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国家标准:曹劼:多挖掘战争剧中的心灵震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45:04

曹劼:多挖掘战争剧中的心灵震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10:05  环球时报 微博

  曹  劼

  究竟该多拍“抗日剧”,还是应该多用镜头回顾“欧美侵华史”?近期《环球时报》曾发表系列讨论,我认为这两种影视剧都该多拍,但拍摄这些战争剧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激起观众对历史的反思,对战火再度爆发的拒绝,这远比如何演绎“敌众我寡,仍然能够险中求胜”的套路,要有价值得多。

  一部上乘的影视作品,应当能够带给人们内心的震撼,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快感。1982年的二战题材电影《苏菲的选择》是一个经典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菲虽然有幸重回纽约生活,但战争的伤痛从没有在她身上愈合。她始终难以忘记自己当年为了生存,委身纳粹军官,却只能亲手挑选自己两个孩子中的一个,跟着妈妈活下来。

  很多人都看过另外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笔者至今印象最深的一处情节,是救助大批犹太人脱离险境的破产商人辛德勒,在接到犹太人递给他刻有“救一人等于救世界”的离别纪念物时,眼含泪水地大喊:“其实我还可以多救一个的,我原本还可以做得更多”。

  这样在不同文化国度都获得好口碑的影片,都没有多少炮火连天的大场面,更没有多少敌我之间斗智斗勇的情节,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经历了避无可避的战争的普通人内心的伤痛。这其中有失去亲人的痛,也有为自己没能早些意识到自己错误选择的苦,但无论是哪一种痛苦经历,都让人看后有相同的慨叹———如果没有战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类深挖人性的战争剧在西方远比纯粹的谍战片、战争戏更有市场。笔者在比利时和荷兰的影视剧光碟销售店里都曾看到,《辛德勒的名单》等一些“老片子”和最新上映的影片一起摆在货架上,价格不相上下。英国主流电视台至今仍然把这些老影片放在晚上八九点钟的黄金时间重播,说明这些经典影片在欧洲依旧有市场。

  真心反思历史的战争剧还能让外界对战争参与国的旧有印象有所改观。2004年,一部讲述纳粹元凶希特勒最后12天生命时光的影片《帝国的毁灭》上映,叫好又叫座。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从同胞的角度,极力用镜头还原历史,不仅记录了希特勒在柏林被攻陷前的焦虑不安,还描绘了每一个与“第三帝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面对人生终点的痛苦选择。英国和法国媒体对这部影片的评价都很高,巴黎一份影评曾这样说,“德国人用共通的人性,还原了一个失败战争罪犯的内心,这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更让欧洲人相信,德国对战争祸患的反思是用心的,是可以说服国人的”。

  反观中国影视剧创作者们对战争剧的题材定位、情节设计,就显得有些过于迎合民间传统思维定式。尽管近年也有类似《南京!南京!》这样的影片,在挖掘战争中的人性上获得国内外的好口碑,但大部分抗日剧或其他战争剧,往往都难逃“敌军连拔我国多处城池,民不聊生,奋起反抗”的模式。这其中当然还不可免俗地掺杂谍战、爱情、炮火激战、生存者回顾历史等种种商业化手法,但很少能够效仿西方在同类题材上,对战争带给普通人心灵创伤的深刻描绘。

  没有人会相信,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日军侵华战争以及国共内战等横跨两个世纪炮火岁月的中国,会找不到昔日经历者们的回忆记录、历史文献或是相关的写实小说。关键在于,我们的影视剧创作者们是否愿意割舍市场时下受欢迎的战争片套路,是否敢带着大众换换思路———看战争剧不再死守着交战双方的拉锯情节不放,而去了解更多曾经被动卷入战争的人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知道过去,知道如何去维系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感情,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作者是旅居英国的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