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竹教主微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一(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23:13

 

(2007-11-01 15:18:18)转载 分类: 经文

一者尽寿着粪衣(终身只穿粪扫衣。)

二者尽寿常乞食(终生只靠托钵为生。)

三者尽寿惟一坐食(终生奉行日中一食。)

四者尽寿常居回露(终生只在野外居住。)

五者尽寿不吃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等。大家要知道,这五项苦行外道的作风,完全有违了世尊所说的“中道”教法。大家要知道,真正知法见法法的人也就是名心性的人。是不会接受这些的。但是,在一般还未得正知正见的僧人与民众心中却觉得这才是修行啊!这种境况不由得使卡萨想到了现在的修行,二者有着多么雷同啊!诸位仁者不妨思索一下自己的修行是否有违了世尊中道的教法呢?或者说我的教法是中道的法么?慧命关天的事情。一定要问啊!

注意噢:话至此问题出来了。世尊住世都无法进行的事情。世尊涅槃后即便由大迦叶、阿难整理出来就能弘扬的下去?这是问题一。

其二:即便有阿难整理出来。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也是不会有人接受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早在佛陀僧团初组成之时,便以明显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修学学风。一是注重精勤实践、修持严谨的苦修行者。如“大迦叶”、尤波离行者。另一则为活泼善导、随机应化的智慧比丘。如“舍利弗”、“目键连”长老。只是风格不同但对法的体认是一致的。所以彼此能够和合相处。但是,不同学风长老们所教导的弟子,在法的体认上不一定都能如诸大长老们那么深刻透彻。以致在佛陀入灭后发生“十事非法。”“七百结集。”之事一点都不意外了。换句话说,在当时那种连“世尊”的小乘教法都难以得到广泛弘扬的动荡与混乱中。“世尊”的大乘法意是绝对不可能被认可和流传的。特别是“世尊”入灭后。由“耶舍尊者”推动的“七百结集”使得僧团内部形成了各自称派,各行其道的局面。甚至僧徒中流传出“这下没人管了。可以轻松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啦!”请问在这样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弘扬大乘?

其三:有人说,佛陀经典是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在佛陀入灭后。遵照佛陀遗愿用记忆将佛陀言语记述而成的。这一点由大迦叶、阿难等大比丘“结集”为证。

不错,在佛陀入灭后僧团内部出现了懈怠、分裂、瓦解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所以才有了诸大比丘的“结集”那么什么是“结集”呢?通俗的讲,就是当时在僧团很有德行的诸大比丘聚在一起,然后大家推选出大家公认的、德高望重之人为上坐。并由这位比丘回忆世尊在世时于哪年哪月在什么地方说过什么话。再由与会的诸大长老、大比丘们合议,认为此话确为世尊所说,确定无疑之后。在由大众传诵于后世!由于“合诵”的记忆方式必须高度系统化才有办法记下繁多的经文戒律。正因如此,所以当我们今天打开佛陀早期圣典《阿含经》时不难发现有许多规律的部分有多所重复,而且有固定的起、承、转、合、来贯穿经文。这正是由于当时没有形成文字而单凭记忆的原因所致啊!尽管当时的那种形势,不能尽如世尊当时的语气但已能符合和接近世尊所选说的法义了。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在当时的形势局面下是不可能有经藏记载的。再说了印度原本就是一个以口述、背诵、多歌善舞、唱颂形势等代代相传而没有文字记载的国家。对于两千年前这样一个国家来说怎么可能有文字记载呢?

当然,你可以不信卡萨所说的话。不信没关系,不信你就去试试。反正时间是你自己的。这生修不行,下生还接着来嘛。总有碰壁的时候,总有碰的自己找不到北的时候啊!等到走投无路了。自己认可了我这样不通哎。然后再反过来重新修行好吧?。但未必还能遇上卡萨啊!为什么要说碰得无路可走了再重新修行呢?因为:大家疑惑啊!其实你们之中许多人,包括那些有形无形的众生,已经不止一次、二次的往返人间了。苦于修行无门,仅管无门,怎么就不肯吸取这个教训,不肯长进呢?在家人修行念佛,在家里这样折腾自己。出家众在寺里也不甘示弱。他们也以磕头、恭敬、礼佛、赞叹、念佛、打坐为主修。以为这样就叫修行。所以一个个将大门关的严严的,以为外界不去打扰就能修成。于是就磕呀、拜呀、顶礼啊!他们以为这就叫礼敬诸佛。以为这样就能得到十种广大行愿的功德。却不知这样做,怎么可能得到十种广大行愿的功德呢?他们为什么得不到呢?

大家注意啊!真实的修行可不是这样的噢。礼敬诸佛、恭敬诸佛那是对的。但礼敬诸佛、恭敬诸佛那不是目的。那么什么是目的呢?佛说:“因我礼汝”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因为恭敬、礼敬我,其实是在恭敬顶礼你们自己啊!为什么这样说啊?请大家试想一下,你们见有哪一个目中无人、狂傲自大、老子天下第一的人会去恭敬礼拜别人吗?不要讲别人,就说我这样一个人,在最初闻法的时候,尽管那时很小的啦。但我最怕和熟人一起去寺院。因为和熟人一起去寺院,人家上大殿礼佛你拜不拜?拜,说实话,当着那么多的人,我觉得不好意思。不拜,又怕一起来的人说自己有看法。所以弄的心理很不情愿、很不舒服。

注意啊,为什么不情愿、不舒服呢?并不是说我对佛不虔诚。是什么呀?对,是面子!是我相太重!一句话就是低不下这颗自己以为高傲的头。记得当时,我若想拜佛时,就得找一个没人的空子,然后慌里慌张的到佛前拜上几拜。象做贼似的头也不敢抬的就走了。直到有一天,当我真正的明白了生养我的是父母,而成就我的是众生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愧疚和无地自容。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的敢于旁若无人的跪在佛前,任泪横流,忏悔自己的卑鄙无耻。我的诸位啊!你们知道吗?就是那一跪啊!我的高傲、狂慢、自以为是,稀里哗啦的全都不存在了。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懂得了礼敬的真实含义啊!天啊!这哪是拜佛啊?那真是在拜自己啊!因为随着你双腿落地的那一瞬间,你的恭敬心升起来了。(要知道没有恭敬心的人是无法心甘情愿的为众生做什么的。可是不去心甘情愿的为众生做事情就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关于这一点随着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诸位是会有不同体会的。)与此同时你为人的味道减少了。要知道当你将自我的位置降低了的时候,自然你的人格就随之净化和升高了!我之所以和大家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礼敬,应该首先把自己降到最低点。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去礼敬别人。用这样的心态去礼敬、去顶礼诸佛,你才能够有所收获啊!请问诸位你们是在这样的礼敬诸佛吗?可千万不要像卡萨最初那样,抽个空子礼佛啊。那不是礼敬诸佛。就像我们有些修行人,拜着拜着佛,一看表:呀!天哪,还差十分钟该接小孙子了。然后佛呀、菩萨呀,对不起了,我要去接孩子了。那拜拜走了。也有人拜着拜着,突然想起来哎呀:糟了,我煤火上还煮着粥食物呢。于是急急忙忙的去关火。像这些做法都不能说是礼敬诸佛。那么这样不叫礼敬诸佛,怎样才叫礼敬啊?譬如你现在正拜佛,突然邻居家着火了,别人都去救火了,只有你还在那里拜啊、拜啊的拜佛啊,甚至还会来上一句:我心不能被外界所转。诸位啊?你们说这样行不行啊?我看不行。你们说行吗?为什么不行啊?因为礼敬未必非要人跪到大殿上才叫礼佛啊。譬如寺院里开法会,大殿里人很多,这个时候你没有必要非要挤上去礼佛,要知道礼而不礼、不礼而礼,心到佛知啊!发自内心的恭敬心到了,一切都到了。

我们刚刚讲了礼敬诸佛,现在来谈一谈称赞如来。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来需要不需要称赞呢?是不是你称赞他两句,他就高兴。你不称赞他,他就不高兴呢?会不会这样?当然不会!是不是?否则佛就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了。不是吗?既然如来不需要称赞,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这样去做呢?换句话说,称赞如来是给谁听的呢?当然这是给我们听的。也就是给你、我、他,给我们大家、给我们这些众生听的。为什么啊?就是说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如来的种种赞叹使我们时刻牢记如来的种种功德、种种好处。也就是使我们常忆念、莫忘记如来的种种殊胜,并从中升起对如来的大欢喜心。另外通过称赞如来,使我们升起追随佛学的坚定信念。由信念而发心照着去做的心,由真实地去做。而消除和减少使我们造业的机会!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在称赞如来的种种功德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以如来的种种功德为榜样来要求对比自己。这种要求和对比会使我们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所以赞叹诸佛、心生欢喜、学佛做佛自然就会少造业了。(如果整天坐于电脑之前受六识的污染又怎么能够减少业、障呢?)

赞叹如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嘴,一种是用行,也就是用心。譬如:我们平常所接触的课本、佛事、唱诵都属于第一种。就像显宗早晚课时所唱诵的:“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轮。这些都属于第一种。”

第二种就是用自己的种种做为去赞叹。这种赞叹可以使愚者智、使盲者明、使不闻法者闻法起修、使道理不明的明理觉悟、使觉悟的心甘情愿的去行菩萨行。

三者广修供养。广是指广大,修就是行。广大修行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身语意供养、有心供养、食供养、花供养、果供养、香供养、灯供养、水供养、药供养等等。总之,供养的种类很多很多。换句话说,一切的一切都能拿来供养。

注意啊!这里所说的身供养可不是某些修行人理解的那样供养啊。像又有些人把自己的手指头燃了,把手臂燃了,以为这就是身供养。注意啊!你把你那个臭皮囊燃着了,这能叫身供养吗?别说是佛,我把我这一堆臭肉烧了供养你们,你们要吗?再说了:佛要你那一堆臭肉做什么呢?你即无知又愚昧,即不觉悟又无智慧,要你干什么?谁告诉大家如果将这样一个臭皮囊燃了供佛,就能获得十大功德和广修供养的话?那成佛也太容易了吧?告诉大家不是啊,不是这样的去供养啊!不是这样的供养,那么什么是身供养呢?告诉你,身供养是以身做佛事。什么叫以身做佛事啊?广义的讲做佛事就是做人事。那么如何做好人事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象孩子一样的一颗心象孩子一样的童心,你就是在做佛事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童心最纯、最真、最容易生起同情心、最容易想做好事。信不信?不信?譬如:你说某某真乖,给叔叔拿什么什么拿过来好不好?你这一表扬他,他马上会放下手中的玩具,跑过去给你拿,这就是童心。可是人长大了,随着经验和经历的增长,心就不如孩子那么纯了。这时候你再说阿姨?你说奶奶,他也未必给你去拿。所以说我们修行就是要通过对佛法的学习,去除掉我们自身及后天的那些毛病,也就是贪嗔痴所带给我们的那些东西。如何去除掉呢?首先要从日行一善开始。请问一下诸位:大家能不能够做到日行一善啊?能吗?希望能!

修行佛法、解脱自我、成就有情这是对佛最大的供养。这样说能不能够接受啊!能不够懂得啊?广修供养就是以你自身的修行成就来供养诸佛,来供养如父如母的众生。特别是当你通过自身的修行,能够了悟自性、利益众生、脚踏实地的去为法界众生做些什么的时候,这时你就是在广修供养了。

四者忏悔业障。从字义上去理解,忏:是忏以前所造的罪孽,悔:是使以后的过失不再生。听起来做着并不很难,是不是?但是真的是做起来好难的啊!所以佛说忏悔二字最为殊胜!有人说难什么呀?至于这一点。那要看你从什么样的层面上去理解这忏悔二字了。譬如时常有人会这样想:不闻法修行的时候,难免会犯许多过错。但是我现在开始修行了,自从修行以后,我已经不再犯了。更何况天天都在佛前忏悔,老忏还有什么可忏的呀?注意啊!有这种想法的人,在修行人中占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不修行时,又吃、又杀、又贪,而今我修行了、念佛了,什么也不再吃了。把什么也看的开了,不杀生了。即便过去我有错误我也过去所犯的错也在佛前忏悔了。现在再让我跪在佛前,我已经没的可说的了。

就象我认识的一位年轻的比丘,当他问我他该如何去修行时。根据他的情况,我对他说:你呀,先到佛前去忏悔吧!等过了一段时间,我问他:忏悔的怎么样了?他却对我说:我跪在佛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来想去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忏悔的。诸位啊?听到吗?天啊!竟然有人说自己不用忏悔?!面对着这样的人,谁又能怎么样他呢?是的,说到忏悔,似乎每一位修行人都觉得自己会忏悔,都认为自己早已忏悔过了,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其实不然。为什么?因为有时你业犯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啊?你怎么忏?怎么悔啊?特别是我们现在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许许多多的所谓念佛人,人家拜佛他也拜佛,人家诵经他也诵经,人家忏悔他也忏悔。拜来诵去、忏来诵去、拜来拜去,拜了半天,他根本就不知道他自己在干什么。更何况我们所谓的忏悔都是口头和表相上的啊!而实质上的东西,我们却从来没有接触过。因为真实的忏悔是要用心、用行、用付出才能做到的啊!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一个人在他没有觉悟和找不到自我的时候,他是不可能会发自内心的,从心灵深处的去忏悔的。仅管一些人有时也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佛前表白,在佛前忏悔自己的过失,并坚决的表示以后自己如何的去改。但是,一旦事情到来的时候,该怎么犯照样还怎么犯。这种人仅管他忏悔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心的。但是当他再犯错误时,也是真真确确的。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当你不能够超越自我、觉悟自我的时候,你的错在哪里你都找不出来,请问一个找不出自己错来的人,他又能够发自内心的去忏悔和改过什么呢?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心忏悔呢?我想在座的诸位里心有体会的一定会大有人在。什么意思啊?就是说真心忏悔之前,你要真觉悟。只有觉悟了的心灵才能在佛前发出痛心疾首的忏悔。这种体会、这种真心忏悔的体会,只有觉悟者才有体会啊!要知道,只有在这觉悟的忏悔中,才能真正消除我们自身的业障。才能天大罪业一忏就消。在这之前,在你不觉悟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不能消除业障,但是那种力量只是太小了。换句话说,那种力量是起不到弥天大罪一忏就消的作用的。所以有时有些人会说,佛,我也拜了、忏我也忏了,怎么就是不长进呢?为什么?告诉大家问题就出在这里啊!

诸位大家啊,不懂忏悔不要紧,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入不思议境界普贤行愿品》本身就是一个这样殊胜的法门。

有关普贤行愿品的修法,我们叫他普贤法门。普贤法门第一就是要忏悔。如何忏悔?可不是象诸位或有些人那种跪在佛前,嘴动心不动的忏悔哦。那不叫忏悔,那叫背诵。那么该如何忏悔呢?忏悔是发自内心的。什么是发自内心呢?这种感受往往许多念佛人一开始都曾经有过。譬如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偶尔一走进寺院、一看到佛像,还没走进大殿呢,你的眼早已经被泪水模糊了。注意啊!当你见到有缘、有修行的大德时,也会这样的。你会情不自禁的几步走到佛前,跪在那里。就在那一跪的瞬间,你就感到自己像一个罪人。那所有的错、所有的不是、所有的卑鄙无耻及所有的恶性会像电影一样的在你的脑海中浮现。浮现的越多,内心越感到愧疚,越惭愧越无地自容。那一刻你真是觉得自己白披了一张人皮,白活了一生。真是一点人味都没有了。此时此刻的那个心啊,杀了“自已“的心都有。那个悔啊!言语远远是无法言尽的。像这种人这时候你再想想周围的人,好人、坏人,你会觉得你谁都对不起、谁都亲切,你会觉得所有的人对你都有恩。只有你对不起大家。你会觉得所有的恩怨、所有的是与非都太不值得了。你会感到这些都是由于自己的小肚鸡肠而因升起来生起来的。你会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可笑可怜。你会原谅所有对你不好的人。此一刻的你,想一想谁都觉得是那么的亲切可爱。只有此刻,你才真正感受到忏悔不是用嘴,忏悔应该将整个生命全部的投入进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到忏悔所带给你的收获。有了这样的感受,在这样的心态下,你才能够真正进入第二个步骤,那就是发愿。

发愿,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境界,自然所发的愿力也是不相同的。而身为初发心者,你要这样发愿:佛啊!在您老人家面前,我要发愿:一、如果我这一生,倘若还没有生起善法善念的心,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升起来吧!

二、让我与无始以来自身的恶业、污染及烦恼一刀两断,永不再造吧!

三、祈请十方诸佛菩萨,慈悲、庇护、加持我。

四、让我迅速的升起发无上菩提心。行大乘愿行愿的心来吧!

告诉诸位,这两点如果你做到了,你就证得了一个非常非常殊胜的法门。何等如意、何等简单、何等其难啊!

现在让我们说说第五随喜功德。前面是忏悔业障,后面紧接着就是随喜功德。随是跟随,喜是喜欢。功是功利,也就是所出的力。德是德行。我记得我曾对许多人说过,要多忏悔,要发自内心的忏悔。这种发自内心的忏悔,就如同浑身被弄脏的人去洗澡一样。而忏悔就像清洁剂。一经忏悔就会将自身清洗的干干净净。所以当人家忏悔业障时,如果你也随喜忏悔的话,那么你就会有随喜的功德。这道理就如同你也跟着去洗澡一样。自然身体也会被清洗的干干净净。有一点,你要搞清楚。这里的随喜,是指在别人忏悔自我的同时,你要检讨、对比和忏悔自己的不足,懂吧?所以在忏悔业障之后,一定要有随喜功德。注意啊,可不是人家出钱、出力的去苦干,你站在一边冷不丁来上一句,噢,干的不错,随喜你呀。随喜是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比如:哪里建寺、哪里建庙、哪里修桥、哪里建学校、哪里印经、哪里做善事,你都要拿出一份力量来去随喜。钱不在多少,有那个心就行了。可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啊,嘴上喊着随喜、随喜啊,然实事中只是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那是不对的。

功德:功是指你所出的力。譬如建学校、建寺庙,你拿了多少钱、出了多少力,然后人家把你的名字刻在学校或寺庙的功名碑上,人人看了都知道你拿了多少钱,出了多少力,这叫立功,也就是你有功劳。德就不同了,德是行而得之于心的事情。譬如你做了一件极得民心的事情,人人见了你都会很称赞、很高兴,这叫显德。就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德还有阴德。阴德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对大家有利,可是却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事。所谓积阴德就是这样积的。因为大家一知道就会表扬或称赞、致谢你。如果这样的话,你所做的功德就相互抵消了。所以许多人做好事不留姓名,也正是为此啊。不像我们有些人,自己做了一点点有利于众生的事情,就会唯恐别人不知道,于是见谁对谁说,其实他那才叫真傻啊!希望大家明白这一道理之后,再遇到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时,该做就做,不要到处去嚷嚷,以给自己积一份阴德。要知道积阴德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生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六者请转法轮。法轮是对佛法的比喻。转法轮就是讲经说法。例如:请佛说法、请菩萨、请声闻、请罗汉、请所有法师说法,这都叫请转法轮。那么转法轮有什么样的好处呢?告诉大家在这个世上只要有人转法轮,魔王就不会出世。这是普贤的十大愿王之一。如果有一天没有人转法轮了,人们闻不到佛法了,那么魔王就要出世了。可见转法轮有多么的重要。注意啊!不仅仅是佛菩萨、大德、高僧说法是在转法轮啊,其实我们大家每天念经、诵经都是在请转法轮啊!只是你不知道自己是在请转法轮。所以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懂得请转法轮不仅仅是讲经说法才叫转法轮,譬如你在这里录音、在这里写笔记都是请转法轮。为什么?因为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将来可以讲给别人听,别人通过听而会获得利益。这是在准备转法轮。懂吗?譬如你在闻法前不知道、不懂得怎么做才算方便,不懂得如何才能够处理好工作、家庭、生活上的诸多烦恼问题。然通过闻法、通过听闻佛法、通过看经文,再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该如何去做了。而且可以按照佛理的要求去做了,这就是在转法轮,明白了吗?另外大家要懂得,凡是为了弘法利生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请转法轮。尽管有时是很小的一点点,但是你要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很小的一点点,就不会有很大而波澜壮阔的法了。

听到这里,你或许会说:噢!原来我过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请转法轮啊!注意啊,也不见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你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倘若你能够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弘法利生的事业中去,而且再苦再累也无怨也无悔的话,那么你就已经在请转法轮了。但倘若你不明白这些道理时,你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做的多,总觉得自己太辛苦、太劳累、太委屈,那你就不叫请转法轮了。而是怕转法轮了。通过我们今天的共同学习,起码以后你就知道该怎样去做,而且会毫无怨言的去做。因为你是在请转法轮啊我的诸位。我们大家要知道请转法轮的好处。第一可以使你开智慧,于此同时你还可以获得随喜功德。因为在你为大家请法师时讲法时,大家获得利益的同时,自然你也会获得随喜功德的。不是吗?

七者请佛住世。佛出世、住世,然后涅槃,佛住世时就如同太阳当空,普照万物。佛涅槃时,就如同阴云密布一片黑暗。话至此有人或许会说,佛他老人家早已经涅槃了,我们岂不是如同呆在黑暗之中一般吗?还有什么希望呢?告诉大家,在佛法的真实之中,佛是没有轮回无来无去的。换句话说,佛从来就没有涅槃,也从来未曾离开过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心性离开了诸佛。对于如来而说,天堂、地狱是没有区别的。有区别的是我们自己这颗有分别的心。这样说不知大家是否能够理解呢?其实请佛住世,是为了那些如我般的无明众生所祈请。而对于那些彻悟者来说,这些是不需要的。所以这里普贤大菩萨发大愿请佛住世、请佛不要涅槃也是为我们这些因地众生所请的。他是想以这样的一种教化方式来让我们懂得,来让我们清楚明白得遇殊胜之法的不容易!

八者常随佛学。常随佛学,就是常常跟着佛来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佛的智慧、学习佛的成就。我们大家要知道佛法的成就就是智慧的成就。没有智慧你什么也做不成。譬如念佛,有智慧的人念佛,是用心、用行为、用实相去念佛。而无智慧的人念佛,只会用嘴。也就是用下上两片嘴皮去念。这些人尽管也费时费力的去念,但却不会有任何的收获。换句话说,念佛你要用实相去念。那么如何才叫实相念佛呢?实相念佛就是少说多做。就是要从你的言行举止、行住坐卧中去体现。就是到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是检验实相念佛最好的场所。

九者恒顺众生。恒是长恒不变的意思。顺是随顺、依顺的意思。随顺众生并不是让你随顺着众生的习气、去杀人去放火,不是去随顺、助长众生的贪嗔痴。这里的随顺,是指随顺着众生的习惯,然后能够把他们从逆境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最终能够走上解脱自我的光明之路。换句话说,就是你要随顺着他们进入到逆流之中去,在逆境之中不备其转的同时你还要不厌其烦的去教化众生,使他们迷途知返,也就是从逆流中把他们顺过来,使他们明心见性,心有所归。那么如何才能堪称为随顺呢?就是用无我的大悲和善巧方便的智慧。就象释迦世尊做五百年忍辱仙人一样的去恒顺众生。更犹如佛陀于鹿野园初转法轮一样的恒顺众生。记得当时因苦苦找不到出路的世尊离开苦行林的一瞬间。追随他修行的五比丘觉得“悉达多”是因为不能长时间忍受这种苦行而离开了苦行林。在他们认为这是他贵为王子贪图享受的习气在泛滥了。于是五位追随他的人都远离了他。

佛陀老人家当年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为了救渡那即将被饿死的母虎和它的孩子,便以身饲虎,那叫随顺。我们要像佛陀他老人家那样的去随顺众生。换句话说,就是用你修行的智慧,把无明的人从无明中拉出来,并叫他们顺着正确的法去修行,而不是你自己跟着众生的习气跑了。更不能顺来顺去,把自己却给顺丢了。倘若你真的能把自己的人我众生之相顺丢了也就好了。可惜的是东跑西跑,唯有执着丢不了啊!像这样的修行,告诉大家你就是修上壹佰万年,你也只不过是一个贪嗔痴的你而已啊!

十者普皆回向。普是普遍,皆是完全,回向是将所有一切功德回向给诸佛、回向给如父如母的众生。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一切以凡夫回向圣人,以众生回向诸佛的事情叫回向。同样佛又将更大的回向还报给众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众生是根而诸佛菩萨是果实!如果没有了根那里还有果实啊?再者,诸佛如来已经证得了无从所来亦无从去的境界。所以为了还报众生的养育之恩。他们将此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并通过这样的回向来积累我们的福德因缘和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成就我们的未来。所以任何一个想成就无上正等证觉人必须要发无上菩提心。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无上菩提心,是永远也成就不了佛果证得不了无上菩提的。不知这样说大家是否明白了呢?就是说,通过发菩提心来去除一切的我!只有我没了,也就是无我了。般若智慧就显露出来了!只有这时修者才能真实不虚的证得也就是具足了悲智双运。因此说无我就是般若!

分享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