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国2.7.6改好感度:芦笛说文解语(6):“拼音汉语”是否可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16:14
  芦笛说文解语(6):“拼音汉语”是否可行?

一、用拼音代替中文势必引起巨大混乱

使用过拼音输入方式打中文的同志都知道,最大的头痛就是从在几十甚至几百个同音字中挑出合适的来。如果要使用拼音代替中文,那就意味着把几千个汉字归并为几十个‘拼音字’,使一个字具备了几十甚至几百个意思。由此引起的巨大混乱,当令本来就是模糊不清的汉字相形失色。

二、汉字不是象形文字而是表意文字,基本没有指示发音功能

这问题我早在网上反复和其他人讨论过了,这里再明确重复一遍:

第一、汉字是否有指示发音的功能?

当然有,所谓‘汉字六书’中不就有所谓“形声”一法么?可惜阿,首先,这只是六法之一,形声字大概还占不到1/6,决非某网友说的70%。例如上面这两句话共有41个不同的字,请问有几个能指示发音?只有“惜”一个,是不是?其次,形声字指示发音方式既不系统,又不可靠,有时甚至起误导作用(俗话所谓“念白字”就是让这种注音方式误导出来的),既没有也无法被整理为系统的识字方式,这就是国人为何要花许多时间“识字”。最后,偏旁指示发音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汉字可被外国人使用。

所以,从主流来说,不能不承认汉字是靠形体区别指示意义、基本不具备指示发音功能的视觉符号系统。

第二,以字造词和英文造词的根本区别

英文造词使用的前后缀以及词干之类,相当于汉字的偏旁。一个单词一旦造出,便无法拆开使用,这跟汉字造词的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也有个别复合词例外)。这种造词方式赋予了单词的确定性,跟汉字造出来的词不同。

三、中文的“词界”问题

这其实是中日文共有的问题,所以我再三指出这是“拼音汉语”不可逾越的障碍,留美大侠根本无法理解,只有留日大侠明白那是什么意思。若改成拼音文字,则此问题立即就成了无法解决的拦路虎。

关键问题,还是我反复说的那个: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因此汉字就是它的最小单元。所谓“词界”就是“字界”,字是天然断开的。一旦废除汉字代之以拼音,则只有效法西文,定出词界来,而这根本不可能,我已经说过了,“中国人”到底算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只有天知道,如果算一个词,拼为zhongguoren,那么,说“中国的坏人”又该怎么办?

又如,“吃饭”,这其实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动宾结构,是双音词形成的一种机制,所以似乎可以当成一个固定词汇,写作chifan,是不是?

可问题立刻就来了:请问“吃过饭没有”该怎么办阿?似乎只能写成“chi guo fan meiyou”吧?又如“三天内只吃了一顿饭”,似乎也得分开写吧,是不是?

从未接触过汉字的小学生来学习这种文字,势必遇到极大混乱。西文教育是以传授词汇为基础的,请问教师该怎么教“吃饭”这个词?又该怎么去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吃过饭没有”和“三天内只吃了一顿饭”的“吃”和“饭”这两个单独的词,其实和“吃饭”那个完整的词里的“吃”与“饭”完全等价?

如此看来,“吃饭”必须分开拼写才是,亦即chi fan。但这立刻又出了问题:该怎么写“吃饭问题从来是中国的最大问题”?这儿的“吃饭”明明是“问题”的定语,只能拼成一个词,亦即chifan,不该分成两个词,是不是?

所以,因为一字一义,字就是词,所以中文的词汇根本就无法断界。如果要以拼音文字取代中文,就只能每个字作一个词用,全部分散拼写,字与字之间留下空白。但如此一来就完全成了丝毫无法明白的符号:要在同音字中猜测出准确的意思,则同音的字越少,猜中的概率也就越高。在这个意义上,连拼的多音词要远比单音字容易猜得多。如果把“猜测”这个词拼为caice,则读者一眼就能猜到它的意思,因为与此同音的词就那么一个,但如果分开写成cai ce,则读者必须花大量时间去打哑谜才能猜到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用汉语拼音取代现行中文,根本就没有任何实际操作可能。其实真有志于汉字改革的人,决不会在此狂喊口号,只会去脚踏实地地琢磨如何解决这同音字的问题。我曾经建议恢复入声字,并将广东人以辅音作音节结尾的发音习惯引入普通话(广东人某些词汇很怪,乃是以辅音结尾k结尾,这在汉语中是独一无二的),目的是增加汉字靠发声互相区别的能力,还建议“废字留词”,禁止把词汇拆开用,目的是逐步减少单音节词的数量。当然,没有政府强力推行,这都是空谈。即使作到这点仍然不够,例如谁能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Suowei "shishi" bu yiding shi shishi?

如果不写成汉字,谁都不会明白那其实是说“所谓‘史实’不一定是‘事实’”。

至于那“近世进士尽是近视”就更不必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