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拍卖有限公司:肃毒局“非人为”错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22:42
肃毒局“非人为”错误  

  看了关于肃毒局少报被捕人数的新闻,惊讶之余,笔者更对新闻中肃毒局的几点解释感到遗憾。

  新闻披露,中央肃毒局在过去三年少报嗜毒被捕人数2427人。其中,初犯嗜毒者少报1987人。这一错误,使得这两个关键性的指标数据,从逐年上升被错误显示为“持续下降”。

  问题是由于肃毒局三年前更换电脑系统“造成”的。新系统在计算每季被捕人数时不包括未结案部分,而到下一季统计时,又未纳入这些上季未完成,如今已结案的数据。肃毒局表示,这一错误“不是人为的”,即使发生,也不会影响案件的调查。

  对于肃毒局错误“非人为”的解释,我个人感到震惊。任何电脑系统都是人设计出来的。这个在数据计算上的缺陷,首先是设计出了问题;其次是在交付使用前,验收测试出现疏漏。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人为疏失”,电脑系统自己是不会出错的。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对于这一电脑系统的错误,肃毒局用了三年竟然都没有发现。难道出错的数据无关紧要吗?

  根据肃毒局的解释,这一错误不会影响案件的调查。如此看来,这个数据好像真的不重要了。但我们都知道并非如此。出错的是关于被捕人数的统计,当然不应也不会影响案件的调查。但这一统计数据的用意,在于掌握毒品问题的整体趋势,以及肃毒行动的绩效等。

  毫无疑问,这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指标性数据,否则也不需要定期通报了。它不仅可以影响警方资源的分配、策略的调整等等,也可以警示全社会有关毒品问题的严重程度。数据错报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在个别案件的调查,而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层面以及警队的形象。

失察三年,可以容忍吗?   在工作中,错误总是难免的。有些错误可以容忍,有些错误却不能容忍。比如电脑系统的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对系统的测试也不总是万无一失,一些正在使用中的系统仍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那也是常有的事。但对于一个可能造成全局性影响的统计错误,肃毒局竟然引用了三年都没人察觉,这样的错误可以容忍吗?   据报道,当局是在今年3月才察觉有异,原因是情报部门发现毒品供应越来越多,执法部门也进行了更多突击行动,但被捕人数却不升反降。于是当局展开调查,终于找出了问题的根源。

  根据所公布的数据,同样的“异状”应该不仅仅发生在今年3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过去三年中,肃毒局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员,居然没有一个人察觉到?

  平心而论,普通警员能够发现这一错误的机会并不高,尚情有可原。然而负责情报分析以及统揽全局的高层级官员,竟然没有察觉数据变化之间的矛盾,无法根据警队行动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经验,及时发现电脑数据的问题,那就很难说得过去了。

  据《联合早报》报道,中央肃毒局已公开致歉,并表示将对这次失误负上全责。但奇怪的是,他们同时也将这起事件归类为“统计计算过程的失误”,而“不是人为疏忽”,所以没有人被惩处。这样的说法和处理结果也令我感到费解。既然要负全责,那为什么没有责任人、也没有人因此受处罚?没有处罚的负责也算负责吗?这样的问责制会有效吗?

  如果一个重大错误没有找出责任人,也没有“人为”疏失,那公众怎么能够相信同样的错误不会再发生?既然肃毒局已经表示要对错误负上全责,那请问肃毒局的最高负责人应该负起什么责任?

  《联合早报》新闻提及,今年2月肃毒局前局长退休,新任肃毒局长接棒。3月肃毒局就发现了问题。所以严格来说,这一错误与新任局长无关。但即便人员离开无法问责,起码也要把责任归属搞清楚、弄明白。这是问责的首要前提,而不应该用统计失误没有影响查案、错误是系统而不是人为疏忽造成的来搪塞、应付。

  吊诡的是,电视新闻中还提到当局的一则澄清,说此事同全国大选和总统选举无关。   原本这不是我所关心的。但看到有关当局对事件的处理后,我却担心此事很有可能会与下届大选“有关”。道理很简单。出了问题后,越是责任不明、处置不力,所需负责的层级就会越高。而且,问责宜早不宜迟。如果拖到大选,最后又要什么人为此付出政治代价,那或许也不是人民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