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建集团:才华自天成 ——华裔建筑师林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9:10:01

2010年2月25日晚8时,“2009年美国国家艺术奖”颁奖典礼在白宫东厅举行。8点30分,美国总统奥巴马把本年度最后一枚奖章颁给51岁的华裔建筑家林璎,以表彰她“身为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她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洞见,显示她深切了解人们对周遭世界的感受!”

她曾恐惧地逃离自己的作品

越战纪念碑是林璎设计的第一座建筑。完成这个设计的时候,她只有21岁,是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当时她正选修一门名为“丧葬建筑”的科目,其目的是“如何通过建筑形态来处理‘死亡’这个主题”。恰在此时,美国“越战退伍军人协会”向全国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图案,林璎所在班里5个同学参与了图案的设计竞标。林璎坦陈自己当时并“没有研究过越战历史,也没有绞尽脑汁对草案进行反复论证”,只是把“丧葬建筑”课程的作业——一份公墓设计图进行了简单修改,然后寄了出去。没想到这样一份普通作业竟然从1421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华盛顿中央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越战纪念碑”与世界上所有称之为“碑”的建筑物都不同,它是一座插入地下的120度角大V形黑色花岗岩建筑,两翼展长各为200英尺(约61米),上面镌刻着57000名死难将士。碑体最深处3米,两翼逐渐抬起,最后与地面持平。站在远处观看,纪念碑如同开裂的大地正在接纳死者,生者与死者在阳光普照和黑暗寂静的交界处重逢。

当“越战纪念碑”终于破土动工,林璎却带着恐惧离开了华盛顿。对她来说,当本来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想法就要被付诸实践并公布于众人眼前,一切都将超出自己的控制。而在纪念碑的建设过程中,反对声浪铺天盖地,“大约70%的美国人”通过集会、游行和静坐等手段表达愤怒,大批越战老兵在工地周围抗议,甚至有国会议员请所有共和党人写联名信给里根总统,希望阻止这个设计的进行,有一位退伍军人羞辱说她的设计是“一条令人恶心的阴沟”。

面对种种责难,林璎非常伤心,但她坚信:“Take a knife and cut open the earth, and with time the grass would heal it.(用刀把地割开,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草就能慢慢愈合它。)”事实上,这句话不仅作为她所设计的“越战纪念碑”的最好阐释,表达了她对战争亡灵的慰藉,也帮助她自己面对这些批评。清楚了这些缘由,就会明白“越战纪念碑”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在华盛顿,恐怕再也没有一座建筑像越战纪念碑这样能够体现美国的国家特性,这也许才是林璎时隔30年后才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的真正原因。

父亲刻意隐藏的家世之谜

1959年10月5日,林璎出生于俄亥俄州小城阿森斯。其父林桓是民国政治活动家林长民的长子,1948年春天赴美,进华盛顿大学留学,毕业后在俄亥俄大学任教。林璎从小就喜欢科幻小说,尤其是安德森·波尔基于爱因斯坦时空理论的科幻作品。读中学时,父亲送给她一本《东方建筑风格》的彩页书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她心灵的“天窗”被轰然打开。多年以后林璎回忆说:“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欧洲建筑——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法国对称式花园或其他所谓经典建筑。我曾经惊讶自己与中国建筑的微妙联系,直到父亲去世后我才意识到他对我人生的巨大影响。”

还有一件关于父亲的事是林璎所不了解的。作为俄亥俄大学的艺术学院院长,她的父亲林桓在美籍华人中可谓出类拔萃,但即便如此,人们在说起林桓时,似乎还是更容易想起他同父异母的胞姊——林徽因。为了免受林徽因盛名之累,林桓总是刻意避谈自家身世,以至于长期以来无人知晓美国林氏一族的家世渊源,就连林璎和哥哥林谭也不例外。

1985年,不会说中国话的林璎第一次回到大陆探亲旅行。也正是那次寻根之旅,林璎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她仍然不知道包括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内的“国之重器”的设计者就是她的姑父姑母。直到2002年冬天,《纽约客》杂志主笔路易斯·梅南德访问她时,告诉她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她的姑母姑父,林璎才恍然大悟。

少女时期的林璎,眉清目秀,长相极像林徽因。事实上,林璎是个典型的知识女性,工作之外不修边幅,平时穿着就像一个“匆匆赶去上课而又担心迟到的大学生”,日常生活里不仅寡言少语,而且为人低调,极少在媒体面前抛头露面。她丈夫丹尼尔·伍夫说她“除了工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恨不能在床上完成设计图纸”。

捏橡皮泥的设计师

1989年秋,她设计的第二座纪念碑完工——阿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的“民权纪念碑”。在这片马丁·路德·金发动民权运动的肇源地,林璎将纪念碑设计成一座直径一米、高80厘米的碟形圆盘,依偎在椭圆墙壁上。泉水从圆盘中心汩汩涌出,再从圆盘边缘滴落,象征为怀念马丁·路德·金流下的泪水。此后,林璎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纪念碑设计专业户”,设计请求源源不断而来,倘若继续下去,林璎很快会成为设计界的富豪。

但是,在完成“女权纪念碑”和“印地安人纪念碑”后,林璎突然宣布不再承接纪念碑的设计——她要按照自己的理念设计“自然纯朴又独行特立”的艺术建筑。从1990年代开始,林璎创作了一大批前卫时尚、又充满人文情怀的现代装饰艺术作品:1993年的《女性之桌》和《地井》、1995年的《陨蚀的时间》和《波浪草坪》、1998年的《阅读一个花园》等。新千年之后,她的设计取向出现重大变化,开始进行规模宏大的地景装置设计与施工,例如瑞典克尼斯林大草原480米的《11分钟土线》、美国联邦法院两万平方英尺的缓坡地景、加州大学的《知觉园林》、俄亥俄州立大学面积3.5英亩的地景列阵《输入》等等,还设计了数十处私人园林和纽约市非洲美术馆、田纳西州的哈吉斯图书馆等9座公共建筑。

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问世,林璎的建筑风格也逐渐凸显出来,并且得到主流审美群体的认可和追捧——她总是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现作品自然的一面,将一切人为痕迹隐遁到背景中去,更多、更好、更巧妙地利用自然,而不是对自然进行破坏和改造。