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餐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18:54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今天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在今天人心日益

浮躁的社会,不知有多少人还能做得到,而真正能做到者将获得人生的大境界,这样的境界也是我在当下

最希望能修为的,在我心目中最想达到的人生境界是老子、庄子那样的超然的人生,自然的人生,快乐的

人生,悟道的人生,头几天重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那一回,当刘、关、张

三人进诸葛草庐中,看到一明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句话给我很深的感触, 觉得境界特别高

远,随手记下,后来一查,这句话原来出自诸葛亮<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 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

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

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

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

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

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

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隔千年,历史的人和事早随时间远逝。然而默诵这一句,仍然

感到清新澄澈,洗净心灵。遥想诸葛孔明当年在草庐之中,必定经常久久地默对这一句话,领会着人生的

真谛。


  那时的孔明,躬耕南阳,心忧天下。在清风明月中读史,在竹林泉石旁对弈,日观风云变幻,夜察星斗

转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胸中的傲然之志和济世之才,已经在那青山绿水间浑然成就,当他离开卧龙

冈时嘱咐切勿荒废农事,此去若大业能成,那时将回来继续享受这田园之乐。这一去,矢志不渝,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作为蜀国丞相,身后未留下一分私财,留下的是千古流芳的精神,以及那一句话,时时告

诫后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是傲岸,淡泊也蕴涵着平和,淡看名利,淡看世俗,无欲无求,也无所羁勒。正因为心中无尘杂,

志向才能明晰和坚定,不会被贪念侵蚀,也不会被虚荣蒙蔽。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

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

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淡泊与宁静,这是同一种境界。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执着地奔流;群山

巍峨千年,在静默中恒久地伫立。自然早已将这种境界展现给我们,如同日夜更迭,季节流转,如同清泉

流淌,松涛起伏,一切在淡然之中,一切在平静之中。没有欲望和杂念,一切都是和谐美好而且生生不息

。这就是智慧,一种大智慧。如果人能悟到淡泊宁静的真谛,就不会再被生活逼迫,不会再因人事而精疲

力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淡泊宁静之中,是和谐和积极的心态,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当放

开生命的那些细枝末节,所向往的、所追求的那一种生命的形式,才真正地在我们前方,而不再是糊涂和

慌乱中的一时梦幻。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把“淡泊、宁静”当成消极理解是字面化解

释,就象把老庄哲学当成消极主义一样。这是曲解老庄哲学。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变化频仍,丰富多彩。

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受物质和美色影响的。坚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

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这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现在像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像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也像是一个眼球的时代,更像是一个物欲横流的

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练练书法、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

、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马上活得充实、轻松,眼前的混沌也就明晰了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实并不是什么身处庙堂,深不可测的东西,其所反映的更多的是一种人生

意境、做人的态度,其所蕴含的更多的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告诉我们,做人要淡薄名利,这样,我们的志向就会更明了,要远离世俗

纷扰,在静谧中反思人生,这样我们对人生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世间万象就会看得更高远。淡泊以明

志,宁静以致远,还告诉我们,做人当向此方向努力,淡薄的人生、明志的人生、宁静的人生、致远的人

生,其实,是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淡薄名利并不是指我们不要追求名利。毕竟,人是一种欲望动物,人生一世,不可能不需要名,不可

能不需要利。追求名利是我们人生的动力之源,有了追求名利的愿望,我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勤奋

,更加努力,更加百折不挠。但对名利的追求要淡薄,我们应该做名利的主人,但不应做名利的奴隶。淡

薄名利还告诉我们,人生一世,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事情,我们不必仅仅将自己的

眼光很狭隘地局限在当下的名利。比如对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帮助,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生美好事物以

自己的行动去维护,去弘扬,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会让我们变得更快乐,说不

定,还会让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名誉和利益。淡泊名利更告诉我们,不要为了名利而造恶,甚至从一个追

名逐利者堕落、演变为一个害他人、害社会的魔鬼,这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名利本不是什么可怕

的事物,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名利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不需要视名利为粪土,但在追名逐利的路上要

坚守正道。

淡泊以明志,告诉我们,淡薄名利与明志是一脉相通的。如果我们做名利的疯狂追求者,做名利的奴

隶,是无法明志的。明志,说得直白点,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始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

么,做什么会更有意义。明志,还告诉我们,我们的任何一个志向,要放在坚守正道上。我们的志向要变

得更高尚,更远大,更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发展。就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年轻求学时,曾经给自己明了远

大的志向,那就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总理的明志,无疑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在明志时的楷模

。试想想,一个人,如果仅仅为了将来升官发财而读书,即便他在人生的路上会有所作为,但他难以得到

群众的爱戴,相反,甚至有可能因自己极度的自私自利而走向人生的歧途,沦为人民的罪人,被人民所抛

弃。所以,我们既要明志,更要明远志,高尚的志,有意义的志,坚守正道的志。我们不能明为一己私利

私欲而造恶他人和社会的志,如果这样做,那就不能算明志了,而应该算作是利令智昏。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可能摆脱世俗的纷争和烦扰,但我们可以尽量远离。在这个世间,有太多的人

,一头扎进名利的路上而不能自拔,卷入世俗的纷争和烦扰,并且以此为乐。某些人在名利的路上,在世

俗的纷争中,不惜抛去亲情,抛去爱情,抛去人性中本应坚守的诸如良善、友爱、公平、正义等美好的情

怀,有的甚至拼掉健康和生命却始终无法回头,这其中,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有些人因得到一

点蝇头小利而得意洋洋,耻笑他人,有些人因失去一点蝇头小利,而哭天跄地,失去自我。这一幕幕世俗

纷争和烦扰的悲喜剧,哪一天不在上演?但有几人能泰然处之?也许有人会说,我们都是红尘凡人,远离

纷争,不要名利,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此语的确不假。但我要说,我们追求宁静,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

人都身处荒野之林,庙宇之中。其实,宁静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所追求的宁静,就是一种心灵的宁静,

一种精神的超脱。人们不是常说大隐隐于市吗?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大隐,但我们难道不能在追名逐利的

路上,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时时反思自我,反思人生,反思社会吗?我们的宁静其实就来自于我们的反

思。反思可以让我们少点心浮气躁,反思可以让我们多点心境泰然,深刻的反思可以让我们致远。宁静告

诉我们做人要学会超脱,而这种超脱说到底还是对名利的超脱,与淡泊名利是一脉相承的。宁静告诉我们

要坚守正道,坚持走正途,若误入歧途,甚至成为恶人,我们是无法追求到心中想要的那份宁静的。宁静

还告诉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高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而高尚的情操无疑

会让我们变得更宁静。

致远,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要努力致力于远大。志向要高远,目光要长远,不拘泥于世俗纷扰,不

拘泥于雕虫小技,不拘泥于蝇头小利。致远,同样离不开坚守正道,离不开友爱他人,奉献社会,如果我

们的致远是用来致力于让自己私利和私欲走得更远,得到更多,那我们很可能会走不了多远就跌入自己设

置的人生陷阱中。如果我们做到了有意义的宁静,正确的致远,那此刻宁静以致远也就浑然天成了。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个理解,但我宁愿坚持自己的理解。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综合而言之,就是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超脱名利,努力超脱世俗,努力做一

个明白的人,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做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不仅仅有利于自己,还要有利于他人

和社会的人,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坚守正道,坚走正途。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们至少

可以向这样一种人生境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