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骨内推:达沃斯释放宏调微转信号 紧缩周期进入尾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01:02
2011-09-17 00:10 来源: 华夏时报 /* 图片有关 */.img_wrapper{text-align:center}.img_wrapper img{border:1px solid #000; display:block; margin:0 auto;text-align:center}.img_wrapper .img_descr{ margin:5px auto; display:inline-block; display:-moz-inline-stack;zoom:1; text-align:left; 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6px;}

   阴雨连绵的大连,将正在这里召开的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笼罩在一片阴霾下。

  欧洲债务危机的久悬未决,美国的债台高筑,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放缓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使得全球经济“二次探底”成为本届论坛躲不开的话题。而这一次,全球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

  但盼望着中国伸出援手的欧洲可能要失望了。手握逾3万亿美元外储的中国只谨慎表态“有条件救援”,而且强调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式讲话中坚称,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目前中国的宏观政策好似行走在钢丝上,一边是冒危及稳定的风险容忍通胀滋长,另一边是冒经济发展受阻风险坚决加息抗通胀,如何掌握好平衡,考验的是决策层的宏调艺术。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内的多位专家,均向本报表示相同的观点,即8月CPI数据预示通胀呈现回落之势,宏观政策紧缩力度已到顶,货币政策应进入定向松紧适度状态。

  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本轮紧缩调控周期已达18个月。巧合的是,上一轮的紧缩调控周期恰好在18个月时告一段落。而从上周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上看,目前宏观调控的空间已越来越小。

  央行在此前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将之前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调整为“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关政策节奏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字眼已经不再强调,这一显著变化似乎暗示着央行在政策取向上将会发生一些变化。

  微妙的8月份数据

  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就是8月份的宏观数据。

  9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同比上涨6.2%,从37个月高点回落。对此业内多数专家表示,此次回落在年内具有拐点性质,货币政策再紧缩的可能性降低。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表示,6.2%仍属于偏高水平,远远高于国家容忍的年度调控目标的5%(原先是4%)的水平,加上8月份包括食品在内的价格仍在上涨,因此8月份CPI的回落也很难判断是趋势性的,当然就更不能意味着通胀拐点的到来。

  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PMI数据。此前已连续5个月下降的购进价格指数再度回升,较上月升0.9个百分点至57.2%,20个行业中有17个高于5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7个行业达到60%以上。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分析称,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上升,显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实际上,“一月一调准,两月一加息”的密集调控节奏,央行并非第一次采用,上一次是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

  当时的背景是防止经济过热,2007年一季度GDP增速高达14%,二季度更是升至15%,相应CPI也呈现出一个月一个百分点的上升态势,因此央行首次采用密集调控,到2008年6月底,GDP增速已经回落至10.8%,通胀水平稳定在7%,此后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政策开始急转向,为期18个月的调控也随之告一段落。

  而这一次调控周期同样是18个月。“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推出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到了2010年一季度时GDP增速为11.9%,随之而来的通胀也由负增长转正并加速。由此央行再次启用类似2007年—2008年那样的密集调控,从今年6月份开始经济增速已经回落至10%以下,相应的此次密集调控的时间也是18个月,不过遗憾的是CPI仍居高不下。

  更为巧合的是,上一轮调控周期结束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本轮调控周期正赶上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这就更让市场上对紧缩政策的放松充满期待。

  首要任务仍是抗通胀

  政策走向十字路口,中央高层此时的表态就更受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开幕式上的致辞,明确了下一步宏调的首要目标仍是抗通胀。

  本次夏季达沃斯将目光聚焦在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上。温家宝指出,有质量的增长应当是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有比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可持续的增长。既不使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又使通货膨胀控制在人民可承受的范围内,这一点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因为中国正面临着比较大的通胀压力。

  温家宝强调,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的延续性、稳定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会场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年CPI涨幅预计超过4%,中国将力争完成年初设定的通胀管理预期目标。但是,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此外,工资上涨以及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等,也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李稻葵在会议间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和通胀的压力会长期存在,因此从现在开始,比较务实、稳健的宏观政策应该要逐步长期化,而非短期。”

  他认为,中国的通胀情况应该说现在已经得到改善,今年下半年乃至于明年上半年,会逐步温和化。温和通胀会长期化,但像今年上半年那样形成巨大压力的通胀,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会逐步离去。所以控制通胀变成了长期任务。

  紧缩政策微转向

  通胀阴霾仍在,但这一次,央行或许会不同。

  央行刚刚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5485亿元,超出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5000亿元,而且从贷款结构上看,中小企业已获定向宽松待遇。这对期盼政策放松的市场人士来讲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这预示中国政府自去年开始不断加码的货币紧缩政策已经渐行至阶段性终点。

  这从近期高层的表述上也可觅得端倪。温家宝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无疑是对宏观政策取向的最新明确。

  针对当前宏观政策是否存在“超调”的质疑,温家宝在文中表示:“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这表明近期具体经济指标的回落是决策层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与6个月前同样题目的文章相比,这一次温总理对于外部经济“滞胀”担忧进一步加重。

  但在货币政策上,温家宝更加强调“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提供政策的前瞻性”,同时预警避免“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影响”。

  从上述细微词汇的变化上,可以看出下一步货币政策继续紧缩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央行在此前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政策导向则更为明显。  有关政策节奏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字眼已经不再强调,按照上一轮调控的经验,“连续性、稳定性”字眼消失后,下一步央行在政策取向上就会发生变化。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的空间已经不大,但再次出台2008年类似的拉动经济措施的可能性也不大。

  不过,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兼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看来,目前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政策实际上有矛盾之处,虽然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调控政策来看,货币政策是收紧的趋势,但是从外汇管理制度来看,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要通过投放对冲外汇,又形成了流动性增加,在客观上相互矛盾。

  “实际上现在的宏观调控,缺乏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完善配合调整宏观调控管理体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杨志勇说。 世界经济会否“二次探底”?欧债美债危机这股“霉”风会不会刮到中国并拖住这台“经济火车头”?中国经济能否再造增长新优势从而助推全球经济走出阴霾?……

  一系列的问号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实实在在地摆在世界大国政要以及经济学家们的面前。在为期三天的大连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这些问题同样被严肃而认真地讨论着。

  9月14日至16日,在欧债危机大有蔓延之势的全球经济“多事之秋”,原本“例行”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被寄予了无限期许。辗转采访于数个论坛的《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感知到这种期许:夏季达沃斯在中国——谋变的新思维作为危局中的一盏“航标灯”,指引世界经济这艘巨轮破浪前行。

  “比2008还复杂的世界经济危局”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刻至关重要,因为在这个时刻,可持续、可平衡的经济增长和再就业成为重中之重。今天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仅是周期性的,更显然是全球性的,要克服全球经济危机,需要我们发展和执行具有创新性的全球和国家战略。”开幕式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定下了“凝重”的基调。

  “全球经济危机”,这是施瓦布在今年各种正式场合首次用到的字眼。虽然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大,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都出现回落。包括美欧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已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

  达沃斯论坛嘉宾、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世界经济出问题了,比2008年还要复杂,主要出在金融上,其核心表现是欧债和美债,形象点儿说全球患了“金融癌症”,这个“金融癌症”现在已经到了中期,再不好好治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也表示,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不容乐观,因为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比例确实比较高,尤其南部欧洲一些国家已经高到120%到140%,使得整个债务偿还比很高。另外,美国财政赤字超过了GDP的10%,失业率居高不下。

  对于世界经济形势频频释放的“凉意”,世界经济有可能“二次探底”的声音在达沃斯论坛场内外甚嚣尘上。中国被看成将世界经济拖出泥沼的“救命之索”。

  事实上,在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世界经济第一次探底的时候,中国就曾被世界寄予厚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说,2009年,中国的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得到达沃斯论坛与会者的高度赞扬;2010年,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中国、中国还是中国。

  多位出席本次达沃斯论坛的中外经济界人士认为,化解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可持续增长,仅靠中国一枝独秀是不现实的,但离开中国是万万不能的。与会者丝毫不掩饰对中国的期待。施瓦布主持了开幕式,他利用唯一的提问机会向温家宝总理发问,“中国能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国际社会?特别是帮助欧洲有关国家和美国迎接金融领域的挑战?”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与会者希望提出的问题。一位供职日本媒体的欧洲记者向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请教,中国的银行业在解决欧洲债务危机方面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本刊记者留意到,种种对中国的期待,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有无债务危机?能否力排质疑?今年8月底,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后,美国《新闻周刊》发表评论称,中国的债务危机实际上比美国更为严重,对2008年以来中国采用大量货币刺激经济政策、尽管使经济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势头但也导致隐藏债务急速膨胀的担忧。

  二是中国下一个增长前沿在哪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商学院教授布里斯直言,“不期待西方领导人带来任何惊喜,但我们或能从中国领导人那里得到惊喜,关注中国问题的观察人士将会分析一系列中国企业领导人的言论,以洞悉中国经济和未来规划。”

  三是中国能否继续破除体制机制性的障碍?这既可保证外资在更大层面进入中国,同时也可以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活力。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

  在国内外经济正处复杂多变、各国政策面临抉择的关键时期,承载着众多期待的中国经济下一个增长前沿在哪里?出席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专家分析指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锁定了内需、创新和提高国民素质三个方面,此新“三驾马车”有望帮助中国在走出全球经济阴霾上发挥作用,并借以点燃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之光。

  “过去十年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十年,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温家宝总理在9月14日上午的讲话中作了这样的表述。

  对于中国经济过去十年年均10.5%的增长速度,新奥尔良世界贸易中心首席执行官都米尼克诺尔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令人惊叹。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各种经济数字使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中国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还能够反应迅速,并采取有效措施,这很令人钦佩。“中国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经济还将长期增长。”他坚持这样的观点。

  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中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亟待转变,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过去的20年中,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近期欧美债务危机的愈演愈烈,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思考。

  原美国花旗银行高级副主席威廉·罗茨认为,中国目前需要促进内需,改变以前过于依赖出口的模式。对于此,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十二五”规划显示,坚持实施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已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都孕育着巨大的国内需求。

  一些中外人士还指出,观察一系列的信号,可以看到除了提振内需外,中国的最高层已决定把科技创新和提高国民素质,当成中国经济在下一步增长中的另两驾马车。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说,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尤其需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而有了人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创新和实现科技进步大有好处。

  “近几年我们由于经济景气不佳,企业一味追求效率的提高,缩减创新投入,导致勇于创新的人才逐渐失去存活空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夏野刚称,日本曾经在创新上走在前列,但因文化环境的变化,创新趋势正在下滑。他称,未来只有改善创新的文化环境,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创新企业提供支持,创新潮流才能再次复苏,希望中国避免重复日本的这个教训。

  陆红军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企业的升级,其核心是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价值理念的转变,唯有创新型人才的不断涌现,才会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这驾马车不可缺。为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这或许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