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刻字厂:荣获北京市科技一等奖的冯亦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6:14:49
今年5月26日,200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在北京会议中心揭晓,冯亦璞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类创新药丁基苯酞的研究”荣获一等奖。
著名神经药理学家冯亦璞,1933年5月13日出生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先后在尚志小学和慈湖中学就读。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并获学士学位。曾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药理系和加拿大阿伯特大学生理系进修、工作。作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导,已培养了7位博士生和2位硕士生。她长期从事精神、神经药理、心血管生化药理、肾上腺素受体药理、脑血管病和神经药理方面的研究。有“去甲鸟药碱(附子一号)的研究”和“肾上腺素受体放射配基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二项科研成果分别在 1982年、1986年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乙级奖。有两项发明专利(芹菜甲素作为制备预防和治疗脑缺血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和丁基苯酞在制备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中的应用)已获批准,均为第一发明人。
冯亦璞研究员在国内开拓了脑缺血药理研究领域。她历经20余年的研究,在整体动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证实了恩必普治疗脑卒中的独特作用——“重构微循环、挽救半暗带”。先后发表文章近百篇,在SCI上可检索到的多达40余篇。在多学科配合下,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   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创新药丁苯酞(化学名为丁基苯酞,商品名为恩必普)。经药效学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丁基苯酞与国内外同类产品不同,它是一个既能改善脑血流,又具有阻断脑缺血多个病理环节(多靶点)的脑保护药。它源于天然植物,其活性成分丁苯酞,最早是在南方水芹菜籽的提取物中发现,后经人工化学合成。经过多期临床试验,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低。于2002年9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一类新药丁基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2005年2月获“准”字号批文,这是脑血管领域的重大突破。
脑血栓又称脑中风、脑卒中,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600余万,每年新增患者200万左右。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占发病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幸存者中致残率约为75%。已与心脏病、恶性肿瘤并列 “三大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四高”特点。全球首个专门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化学新药--恩必普,现已由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和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制和开发,并推向市场。
冯亦璞教授研发的恩必普,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化学新药,也是我国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物,有望解决脑血栓这种常见多发病的治疗难题。已列入2004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恩必普的上市,开创了一条从天然植物中筛选创新药物,进而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生产的成功之路,标志着我国创新药物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冯亦璞教授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年初应邀参加了在京慈城籍人士座谈会,共商慈城发展大计,并愿为家乡建设尽力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