中有关内容)。一线偏振镜与一片位于前方的反向圆偏振镜(或与一片位于后方的正向圆偏振镜)也可构成可调减光镜。
把两片线偏振镜互相叠合后放在电影摄影镜头前端,边拍摄边均匀旋转其中一片偏振镜,即均匀改变二镜片之偏振方向间的夹角大小,可拍摄出具有“渐隐”、“渐显”效果的电影画面。注意:两镜片偏振方向的夹角的增大与总阻光率增大之间,并非成线性关系,例如,当该夹角由0。增大至10。时,总阻光率增大的倍数极小(约为1.03倍),而当该夹角由74。增大至84。时,虽仍增加了10。,但总阻光率增大的倍数却急剧上升(约为8倍)。故用两片叠合线偏振镜拍摄“渐隐”效果画面时,随着偏振方向夹角的增大,旋转角速度应逐渐减慢;反之拍“渐显”效果时应愈转愈快。
7.一对偏振镜(片)可消除金属等物体上的强烈耀斑。 把一较大的灯用线偏振片与一普通偏振镜分别放置在照明灯前和摄影镜头前,并适当调节二线偏振镜之偏振方向问的相对夹角,则可随意减弱甚至消除被照明之金属物体或非金属物体表面上的强烈耀斑,而又基本不影响该灯对其它部位的照明效果。由于拍摄时尽管照明的方位和照明光线的入射角度有所差异,但被摄主体亮斑部位的反射光大都为线偏振光,因此只要令摄影镜头前之偏振镜的偏振方向,与灯光前之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彼此垂直(或夹几十度角),就可全部吸收(或部分减弱)亮斑处所反射 的偏振光。而被摄主体非亮斑部位因可使入射的偏振光消偏振,故仍可通过摄影镜头前的线偏振镜,在感光胶片上结成清晰影像。拍摄时一般无需在每一盏照明灯前均加线偏振片,而只需将产生强烈耀斑的那盏灯前加线偏振片即可。目前,此法已被广泛采用在静物摄影、广告摄影、动画摄影等领域。参见图5—7所示。
翻拍资料时利用偏振镜和灯用偏振片,消除货料表面(如油画)强烈反光、亮斑的措施如下:在位于照相机两侧且与翻拍平面成45度角照明的灯前端,各安装一片灯用偏振片。在摄影镜头上安装一线偏振镜,旋转摄影镜头上的偏振镜,直至一侧照明灯所形成的强烈反光亮斑被消除为止(此时仅该侧灯点亮着)。然后关闭该照明灯并打开另一侧照明灯,旋转该发光之照明灯前的偏振 摄影镜头前的偏振镜不可被触动),直至此侧灯光所形成的强反光亮斑也被消除为止。此后即可同时打开二照明灯翻拍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