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战魂3陀螺霹雳神驹: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成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31:5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奋斗9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波澜壮阔而又气势磅礴、跌宕起伏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更是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事业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
一、肩负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的重任,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深远的历史视野来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曾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长期走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中华文明以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著称于世。但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间,由于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者无法应对世界“千年未有之变局”和“千年未有之强敌”,“落后就要挨打”,从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起,在各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和奴役掠夺下,中国逐渐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承受着本国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是带着被八国联军占领首都、与11个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深重耻辱跨入20世纪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近现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伟大使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已经有许多先进人士带领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都失败了。甚至包括孙中山影响和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中国仁人志士爱国救国的愿望更加强烈。他们在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开辟了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1921年7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作为纲领,把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作为任务,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党经过国民大革命,领导工农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这个新纪元体现在: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真正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具体地说,这体现在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这体现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和人民的民主自由,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体现在新中国开始走向繁荣富强——新中国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等现代化建设,开始彻底改变百年来贫穷愚昧的状况和落后挨打的命运。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提供了基本前提。
二、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重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开始引领占人类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进行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开创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经过29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继续全面推进。
这项宏伟事业最鲜明的特点是快速发展,即在经济文化极为贫困落后的基础上,用百年时间实现发达国家几百年实现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全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辉煌成就。这体现在已经提前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整体小康,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个十年的任务,正向基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全面推进。从1949年到1978年再到2010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由466亿元增长到3645亿元再增长到397983亿元,中国大陆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中国大陆主要农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大概500种工业产品中,220多种产品产量的“世界第一”属于中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实现这项宏伟事业的强大动力是改革开放。整个中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通过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加快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三、创新中华文明,形成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为特征的中华新文明
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来审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和凝聚力的中华文明。这个伟大文明具有悠久性、持续性和兼容性的特征。这个文明滋育的人民具有勤劳勇敢、文明智慧、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文明礼貌等优良传统和鲜明特点。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但同样是从近代中国开始,中华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代中国的统治者虽然经过种种努力加以挽救,但无论是所谓“中体西用”还是“尊孔复古”,都无法使其振兴。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力图用民主和科学创新中国文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真正继承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担当起创新和复兴中华文明的重任。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总结继承发展中华文明的鲜明态度。毛泽东明确地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他进一步提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正是遵循毛泽东主张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理论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华文明实现了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新的中华文明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新文明的基本内容。中华新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建设和国际交往中提倡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等理念,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了对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创新。这种创新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四、开辟“中国道路”,即举世瞩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
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资本主义国家的野蛮殖民和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所带来的频繁的资源掠夺、经济危机、世界战争和民族仇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如何制止灾难的继续,为人类发展寻找一条光明之路,就成为世界上先进人士的不懈追求。马克思、列宁是近代以来探索世界文明发展新路的杰出代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也开始探索发展的道路。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中华民族受到极大震动,一代又一代觉醒了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改变落后挨打命运的“中国道路”问题。然而,在这百年的探索过程中,无论是林魏洪杨、曾左李张,还是康梁孙黄;无论是仿效英国、日本,企图走一条君主立宪的道路;还是效仿美国、法国,试图走一条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道路,中国人民进行的走向现代化的种种探索和试验最终无不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开始领导革命后,这种情况才发生根本改变。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武器,科学地继承中国先进人士的思想成果,总结其实践经验,奋力开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
在这漫长的征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辟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和奋勇开拓,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这条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毛泽东、初步形成于邓小平、拓展深化于江泽民,基本形成于胡锦涛。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不管西方政治家和学者怎样解读“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他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大道至简,这条道路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其核心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开辟这条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为中国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经验。
五、创立了植根于中华文明、立足于中国国情、适应于人类发展规律的新型国家
还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党就提出了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艰苦卓绝、血雨腥风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又指出:“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3]这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不同于欧美的、也不同于苏联等国家的一个新型国家。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一个植根于中华文明、立足于中国国情、适应于人类发展规律的新型国家已经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这个新型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目前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国防建设,目标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新型国家在政治上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这个新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这个新型国家在经济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个新型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这个新型国家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保持社会长期稳定。
这个新型国家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这个新型国家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努力建设人民军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这个新型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如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所指出的那样:“在国际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主张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锻造了中国特色的新型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已经把党锻造成为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路线正确、纲领先进、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制度比较健全,胜任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重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具有中国特色的拥有8 000万党员的新型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
党有严密的组织系统,由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组成党的中央组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及地方党的委员会组成党的地方组织,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等组成党的基层组织。
党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党形成了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优良作风。提倡“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
党有比较健全的组织制度,建立起以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监督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正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深远的历史视野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来审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全面推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新了中华文明、开辟了“中国道路”、创立了新型国家、锻造了中国特色执政党。中国共产党90年取得的成就其功至伟,不仅已经载入中国历史,也载入了世界历史。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倍加尊重我们党的历史、珍惜取得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而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也前所未有。所以在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全党还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应对挑战,为实现党的纲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
[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日报,2007-10-25(1).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四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7.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伟大成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