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制作鱼缸过滤器:炒作成本与A股底部的两大法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08:33

炒作成本与A股底部的两大法则

2011-09-24

玉名投资家园


  什么是底部?股市说白了就是三点,资金、赚钱效应与赢利模式,一切问题的背后都是这三大因素在作用。包括底部也是如此,很多股民将估值、点位看作是底部,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并不能够真正带来实际的赚钱效应,赚钱最简单来说是买卖间的差值,兑换为一个要素来说就是成本,成本越低收益越高,因此可以说底部就是市场成本低到足以诱惑所有资金的时候而形成的,这就是玉名在《股市钱规则》底部篇的主要思维。
  一般来讲,诸如美国等成熟股市,采取的是真正的市场化管理,尤其是存在严厉的退市机制,很多上市公司从新股发行开始就对此很忌惮,因此一旦低迷,新股很少发行,因为卖方觉得此时市场估值过低不划算,得不到足够的资金还会造成比较差的形象,很容易带来股价低迷而引发退市危机。但在A股,越是低迷,越要加速发行,还越是要上大盘股,想想去年的农行,想想今年的中国水利,谁都怕捞得慢了,捞得少了。A股表面上是“市场化”的新股发行,但实际上还是审批制,管理层审核,基金与机构定价,股民和二级市场根本没有说话和约束的份,尤其是没有退市机制,再差的公司只能够上市就先捞了一笔,随后哪怕再差也能够卖壳再捞一笔,还不算这期间的融资与增发等圈钱收益,所以这就形成了玉名《股市钱规则》书中提到的“交易成本怪圈”群体和“IPO发行受益”群体,而他们就完全控制了市场,这其中也包括国家和交易所。所以从中个角度来看,我们会非常理解,为什么上海的十二五计划中提到了要保持高速的扩容速度等言论。
  数据显示,2001年6.14日,沪指如破2400点时,流通市值首次达到1.63万亿元,随后市场出现了大调整,显然是炒作成本过高,导致资金无法维系而下跌;而到2005年6.6日,沪指创下998点低位时,流通市值跌至8779亿元,仅为峰值时的53.89%,也就是说,流通市值跌去几近一半,于是在股改和汇改两个资金面大利好的刺激下,一波大牛市喷薄而出。而在2007年10.16日,沪指6124点时,流通市值为8.72万亿元,又是一个典型的炒作成本超出资金承受范围而形成顶部;在2008年10.28日,股指一路狂跌至1664点时,流通市值也相继下滑,跌至3.80万亿元,仅占高峰时的43.58%,也就是跌去近六成,那么在4万亿元投资拉动的刺激下,行情再次启动。
  通过这组数据股民应该能够体会出两点关于底部与炒作成本的信条:第一点就是玉名反复提到的“股市钱规则”底部提到的,只有资金面出现重大变革才会构筑之前无法形成之底部,因为股市上涨说白了就是靠资金推动,没有庞大的资金后盾,底部就是一句空话。第二点就是炒作成本降低,什么是底部?那么需要为什么会下跌,原因就是资金无法支撑股价,换句话说维系股价的成本过高,所以资金选择撤离,这样随着炒作和维系成本的降低,重新进入到资金与赚钱效应正相关后,自然就会形成底部。那么什么是炒作和维系成本呢?简单来说就是流通市值,因此历史上的底部都是随着股指的下跌,流通市值也不断萎缩,到一定极限时随着资金面的变革,引入巨量资金,从而形成底部。但问题是,如今股市调整了3年,但市场流通市值在降低吗?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仍在18.45万亿元的高位,比峰值时的20.5万亿元基本没什么下跌。而这些是谁贡献的,就是持续的发行新股和大小非解禁,市场流通市值是在快速扩张的,这样尴尬就出现了,市场虽然在跌,但炒作成本不减反增,又没有得到资金,那么连续缩量而没有低价,连续下跌、估值很低而没有形成底部,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