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现状:《真商鞅》前言:天下什么最难?温和变法最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7:08:34
提到商鞅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四个字:“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国家大事,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吗?有关系。
     做成一件事情不容易。小如一个企划案的成功实施,大到一件国家大事的落实见效。人生就是踩着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成功而步步登高的。因此,研究并掌握办成一件事情的诀窍,很有必要。
     天下万事什么最难?
     在一个腐朽没落的国家变法革新最难!
     翻阅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截止到公元1949年,我们便会有一个发现,当一个国家腐朽衰败到一定程度之后,似乎是任何力量都难以挽救,除了用战争将它摧毁,然后重建,别无他策。历史已有数不清的国家消亡王朝更替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历史上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不惜身死,试图力挽狂澜,但结果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在一个腐朽没落的国家变法革新,为什么是天下最难成功的事情?
     第一难,百分之十掌握权力的统治者拼死反对变革。因为变革就是利益再分配。每一个腐朽国家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统治阶级掌握着权力,享受着利益,却不为国家的发展出力。变革就是要把他们的权力和利益拿过来,给那些为国家发展出力的人。所以,统治阶级必然拼死反对。不幸的是,变革的所有措施却都要靠他们来推行实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次变革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难,百分之八十的人不愿意变革。千百年形成的规矩做成的习惯,一时改变,谈何容易?这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普通百姓,仅有的一点财富仅够维持温饱。就算变革变出个金山来,分到百分之八十的百姓手里,也就一粒沙子。可万一变革以后连现有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了怎么办?所以他们对变革观望、消极。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个变革者失败之后喋血街头,而百姓茫然冷漠的原因所在。
     第三难,百分之十想要变革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些人脑后有反骨,不满现状,不知分寸,难以驾驭。这些人虽然是变革的积极支持者,但他们更容易冒进而给变革招致灭顶之灾;他们更容易不满变革的进展速度而成为变革的反对者,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激烈的对抗,天下大乱,玉石俱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许多变革,最终演变成血腥战乱的原因所在。
     然而,有一个人却成功了,他就是商鞅!
     商鞅为什么能够成功?
     弄清楚这个问题,放眼大处,国家大事有借鉴作用;着眼身边,一个没落企业的起死回生,一项企划案的顺利实施,一次人生低谷的绝地反击,都能有所启发。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研究商鞅。
     可是为什么这本书又叫“真商鞅”?
     现存有关商鞅的历史资料,主要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也由于那个政治环境不可避免地对司马迁本人产生影响,《史记》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对商鞅的曲解和贬斥。大量的文学创作充斥在历史事件的记载中,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以至于几千年来人们都在批评商鞅严刑峻法,似乎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心狠手辣。读过程步《真秦始皇》的朋友都知道,这些真真假假是确实存在的;批评商鞅严刑峻法是错误的。因此,要想弄清楚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就必须剥离司马迁的这些误导和偏见。
     所以,我们有必要用“程步读史原则”,认真阅读司马迁的《史记》原著,甄别司马迁文字的真伪,剔除司马迁的文学创作和不得已而为之的文字,排除几千年来专家学者的借古讽今,添油加醋,再对比中国历史上一次次变法革新失败的惨痛经历,来探寻商鞅变法成功的奥秘!
     程步读史原则:
     一,采信记载时间、地点、事件的文字。摒弃文学描写、心理描写和形容词。
     二,谨慎对待人物对话:君王任何场合的说话,予以采信;公众人物之间、公众人物与百姓之间公开场合的对话,区别采信;公众人物隐秘场合的对话、百姓公开场合和隐秘场合的对话,不予采信。
     三,研究史书上有的事情,还要特别留心研究史书上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