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测定:谈谈“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6:30:29

谈谈“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有趣的问题:

         曾经和同学聊到过一个我称之为“爱情选择集合理论”的东西,我解释为“每个男孩和女孩各自都有N个可追求和被追求对象,只有当这2个集合出现交集时,才有可能成为后续恋人,而这个交集里面其实很多时候都不只一个数,假定男孩和女孩对对方的选择都是可以线性化负值的,分数从0-1,有个男孩可能100%爱一个女孩,但一个女孩可能只有10%喜欢那个男孩,正常情况下,判断是稳定的,但是极个别时候可能出现突变,而导致赋值出现骤升或骤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证长期来看这一个选择最优呢?”

 

上次写了点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意见,说了中西差异问题,作为一个学生,我也更多的谈谈自己认为适切的管理学学习方法,关心点自己的问题,如果有好的地方,欢迎大家分享,如果存在问题,也欢迎批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PS:这个问题更适合一个老师来谈或者教育管理者来说,作为一个学生身份却有不适之处,但是我窃以为至少有3点理由支持一个学生应该更为积极的思考这个方法的问题,因为这本身就是我们身边的管理问题,需要我们积极的观察和参与其中。第一,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得最适合其自身的教学方案差异非常大,而越是到硕士、博士层次,学生之间差距拉的越大,老师教学只能根据平均水平来,无法给出最合适某个个体的方案;第二,其实我们的老师很多人虽然身处讲台,但是却未必在教书育人,有的是没有这个能力,有的是没有这个意愿,有的是既没能力又没意愿的那些,我们与其靠他们,不如靠自己。第三,为我们的未来计,我们学生一部分今后讲走上各类讲台,如何教学生与其未来学,不如现在开始积累,同时绝大多数今后都将承担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任务,当相爱的观察与思考对未来子女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说颇有益处。因此,作为一个学生,我还是要积极的思考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过,我还必须说,作为一个学生,我算够差劲的了,因此我这不是说教或者推介经验,因为我很不成功,但是我希望这能成为一种思考,思考是每一个有志于学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不愿思考的研究生是不合格的

 

 

 

如果说现在的大学环境不适合学习,这个我是不太赞同的,虽然人多了,但是校际差异却伴随着信息和人员流动的加速而被极大的压平,也给我们这些二三线高校的研究生开启了许多赶超的窗口。一直觉得,无论在我本科所在的西南交大还是硕士所在的华东理工这样的非985211的工科院校,人文社科虽处劣势,但是学生如果具备自我选择能力和足够的努力,我们达到国内最顶尖几所高校学生中等甚至比较优秀学生的水平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当然,前提是第一,学生具备自我选择能力,第二,学生愿意付出足够的努力。一个学生的学习环境要素主要都在高校内,而高校和学生学习关系最密切的无非老师和同学以及其文化积淀,因此,我就从这三个因素来谈一下如何学习管理学的问题,当然这个方法在我看来应该说是适合所有人文社科类的学生的,理工科就不一定了,但可以参考。

一、我们的老师能和最顶尖的高校一样吗?

记得覃彪喜(2006)写了一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火爆一时,里面提到过一个观点:“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就是讲大学的多数课程很无聊,纯属浪费时间,与其如此不如逃课自己干点事情,以免浪费宝贵青春。袁岳(2008)博士在其畅销书《我的江湖方式》也谈到,在他看来,当年在南京大学读书时有90%的课程自学要比老师讲效果好。这两位的看法我是深表认同的,我们目前站在高校讲坛的有太多不应该成为老师的人,他们中有太多的在误人子弟,所以我经常逃课,当然由于我自己行为方式存在一些不小的问题,也为此惹出了不少的麻烦,但是回想这段经历,还是觉得或许应该吧,我是无法忍受一个老师在讲台上胡说八道(当然,只是在我看来是,对他者未必)。

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按一般规律来说,虽然说某些老师的水平是不咋地,但是老师的水平总是比学生高一些,我们还是应该学一些,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嫣,一个人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何况是老师呢。但是,在我看来,这句话完全就是老师们创造出来为自己无法吸引住学生而开脱的借口,孔子之语后面还有半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补上者而该之”,老师们在为自己辩护之时基本只强调前面半句,极少有说后面的。问题就在于此,我们的大学时光如此的宝贵,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学到更多的东西,特别是“自觉”的能力,思维的能力,最次的才是知识,当然还有很多个人修为的提升。但是,差的老师一般只会讲讲自己都不懂得知识,甚至带给学生一些差的个人修养,好点的老师给学生一点思维的启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会“自觉”,我们假定学校越好,好老师的比例越高,我想这个假定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

         那么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接受更多更好的老师教育呢?我想,出路无非有二,第一,多逃不好的课,节省出来可自由支配时间,当然这个是有代价的,需要斟酌。第二,上尽可能好的老师的课,这一点很多学生就要开始抱怨了,我也想上好老师的课,可是我们的老师都不好,怎么办?  其实有办法,像上海、武汉、北京、西安这一类高校相对集中的地方,学生最有办法,可以去其他学校听课的,谁让你当年不考个自己希望去的学校呢?如果跑来跑去的时间和资金以及精力成本太高,不愿意去其实有更加便捷的方式,网络视频课程,这几年网络视频课程的公开和集中为我们弥合不同层次高校间的师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般能够录制上来的视频课程或者讲座,其老师的水平无论在全国什么高校,都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因此,也有很多学生以此为逃课的理由,这个我是赞同的。

像我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其实还是有一些不错的老师的课值得一听,比如著名的社会学家曹锦清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徐永祥教授,商学院的吴伯均博士、阎海峰博士、马铁驹博士等老师的课程,应该说还是有一些含金量的,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没有北大、清华那样在专业领域可以如此集中的优势师资,但是我们抓住分散在每一个学科较好的老师进行整合,总量上也就可以争取和他们持平了。同时,顶尖高校的好老师们研究很多确实做的不错,在自己的领域一般都处于前列,但是并不意味着其讲课水平很高,比如曹锦清教授的课程,是很多顶尖高校的老师无法企及的,我们作为学生,讲课好我们才能学到东西,老师研究做的好,和我们学习无直接关系。成长是一种坚持,听课也是一种坚持,坚持听自己听不懂的,一直到听懂,一直到熟悉,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同时,由于我们的学生质量并不均衡,老师对学生训练时并不会按照顶尖高校那样给予很大的任务量,这样虽然对那些有选择意愿和能力的学生来说训练是不足了,但是却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对自己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设计,让同样的时间有更好的效果。何况,在我看来,那些所谓好的学校的训练真的不见得有效,大量的英文论文训练的所谓的规范,最终让学生失去了“自我”,而被“规范”了。

我得特别谈谈当下各种渠道的网络公开课程。这一个渠道能够提供的课程丰富程度可以说已经几近压缩掉了顶尖高校的师资优势,比如目前比较风行的网易公开课、超星视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库,这里面有大量的最优势师资为大家讲解,便捷至极,当然视频课程和在场的听是有些差异的,最大的差异在我看来莫过于“气场”,在场就有那份“气场”,有这种共同体的氛围,但是通过前面的用好本校跨学科的课程机会,剩下的时间已然不多了,因此这种视频课程的不足影响有限吧。就我所看到的人文社科视频来看,除去大家了解的世界名校公开课之外,其实国内的一些老师讲的真的很不错,比如复旦哲学院院院长吴晓明教授的课程、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的课程,南开大学叶嘉莹教授的课程,在国家级精品课录制下来的比如西南财经大学黎实教授的《计量经济学》国家级精品课,是我看到的感觉讲的最好,比清华李子奈的都更好,当然李子奈老师的书个人感觉确实不错,复旦大学数学系的陈纪修老师的《数学分析》这一类基础课程都是很棒的。当然,还是由许多,基本能够覆盖我们最需要的所有学科,如果我们能够用好这些,何愁老师比顶尖高校差呢?为了他们而逃课,我觉得这才是好学生。很多学校还有所谓的几大铁嘴/名嘴老师(一般是4大),比如武汉大学哲学院赵林教授的,南京大学的翟学伟教授,人民大学的周孝正教授等等,他们的课程也是颇值得一听的,观点可以不赞同,但是多听听多比较也学学如何讲课亦是不错的。不愿意的,还是喜欢自己老师课堂的,我们也应该尊重,这样就形成了更大的竞争,老师也认真备课吸引学生,学生也有更多的选择,岂不都好,当然这个有点理想化,人多了就需要修改规则,已然是制度变迁了,而最先违反制度的学生代价可能是很高昂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本来愿意如此学习的学生只是少数而已,关键在于我们制度需要对他们宽容,允许他们犯点“错误”。

面对如此多的好老师,我们最应该担忧的是时间不够,学不完,而不是没好老师了。而顶尖高校的研究生们更需要担心了,因为他们的倒是事情太多,一般没有时间让他们闲下来去学点自己的东西的,以为国内某知名高校的老师曾经一次和我聊到,在他们的那个领域做的最好的几个人为什么都没带出一个徒子徒孙呢?其实,我是有答案的,因为他们的学生都太忙。用波尔对他学生说的那句话就是:“你们终日如此忙碌,那什么时候用于思考呢?”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没有空间用于自我的建构,当然难成大气。所以,我说,我们要善待我们所处的环境,其实很多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和把握罢了。

 

二、怎么和同学们一起学?

 

一直觉得,同学的质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公认的,越好的高校导师下面的学生功底相对扎实,因此师门内部和师门之间的交流起点也就更高,学生无论是学习、研究、自我认知的机会也可能会多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我们这些非名校的学生中就没有这种机会。在我看来,这里面最大的机会就在于这边的青年教师群体,他们大多刚刚博士毕业,有些去过的学校也还不错,年龄和我们接近,适合做朋友,可以经常交流。但我们对他们的定位不仅仅限于老师,而是定位于朋友的时候自然就不一样了,朋友就有很多的平等的交流,这样的朋友多了,相当于我们身边也有一群顶尖高校的同学,这样我们有弥合了不小的差距。毕竟,大家的时间都是给定的,这一点太平等了,除了上课、作业、读书和导师的事情,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如何用好这一块资源我们就看我们自己的用心程度了。就我所接触到的,社会学院的唐有财博士、人文学院的曹东勃博士、熊万胜博士、商学院的陈亮博士,这些都是年轻老师中颇为不错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知识和经历背景,有很多的交流空间。

除了这些年轻老师作为朋友的知识与经历,更重要的或许是他们的宽容吧。我们都很年轻,难免有各种缺陷,同龄人中大多只能看到你的缺点,正如曹锦清教授感悟的:“生在福中不知福是常态,生在苦中不知苦是变态”,人类对快乐的感受总是短暂的,而对痛苦的感受确实持久的,因此任何一次伤对同龄人来说都可能很严重,但是对老师来说,会得到更多的理解,从这一点说,我们有机会比更高层次的学校学生有更多的友谊建构机会。

三、学校文化与平台差异?

每个学校总有自己的文化,我们层次越低的学校平台差异也越大,而同时带来的还包括其身份标识差异。如果我们具备足够的自觉能力,那么我想这种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我们大可用之可用物,弃之可弃之处,在不伤及周围之时进行必要的自我建构。平台差异对我们自然有不少的好处,除了前面我提到的之外,重要一点在于因为有差距,所以我们更加懂得珍惜,我们更谦卑,我很尊敬我们系某位老师,因为他课堂第一句讲的就是做管理学研究要“谦卑”一点,怎么看就那么一点东西,是的,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管理学研究需要谦卑,我们身处目前的环境,可以仰视之人、之物甚多,我们必须要保持一点“谦卑”之心,清华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工作了有成就的不多,太多的没有经历足够的挫折,不懂得谦卑。我一直不太喜欢商科和经济学科的风气,很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这2个学科的参与者有太多人无知,因为无知而自大,包括其中很多老师,误人误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经常游离于商学之外,而混在社会学一边。反观社会学、哲学这些学科,我倒是颇为欣赏,也难怪目前全国高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生学风总是最好的(徐家良教授语,未核实),但我在华理观察到的确实如此,当然和这边学科本身实力同时有大师的存在有关吧。

我们多数人不做研究,工作几年后,出身早已不重要,因为学校相对差点,多了这份谦卑的姿态,让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会顺利和快乐很多。这一点很多人做的不好,我也做的不好,但是因为在这个环境,只要多一份自觉,我们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更倾向于如何珍惜的问题。

 

四、所谓的实践问题

我是很赞同阎海峰博士对实践的提法的,关键在于行动,那么多的MBA、EMBA在学校里面,同时李玉刚博士向学生推荐的一些财经节目多看一看也是不错的了解现实的方法,比如《头脑风暴》、《波士堂》、《中国经营者》、《经济半小时》等等。对于出去实习和兼职我个人是比较反对的,“大好的时光不用于读书,而出去挣那点小钱,还兴奋不已,甘当社会的小爬虫(曹锦清语)”,我们实践的方式很多,有时间还是多读几本书要来得好,特别是能够引起我们思考的书多读基本比较好,实践的机会以后太多,静心读书的机会以后太少。很多时候,食堂打饭可以和工作人员闲聊几句,出去购物也可以多聊几句,这些都可以为我们积累点滴的生活现实,积累多了,这样5年10年之后自然就有感悟了,就不会把书读死。很多时间派的人们,特别是一些年长者,其实是很乐意和年轻人交流的,人的一生一般来说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希望把自己身上觉得最优秀的东西选择尽可能的传承下去,这就需要年轻人来完成,需要他们觉得投缘的年轻人来完成自己的事业,因而机会是很多的,关键在于行动!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赞同马云的提法,如果让我在一个一流的方案和三流的执行与三流的方案与一流的执行之间选择,我选择后者。我们需要这个口号:Just do it.

五、结语:让我们自己选择命运!

 

说了那么多,都没有直接说管理学,其实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分科如此精细之后,已经导致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让学生只懂得一个狭隘的视角去观察如此复杂的社会(曹锦清语),因此,我也一直主张不要拘泥于管理学科的那一点点东西来谈,我们多一些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学等等综合知识,不要太窄,太窄会让自己变得狭隘,导致自己无法真正的理解社会,谭劲松博士(2006)对经济学入侵管理学的批评其实就是说明了经济学家狭隘视角下的自以为是,不过好在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警醒,比如许小年(2011)等久呼吁给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和法学家更多的空间,因为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比如,此次让我们读的文献中就存在一个“组织公民行为(A.S.Tusi et al.1997)”和“自我管理团队(J.B.Barker1993)”这类概念,这些概念背后可以说都有其西方哲学和政治学以及法学的渊源,如果我们对其他学科茫然不知,自然也无法理解这一概念,看了解释,觉得懂,其实并非真正懂。太狭隘的去理解一些概念,是管理学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当然再追问一步为何会狭隘?可以追溯到无知吧,但是人却有本性容易不懂装懂,实在无可奈何。研究者或许还要好些,但是多数同学都是直接选择就业,不存在什么一招鲜的功夫,我们多懂一点,才能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变化,让自己尽可能的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同时,太多的强调这种所谓的科学问题,毕竟还是太脱离我们实际,尤其是文科生实际的,因为科学永远拒绝回答意义问题,而不自觉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语),要回答意义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科学,在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我们自我选择的能力前提是自我赋义的意识和能力,只有有了这些我们才可能面对各种灾难。

 

参考文献:

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我的江湖方式.福州.鹭江出版社.2008

Anne Tsui,et al,,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he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does investment in employees pay off?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7V(40),No.5

Barker,James. Tightening the iron cage: concertive control in self-managing work teams,1993,38(3):40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