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户口在北京买房:《新闻联播》变脸与更换主持人有什么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3:09:46

昨晚,央视承诺改版的第一个大动作和观众见面:《新闻联播》的两位新主持欧阳夏丹和郎永淳正式亮相。在昨晚的《新闻联播》首秀中,欧阳夏丹短发修得更显利落,身着一件白色西装外套,里面为一件银色打底T恤,这个被网友点评为有点“小清新”的感觉;郎永淳则和主持《新闻30分》时的打扮没有太大变动,依旧为黑色西服配一条斜条纹领带。《新闻联播》播出后仅半小时内,新浪微博上关于《新闻联播》换新主持人的微博就已超过16万条。

其实,《新闻联播》变脸与换新主持人没什么关联。因为电视主播行业就是窗口行业,起用年轻、漂亮、帅气的新主持人,是很常规的举动。如同军队,为了确保部队的活力和战斗力,必须保持士兵的年轻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是这个意思。还有演艺界,明星也是经常更新的,因为没人愿意看老麻卡喳眼。空姐、饭店服务员也需要经常更新。不能说,换上一拨新人,就革新了,就变脸成功了,就发生了什么质的变化。革新不等同变脸,变脸也不等同换几个新面孔。更何况欧阳夏丹和郎永淳也并不是什么新人,他们俩早在央视《晚间新闻》和《新闻30 分》里当主播多年,人们对他们的面孔并不新鲜,所以,有网友表示,可能是先入为主,“一不小心就让人有是在看《晚间新闻》和《新闻30分》的感觉。”

央视承诺《新闻联播》变脸改革,当然不指是换两个新人,还包括改换片头、和改变文风、增加更多民生新闻三大版块。其实,即使这样仍然算不上什么革新。充其量不过是做一些业务改进与更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改革这词这经常被滥用。一些自称是改革,其实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就如同一个人,他想洗心革面,重新作人,可只买了套名牌服装包装自己,那不过摆样子蒙人罢了。真正的改革不在形式和外表,而是在内在的体制与机制的变化,原则与方针的更新。央视《新闻联播》是需要改革与新生,但绝对不是形式上的变脸,人员上自我更新这么简单。

央视《新闻联播》是计划经济时代央视创立的新闻节目品牌。计划经济年代,新闻被宣传部门控制的很严,所以,《新闻联播》基本是大好形势、建设成果的集合,其实就是“喜讯联播”。可那个时代比较清廉,政府的信誉高,官员们提供的数字不是很离谱。天天看看国家建设的好消息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个时代的坏消息,比如各类事故啦、群众意见啦、各种犯罪啦,也不隐瞒,而是通过文件和内参下达或者上报。两方面的消息合一块接近于真实。可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后,放开搞活,政府不在控制一切,而是引进竞争机制,国企下岗、农村破产出现三农问题,食品安全、矿难事故全出来了,你央视还“好闻联播”,就不真实,不公道了。特别是出现官场腐败后,官员提供的数字大打折扣,有的就是杜撰的,可你央视《喜讯联播》如故,自然越来越没人信了,而反面的消息却不胫而走。新闻丧失了真实性就没有了生命,而真实的新闻却通过传闻和网络无孔不入。

最近央视《新闻联播》确实进行了一些改进,如“走基层”节目版块的出现,特约评论员的出现,及对各种事故的现场报道,但仍然让人感到是在捡好听的说。颂歌多,揭露少,在有意回避许多问题。仍然是只看手心,不看手背。民不可欺、众不可骗。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你不揭露阴暗面,不说坏消息,难道坏消息就能隐瞒住嘛?如果央视在今天资讯发达的社会,仍然“好讯联播”下去,与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

实现《新闻联播》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报道,应该是《新闻联播》最起码的改革目标,用换两个年轻漂亮的主播是替代这种变革,太小儿科了。而《新闻联播》最根本的改革应该是在立场上,即应该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联播新闻”,而不是总是用官方意志“代表”人民的口气说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这句话的流行,就是官方强制民间服从他立场的一种典型表达。赤裸裸地使用统治者的立场播报新闻,是《新闻联播》之大忌。

当然,对央视《新闻联播》从更换年轻的主播,到字幕和新闻架构发生的变化,也有赞扬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节目主播雨亭就评价:字幕变得更显时尚了。细心关注内容的网友则表示,百姓新闻上头条,关注领导就三条,比较难得,“新闻内容更平实,角度更真实,描述更翔实,感觉更踏实了。”可中央广播电台也是官媒,属于“央播”,与央视是一奶同胞,他的评价更好像是官媒自托自的一种方式,反正他代表不了我的认识。央视《新闻联播》变脸也好,改革也罢,必须得到人民群众普遍认可才算成功,变相自吹自擂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