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沈腾小品投其所好:人生路上需要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21:22

 人生路上需要思考

——源于对“五个教育”活动的认识

本已将近写成万字的文章,回头一看,竟发现满是嘲讽与斥责,愤怒与无奈,理性荡然无存,虽读起来爽快,但却少了对于读者的几分尊重,于是“痛改前非”,遂写下如下几段文字,可能缺少足够的人生阅历与写作功底,但句句皆发自肺腑;可能存在些许偏见,姑且一笑而过,只愿以我之感悟引起大家几许思考,并共勉之。

假期读书,读《社会主义五百年》,深感人生目标之宏伟,贡献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我们的前人如此鞠躬尽瘁,虽历坎坷,依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有感于此,当今社会,几多无奈,几多惆怅,于我心,于我身,虽心痛如刀绞,但我辈之命运于社会历史发展浪潮之中,又算得了什么?没错,我们大多数人不会为历史所铭记,我们活着的意义也并非要为历史所铭记。现实之中,有太多的人苦苦挣扎于战争、贫穷、饥饿、疾病和歧视之中,有的人则刚出生就面临着死亡,他们也许弱小得还不如一粒尘土。但,即便是腹中的胎儿,他们的“心中”也已经有了母亲的“形象”,他们也许也已经有了出生后一睹母亲笑容的“梦想”。每个人都会有对未来的憧憬,这完全属于我们个人的精神乐园;苦中取乐,也并非是一种无奈,我们只是想活得更好。也许,在最最痛苦之时,我们才不会谩骂社会的不公,才不会考虑世界的风云变幻,才会懂得珍惜。而珍惜恰是一剂良药,要么,我们变得更加温顺;要么,我们重新找到人生的平衡点。也许,我们不会再去计较得失;也许,我们只是在做最后的忏悔,于是,相比于此,每天都自我反思,岂不更好?每天都试着去珍惜,岂不更好?于是,我们明白了,虽不能人人都名震一方,但至少可以做到问心无愧;虽不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必须要学会做人。

我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会发生恶性的事件,因为我是如此信任这个校园里每个从我身边走过的同学,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并非虚假,是青春的体现。即便是一脸的忧郁,很可能只是刚刚丢了50元钱,或是刚刚与男(女)友吵了一架。而那些与我们最亲近的人——父母,也大部分认为自己的骨肉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然而,悲剧确实发生了——一名大一同学因琐事捅死了另一名大二同学。悲痛吗?或者说应该悲痛吗?起码,对于双方的父母来说是悲痛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想一想我们自己父母的白发,对于20几岁的正常的青年人来讲,不难明白吧?我们平日里也许恨着自己的父母,因为恐惧,因为我们自己做人的失败,但真正生死离别之时,我们的内心就没有一点触动吗?然而,对于陌生人的死亡,漠然又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吗?没错,社会教会了我们漠然,然而我们未必就过得快活,那是因为太多的漠然只会导致道德的沦丧,使社会总的福祉下降。我们虽然不能对每一例死亡都深表同情,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重要的是从死亡中学到了什么。是教训,是警醒?还是仅仅温故了生命的可贵?死亡也有其价值,可以被衡量,而不同于生命,但死亡也要被尊重,有的死亡于国于民意义深远。所以,我们不是要规避死亡,更不是要鼓励死亡,我们要做的是,在反思中减少不必要的死亡。

于是,我们为自己也好,为他人也罢,我们该反思些什么?我们的学校为我们提出了号召——深入开展“五个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此活动确实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这不仅仅在就事论事,更是在从法制、安全、责任、诚信、文明礼貌等多个方面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一次思想的整风。其目的就是要以血的教训,在悲痛之余,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加强学校管理,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为学校的教育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并使学生形成自我保护、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理念。总结起来,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学校对于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关心,溢于言表,我们应该感激,并加强自我激励,不负学校的重望。然而,在“阳谋论”盛行的今天,我们也有必要对政策进行反思,这当然不是在号召与学校对着干,仅出于对于政策的关心。为什么这样说,或者,为什么敢这样说?因为有太多的人会发问,“出事前你(我)们在干什么?”,没错,答案肯定不会是“我们在认真教学”、“我们在认真学习”这么简单,或许,我们也不知道事前自己在干些什么。我们从前是否受到过类似的教育?之后的履行、承诺与监督又在哪里?那么本次教育过后,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也许有人要说“我们可以再教育”,但,到那时是又多出了一个命案,还是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此次事件过于严重,我们肯定会重视”,那么,这又是否只是摆脱舆论危机、安抚学生、重塑形象、扩大招生的借口?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质疑教育,而不是“愚忠”,为学校领导做“御用文人”,为了一点个人和集体荣誉丧失了理性,华丽的赞美过后必将是完美的坠落,比如中国高铁的发展,而这仅仅是中国普遍问题的一个缩影。我们一定要对自己负责,而对于学校而言,就一定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安全教育的开展一定不能松懈,起码要形成一定的规范,而规范过后就是习惯。对于学生,也一定要时时有安全责任意识,真正用成人的思维思考问题。这样,虽然不能说是百分百的保障,但起码我们是在用心搞教育,用心在生活。当然,在改革时期,一切努力想要最终解决问题恐怕都是一种奢望,但我们却又从来不会为此而失落,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牢狱之灾,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与折磨,只是在进行一种童年快乐感的回归。

话题也许扯得有点儿远,但确实要说:不是说政策制定的不好,而往往是执行不到位;而一味家长式的管理,个人往往丧失了思考的能力、进去的决心与成长的动力,是整个社会机能的衰退。所以,为了学校的良性运行,希望此次“五个教育”活动不会只是一阵拂过的“威”风,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也不会仅仅让我们记住了几个口号。但希望终归是希望,真正的希望必须靠学生个人,才会实现那虚无缥缈的希望。

于是,作为一名学生,一名正常的学生,在外界压力的“强制”下,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从学习政策本身而谈,而这也正体现了一名学生应有的素质——爱我们的学校。此次“五个教育”活动的“十二字方针”虽然没有“八荣八耻”那般押韵,但作为一种号召,旨在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应该朝什么方向而努力。这是一条道路,是一种内在的信念,指导着我们的行动,不至于让我们活得太惨。当然,扩充或是赞扬这“十二字方针”并不是本文的目的,更不是在完成一种学业任务,而有理性的领导者肯定也不是将此规定成一种任务,更不会是一种“资本”。都是为了教育,都是为了发展,我们个人自身的见地也不一定就是不予提倡的,但“十二字方针”终归是一种宏观上的把握,是我们晚辈这些小打小闹所不能替代的。

此次“五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十二字方针”——法制、安全、责任、诚信、文明礼貌。这些概念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简直就是“小儿科”,不是吗?于是我们宁愿去影院看“3D”电影,也没心劲儿坐下来听安全讲座吗?或是我们对于这些“政治概念”已经失去了信心了吗?这里就涉及到两个问题:重视与不重视的问题,如何理解与落实的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前面已经涉及到了,这里在进一步说一下。谈到人的心理,哪怕大谈特谈环境的作用,我也不想去深入考究一个人的人格,或者通俗来讲,一个人的人品。没错,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世上有那么一些人,有着和“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十分相类似的品格,而对于这些人来说,对于事物的理解,与其说是迟钝,不如说是一种坚定,对此,不是坚定一种真理,而是恰恰与真理相反。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来讲,教育似乎起不到丝毫作用,我就见到过在初步学习“十二字方针”之后仍旧“招兵买马”报复社会的同学,而这种现象与其说是教育的失败,还不如说是教育的无奈,不招惹这些人,就是一种良策。所以,讲道理也是要分人的,这不是偏见,而是经验,是事实。当然,光重视是不够的,我们只知道那边的东西看上去像个苹果,可走近一看只是个石头,这只是表面,石头里面是否有猴哥,这就是深层次的东西了。所以,对于政策的内容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大谈特谈“十二字方针”,时刻挂在嘴边,只能说我们是个好学生,而不一定就是个好青年。因为那叫“愚蠢”。不会思考问题的学生,哪怕行为端正,品性良好,也只是确保了不会去随意杀人,但不能确保不会去杀人。所以,接下来我不会去谈论这“十二字方针”的具体内容,学校自会通过各种理论、案例、规章制度、特色活动、审查考核、发红色小本本对我们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的“狂轰乱炸”,不过就算谈论,也达不到什么高度。我只是想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指望不会引来责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生存之道本来就千头万绪。

我们倡导文明,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三俗”?哪怕是我们知道什么是高级的快乐,什么是体现高级技能和高级审美观念的事物,我们仍要选择我们所喜爱的事物,难道喜欢低俗事物的人就算不文明的人了吗?而我们大家按照文明的标准,又有几个算作文明的人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少年愿意去抽烟、吸毒?部分因为我们的少年普遍孤独,普遍缺少归属感,他们要得到那些真正“有意义”的赏识,而不是来自父母的打骂,不是来自学校类似“垃圾”、“蠢货”这样的评价!我们文明的社会造就了“不文明”的公民,不是吗?或者正相反,因此,我们大多数人感到自己生活在文明的社会,而这只是因为存在社会比较?

我们倡导法制,那么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那么是否能够总是做对?我们厌恶所谓“罪大恶极”的人,我们用“恶有恶报”来不断强化我们的认知,那么当“恶人”身上有自己的基因时,这种坚守岂不会只是一种安慰?冤冤相报何时了,于是有了李昌奎的举世瞩目,所谓的法律不能屈从于民意,否则就不会有法治国家,所谓的要消除国人“血债血偿”、“杀人偿命”的观念,以正法律威严,那药兄岂不是冤死?药父现在所诉求的又何止那毫无尊严的精神抚慰金?而大讲法律的公正,又为何出了个北海律师事件?律师为被告“说话”就叫作伪证?不依民意,依“官意”吗?那么,思考过后,我们到底身处何方,身处何种发展阶段?我们的“十二字方针”会告诉我们吗?我们到底该信什么?或者干脆“与世无争”,图个清静?那这个世界真的就容不下我们了。

或者我是在无病呻吟,在鸡蛋里挑骨头,你可以说我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待这个世界。但,这是一种现实,社会人的存在来源于内外部的整合,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更是如此。虽然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心智和社会感还未成熟,但更好地适应社会难道不是一种活着的目的吗?每天都有烦恼,不正说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矛盾吗?而学着去解决的过程正是一种学习,一种成长,只是说有些人选择的策略付出了过重的代价,你可以说这样的人选错了道路,但选择本身就应该得到尊重,要不然我们当代人知道什么是符合行为规范、社会准则的东西吗?或许这是一种经验与教训总结,对当代人来讲不一定正确,但社会到目前为止还算稳定的事实确实不能说这些规范与准则是错误的。我们质疑一些东西,但我们没有改变这些东西的事实,确实在证明我们仍在适应这些东西;你可以骂这个世界不公、不自由,但你可以发出这样的言论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社会禁止的是你如何说的方式,否则就是一种对人的权利最最深刻的侮辱,我们说话的目的或许仅仅是在自我娱乐,对于这样的一种精神上的舒适的“上纲上线”,就是错误。

于是,我们可以不管我们行动的目的,因为这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的适应,只要我们仍旧活着,就是一种对于我们生活策略的肯定。这或许是一种极端低级的想法,但确实很实用,因为这个世界过于现实。简单来讲,你不能说富人致富的道路就是错的,就好像你骨子里认为的街上要饭的人的做法是正确的一样。那么这是一种道德上的应得吗?即“你就该那样吗”,是你选择了环境,还是环境选择了你?这是哲学上的问题,我的思想高度恐怕还达不到。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确实在部分地去主动适应我们的环境,激进也好,妥协也罢,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生存。

相对于生存而言,死亡的确是愚蠢的,但这仅仅是针对无价值的死亡。毕竟死亡意味着对思考权利的剥夺,而思考的存在确实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生存。就像我前文所写的那样,这个世界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剥夺我们思考的权利,即不尊重我们理性的存在,这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就是奇耻大辱,而对于我们生命的剥夺就是一种极端的行为。于是我们可以说,那位举刀致人死亡的少年在道德上是无耻的,更显示出自身的愚蠢,缺乏理性的人,不能说是在为适应的目的而活着,因为本身这样的人在道德上并没有其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当然,这样看来,我们所有的人并不能称之为“人”,但,确实,我们思考以及付诸实践为“人”的过程就是我们活着的目的,否则我们一出生就应该是完善的人,可事实证明我们不是。于是,生活的本质就是思考,而思考就是为“人”的过程。

于是,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东西,至少应该有个大致的观点,而这样的一种观点应该来自于对社会道德的反思,而不仅仅完全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我们行事应该以那样一种“观念”为准则,并适应我们的社会。于是我们倡导诚信,应该知道考试不作弊是正确的,但仅此而已,因为我们并不能时时要求自己不作弊,也没有义务去惩治不作弊的行为。知道正确和行事正确完全是两回事,但只要我们坚持某种原则,或者“功利”,或者“自由至上”,怎么都好,这样的一种“正确”是有适应价值的,你可以称之为“随机应变”,也可以称其“处事圆滑”,但我们必须是作为理性人而存在。这里的“理性”是指我们知道何为对,何为错,并作出适应性的选择。

没错,这种观点有点儿“非主流”,但你敢说这不是事实吗?教条这种东西,我们是要学习,但盲目的学习真的可以算作是学习吗?就像我们看到的和切身体验到的一样,我们的教条根本束缚不了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我们的行为仍旧受“旧思想”的支配——我们仍旧“不诚信”、“不文明”、“无责任感”,因为我们的经验大多来自于现实世界,而现实教会了我们另一种极端,所谓的“死不悔改”,也确实在证明我们不会学习,不懂得学习,进而我们丧失了思考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知识。

或者说是素养,即我们确实不知道何为对,何为错,而这是一种比行动错误更可怕的错误。这样的一种错误,是实实在在的错误,不会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即这种错误并不会因为你是一个男人或女人而有差别,不会因为你外倾还是内倾而有差别,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素养的人是可以分清的。

“十二字方针”是一个大的方向,更不要说里面随机应变、模棱两可的成分,我们真正要塑造的是自己的价值观,是通过学习与实践来不断提高自己思考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从而成功地适应我们的生活,而不会有遗憾与不安。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我想,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在这个自我同一性延缓(继续选择我们应有的价值观)的时期,我们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地读书来拓展自己思考的广度与深度,做一个有涵养的人,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外界的正确干预。基于我自身的体验,我认为有必要在大学阶段(真对我的母校)开设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当然,这只是一个提议,或许也仅仅是出于文章完整性的需要,但这样的一种提议也并非空穴来风。记得当时分析那位举刀杀人的同学的动机时,我就运用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比如攻击行为的产生,比如群体影响。我并不是在炫耀,而且我相信读者的知识素养也比我强得多,也更比我有头脑、有经验,我只是想说,这样的一门课程确实可以让我们初步明白社会中的自我概念是怎样的,我们的社会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又是如何受社会影响的,知道一些基本的理论,确实可以让我们在处事时三思而后行,让我们更多地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并采取策略恰当地处理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而这样的一种内心体验确实比外在的制度、规范来得更强烈,我们也会因此受益颇多。

对于校友的死亡,我不知道自己该有何作为,但我的确思考了很多;对于死者,也许我们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或者我们仍为此感到尴尬与耻辱,但我们生者又是否应得我们所享有的生的权利;我们不是相对于死者才显示出活着的价值,况且,死亡的任意性并不是人类能规避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来过就会留有我们所依恋的东西,更何况我们尚不知道自己该拥有哪些东西;那么,既然这样,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仍旧拥有思考的自由,想一想我们为“人”的目的,我们现实的世界自有其美好的一面,于他人,于社会,我们不会再如此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