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商家版5.3.3安卓:【毁人不倦】词语还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31:11
    

感冒

 感冒一词今天虽然是医学术语,但是翻开中国国代任何一本医书你都找不到这个词。因为感冒这个常用语最初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地方晚上需要人值班。如果有人不想值班,就会在请假簿上写“今日腹肚欠安,免宿”的字样,就是说今天肚子不舒服,就不在这里睡了。当然还有别的理由,这些理由也当不得真,只是肚子不舒服这个理由用的多而已,因而人们都把这个请假簿都叫做“害肚历”。宋朝有这个规定,不值班可以,但一定要请假,但是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

 到了南宋,有位太学生叫陈鹄的,他不爱值班,但他不写“肚子疼”,写“感风”,就是叫受风了,他觉得“受”字不雅,就用“感”,而且还私自把请假簿的封面写上“感风簿”。就这样“感风簿”一直传到了清朝。清代学者俞樾又在给皇帝奏折中,把感风簿改成了“感冒簿”。这时候的“感冒”是个合成词,感还是“感风”,就是伤风的意思,而冒则是“透出”的意思,感冒的意思就是伤风了还要坚持工作的意思,以博得皇上好感。没想到后来的伤风真的大面积流行了,于是感冒就成了医学用语。

  汉子

今人叫男人叫汉子,或者称赞某男顶天立地、英雄了得多用“汉子”,比如“好汉”,“是个汉子”等等。可如果在宋朝以前你说某男是个汉子,保证人家能给你一个大耳刮。因为宋之前,“汉子”是骂人话,其本意是“贱男人”、“给脸不要脸的男人”。

这里有个故事,北齐的时候,有个北方人叫魏恺,皇帝要他到青州去当长史,他不去。文宣帝高洋火了:“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高洋很生气,给魏恺官他居然不愿做!这里的“汉子”是北方少数民族对汉人的蔑称。第二天高洋宣召魏恺觐见,对魏恺说:“你从赐死和青州长史中任选一个吧。”魏恺也是个杠头,回答道:“有权力杀我的是陛下,不接受长史的是我这个愚臣,我一切听从您的诏令。”弄得高洋哭笑不得,只好对别的大臣说:“何虑无人作官职,苦用此汉何为,放其还家,永不收采。”这是出现“汉子”一词,毫无疑问是贬称,是贱男人的意思。

《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今人谓贱丈夫曰汉子 ,盖始于五胡乱华时。”到了宋代,汉子则成了男人的统称。而到了明清,由于男人的统称颇多,汉子一词渐渐用的少了,人们则把汉子当做“大丈夫”“大英雄”等褒义词来用,直到今天。

  

耗子

老鼠为什么叫耗子?以前我看一些书说的是“耗子”是地方方言,是对老鼠的另一个称呼,我认为不对,因为耗子一词是有很正统的来历的。

《梁书张率传》有记载,南朝齐梁文学家张率性情宽厚,有一次他派下人给老家的人送了3000斤大米,可是老家的人接到的大米竟然少了一半。张率就问这个下人怎么回事?下人说:“雀鼠耗也。”意思都叫鸟和老鼠吃了。张率闻言大笑道:“壮哉雀鼠!”意思是说这些麻雀和老鼠也太厉害了,居然消耗了一千多斤米!不过张率笑过之后,并没有追究下人的贪污行为。后来人们就把正税之外附加的钱粮戏称为“雀鼠耗”。“耗子”这个称谓中的“耗”即由此而来。民间出于对苛捐杂税的痛恨,因而把老鼠称作“耗子”,而这里的“子”就是“子鼠”的子,也有代表老鼠的意思,这样“耗子”一词就成为老鼠的正式称呼。人们所以如此称呼,就是希望它们嘴下留情,不要“耗”得太多,以免“雀鼠耗”全都转嫁到百姓头上。

  

呵呵

我QQ聊天没话说的时候多用“呵呵”,很多人以为这个词很现代,其实不然,“呵呵”一词起源很早,而且宋代的时候,“呵呵”一词还一度成为时代流行词,类似于我们现在“恐龙”“美眉”“菜鸟”“给力”“悲催”之类的。

“呵呵”一词最早见于史料,是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把石韬杀了。石韬下葬的时候,书中记载“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可见“呵呵”当然就是大笑声。因为后赵是羯族所建,因此我推测“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

到了唐代,这个词根本不在日常生活中流行,但是有人把它用在诗词上。《唐诗三百首》里面就有三处用“呵呵”,比如韦庄的《菩萨蛮》:“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到了宋代,“呵呵”一词便被人们用在书信当中,苏东坡经常用,比如《与鲜于子骏》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与文与可》中:“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与陈季常》中:“公无多奈我何,呵呵。”等等,正因为苏东坡用的多,因而后人都说是“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其实根本不是。就算不说唐人把“呵呵”入诗,就说宋代的欧阳修早在1039年《与王几道一通》的信中就用到“呵呵”,那时候苏东坡才三岁。

  

疆场

疆场这个词很明显是个古代词汇,但是在元代之前却根本没有这个词。因为疆场是个错别词,被人们一直误用至今。

疆场就是“战场”的意思,但是古人说“战死疆场”“喋血疆场”却不是这个词,古人都叫“疆埸”,注意,埸这个字念yi,第四声,他可不是场的繁体字“場”。疆与埸都是“田地的界限”的意思,大的“田界”叫疆,小的“田界”叫埸,连接起来用“疆埸”就是我们今天疆场的意思。比如《诗经》中有“疆埸翼翼,黍稷彧彧。”《左传》里这个词更是比比皆是,一直沿用到元代。元代的时候,可能是蒙古人的汉语水平不高,再加上马虎大意,很多人就把疆埸,写成疆場,把“埸”当做“场”的繁体字,而后清朝人也不懂,就随大流,一直用到现在。其实,“场”的本意不是田界的意思,古代祭神的时候,筑起的土堆叫“坛”,而剩出来的空地叫“场”,和“田界”不搭边。

  

楷模

众所周知,楷模就是榜样的意思,值得学习的人或事被称为“楷模”。但是为什么叫楷模,可能很少人知道。这两词是两个单独的词组成,各有各的意思。先说“模”,“模”原本是上古时候有记载的模树,据说模树的叶子春天是青色的,夏天是红色的,秋天是白色的,冬天是黑色的,这四种颜色加上黄色都是古代的正色,称“五色”。因而周公死后,他的坟地种满了模树,代表“正”的意思。

而楷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连木,黄连树最早生在四川,它的特点是别的树茂盛的时候它反而像一个枯树桩子,到了隆冬时节,别的树都落光了叶子,它反而发芽长出了茂盛的枝条。四川人称作“楷木”。楷树的这种特性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这种树不同流俗,众树茂盛它隐退,众树蔫了它茂盛,直道而行,这正是圣人的写照,因而孔子的墓上都种满了楷树。

后来,明朝人叶盛写了一本书,叫《水东日记》,上面专门考证了楷树和模树的事情,此后,人们就把“楷模”当做一个词用,就是今天的意思。也许将来我死了,坟前种满白桦树,估计后人就得把这个词改成“楷模桦”,哈哈。

  

马路

一说马路这个词,可能很多人以为马路原本是马车走的路,现在的各种词典上更是都把“马路”解释为古代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并例举《左传昭公二十年》中的一句话作例子:“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这种解释属于望文生义,并没有理解“马路”之“马”到底是什么意思。

马路之马和“马”本身关系不大。马路真正的意思是大路的意思,“马”经常被古人用作“大”的代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章太炎在《新方言》中说“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可见马是形容词,当“大”解释。咋会这样?这是因为远古时期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仅仅选择了六种动物作为驯养对象,称为“六畜”,分别是马、牛、羊、鸡、犬、猪。这六畜中以马的体型最大,因而人们经常用“马”形容大。比如马蜂,就是大黄蜂。马船就是大型官船。马枣指的就是山东大枣。但是马桶可不是大桶的意思,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