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国2.8成都:“中国特色”:深化改革的一个最大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00:12
深入学习刘云山讲话精神之五 “中国特色”:深化改革的一个最大常识 在治国理政、安邦定国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常识的关系?中央党校祝灵君教授解读刘云山讲话精神 人民网记者 陈叶军 实习生 杨昕 2011年09月16日09:0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特色”:深化改革的一个最大常识--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祝灵君做客人民网

  【解读刘云山讲话一】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黄苇町:宣传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
  【解读刘云山讲话二】吉林党史研究室郑晓亮:刘云山“五项责任”锁定党宣传宗旨
  【解读刘云山讲话三】中国社会科学院龚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上帝”
  【解读刘云山讲话四】中央党校张希贤:改革开放新30年需要文化新觉醒
  【解读刘云山讲话五】中央党校祝灵君:“中国特色”:深化改革的一个最大常识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先后发表了《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辩证全面地看 科学求实地办》、《创发展新局面、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推进理论大众化中增进共识凝聚力量》等系列文章,在全国党员干部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中央党校党建部祝灵君教授对刘云山系列讲话颇有感触,围绕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话题:知识与常识的关系,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为我们畅谈了他的学习体会。

  祝灵君教授用富有哲理的概念与演绎方式,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知识与常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理论宣传工作者和党员干部提出了富有哲理性的建议。


  精彩观点:

  ●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中国特色”是最大的常识。只有把握这个最大的常识,将之运用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治国才治得顺,理政才理不歪。

  ●如果说,运用知识可以帮助群众理清思路,那么运用存在于群众中的各种常识则可以达到“成像”的效果,群众在“回放”过程中不知不觉被感染。

  ●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对当代中国的问题“怎么看”,更要弄懂中国的事情“怎么办”,这才是大理论家。


  祝灵君,四川蓬安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政党制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后。曾在乡、县、地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党建部、中共中央党校办公厅等部门工作,现就职于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要致力于政党政治理论与方法、党内民主、党群关系、基层政治与党的基层组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向研究工作,曾主持研究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

  治国怎样治得顺,理政怎样理不歪

  记者:祝教授,从您的角度看,知识和常识有着怎样的一般关系?

  祝灵君:从常理上讲,如果说常识是人们在生产与实践活动中获取的规律性认识,那么知识和常识并无明显界限。知识从常识中来,常识的积累变成知识;常识也离不开知识的指导,知识在运用中需要转变成常识。然而,随着知识传播途径的专业化与专业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知识逐渐被看成高于常识,为广大精英所掌握,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所谓的知识霸权、知识话语权。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专业知识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常识割裂开来。可是,即使是封建统治者也明白:知识必须运用到常识之中才是“活”知识,掌握这些知识的士人才能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知识一旦脱离常识,不但要出洋相、出丑,甚至会犯错,造成不良历史后果。

  记者: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又是怎么认识这一问题的呢?

  祝灵君: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真理从实践中来,把实践看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既需要强调增长知识、尊重知识,更需要强调从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积累常识、敬畏常识。把知识与常识结合起来,把真理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

  中国共产党是服务大众的党,服务多数人的党,不是干部党,也不是精英党,更谈不上是什么“精英俱乐部”。长期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言必称希腊”,要善于“当群众的学生”,要消除“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前进”,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共产党人既要从书本中学习各国治国理政的知识,更要善于从我国历史、从当前的群众实践中学习常识。把知识与常识结合起来,在积累常识中增长知识,在学习知识中顿悟常识,惟有如此,治国才治得顺,理政才理不歪。

  “中国特色”:深化改革的一个最大常识

  记者: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学知识与积常识的过程,有过哪些深刻的经验教训?

  祝灵君:的确,在学知识与积常识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教训,曾经走过弯路。比如:把苏联革命的道路作为标杆,而忽略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条件,脱离中国是一个由广大农民组成的农民国家的基本常识;认为通过改变生产关系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忽略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常识;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可能不知不觉伤害了一些群众的利益,发展的成果不能及时由全体人民共享,而忽略了在做好经济蛋糕的同时如果蛋糕分不好照样可以让群众不满意的基本常识。

  过去的教训表明,当前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学习国际经验中的各种知识,更要立足于“中国特色”这个最大的常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理论宣传工作者要“接地气” 党员干部要“去官气”

  记者:那么,广大理论宣传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应该怎样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常识与知识的关系?

  祝灵君:知识与常识的辨证关系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向书本、向智者学习知识,更要向实践、向群众学习常识。

  对于宣传工作者来说,掌握各种知识会使我们视野开阔,而掌握常识则使我们底气更足。我们的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不是精英文化、贵族文化,宣传工作者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会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才能动员群众。宣传工作者既要理清广大群众的思路,也要给广大群众以感染。如果说,运用知识可以帮助群众理清思路,那么运用存在于群众中的各种常识则可以达到“成像”的效果,群众在“回放”过程中不知不觉被感染。否则,宣传工作者就会像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样——“不懂事”,像刘少奇同志所批评那样——“报纸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是最厉害的脱离群众”。因此,宣传工作者要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土壤,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老百姓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民间鲜活的艺术中萃取创造的元素,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推陈出新、有所突破。

  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发明者,但不能瞧不起群众和实践中的常识。知识不与常识相结合,就会停留在书本上,再好的原理、定律、规律,如果不回到实践中去,就有被实践和常识矫正的一天。所以,理论工作者唯有坚持将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产生无穷的力量,真正实现理论的价值,展现理论的彻底性。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对当代中国的问题“怎么看”,更要弄懂中国的事情“怎么办”,这才是大理论家。否则,就会鹦鹉学舌,“言必称希腊”,脱离实际、脱离民众,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实践中举步维艰。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他们有知识,但不能骄傲自满,需知离开了群众和实践中的常识,知识再多也不够用。群众最智慧,实践出真知,群众生活在基层,他们最了解常识,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很有知识,瞧不起群众,那么他就要栽跟斗,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党员干部既要学习知识,更要善于从群众和实践中积累常识,踏踏实实“接地气”,认认真真“去官气”。当前,我们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从家门来到校门,从校门来到机关门,他们更需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学习中掌握常识。所以,我们既要坚持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也要把干部放在广阔的实践与生产活动中去磨炼,让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长常识,如此才能不断增长政治智慧和执政本领。

  记者:谢谢祝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转载请注明“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云山: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
  刘云山:辩证全面地看 科学求实地办
  刘云山:创发展新局面 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刘云山: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刘 峰:新时期以人为本需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三大问题
  中共桂林市委蒋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唱好三部“进行曲”
  内蒙古大学石志刚:让“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千家万户
  内蒙古大学石志刚:要深刻领悟“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的精神内涵
(责任编辑:陈叶军)
相关专题 · 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访谈
·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