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广告作品:华盛顿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22:06

贫民窟中走出的贱民富翁:来自印度的故事

詹姆斯·多恩    发表于 2011年09月19日 09:43 阅读(2023)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icon举报相关搜索词: 公司 工作 阿拉伯国家 宾夕法尼亚 印度经济

贫民窟中走出的贱民富翁:来自印度的故事

加图研究所研究员 斯瓦米纳西

今年是印度经济改革20周年,过去十年,经济改革打造了一个经济奇迹,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有些批评者抱怨,改革只是得益于少数上层的百万富翁,而没有惠及较贫困的群体。这个观点有点偏颇。众所周知,印度是种姓复杂,等级森严的国家。印度教种姓最低等级称为达利人,一度被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是社会最穷的阶层,但即便是达利人现在也开始出现百万富翁。

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是印度最古老的商会。达利人企业家现在已经成立了达利人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这不过是一个开始。虽然达利人整体上继续是社会底层,收入最低,但其中有些人终于不再是被怜悯的对象而成为令人羡慕的对象。

许多达利人企业家来自中下阶层,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之后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但也有一些来自劳工家庭,他们的崛起特别令人振奋,以下我们列举几个达利人创业成功的故事,这些经历反映了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马卡瓦纳是达利人中首屈一指的富翁。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农场工人,后来制作供纺织机械使用的皮革。达利特人由于身份低,所以传统上从事处理动物尸体的任务,许多人因此成为皮革工人。马卡瓦纳大大扩大了他父亲的皮革小企业,进军塑料行业,大获成功。如今他的家人在乌干达开设糖厂,并且计划在那里建造水泥厂,其年收入超过8000万美元。

克斯萨迦来自一个中下层达利人家庭,他的第一次创业是中高档的音响设备,后来他创建了一家建筑公司,叫做APA Infraventure,这家公司在改造孟买贫民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从小长大的贫民区建造了 一幢复式楼房。

巴格嘎瓦曾经和他父亲一样做过一名建筑工人,但幸运的是,他得到了良好教育,并在政府的石油公司上班。在政府的公司里,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得的待遇,因此起诉公司种姓歧视。他的起诉不仅获得了胜利,而且给他带来了好运。由于他的起诉,迪拜的媒体做了报导,所以他结识了迪拜的企业家,并开始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伙伴开展塑料贸易业务。现在,这项业务的营业额为两千万美元。

阿肖克卡得的父亲是一名鞋匠,在孟买大街上修鞋,含辛茹苦让阿肖克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阿肖克进入国营企业马扎冈船坞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的业务是建造海上石油平台。几年的工作为阿肖克积累了海上石油平台建造和维护技能。他后来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名字为离岸DAS,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了一家主要的海岸平台服务公司,他现在的计划是雇用2500名工人建造一个码头。

帕蒂尔是一个工人的孩子,他非常幸运能够进入高校读书。大学毕业后的创业历经艰辛,开始的几次创业都告失败。但他坚持了下来,有志者事竟成,最终他在建筑业中捞取了第一桶金,他的建筑公司,IEPC,现在有6500万美元的收入。

巴鲁是另一个成功的达利人,他靠焊接设备行业发了财。但是说起以往,依然不堪回首。他说,自己的求婚曾经连续被32个女孩拒绝,因为他的社会地位预示他没有前途。他声称,至今还是有许多达利人商人仍然隐藏其种姓的名字,以避免歧视。

在所有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有一个共同点,即教育帮助达利人向上流动。当然,在农村国家办的学校质量极为低劣,以至于许许多多达利人几乎还是文盲。即便如此,宾夕法尼亚教授卡普和其它大学共同展开的研究表明,印度达利人还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这项研究调查范围涵盖了印度东部的北方邦和印度西部。调查表明达利人在过去20年中经济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西部,拥有自己企业的达利人比例从6%上升到36.7%,在东部则从4.2%到上升到11%。印度达利人一般从事传统职业,比如裁缝,泥工等,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达利人从事现代工商业部门,在东部,从事现代工商业的达利人比例由14%上升至37%,在西部则从9.3%上升到42%。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各个政党早就把努力提升达利人社会地位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他们的做法是在政府企业和部门为其保留一定职位。然而,这项研究表明达利人在东部北方邦政府职位的比例实际上已经从7.2%下降至6.8%,在西部,则从5%略为上升至7.3%。显然,为达利人保留工作位置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进步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新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机会,以及达利人政治家玛雅瓦蒂的崛起。在过去二十年,她连续四届担任北方邦的首席部长,做了很多工作来提高达利人的社会地位和减少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歧视。

批评者抱怨说,印度的经济改革创造了新的的不平等。他们甚至批评,达利人百万富翁的出现只不过从社会不平等变成了经济不平等。这种说法显然不值一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