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味道甜品:《读者》 - 八千里路半橱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1:28
出处:《静水流深》作者:赵万里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八千里路半橱书

赵万里

韩羽画过《三个和尚》,他自己就像一个和尚,沙和尚。见到他的第一眼,耳边就响起一个声音,那是《西游记》的主题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不过韩羽的担子里挑着的,一头是他的八千里路,一头是他的半橱书……
“半橱书屋”是先生的书斋名。说起来,还有一段典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先生客居天津。正是物质匮乏的年月,为了给自己的藏书找个安身之所,他找来几块木板,依墙就势,搭了个三层的简易书架,只不过那时“家底儿”有限,将所藏图书尽数上架,也不过一层半……
如今,老先生坐拥书城,但“半橱书屋”斋号依旧,一如他淡淡浅浅的布衣本色。对此,他悠悠然吟出一联:一杯苦茶闲胃醒脾,半橱杂书游目骋怀。“半橱书”虽说寒微了些,却透着股子不卑不亢的底气。其实,人生有半橱书也足够了。古人曰,半部《论语》安天下,半橱书便是那半壁江山啊。
浪里淘沙,沙里淘金,江山淘来不易。在老友中间,韩羽爱书的怪癖,与其怪味的书画一样享有盛名。曾经,徐光耀先生就和我说起过一桩趣事,说他简直不忍看韩羽在书店里挑书的那份仔细,边边角角一丝的折皱也心疼半晌,好不容易淘来了,又生怕翻看时损了书页,索性跑到图书馆去借阅。他就借读过我的书,徐先生笑着说,可书还回来时,让我心里一惊,崭新如初,我甚至怀疑他读没读过,考考他吧,谁知他竟眉飞色舞,倒背如流……
和他作艺为人的达观从容相比,韩羽对书的这份感情,太过执着,甚至不那么超脱。现在想来,人生的种种不超脱,大概还是源于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匮乏与伤痛。对于自幼好学而又不得不过早辍学的韩羽来说,书,又怎能不成为他生命中最珍爱的收藏。韩羽十四岁那年,家乡聊城战乱,城中十室九空。一次,他和伙伴们跑到一家被废弃的大书局,对着满屋子的“无主之书”,韩羽自言那一刻感觉饥饿得几乎晕倒,心跳发烧如同得了疟疾。事隔多年,他依然记得,当那一摞摞簇新的书陡然间堆满了他的案头床脚时,他是怎样地啃着红薯干,灌着凉井水,摇头晃脑地吟着他的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情痴如此,才有了特殊岁月里苦苦的淘洗,有了故纸堆里、废品站前甚至造纸厂化浆池旁那个“幸运搜索”的身影。有了书,便有了大千世界,有了万象风云。那时,白日里在“学习班”打坐,他心里渴念的却是暮色降临,寒鸦归巢,拭亮灯盏,清心净手,便可以做贼似地读书,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了……
说起过往的岁月,先生颇多感慨,当艺术被绑负上沉沉的十字架时,也就走失了自身的心性与魅力。与其做个千人一面的画匠,倒不如做个撞钟的和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也就是从那时起,韩羽笔下的人物有了精气神儿,得了淳厚的骨血和天真的精髓。气壮如牛的泼皮牛二,篱外画蔷的红楼藕官,对镜自拜的书生易洞,虎背熊腰的二八佳人,纷纷从书中来出来。更有那待月西厢下,莺莺跳粉墙;洪洞的苏三不去起解,却和玛丝洛娃唠起嗑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管它中外与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