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摇滚乐队:拳?学?的?呼?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48:08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日。是日,送父亲(韩樵,又名韩星桥)灵骨去大洋山陵园奉安。归来途中,父亲的音容不时在我脑海中萦绕,不由地使我想到,父亲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他老人家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继而想到老一辈武术家们不懈追求的是什么呢?他们的毕生心血都倾注到哪里了?答案非常清楚,是“拳学”。

芗斋先生当年说:“……,余自当尽个人最大之努力,成败毁誉,不敢计较,而唯一目的,即在如何可以使拳学得以进步,……。”在芗斋先生的遗著中,提到“拳学”的地方比比皆是。

       姚宗勳先生也说过:“先生对拳理的着眼点并不是一技、一得的局部学识。他毕一生精力,切磋以求的是:从纷杂的表面现象里,探索和研究贯穿于拳术整个学术领域里的真谛。”

王玉芳先生也说过:“更重要的是先父的学术思想。一个人的实践经验,再多再好,如果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总是带有盲目性的;因为只有正确的理论,才有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该事物的本质和其自身的规律性;而不是人们强加给它的臆说。”

由此可见,芗斋先生是拳学的先行者。他开辟了从武术走向拳学的道路。老一辈武术家都是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努力向前发展的。对拳学的追求才是中华武术发展的大方向。芗斋先生呼吁:“……凡我同道,皆负有光大拳学之责,……。”我们后人也应当继承发扬老一辈武术家们在学术上不懈追求的精神,去完成拳学大业。不辜负先辈对我们的企盼。

如何才称得上是拳学呢?拳学是一个能够对整个武术领域所有内容进行分析解释评判指导的理论体系。

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确立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条件:有明确的主导思想和目标宗旨,有严密的理论体系,有系统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所有的武术现象和人体运动内容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皆可以得到解释和评判。它能对所有的具体运动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因此拳学必须要具有以下性质:客观性、唯一性、涵容性、周延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首先拳学是表达人体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的。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是表达物质在一个特定范畴内的运动规律。作为规律来说,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发现客观规律,而不能创造客观规律。就象牛顿看到苹果落到地上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这个力学定律在牛顿发现它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同样道理,拳学所揭示的运动规律也是先于认识而存在的。拳的运动规律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不管您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也不管您是属于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它都同样地存在于您的身上。它是人身固有之本能。因此我们说拳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拳学是属于全人类的。

拳学作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来说,它又是唯一的。芗斋先生说:“学术才是宇宙神圣,是公有师尊”。因为世界是一元的。所以这个“公有师尊”也只能有一个。就象三角函数一样。尽管它是由三个数学家在世界三个不同的地方各自单独发现的。但他们发现的内容是一样的。因为客观规律只能有一个。不可能每个人发明自己的三角函数。拳学当然也是一样,也只能有一个。这就是客观规律的唯一性。

  从逻辑学角度来说,“拳学”是指关于“拳”的各种理论的总和。它表达的是有关拳的整体理论。整体是由许多部分共同组成的。如果只从单一角度来讨论拳研究拳,那么看到的只能是拳的部分真理。我们在肯定拳学的这一部分真理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其他部分的存在。因此我们要在肯定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不能象“盲人摸象”一样,尽管每个盲人摸到的都是真实的大象。但他们都是仅从某个角度去揭示真理,所以得到的真理是局限的。如果只执着于自己的一己之见,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在同一的拳学体系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互相协调互相融通而没有矛盾的。它们又同时受到总体理论的收摄。因此完整的拳学体系要能涵融一切关于拳的认识。

再来说说拳学的周延性。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具有完整的立论性质。我们知道凡是立论的成立,它必须是周延的。而悖论的成立,则仅须一例。也就是说,您要建立完整的拳学体系。它必须适用于武术即人体运动的全部内容,不许有一例外。再者我们对拳学内容的表达也必须要用命题形式,而不能使用否命题形式。道理很简单,如果用否命题形式,仅指出什么不是,什么不对的话。那么尽管您说的都是真的,但由于您所否定的内容正是拳学真理范围以外的事,更由于“不是”、“不对”的情况是无限多的,您也不可能全部列举出来。所以对拳学理论的建立并没有起到能立的作用。这也是建立拳学体系的逻辑学要求。当然也是讨论拳学理论问题时必须具有的逻辑学常识。

我们知道拳学是涵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边缘学科。因此拳学的建立,不但不能与已知的科学原理发生抵啎。而且要同它们保持融通互证关系。一切拳学理论,必须同时具有自然科学的可实证性和人文科学的可理解可感知性。这样才能保证拳学的科学性。才能不堕入主观臆想的唯心主义误区。

拳学体系内部也要保持完整的系统性,不能使本体系内部的理论发生矛盾。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拳学体系,从宏观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训练实践,要做到上通下达,上下贯通。具有系统内部的协调统一性。

明确了拳学成立的条件后,我们就不能再满足于对一招一式、一门一派的正宗传承了,也不能再满足于对前辈只言片语的心得体会了,更不能满足于仅从单一视角进行的理解和诠释了。再也不能陶醉于一己之得的满足感里了。

千百年来,武术门户之争一直无休无止。看当今,除了过去已经存在的各家各门各地各种数不胜数的武术种类外,还在不断地创出新的门派和新的拳种。使得武术变得更加繁杂而不易了解。芗斋先生当年说:“我国拳术杂乱无章,有令人无所适从之叹,一言以蔽之遗弃精髓,僅守糟粕而已。”中华武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迫切需要走上健康的科学道路。

那么我们又如何去面对花样繁多的中国武术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前人的思想方法。

20世纪上半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在回答人类语言是什么模样这个问题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索绪尔语言学的全部思想基础,就是确认语言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形态的符号系统。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严格限制于不依赖个人的语言系统,不要陷入语言的具体表现——千差万别的言语的迷宫。这就是说,尽管人类的语言是千差万别的。但它们都是遵循一定的结构形态,也具有它们共同的运动规律。您如果想要了解语言的本质的话,就不要被它千差万别的表象所迷惑。过多的强调个性会对共性和本质的了解带来不利的影响。要透过这些表像去认识它的本质。同样,武术这个民族形式体育,尽管它的表象也是繁杂的,这些繁杂的现象只是人体运动的不同式样而已。作为人的运动来说,其中必定含有人体的共同的运动规律。因此我们必须要透过武术繁杂的表面现象,对人体运动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求找到代表武术运动本质的普遍规律,从而建立完整的拳学理论体系。

这里要介绍的另一位是中国隋朝的佛学大师智顗(538-597)。他当年面对纷繁的佛学法门,各家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虽然都说明了某一方面的道理。但互相不能沟通,造成了认识的障碍。为了不封执于一家之义,掏练一切偏蔽,使各义理不相妨碍而达成融通,最终引向和谐完美的境地。他本着“至道归一,精义无二”,“局之则非,会之则是”的和会宗旨。创造性地运用了判教方法。终于使佛学形成了完整的学术系统。

判教方法是在综合的意识下,把各种学说加以了解和消化,依照一定标准,把各家学说安置在一个序统中,有系统地排列开来,使成一个顺序过程,从而使各家学说都能统摄于某一范式之中。所有学说形成圆融统摄状态,不致产生矛盾。从而达到学理完备的目的。

判教之成立,一般都不外乎两个条件,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判释标准,二是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对所有的认识做出统一的序统。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

佛学判教形式虽然是过去时代的产物,但其以判教来统摄各种文化的思想方法,已构成中国学者消化各种文化的基本范式。其所运用的思想方法,仍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拳学的建立,也需要有一个能对所有武术内容进行评价的判释体系。这就象人们为了进行物资流通,就必须先要有个统一的度量衡。人们要做房产交易,就必须首先要有个房产评估标准。否则就无法进行正常交易。也好象分数运算,不同分母的数值,必须首先经过通分,求得一个公分母。运算才得以进行。同样道理,为了对所有的武术内容进行统一的分析认识评价。我们必须首先要建立共同的武术评判体系。为了引起武术界对建立武术判释体系的广泛关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意、二道、三阶段的武术判释方法”(简称:武术一二三判释法)在这里简要地介绍给大家,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研讨,早日创建科学的武术判释体系。使拳学的理论大厦获得一个坚实的基础。

“武术一二三判释法”内容如下:(详细内容请参阅我过去的作品)

一意:因为人的一切行为皆是在意识活动笼罩下进行的。所以以人的意识活动作为研究认识所有武术内容的共同切入点。

二道:理性和觉性是两条人类认识世界的共同道路。因此从认知方法上,可以分析认识所有武术门类认知拳的具体方法。

三阶段:认识客观、认识自己和认识的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认识发展规律。以这三个认识阶段来划分各种武术门类所处的认识阶段。以此来理解他们对拳的不同诠释角度。从而达到理解他们所表达的内容。

中国荣获二零零八年世界奥运会主办权的喜讯传来,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当此时,扪心自问,我们中华武术将以何等姿态去面对这一盛会呢?我仿佛又听到了芗斋先生和老一辈武术家们在向我们发出 “拳学” 的呼唤。
谨以本篇表达对父亲和老一辈武术家们的缅怀和敬意!
范舜平先生对本文提出不少有益的意见,在此谨表感谢!
时在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日    韩竟禹作于珠海香洲成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