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杰:品味小众图书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0:17:59

品味小众图书之美

——读《精神的漫游》

    
■陈晓阳
  有美学家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审美的时代,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审美经济的时代,也可以叫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由于工业化,由于设计师和一些“文化媒介人”的作用,美和艺术,开始走下圣殿,与大众亲密接触。正如一本好书,作为美和思想的承载者,也让更多的读者有机会欣赏、把玩和收藏一种可能远离尘世或束之高阁的艺术、思想,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示一种独特的美———图书之美。最近得到一本小书,《精神的漫游》(周至禹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不妨拿来说说。
  这是一本真正的小书,小在她的外观、她的内容和我猜测的小的受众。因此,我认为这是一本典型的小众图书。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版画画家,内容是作者几年来关于艺术、人生和哲学的思考,以版画和诗歌、散文的方式。相对于当下一些大众畅销书,无论是外观的醒目性,还是内容的实用性,这书都显得非常的“小”和安静,但是,惟其如此,才能够让我们有机会去除功利地来欣赏它的图书之美。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美是无目的、无功利、无概念的,审美的态度必须是静观的。所以,相对于那些实用的教材和工具书而言,这样的小众图书更加接近康德的美。当然,我们可以,我们也已经习惯了将“美”的概念广义,广义为感官的、实用的,甚至经济的概念,这样我们的很多学问就好做了。但是,我在此更加欣赏的和要表述的正是接近于康德的美的概念。
  我们可以把教材和畅销书的内容,理解为一种大的学说,或者一种有用的学说,一种被经验证明了的或者被社会普遍认可的大的学说。这对于社会的教化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审美的时代,则一些超功利和超现实的,个性化和形而上的美,也就变得无意义而又有意义了。
  无意义的生活的意义是一种沉静。我猜测作者的大多数文章,写于夜深人静,作者的大多数版画,也表现的是夜的静穆,夜的丰富。作为一个艺术家,作者其实对色彩非常敏感,这从作者的其他绘画作品和他的专著《艺术的色彩》中可以找到根据,有趣的是,在这本书里,作者却选择了纯粹的黑白二色,把丰富的色彩交给了黑白版画和文字,这样的文字,内含着绚烂的色彩,更有一种流动的音乐感和芬芳感。我们于是更能够感受到“想象超出了眼睛的视野,让我看到了白昼看不到的精妙的细节和一切夜色都掩盖不了的色彩”。
  无意义的生活的意义是一种诗意的栖居。首次读到海德格尔的名句“人类,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时候,曾经感动不已,于是找来海德格尔的著作阅读,才发现海的著作晦涩难懂。我于是仔细地品味什么是诗意的栖居。“痛苦的经验的不断积累,鞭打着一个思考的灵魂,灵魂遍体鳞伤。”“我愿意我的身体是一个有灵魂的教堂,即使是伤痕累累,也胜于行尸走肉。”我于是体会,诗意的栖居,决不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简单生活,更有“古道西风瘦马”的痛苦体味,也不单是风花雪月的赞美,更有“今宵酒醒何处”的追问。
  “无意义”并非真的没有意义,而是指没有功利的意义;无意义或许当下没有意义,但是不等于没有历史的意义。“无意义”可能对大众没有意义,但是对不少的小众却是有意义的。大众其实是无边界的含混概念,小众才是可以界定的明确概念,所以,谈什么为大众服务是无意义的,为特定的小众服务才是真实的。
  《精神的漫游》小巧得很,24开本。精装,黑白的封面。端详了半天,才发现整个封面就是一幅意蕴深厚的精美版画。绘画中的小众———版画,不如油画那么华贵,也没有漫画那么平易近人,与印刷,与书的生产方式有着某种巧合。内文略微有些泛黄的纸张,透出了朴素感和历史感。这种朴素,透着一种极度的精致与和谐。全书没有一个页码有重复的版式,每一页都经过精心设计。版画插图,极其和谐地分布在合适的位子,或天头,或地角,或大幅地占有一页,或娇小地静默在角落。仿佛作为画家的作者和作为诗人的作者的对话。自然的山水云天,月光和花影,令“这纸张差不多浸透了好听的歌声和芳香”。相对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畅销书特色———艳丽的封面、大字体书名、招摇过市的名人推荐语等等,这或许算是这书和小众图书特有的“有意味的形式”吧。其实,当下,有精美的版画插图的图书非常稀缺,低调的奢华,这是小众图书特有的装帧之美。
  夏花之绚烂是一种生命之美,秋叶之静美也是一种生命之美。昙花一现是优美之美,成泥作尘是崇高之美。我读《精神的漫游》的时候,在感慨图书内容顽强的生命之美的同时,也带着一些或许是多余的担忧。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大的审美时代,美和艺术已经走下圣殿,但是,正如很多美学家担心的那样,美可能会在这个时代被庸俗化。也就是平庸之美到处盛开,真正的高雅艺术却被冷落。大众被媒体和利益群体引导着,加入到一些平庸的狂欢之中,而真正的好作品却静静地独享孤独。这是一个咏叹。我并不担心作者承受孤独的能力,因为我已然读出了作者对孤独的强烈的占有欲,和对热闹的不屑一顾。但是,我却没有理由相信作为一个市场化的出版机构,能够承受多少寂寞。有些注重文化品牌的老牌出版社这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近年来出版业又开始了转制的改革,作为一个企业单位的领头人,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享受和理想主义之中,也会受到责任心的强烈谴责。所以,我在此只能以无力的掌声向那些理想主义者致以敬意,并以此赞美小众图书的生命之美。
  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我对此表示一定的质疑。教材畅销了只能说明教育的繁荣,《杜拉拉》们畅销了只能说明大众更加技巧的功利,或许,只有这些看似无意义的小众图书繁荣了,才是文化的真正繁荣吧,我期待着,满怀期望地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