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设备400w:中国真的在利比亚没有损失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0:47

中国真的在利比亚没有损失吗?

2011-08-28 05:48:31

归档在 杂谈 | 浏览 14106 次 | 评论 16 条

 

 

 

中国真的在利比亚没有损失吗?

-----利比亚战后利益再分配又没有中国,而且战前只有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热火朝天!

文/汪华斌

今天一位朋友告诉我说,利比亚反对派公开承诺当初支持他们的国家将获得利比亚战后重建与开发的优先权;而我们这在利比亚投资总额最大的国家,最后又只剩下廉价劳动力项目;所以他说为什么在国际上受伤的总是中国,这究竟为什么?我说这大概就是我们中庸之道的苦果吧?如果我们有先见之明的话,我们能在战前投资而战后又被别人拣便宜吗?看来并不是别人多么高明,而是我们自己愚蠢造成的吧。

战前的利比亚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国际舞台,好像我们真的挖到了一个金矿;因为中国战前在当地已经有75家投资企业,涉及到的各类承包项目50余个;总金额高达188亿美元。谁知利比亚竟然很快就爆发动乱,于是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最后撤回大部分在利中国侨民。当然利比亚最后发展成为国内战争,结果中国美好的梦想破灭了;因为利比亚的政府更新换代了,结果掌权的利比亚反对派优先考虑的利益再分配给西方国家;因为是西方国家支持才使得他们掌权的。而中国的这些投资项目实际是在卡扎菲政府下的行为,这些夺取政权的反对派能不改变吗?

由于利比亚的政权更迭,从而改变既得利益者是基本规律;首先是利比亚国内的利益集团改变了,其次是国际上从利比亚获得利益的集团同样改变;结果在卡扎菲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中国能还是既得利益吗?估计连我们自己都不会相信;没有从利比亚得到利益,而我们却在利比亚损失惨重。首先是几乎所有的中资项目都因战火而被迫叫停,一些中国承包的工程项目、工地,沦为战火纷飞、弹痕遍地的战场;不少地方甚至被炮火夷为平地。正因为如此,所以国际上的专家学者估计‘中国在利投资损失惨重’;甚至有“中资投资损失逾千亿(人民币)”的说法。

为什么损失的总是我们?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决策问题,我们在国内的任何决策全部一帆风顺;所以认为到了国外也应该一帆风顺,因为我们有的是领导的英明决策。然而可惜的是,我们所有进军海外的项目却只有极少数成功;绝大多数是以失败告终。当然因为我们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所以损失很难体现;如我们的铁矿石采购损失9000亿美元,这要是任何单位或小国家就破产了;但我们却还沾沾自喜我们成功了。其次我们只有工程和基建项目的优势,因为我们是全社会工程与基建的社会;至于其它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我们自己都没有;所以也就难以参与国际竞争了。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利比亚的损失最后以中国廉价劳动力出口为补偿;这就是我们的经济补偿,我们也只能得到这些。

中国屡屡在国际上投资失败,我们是不是应该认清形势和自己的位置;因为我们表面上是有话语权的大国,实际上并不能主宰世界。如当初伊拉克寻求中国的帮助,结果还是战争降临到伊拉克;这次利比亚危机也是多次找中国出面,结果没有话语权的中国同样爱莫能助;眼巴巴地看到利比亚政权更迭。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国内成功,而走出国门就失败;这难道仅仅是别人用各种理由、语言、优惠、承诺来引诱的结果吗?这次利比亚战后的经济活动中,英、意、法等国是吃肉、喝汤;而我们可能最后有骨头啃,这就是我们的结局。

不是中国的海外投资“软肋”,而是海外投资的决策是“软肋”;因为任何战后重建都会转化为“战争红利”。正因为如此,所有未参与战事的国家及其资本、企业自然受到排挤;然而我们中国却没有清醒地认识,反而认为我们从伊拉克获得利益;所以我们对利比亚也没有 未雨绸缪,我们自信能获得不少令人羡慕的新项目;并能维护我们原来的相当多的旧项目,这就是我们的领导决策;因为我们是两面讨好的大国。

我们自己也糊涂,国际金融危机时只有我们的经济腾飞;然而我们开始对外兼并或扩张时,失败的总是我们;这是为什么?难道我们只能永远在国内发展吗?我们的每次出击竟然是每次出现意外,为什么如此“好命”总降临到我们头上。外国朋友说我们中国在海外经营、投资和决策中都有侥幸心理,竟然连铁矿石谈判都是这种心理;看来这才是我们的症结与根源。因为我们失败了是全民的,而成功了却是自己的;这才是我们国内外都不审慎决策的原因。既然如此,我们又如何能避免损失总发生在我们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