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主217怎么过:吴文化之瑰宝——虎丘泥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21:03
“虎丘泥人”源于苏州泥人,启始于唐,活跃于宋、元、明,鼎盛于清。在近千年的历史中曾经风光无限,不但进入了正史,更被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以至还出现在盛清时期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并因曹雪芹那极为细腻、完整的描写而家喻户晓。
 虎丘泥人(《红楼梦》人物)



虎丘泥人(资料图片)
    “虎丘泥人”源于苏州泥人,启始于唐,活跃于宋、元、明,鼎盛于清。在近千年的历史中曾经风光无限,不但进入了正史,更被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以至还出现在盛清时期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并因曹雪芹那极为细腻、完整的描写而家喻户晓。

    仅以其完全依靠取悦于游人,才能达到以赢利为目的这一最本质的情况来说,虎丘泥人出现的时间之早、延续的历史之长、影响的范围之广,是独一无二的。如按时下流行的说法,称其为中国出现的第一个旅游纪念品品种,也应是毫无疑问的。

    脱离宗教的用途,将被人轻视的立体的民间泥塑技艺,提升到官方推崇的地位,并首次进入历史典籍,当缘自苏州的杨惠之,唐代“苏州吴山张古村人” (见〔清〕顾禄《桐桥倚棹录》)。

    “虎丘泥人”脱胎于“苏州泥人”

    “虎丘泥人”脱胎于“苏州泥人”。“苏州泥人”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的苏州木渎镇。由于南宋偏安,当时的政冶、经济、文化中心迁至杭州,苏州成为南宋朝廷凭籍和倚仗的最为重要的军事屏障和物资供应战略要地。大批带有“避难”目的而又腰缠万贯的旅游大军来到木渎,为木渎古镇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带来了天赐良机,也为当地人袁遇昌的 “苏州泥人”创作、经营、宣传制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商机。

    据《吴县志》载:宋代木渎人袁遇昌“以塑婴孩名扬四方。每用泥抟植一对,约高六七寸者,价值三数十缗。其唇齿眉发,衣襦襞积,势似活动,至于脑囱,按之胁胁。 ”

    明清时期,虎丘登上了吴中第一名胜的宝座。旅游重心的转移,迫使最能顺势而走的民间艺人们重新进行了市场的选择和定位。经过项天成、项春江等民间艺人的努力,“苏州泥人”最终在虎丘定格,被世人称为了“虎丘泥人”。而正是由于苏州民间艺人不屈不挠的努力和非凡的创造,“虎丘泥人”也成为了苏州的骄傲,成为中国民间泥人中历史最为悠久、成绩最为斐然的耀眼明星。

    水平泛泛的泥人只能叫“虎丘耍货”

    “虎丘泥人”作为一个特色品种,囊括着在虎丘地区以泥为原料的塑作艺术的一整个系列。但并不是所有以泥为原料捏制的民间艺术品都能冠上“虎丘泥人”的称呼。凡有手艺出众的民间艺人出现,他所制作的泥塑作品为社会认可和欣赏,才能享有“虎丘泥人”这块金字招牌。相反,艺不压众、随波逐流,尾随地摊队列水平的泛泛之作,则只能一律被称之为“虎丘耍货”。

    “虎丘泥人”中另一个分支是戏文人物。用泥来塑造戏文人物看似简单,但如何撷取戏文中最典型的人物造型和生动夸张的面部表情,概括地凸现戏文的精华,也是必须不断探索的。由于明、清之际诞生于苏州的“百戏之祖”昆曲己走向了全国,为虎丘民间艺人的创作又提供了详尽的表现资料,使泥塑的戏文人物成为了“虎丘泥人”中的一朵奇葩。

    “虎丘泥人”中的另一分支俗称“落膝骱”,仅以泥制作头部,涂色彩,添须发。但身躯四肢却另用香樟木制作,四肢关节皆可活动,可坐可立,并配以绚丽多彩的四季服饰,以备可以按季节的变化随心所欲的予以更换,受到了闺阁女子的宠爱,也成为“虎丘泥人”中的佼佼者。

    “虎丘泥人”还催生了另一个品种“绢制泥人”

    总结以上“虎丘泥人”的各种分支的特点,尽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头部和手部都是独立制作,和身体分离,并将颈部和手延长做成椎状,以便插入身子中间预留的空腔。当然,为了方便游人携带,现场制作的“塑真”像仅只捏成头像,并不着彩上衣,本就是独立的。

    虎丘泥人因为照相术出现而衰落?

    虎丘泥人为什么会衰落,一种说法是,光绪年间,画铅照和照相业的兴起,逐渐取代了捏像的地位。

    但苏州近邻的无锡 “惠山泥人”和京城附近的天津“泥人张”产品,在“虎丘泥人”衰落的同一时期并没有大步下滑,相反却生机勃勃地一直沿续到今天,而且仍然活力四射。天津和无锡的泥人发展史足以证明,用“铅照和照相业的兴起”这一 “冲击说”来诠释虎丘泥人的消失,是毫无道理的。

    那么,“虎丘泥人”消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在太平军战争期间,闻名全国的山塘街的大量商铺、虎丘景区的一部分以及阊门外大片繁华闹市,在战火中化成了废墟。缺少了来自全国各地富商大贾、文人官宦的参与,那些做工讲究、价格不菲的各种“虎丘泥人”便因缺乏有购买力的顾客,失去了“衣食饭碗”,日常的经营陷入了困境。只有各类“耍货”凭着价格低廉的吸引力,靠着怀旧的市民和郊游时孩童的那一点微弱购买力尚能勉强苟延残喘。挣扎苦熬到光绪年间,明白回天乏力又尚存相当积攒的虎丘泥人制作者们纷纷撤离虎丘,重寻生机。

    民国期间又是兵荒马乱,虎丘不宁,“虎丘泥人”还能怎么样呢?

    虎丘泥人为啥捏得特别逼真?

    虎丘“泥人”捏得特别逼真,据说是因为以“滋泥”为基本材料制作的缘故。说由于在虎丘发现了一处地方的泥土最为滋润细腻,细腻得如面粉一样,使用该泥后,所制泥人更为细腻传神,经久不会开裂,可以长久保留。

    在今天来研究上述说法,漏洞甚多:首先,“滋泥”在虎丘何处?数百年间从未见披露。这种事不像手艺绝活那样可以保守秘密——“滋泥”必须从土地中取出,而虎丘周围的土地均属当地的村民(或地主)所私有,要取土必须获业主的同意并办理一定的手续;何况苏州农村土块相接,住房相联,如要掘地取泥,必然会为人所知,岂能隐瞒得了?

    因“滋泥”好,塑像才会细腻传神,那更是无稽之谈,塑像之优劣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手艺高低;至于因选用“滋泥”后塑像不会开裂的说法,也只能骗骗凑热闹的游客。凡做雕塑的人都知道,只要清除泥土中的杂质,捶揉到位,拿任何粘土来制作泥人都可以做到完全不会开裂的。近千年历史的苏州吴中区“保圣寺”、“紫金庵”那栩栩如生的神像至今保存完好,就可证明。

    虎丘泥人为何捏得特别像?一段史实或许可以揭开谜底:一九五六年五月,苏州市少先队员周福年曾将他家祖传的捏像模子四百三十六件,连同一套捏作工具捐献给国家。根据这套模子可以印制出一整套面相,包括人像、神像、戏文脸谱以及玩具、小摆设等。其中人相一种有古代人、现代人、老人、孩子妇女等。

    “捏像模子四百三十六件”和“根据这套模子可以印制出一整套面相……人相一种有古代人、现代人、老人、孩子妇女等”说明,捏像前认真观察对方的面型,是捏出逼真肖像的核心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