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友网 天气:京剧《二进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12:33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全本合称《龙凤阁》,京剧简称为《大·探·二》,是极其繁重的唱功戏,至少从我记事儿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已演了60多年。记得我上初中时,关正明先生到开封演出这出戏,我冲着先生大名,进戏院看了演出。外地京剧团到开封演出,大部分带去的是《红娘》、《红楼二尤》、《红鬃烈马》等一些容易看懂的戏,前面加演一些武打戏,像《大·探·二》需要了解许多历史知识的唱功戏是不多的。进剧场后观众依然不少,特别是那些老戏筋,听得津津有味,或击着节拍,或摇着脑袋,合着演员的唱腔,品着个中韵味。我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没有演完就提前退场了。不过那时年轻好胜,就不服我为什么看不懂这出戏?打那以后,我就在学习历史上下了功夫,从此看宫廷戏,不能说能把故事情节前前后后说得清清楚楚,但至少能理解故事的原委。
《大·探·二》这三出连在一起的折子戏,其中《大保国》剧情是:明穆宗(载垕)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蒙蔽李妃,企图篡位,李亦欲让帝位。定国公徐彦昭,兵部侍郎杨波,于龙凤阁严词谏阻,李妃执迷不听,君臣争辩,不欢而散。《探皇陵》剧情是:徐彦昭谏李妃不听,乃谒皇陵,哭拜于先帝陵前,杨波率子弟兵至,共同会合。第三折《二进宫》是本剧最精彩的一折,可以单独抽出来演出。剧情是:李良谋篡,封锁昭阳院,使内外隔绝,李妃始悟其奸,独居悔叹。徐彦昭、杨波二次进宫进谏,李妃感悟,遂以国事相托,后杨波领兵,诛斩李良。
三折戏连在一起,清楚地演绎了明朝初期在宫廷内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利斗争。这里没有武打,没有厮杀,也没有灯光布景,只用一桌两椅;除了有些历史故事需要了解外,唱词的文学性也不高,全凭三个主要演员(一生、一旦和一个铜锤花脸)的唱腔和程式化的表演交代剧情,这就是中国戏曲的魅力。
《二进宫》这折戏,演到徐延昭、杨波二次进宫进谏时,李艳妃居住的昭阳院已经被封锁,其父李良篡位之心已充分暴露,是依顺亲生父亲?还是辅佐自己的亲生儿子(即所谓幼主)?陷入两难境地。在这样危急时刻,掌握大权的徐、杨二臣敢于入宫进谏,李艳妃深感二人的一片忠诚,于是抱幼主对二人下跪哭诉愧悔之意,并将幼主托付给徐延昭,命其想办法,以保明室社稷。徐延昭力挺杨波,说他智勇双全,公忠可托。后来李艳妃听从其建议,三人遂在宫中对天立誓,并加封徐、杨,请二位扶保幼主共可托孤于他们,后来杨波斩了李良,扶太子即位,宣扬的是"忠君"思想,主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但这出戏之所以能成为京剧的经典,为众多名家所常演不衰,靠什么呢?不靠大制作,靠的是几辈京剧演员打造出来的经典唱腔,这些成套唱腔悦耳动听,精彩纷呈,成为老生、铜锤花脸、青衣所必修、必练的唱功教材。
京剧界有一句俗语:叫文怕《二进宫》。怕什么呢?京剧界向来看戏是冲着角来的,怕这出戏腔唱不好,或者唱得走了样,没人来买票。当然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三位名家演的《大·探·二》代表着当今京剧界的最高水平,依然为他们的名气所支撑。
这出戏除京剧外,川剧、徽剧、汉剧、湘剧、滇剧、河北梆子、秦腔、豫剧、曲剧、晋剧等剧种均有此剧目。河南豫剧及曲剧,大平调中往往只演《二进宫》,因为这一折是最精彩一折。但近年来,可能因为农村识字不多的不喜欢看个缘故,这出戏就几乎不见舞台演出,只在前几年的《梨园春》上,张新芳有几分钟的演出视频。《二进宫》在河南戏中除了张新芳大师的唱腔外,并没有留下精彩的唱段,该不该保留下来,本人难于发表意见。不过我搜索出张新芳大师早期演出的《二进宫》剧本唱词,连同音频也一并介绍给大家,因为在以"三小戏"起家的曲剧中,能有如此生旦净齐全的宫廷戏实在难能可贵,也可以说,是研究曲剧时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当然在此以前要介绍京剧版本的《大·探·二》及其视频了。
京剧《大报国·探皇陵·二进宫》全剧,邓敏 黄炳强 魏积军主演。
',1)">
京剧《二进宫》全剧,于魁智 孟广禄 李胜素主演。
',2)">
全剧剧本:纯文本格式
李艳妃(内白)唉!先王啊……
(宫女、徐小姐、李艳妃同上。)
李艳妃(二簧慢板)自那日与徐杨决裂以后,
看一看不觉是八月中秋。
先王爷晏了驾太子年幼,
太师爷起下了篡位奸谋。
他那里父女情全然无有,
竟把我孤儿寡母当作了马牛。
徐小姐把守在宫门口,
怕的是太师爷来把宫搜。
徐延昭(内白)大人请!
杨波(内白)千岁请!
(徐延昭、杨波、杨公子同上。)
徐延昭(二簧摇板)探罢皇灵到昭阳,
杨波(二簧摇板)宫门上锁是贼李良。
徐延昭(二簧摇板)铜锤付与大人掌,
(杨波接锤,交付杨公子。)
杨波(二簧摇板)击开宫门见皇娘。
杨公子(白)遵命。
(二簧摇板)铜锤一举双环断,
徐小姐(二簧摇板)何人大胆闯昭阳?
徐延昭、
杨波(同白)我儿休要动手,此乃(杨四公子)(徐小姐),向前见礼。
杨公子(白)小将有礼。
徐小姐(白)还礼。
(杨公子下。)
徐延昭(白)我儿启奏国太:就说徐、杨二家宫门候旨求见。
(徐小姐进内。)
徐小姐(白)启奏国太:徐、杨二家宫门候旨求见。
李艳妃(白)宣他二人进宫!
徐小姐(白)国太有旨:徐杨二家进宫。
徐延昭(白)领旨。
大人!
杨波(白)千岁!
徐延昭(白)此番进宫,将保国之事,启奏国太。
杨波(白)全仗千岁。
徐延昭(白)大人请!
杨波(白)千岁请!
(二簧慢板)千岁爷进寒宫休要慌忙,
站宫门听学生细说比方:
昔日里楚汉两争强,
鸿门设宴要害汉王。
张子房背宝剑把韩信来访,
九里山前摆下战场。
逼得个楚项羽乌江命丧,
到后来封韩信三齐王。
他朝中有一位萧何丞相,
后宫院有一位吕后娘娘。
君臣们摆下了天罗地网,
三宣韩信命丧未央。
九月十三雪霜降,
盖世忠良不能久长。
千岁爷进寒宫学生不往。
徐延昭(白)怕者何来?
杨波(二簧慢板)怕的是辜负了十年寒窗、九载遨游、八月科场、七篇文章,才落得个兵部侍郎,怕只怕无有下场!
徐延昭(白)大人!
(二簧原板)说什么学韩信命丧未央,
站宫门听老夫改说一桩:
先王爷怎比得汉高皇上,
龙国太怎比得吕后皇娘;
李良贼怎比得萧何丞相,
大人怎比三齐王。
这寒宫权当作鸿门宴上,
有老夫比樊哙、怀抱铜锤、保驾身旁,料也无妨。
杨波(二簧原板)我好比鱼儿闯过了千层罗网,
受了些惊怕,着了些慌忙。
徐延昭(二簧原板)只要你忠心把国掌,
老夫保你满门无伤,
杨波(二簧原板)千岁爷保学生满门无伤,
舍死忘生闯进昭阳。
徐延昭(二簧原板)前面走的开国将,
杨波(二簧原板)后面跟随兵部侍郎。
徐延昭(二簧原板)站立在宫门朝内望,
李艳妃(哭)先王啊……
杨波(二簧原板)又只见龙国太怀抱太子、两泪汪汪、口口声声哭的是先王!
徐延昭(二簧原板)龙国太哭的是江山难掌,
杨波(二簧原板)摆一摆手儿切莫要承当。
徐延昭(二簧原板)进宫去休行那君臣大礼,
杨波(二簧原板)学一个文站东,
徐延昭(二簧原板)武列西,
徐延昭、
杨波(同二簧原板)各自分班站立在两厢。
李艳妃(白)先王啊!
(二簧慢板)李艳妃坐昭阳前思后想,
想起了朝中事无有主张。
耳边厢又听得朝靴底响,
想必是徐、杨进了昭阳。
有几句话儿我不好言讲,
我只得怀抱太子、两泪汪汪、口口声声哭的是先王!
徐延昭(二簧原板)怀抱着幼主爷江山执掌,
杨波(二簧原板)为什么恨天怨地,假带愁肠所为那桩?
李艳妃(二簧原板)并非是哀家假带愁肠,
都只为我朝中不得安康。
杨波(二簧原板)我朝中有什么祸从天降?
徐延昭(二簧原板)你就该请太师进宫来,父女们商量又待何妨?
李艳妃(二簧原板)太师爷心肠如同王莽,
他要夺我皇儿锦绣家邦。
徐延昭(二簧原板)太师爷娘娘的父,他本是皇亲国丈,
杨波(二簧原板)未必他一旦无情,起下了篡位的心肠。太师爷忠良!
李艳妃(二簧原板)你道他无有那篡位的心肠,
封锁昭阳为的是哪桩?
杨波(二簧原板)臣七月十三也曾把三本奏上,国太偏偏要让,
徐延昭(二簧原板)你言道:大明朝有事无事、不用徐杨二奸党,赶出朝房,龙国太自立为王。
李艳妃(二簧原板)先前的话儿休要讲,
不看哀家看在先王。
徐王兄保幼主登龙位上,
我封你一字并肩王。
徐延昭(二簧原板)老臣年迈难把国掌,
要保国还是那兵部侍郎。
李艳妃(二簧原板)徐王兄年纪迈难把国掌,
转面来叫一声兵部侍郎:
你保幼主登龙位上,
你的名儿万古扬。
杨波(二簧原板)吓得臣低头不敢望,
战战兢兢启奏皇娘:
臣昨晚修下了辞王本,
今日里进宫来辞别皇娘。
望国太开恩将臣放,
放臣还乡落得个安康。
李艳妃(二簧原板)他二人把话一样讲,
倒叫哀家无有主张。
无奈何怀抱太子跪在昭阳,
徐延昭(二簧原板)吓坏了定国王!
杨波(二簧原板)兵部侍郎!
徐延昭(二簧原板)自从盘古立帝邦,
杨波(二簧原板)君跪臣来臣怎敢当!
李艳妃(二簧原板)非是哀家来跪你,
跪的是我皇儿锦绣家邦。
徐延昭(二簧原板)锦家邦来锦家邦,
杨波(二簧原板)臣有一本启奏皇娘。
徐延昭(二簧原板)昔日里有一个李文、李广,
杨波(二簧原板)弟兄双双扶保朝纲;
徐延昭(二簧原板)李文北门带箭丧,
杨波(二簧原板)伴驾山前又收李刚。
徐延昭(二簧原板)收了一将损伤一将,
杨波(二簧原板)一将倒比一将强。
徐延昭(二簧原板)到后来保太子登龙位上,
杨波(二簧原板)反把那李广斩首在法场。
徐延昭(二簧原板)这都是前朝的忠臣良将,
杨波(二簧原板)哪一个忠良又有下场?
李艳妃(二簧原板)有下场来无下场,
细听哀家说个比方:
昔日里有个潘老丞相,
李氏夫人替了皇娘。
紫竹林内生太子,
他的名儿万古扬。
徐延昭(二簧原板)困龙思想长江浪,
杨波(二簧原板)虎落平阳想奔山岗。
徐延昭(二簧原板)国太思来国太想,
杨波(二簧原板)谁是忠良哪个是奸党?
李艳妃(二簧原板)忠良本是徐、杨将,
奸党本是我父李良。
二卿不把国来掌,
哀家跪死在昭阳!
徐延昭(二簧摇板)铜锤一举娘娘请上,
杨波(二簧摇板)杨波搀起定国王。
徐延昭(二簧摇板)回头来奏一道太平表章,
老杨波搬来了众家儿郎。
李艳妃(白)呀!
(二簧摇板)听说是杨波搬兵到,
不由哀家喜眉梢。
太子交与小姐抱,
徐小姐(二簧摇板)双手付与老年高。
徐延昭(二簧摇板)用手接过大明后,
(白)大人!
杨波(白)千岁!
徐延昭(二簧摇板)你保幼主坐龙楼。
杨波(二簧摇板)用手接过龙一条,
两眼睁睁把臣瞧。
低下头来生计巧……
(白)千岁!
(二簧摇板)浑身上下似水浇,难以保朝。
徐延昭(二簧摇板)大人不必生计巧,
你的心事某猜着,
莫不是保幼主嫌官小……
(白)是与不是?
杨波(白)这个……
徐延昭、
杨波(同笑)哈哈哈……
徐延昭(白)国太!
(二簧摇板)加封杨波好保朝。
李艳妃(白)杨波听封!
杨波(白)臣。
李艳妃(二簧摇板)我封你七岁孩童戴纱帽,
九岁女儿进皇朝,
封你太子太保多荣耀,①
子子孙孙爵禄高。
(李艳妃、徐小姐、宫女同下。)
杨波(二簧摇板)叩罢头来谢龙恩,
徐延昭(二簧摇板)徐延昭代驾且平身。
杨波(二簧摇板)一文,
徐延昭(二簧摇板)一武,
徐延昭、
杨波(同二簧摇板)出宫门,
杨波(二簧摇板)仗着太子叫皇兄:
大明江山还仗你,
徐延昭(二簧摇板)保国家全仗你杨家父子兵。
(徐延昭、杨波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