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矩阵法:中国航母不是美国国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09:54
2011-08-23 12:25:51
吴戈 (注,这是一篇随感,或者散文,想知道中国航母明天战绩如何的请留步)

关于航母的信息显然是泛滥成灾了,关于航母的满足感,显然已经透支了(酷似鹅城民国时的税已经收到2011年),所以我说它不要学美国国债。

请原谅我对这么多人心里的偶像用了调侃的语气。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如果搞明白了更全面的情况,你会发现,不把它当偶像,可能更有利于它的健康成长。

而且,这么多人把它当偶像,不仅是因为媒体在扇风,也许还因为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心里缺偶像,更准确地说是缺理想,目标等等种种值得“奋斗”,哪怕看着人家“奋斗”的东西,航母正好是这么一个难度足够大,足够让人觉得是在做实事的东西。

当然,社会舆论的规律又是铁的,公众天生是说起风就是雨的,航母既然开动,议论的自然就该是它要不要用来打台湾,打南海,而且台湾那边的媒体甚至中科院也在利用这种规律,为雄风三号导弹画了幅击沉航母的背景。

公众肯定是不管航母从第一次开动到能够跟雄风三或华盛顿号对决,中间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中国媒体不担心这个,略有担心的是中国航母的研制团队,所以他们对媒体总是滴水不漏,国防部新闻局也只是根据各种形势需要说两句,然后任由这两句话被两百万句报道解读和猜测。即使官方什么都不说,中国媒体把猜测的游戏也能和大众玩个不亦乐乎,长长久久。有什么办法。何况过几天,太空战该炒了。

而且,全世界的媒体都是一样的,美日台越菲的记者会提出充足的歪李斜说供我国媒体澄清和批判的,可喜的是,我国媒体的报道也经常被他们妖魔,互动起来了。更可喜的是,从DF-21开始,我国媒体和公众终于倒逼官方,从项目还不存在时就提前介入,不象歼10和神舟,在只能称为10号工程和921工程时,公开发文是要受处分的。

可是,大家都盼哪盼哪,盼航母快些不断放出看得见的成果,就是忘了这不是写文章,不是电视上说话。就连新华网情急之中也马失前蹄,在航母出海没两天就发消息说“有分析称届时舰载机或将试飞”,“有海军人士向有关媒体透露,预计明年八一宣布成军”,这算哪门子新闻发布?到底代表新华社,还是跟别人一样相互转?国防部网站和中国军网已分开,前者随便转网上消息,经常被当成国防部消息,已惹了很多麻烦。这叫一个乱。

至于航母放到南海还是东海好,这跟和小学生讨论你长大了要考清华还是北大不是一样吗?讨论半天,其实还不如象小学生一样回答:你怎么知道我就一定要考清华或者北大呢?到时候说不定我在哈佛呢?(喜得一旁的妈妈又给他买了一罐带激素的饮料)。

于是我改新词一篇:(激昂有力地)航空母舰好,航空母舰妙,中国所有问题航母解决掉,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要把航空母舰建设好,建设好!

我在说胡话吗?其实是因为我内心极其纠结,要不要和那些评论员一样,我执彩练当空舞,绘出强国新蓝图,还是总是不激动。

我这样的观点,我相信工程师们是欢迎的,虽然他们的领导会觉得政绩没突出,但工程师们绝对是反感在计算和画图时,一支战地宣传队(还尽是妙龄少女)又是锣鼓,又是快板秧歌什么的大叫“一所牛,十所强,要把那航母排成行”,“国防工业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再来一个美丽的女宣传队员悄悄送你一根红纱巾,说等到国产航母战斗群出海,她就属于你,偶的神,她还好没说等到南海全部收复和台湾回归祖国。

可是我这样的观点,学生们会欢迎吗?看看现在这一惊一乍的阵势,美国X-47着舰试验还未搞,中国就有人说这明摆着是在掴我们陈总长的耳光嘛,于是网络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中国人民不答应,抽他丫的!

我相信,只有中国的帝国梦尘埃落定,回首这段岁月,才会觉得有几分幼稚。不过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幼稚之论最多的是出自中年男性之口,是为民粹,下面会提。

其实,在航母问题上,在太空、在南海、在亚丁湾,以及在经济质量和制度创新上,中国无不刚刚开始立足,此时出击,无论是从传统谋略还是现代思想来说,都是幼稚而鲁莽的,不光可能收效甚微,甚至可能断送前景。

更重要的是,谈到收效和前景,中国需要在世界上成为何种角色,其实是模糊的。“和谐世界”正是角色待定期的一种“理论上绝对正确,实践上无从下手”的无奈主张,难怪为人诟病。只见很强的一股动力,却无目标。

很多人嫌弃中国之于世界,过于孔孟,不够铁血,然而他们纷纷开始膜拜和苦心钻研的铁血样本,不过是俾斯麦之类的帝国,全然无视今日世界的巨变。德国不用说,美国也不是当年概念上的帝国。

在中国软实力尚任重道远之时,航母一热,军人骤然拍案:书生们,少说些软实力吧,硬的够了吗?我只能说:软的差得远,硬的也不够,但相互都替代不了,而且软的配合不好,硬的效果也好不了。

你看美国副总统来一趟,同时身兼两件事要谈:对台军售,货币金融问题。在大学演讲,又是观念碰撞问题,软硬分得开吗?

题外一句,请注意美军军官,包括不少飞行员和海军军官有政治、外交、哲学方面的学位,有的甚至是学语言的,同时上天能驾机,或者下海能操舰,中国军官能驾机就学不了文科,说得严重点,能当大官,就不能重学历。

中国急于要硬起来这一现象,引出一个近年刚刚为公众耳闻的旧词“民粹主义”。听来抽象,查查解释,的确复杂,但只举一例,通过网民投票来决定“中国航母应该用在哪里”,就是民粹主义。简言之,就是凡事该怎么办,最好大家来说说。

不管是从人民民主,还是西方民主,或者从开启民智、集思广益来说,这无疑是好事。但最大,也最受忽视的问题,在于今天的战略与外交决策,早已不象小岗村的地是集体种还是包产到户好那么简单,民与官之间,早已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即使是诸多习以为常的历史和理论观念,如果放开争鸣,也会显出多面而让人困惑。

显然,将1/4的人类思想和行动统一成一个这件事,要比把全国上百家机构的零件组装成一艘航母要复杂得多,而中国现在越来越擅长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而中国是否以蹒跚学步的航母冲向大洋,一举扫清小小寰球那“几只苍蝇”,立万世帝业,正是在前一个层面决定。

粗略一想,解决之道只有缩小精英与草根之间的鸿沟。本来,中国的技术官僚无不是从技术员出发,通过一条畅通的选拔机制,达于云端的。然而层层进步之中,看来是彻底改变了人。

最终,草根们得出结论“精英治国难,误/卖国易”。

如果这个结论非常正确,我们必须改革机制!

如果它完全不正确,也必须改革机制!因为何以与草根如此对立,这是个大问题。

另外,民粹的盛行,中国媒体功莫大焉。其实这谈不上功过,媒体要生存,顺应(有人反对迎合或利用的用词)最多数的受众是商业的铁律。这么看,媒体其实才是最大的墙头草(所以我强调人人学会一点思考,指着报纸电视告诉你世界怎么了,不靠谱)。媒体人多数也只是疲于奔命,糊口而已,少数决策者要算精英了,但中国不正是精英出了问题吗?

叫不叫精英不重要,叫知识分子没错。精英该怎样不管,知识分子该有责任感,至少是古今中外所有识字人的共识。可是精英感,或者精英的恶名,以及中国媒体的真正地位,把主编们全搞乱了。中国媒体人有几个顾得上生存之外的事?白岩松顾得上?可是他能什么都说吗?不能,他能显得什么都敢说,已经是巨大成功了。

还是回到军事和外交上来,不知道有几个人感觉出来,中国媒体在说到这个领域的时候,都遵循着一个绝对前提:中国政府49年以后就不可能再犯错了。

自己永远正确,国际上的事哪还能说明白呢,最后媒体最轻松的,就是眼下的普遍现象了,骂呗,凡是无法解释的都叫“反华派”不就结了。

本来只是想为新杂志写一篇卷末语,却把不适合印刷的字都打出来了,只好放到网上。但信马由缰写下来,却是没有结尾的。如果说媒体也是在演戏,我又一次拉开了幕布,让大家看到了所有的布景和道具,看到岳武穆刚脱下西装上的粉。

不管怎样,顺便还是打点广告,本人的谋生之作,一本新的杂志,叫《中国军事》即将于9月问世,敬请欣赏或厌恶我的各位期待。别指望我告诉你航母上有没有女浴室,说点别的杂志没说到的观点倒没问题。还有反航母,空间站,南海,亚丁湾,海外基地,以及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不敢说人无我有,但人有我特可以努力。

说是中国军事,也不打算无视世界,其实世界的一切,都是中国的参照。这样的刊,是否要代替《世界军事》,不会,因为后者的目标似乎是向《解放军文艺》靠拢,只是还没完全找到感觉。

不是我看不起谁,世界军事的读者群相对泛一些,因为历来的风格就是不技术,不靠专业见长,而是军事的心理体验为重。

我当然首先也要保证通俗,只是相信通俗和有观点,有头脑并不冲突而已(通俗就一定该SB似地被忽悠,中国人民不答应)。

我也相信,尽管中国军刊清一色地向民族主义靠,但物极必反,而且也是一种同质化,即使民族主义的主体,青年学生中,也并非不讲道理,看不懂事实,更不是完全没有头脑,不希望思考,只是媒体的懒惰和民粹在相互利用而已。

当然,我也担心清醒的人不够我挣钱,但我也相信清醒的人会多起来,只是缺少一股新风。

同时,我从来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刊物,是引导读者,或者拿出新的价值让读者自己判断,而不是只知迎合,即使你不爱听,我也绝不说屁话,更不会立马跳到你的战壕里来,搂着肩膀给你点烟,这样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的。

否则,我即使自己不嫌扭曲自己,再办一份环球时报,或者环球军事,在商业上也是死路一条。都说仿我者死,更何况仿的还是肤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