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深加工产品:高风亮节昭日月 千古英名垂汗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11:07
高风亮节昭日月 千古英名垂汗青

----曾祥裕拜谒合肥包公墓随笔(安徽风水考察记之九)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无论从他做为一代忠臣,还是为人子或为人父,包公都是是矗立在中国人心中的楷模。我安徽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省会合肥市,因为就是想了却拜谒合肥包公墓的心愿。

    5月14日清晨8时许,从我所住的马鞍山安徽地震局招待所走路不过10分钟,就到了包公墓园。这时,天空飘荡中菲菲细雨,也许还早,墓园空无游客人影。

     包公为何深受中国人敬仰?

    墓园南临芜湖路,北近包河边,东靠亚明艺术馆,西接清风阁。墓园掩映在苍松翠柏丛中,总面积1200平方米。“铁面贮黄泉,清声远播,墓侧常开三宝铡;赤心化紫气,明镜高悬,民间永念一青天。”的楹联寄托着人们的崇敬和怀念。

    后人有识之士这样评价道:“ 包公的官职,不能算高,最高不过是枢密副使(中央主持军政工作的副长官),这在当朝的官僚中,远不及富弼、韩琦、文彦博等人显赫;论舞文弄墨的才情,显然也不及同一个时代的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等人的出类拔萃;而且,在当时改革的潮流中,其理论和实践的建树,更无法与同期的范仲淹和王安石等人相提并论。可是,就是这位看上去并不特别显赫的封建官员,却能够在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中脱颖而出,成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深有影响的一位人物。这其中的奥妙,在吴奎为我们提供的包公墓志铭中,便可窥知一二。
  孝亲不为扬名,忠君不为显才,心中意中“无欲”,这便是包公为官处世最基本的态度,也是他能成就为千古英才的根本所在。”
    
  从宋人笔记和府州方志上的记载看,包公逝世的消息报到朝廷,宋仁宗赵祯悲痛不已,竟停止办公,辍朝一日,亲自赶到包公家中吊唁。当他看到披麻戴孝的包绶年仅五岁,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感叹道:“包拯一生公而忘私,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谋求福禄啊!”
  包公的灵堂,设置在京城开封的御寺大相国寺的附近。前来瞻拜祭奠的文武百官、各界父老,如潮水一般,络绎不绝,在门外排起了长龙。开封百姓,扶老携幼,纷纷拥出家门,自发地汇集在大街小巷,或捶胸顿足,或摇头叹息,好像包公一走,大宋就失去了擎天大梁。开封上下处处可闻衷泣之声!
  包公工作过的端州、陈州、雄州、霸州、瀛州、扬州、池州等州府,无不沉浸在一片衷痛之中。
  噩耗传到包公的家乡庐州合肥,合肥城更是万人空巷,自发地云集到包公少年时读书的包河香花墩,“莫不感伤”,“哭声尽衷”。
  那段日子,华夏大地莫不被阴云笼罩,真是天地动容;举国上下,官民同悲,衷声遍野。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宋仁宗为表彰包公的忠诚和建立的功勋,加封包公为东海郡开国侯,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还根据包公孝敬父母、严肃处世、清廉刚直的一生,又以“孝肃”二字定为他的谥号。

    包拯一生流传下来的, 只有这一首诗: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虽吉光片羽,却可以看作是包拯的官箴,而他终其一生都是在履践着这一信条的。
    我生长在新中国,无法感受包公逝世时,那个时代人们对包公的敬仰和悲伤氛围,只是在周恩来总理逝世时,我已成人,感受到了举国同悲的气氛,心灵有一种震憾。“人民总理人民爱”至今让我们深切怀念周恩来!

     包公墓园非原坟墓所在地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重建包孝肃公墓园,只是依据史料有关记载和原包拯墓发掘资料设计,园内建筑按宋《营造法式》建造的。墓园建筑由西向东排列,主要建筑有高4.2米、宽10.5米的大型照壁;有标表等级的高度为6.4米的子母双石阙;神门为三开间二进深建筑;神门内神道两侧面是望柱、石虎、石羊、石人(文武史)组成的石刻群;专供祭祀的享堂,内设神龛,包拯神主安放在帷幔正中,视之肃然。享堂后是高5.2米的包拯墓;包拯墓北侧是附葬区,有包拯夫人及其子孙等墓5座,出附葬区拾阶而下入墓室,墓道两侧石壁上刻有仿宋《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墓室前正中端放包拯墓志铭。墓室中安放着金丝楠木棺具,内敛包拯遗骨。整个墓园四周有神墙围护,内有神道贯通,建筑群因地布局随势起落;满园苍松翠柏,碧草如茵、古朴幽静。

      我作为风水研究者关心享堂之后的包拯坟墓,屏气轻轻地走到墓前,三鞠躬后仔细考察其墓制。

        主墓的坟冢是用土堆起来的,方形,覆斗式,上面绿草如茵。墓冢依等级按宋代度制高一丈六尺。因春秋时期诸侯都是方形,后来就以方为贵。碑文是:“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墓碑为龟趺螭首,趺上按宋代度制为九尺。墓前设祭桌,置三供。祭桌四面刻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神,表示方位。

    经测,包公享堂神台和包拯墓坐山立向均为正甲山庚向;其夫人董氏墓为正申山寅向;长子包缢(潭州通判)与长媳崔氏合葬墓(甲卯山庚酉向小空);次子包绶(潭州通判)与次媳文氏合葬墓(寅山申向戊寅与庚寅之间界缝),长孙包永年墓(正寅山申向),以及包拯近裔无名氏合葬墓(寅向申向小空)。
   
   从整个墓园庄重肃穆的风格以及各墓地坐山立向,不难发现造墓者用心良苦,营造的气氛和坐山立向为空,无不寄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以及彰显包公赤胆忠心、两袖清风的品质。

  包公生前荣耀显达,但是没有利用职权谋取非分之财。临终前所警示的遗训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现在墓园竖一块石碑,上书包公临终碑文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我从墓葬区折回,下石阶数十级,即到包拯墓室。墓室位于墓冢的正下方(经测为甲山庚向兼卯酉),全长34.6米,是根据原墓发掘资料营造而成。墓室呈拱形,长长墓道的青石上,悬挂着宋代石刻拓片《二十四孝图》和《接迎图》。在盏盏螭首龙凤身踏云状的仿古灯的朦胧灯光照射下,墓道明晰可辨。端放在墓室前的包拯墓志铭盖上刻有“宋枢密副史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十六个篆字,系北宋瑞安县令文勋手笔。而墓志铭是由包拯生前同僚、密友吴奎撰写,洋洋3000多字,记录了包公脚踏实地,无私无畏,为革除弊政,为强国富民而奋斗的一生。两扇厚重的汉白玉墓门,俨然洞开,2.4米长的黑色金丝楠木棺具,安卧在刻有缠枝牡丹的青石棺椁上,棺内安放着包拯遗骨。棺椁的左右,置放着随葬品十二时神木俑。墓道上方的拱顶石刻莲花,暗藏排气孔,以保证墓室的空气畅通。刻写在边门出口的一块“铁面无私”匾额对包拯清正廉明的形象与一生作了高度概括与生动说明。

     包公原墓址风水资料

  我通过收集资料,得到了包公墓历经坎坷的有关史实。
      1062年5月,包拯病逝于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第二年8月,其女婿文效受朝廷之命为保信军节度推官,俾护丧归,“嘉祜癸卯八月癸酉日,葬公于合肥县公城乡公城里”,即今合肥市大兴集黄泥坎东北处。。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包公墓在“(庐州)府城东十八里”;《庐州府志》又称“参政包孝肃公拯墓,在县东十五里。”历代的《合肥县志》,也都有类似记载。
   
      合肥城东南十五里,史书上称其为“公城乡公城里东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就叫它合肥市郊区大兴公社双圩大队黄泥坎村生产队。现在虽说它已是黄土裸露,几无树木,在早却是草木葳蕤,松柏森然。其周遭皆为开阔的平畴之地,惟独兀兀然隆出一个缓缓的岗头,这岗头虽不似峻拔的山岭,亦无峭崖矗削的惊心动魄,然而却也地势高亢,气宇非凡。显然,其葬法符合郭璞《葬书》:“ 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垅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包氏宗谱》上, 有一幅包公墓园图,图上绘出了包公墓周边的地形,这大概就是风水先生所说的“龙脉”。

  就在这气势非凡的岗头之上,长眠着闻名天下的“包青天”包公。

     包公死后灵魂不得安宁

  一千多年来,岁月延宕,战乱不断,黄泥坎屡遭兵燹,包公墓也早就被破坏得残碑断碣。由于宋、金连年交战,包公墓园遭到了严重破坏,墓志被砸,墓室被毁,随葬品几乎被盗空。之后,包拯后裔将其原棺与墓志向西南迁移30多米。1199年3月,教授丁端祖、合肥县令潘友文在祠祭时发现,“墓园封丘荒顿”, “遂相与鸠工敛材”进行修治。会部使王补之也从国库中拨发了役工费,使工程于十月朔日修毕。重修后的包孝肃公墓,祭享有堂,墓道有门,植以松桧,缭以周墙,方一百五十米(一米合宋六尺),可见规模之大。当时虔诚拜竭的人甚众,成为庐州一大名胜。但经历了数百个春秋风雨之后,偌大的包公墓只剩下断石残碑了。
  1956年,为了保护好这座墓园,政府把它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躲过了大跃进年代的劫难。
  可是,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便疾风暴雨般地席卷而至。 作为“省级文物”理应受到保护的包公墓,自然就在劫难逃,很快遭到了令人发指的践踏。
  先是坟头被扒开,地宫上的条石被撬坏,几场风雨后,墓室内便有了黑洞洞的一池污水。接下来的是盗墓者,将可能残留的零散碎片,也扫荡一空。1973年,合肥钢厂扩建时征用基地,省、市文搏部门对包拯及其夫人亲属墓群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墓志和遗骨,墓志刻有3200余字,可辩认的有2700,所记包公生平事迹,比宋人的《国史本传》、元人的《宋史本传》要详尽得多,这对研究包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同时,揭开了自南宋战乱后800多年来有关包拯墓的种种疑传奇闻。
 

      包公墓:历经千年磨难   幸逢盛世得安息

     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文明进步,过去视为封资修的东西被重见天日。安徽当局于1985年开始对安徽合肥市包公墓园进行重建,1987年建成。

  当初选址人员立于城南一山岗上,俯视包河,绿波荡漾,西望包公祠,遥相呼应;考虑到此地南接芜湖路、东邻马鞍山路,交通极其方便。远眺蜀山,近滨淝水,以包河为特色的这片如画山水,奠定于明代,至今已逾五百年。于是选定包公再次长眠之所。 
  安徽教育学院吴孟复和安徽大学李汉秋两位教授,专门撰写了《重建包公墓记》:

  一九八七年十月,合肥市人民政府迁葬乡贤包公于城南,此处前眺蜀山,后带包河,四周柳色,十里荷香。寒泉秋菊播廉吏之清芬,朗月光风增庐阳之名胜。
  包公名拯,字希仁,谥曰孝肃,北宋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生于庐州合肥,即今市属肥东县之包村。二十八岁后从政卅多载,清正廉洁不贪财贿,明断曲直昭雪冤狱,铁面无私不徇人情,立朝刚毅不畏权贵,生时已有民谚赞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自后千年,以清官楷模,演为说部,播之弦管,情节虽多出增益,实亦其精神之发扬光大耳。名垂宇宙,气壮山河,是岂偶然哉?
  公以北宋仁宗嘉 七年(一 六二)五月,病逝汴京(今开封),吴奎《墓志铭》言以次年八月归葬合肥,其即今郊之大兴集。人民建国之初,政府即勤加保护,后以十年动乱,移葬肥东之龙山。现以龙山地远,不便瞻谒,改葬包河之南。凡所建造,皆仿宋制,墓室之外,益以享堂石阙,一一准之宋人《营造法式》。经始于一九八五年秋,完工于一九八七年秋,乃于是年九月二十六日迁包公遗骨奉安于斯。十月一日隆重举行落成典礼,省市领导暨公第二十九代孙包玉刚为墓图揭幕。各界代表瞻仰高风,油然生敬,穆然深思,励志激浊扬清,振兴中华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